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未来五年,珲春将按照示范区建设"三年见成效、五年大跨越"总体目标,力争三到五年内实现经济总量翻番,加快把珲春发展成为我国东北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和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桥头堡。新目标:以加快示范区建设为目标一、持续壮大地区经济总量充分发挥生态、资源、区位、政策四大优势,围绕培育支柱产业和旅游休闲等优势产业群体,谋划建设煤化工、多金属、海产品、木材、纺织服装、新型建材、温州工业、航空、健康产业、国际物流等"十大产业园区"。力争到2015年地区生  相似文献   

2.
张惠良 《领导文萃》2012,(22):142-143
当前,乡镇(街道)作为基层一级党委和政府,承担着本地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发展的职责和重任。因此,在新一轮"二次创业"当中,要结合区域实际,明确发展方向,围绕产业集群优势,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加快完善产业配套,构建良好发展环境,推进乡镇(街道)工业化、城市化建设进程。一、在创造中发挥产业优势完善工业体系常泰街道经济主要以机械汽配、轻纺鞋服、电子信息、汽车贸易为主,这四大主要行业税收占街道总税收约80%,而机械汽配行业占街道总税收约60%,机械汽配产业成为常泰街道支柱产业。但是随着我区的土地开发强度已经达到一个很  相似文献   

3.
阜新作为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在国务院和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依据“自力更生、龙头牵动、科技支撑、民营为主、市场运作”的转型方针,结合传统产业优势、现有资源优势及未来市场前景,把发展绿色农产品精深加工业确定为经济转型的主导替代产业。同时,按照“主导产业+支柱产业”的产业布局,稳煤强电,大力培育支柱产业,经过四年多的努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4.
周勇 《决策导刊》2006,(9):36-37
荣昌是重庆市畜牧大县、畜禽品种资源大县和中国重庆畜牧科技城所在地,畜牧业毫无疑义是支柱产业、优势产业,而畜牧业优势又在生猪产业,其在活跃城乡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等方面具有其它产业不可替代的优势和作用。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必须紧紧抓住这一优势产业不放,把其作为推进荣昌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的产业支撑,抓好抓实。  相似文献   

5.
21世纪将是“海洋开发的新世纪”。福建是我国的海洋大省 ,海洋是福建的一大优势 ,也是振兴经济的希望所在。开发海洋 ,必须依靠科技进步 ,要大力加强海洋科学技术研究和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发展海洋高新技术 ,加快产业化进程 ,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海洋产业 ,全面推动新兴海洋产业发展 ,提高海洋开发的整体效益和水平 ,促进我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一、发展构想高新技术促进了海洋产业发展 ,海洋经济的作用日益重要。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加速了传统海洋产业的技术改造 ,促进了新兴海洋产业的形成和发展。从福…  相似文献   

6.
《领导决策信息》2009,(23):14-15
旅游业是云南最有特色、最有潜力、最具优势的重要产业之一。经过上世纪80年代的起步阶段、90年代初期的加快发展阶段、近10年来的培育支柱产业阶段,云南旅游产业经历了从“接待事业型”到“一般产业型”,再到“支柱产业型”的转变和升级,逐步形成了集食、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比较完备的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7.
以机械和电子制造业为核心的装备工业是推进工业化的基础,是实现现代化的原动力,是支撑国家和民族安全的基石.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十分重视机械电子制造业的发展,"六五"至"九五"时期先后将其确定为重点发展产业或支柱产业,"十五"计划又把"以输变电和成套设备为主的机械工业"确立为五大支柱产业之一.但实践的结果是,20多年来,装备工业国内市场几乎丢失了一半,在工业和制造业中,装备工业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RCA)分别降至0.57和0.66,远少于1,表明已经不具备比较优势.本文试图从产业竞争力分析入手,进一步揭示装备工业所处的严峻形势,并提出可供选择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8.
彭超 《咨询与决策》2011,(10):42-45
生物科技产业是21世纪全球经济新的增长点,也是湖北“十五”以来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之一。光谷生物城则是我省生物科技产业的龙头,她的快速崛起标志着我省生物科技产业迈上了新台阶。仅仅三年时间,昔日荒郊野地上崛起了一座国内一流的生物产业新城。光谷生物城这颗冉冉升起的产业龙头,将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这个耀眼的金环映衬得更加光彩夺目。  相似文献   

