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茨阿波夫教授简历陈黎编写沃尔夫冈·茨阿波夫(WolfgangZapf),男,德国人,1937年出生于德国中西部美茵河畔法兰克福。1957年至1961年在法兰克福、汉堡和科伦上学,学习社会学和经济学,主要学习方向是市场研究和工业社会学。1961年他从法...  相似文献   

2.
据联邦德国出版的第18期《经验社会调查中心档案馆情报》报道,1986年9月29日至10月2日将在汉堡召开联邦德国第23届社会学家代表大会.主办单位是德国社会学协会.德国社会学协会于1909年1月3日在柏林成立.第1届社会学家代表大会于1910年l0月  相似文献   

3.
1824年,法国作家奥古斯特·孔德在近代史上首次使用"社会学"这个术语,他的《实证哲学教程》于1838年出版."社会学"一词取代了在此之前广为使用的"社会物理学"这个旧概念.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埃米尔·迪尔凯姆在波尔多大学讲授社会学课程.后来他在巴黎大学神学院任职时,联合一批有才华的社会学家在1898年创办了《社会学年鉴》.德国社会学的最初兴起是由社会政治协会倡导的.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该协会的会  相似文献   

4.
自70年代中期起,西方社会学的所谓“解放运动”事实上走向衰落,曾几何时还竭力排斥经院社会学的法兰克福学派实际上也放弃了自己的立场,激进主义社会学与经院社会学这两派各自的拥护者  相似文献   

5.
拥有最著名的德国思想家的法兰克福大学完全遇到了哲学教育的危机。然而,在法兰克福大学始终发生着一些引人注目的事情。  相似文献   

6.
论著提要     
技术化与文明 [德]N.埃利亚斯 英国《理论、文化和社会》杂志1995年8月号出版了纪念德国社会学家诺贝特·埃利亚斯(Nobert Elias)的专辑。《技术化与文明》一文系作者1986年9月30日在德国社会学协会年会上的讲演搞,这次是首次公开发表。 技术化过程和文明过程都是未经筹划的  相似文献   

7.
埃里希·弗罗姆是著名的德国心理分析学家、新弗洛伊德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也是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的元老之一.在六十年的研究生涯中他所涉猎的范围甚广,他研究过心理学、人本学、社会学和宗教神学,也研究过马克思主义.他一生著述颇多,影响也很大,被誉为"为新社会的建立奠定了精神基础".著名的德国作家O. F. 瓦尔特曾根据他的理论写成了一部要求改变现今生活方式的小说《野蛮化》.中学的教师们也教导他们的学生"要读弗罗姆的书和按时读报".弗罗姆在西方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可见一斑.1900年3月23日,埃里希·弗罗姆出生于一个犹太商人家庭.1922年,他在德国海德堡  相似文献   

8.
据德国《科隆大学经验社会研究中央档案馆通讯》1991年5月号报道,鉴于过去在德语领域没有专门的园地发表有关社会问题和社会监督的论文,德国社会学协会“社会问题和社会监督”分会最近创办了《社会问题》新杂志。该杂志每年出版两期。在已出版的第一期上刊载有下述文章:处于“客观”和重建这两种出发点相互矛盾之中的社会问题理论;宏观社会学对偏离行为进行研究的现状;关于研究刑法范例新版、消费信贷和贫困化的手段的报告。在1991年春季号上将刊载:  相似文献   

9.
在批判理论的道路上——关于德国著名学者彼得·比格尔周宪在当代德国思想界,以法兰克福学派为代表的批判理论仍是一个很有生命力和吸引力的思想派别。霍克海姆、阿多尔诺、马尔库塞这些法兰克福学派的创立者的思想,不断被后人重新解释、批判和反思;而哈贝马斯作为第二...  相似文献   

10.
前不久,广州市行政学院代表团访问了德国法兰克福市政府、法国里昂市政府和大里昂城市共同体办公厅,了解了他们的政府机构运作情况;访问了德国法兰克福市的维斯巴登行政学院分校,法国里昂市的诺纳阿尔卑斯区行政学院,巴黎市的法国国家行政学院和香港政府的公务员训练处,了解了他们培训公务员的经验和做法;访问了德国法兰克福的市政管理局和电网管理中心、热电厂、证券交易所,法国的标致汽车厂,参观了巴黎的交通、文化设施,了解了他们在市政管理、城市交通、环境保护、历史文物管理和企业现代化管理方面的经验;此外,还访问了四所大学(里昂第一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澳门大学)、一个职业培训中心(法兰克福工商会职业培训中心)。