9.
重旅 《决策导刊》2001,(11):26-27
近年来,重庆旅游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为把旅游业培育发展成为全市未来的支柱产业,实现重庆由“中国旅游名市”到“中国旅游大市”的跨越,一项重要任务是必须集中力量重点建设一批世界级旅游精品,大力开发一批国家级旅游名品,加快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的旅游新品。在此基础上,构建和推出重庆旅游的精品、名品线路,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河北省电子信息产业保持快速发展,经济效益持续提高,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日益优化,产业聚集效应凸显。加快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对促进我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十二五"时期,河北要充分利用区位资源优势显著、基础产品优势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能力,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步伐,原国家经贸委在某些高新技术领域曾组建了一批“国家产学研技术中心”。这些中心在推广和应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发展现有高新技术产业等方面,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在当前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  相似文献   

12.
旅游经济作为一种开放度高、关联度大、带动效应强的新经济产业,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认真审视南川区旅游业,按现有的资源状况,当前人们对旅游产品的需求以及面临的发展机遇,我们认为,南川旅游产业经过10—15年的培育、发展,可以成为南川未来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可持续发展产业。  相似文献   

13.
北部新区     
重庆北部新区,从一片市郊乡村,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重庆经济增长极,用了多长时间?日前市政府召开2007年北部新区开发建设工作会给出答案:6年。据获悉,自2001年至今,北部新区各项经济指标分别增长10倍以上,形成以汽车及零配件、仪器仪表为支柱产业,电子信息和生物技术为主导产业的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人力资源作为产业集群区域内的主体,在推动和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方面,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采取有效的人力资源开发措施,是实施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的一条重要途径。然而,基于产业集群发展的人力资源开发与国家宏观的人力资源开发、企业微观的人力资源开发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现有的人力资源开发理论也难以满足其实践要求。产业集群发展中的中观的人力资源开发有其自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中共中央“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对产业治理水平提出了“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近年来,东莞市以“五大支柱、四大特色”产业为支撑体系的制造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转型升级成效显著。但也存在产业集群优势不突出、助力产业集群发展的平台不完善、决策层缺乏大数据支撑等问题。究其原因是东莞政企数据开发难度较大、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较薄弱等。结合国内先进城市利用平台推动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搭建“产业智脑”大数据平台,赋能政府、服务市场,以提升产业治理水平,推动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6.
许家林 《决策探索》2009,(20):16-17
近年来,省委、市委着眼国际国内经济发展大局,立足我省我市发展的阶段特征,作出了加快建设产业集聚区的重大战略部署。这一决策,符合县域经济发展规律和要求,对于促使夏邑县在区域发展格局调整中形成新优势,抢占产业发展的制高点,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辽宁省高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辽宁省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辽宁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产品的统计数据表明,2005年前三季度全省高新技术产品规模与效益均有提升,产值、增加值、销售收入、利税总额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35.0%、44.5%、34.0%、24.8%。但我省高技术产品统计口径比国家发改委采用的统计口径范畴有很大扩展,凡是与某些科学技术有关的产品均列为高新技术产品,因此,统计数据偏高。为更准确地分析我省技术密集型产业特别是严格意义上的高技术产业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8.
<正> 实施技术的跨越发展是实现我省“十五”计划纲要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也是实施“科教兴冀”战略的必然选择。为此,我省应当围绕“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两大任务,结合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重点,发挥我省优势,集中力量,选择一些关键产业和重  相似文献   

19.
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是落实创新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本文利用2008-2021年我国省级高新技术企业数据,使用空间杜宾模型考察财政补贴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显示:(1)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在省际空间上表现出显著集聚特征;(2)财政补贴对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存在倒“U”型本地效应;(3)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有助于直接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且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在财政补贴与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之间具有正向调节作用;(4)财政补贴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邻近省份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存在负向空间溢出效应。基于上述结论,未来应合理制定财政补贴制度,发挥政策协调引导功能;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夯实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础;打造产业集群优势,发挥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以期为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提供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20.
《决策探索》2010,(17):12-18
后危机时代,随着产业升级的步伐加快、经济结构的加速调整,资源环境约束形成的倒逼压力日益趋紧,不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就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就难以破解“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粮食怎么保、民生怎么办”这四大难题;不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资源难以支撑、环境难以承载、社会难以承受,增长难以为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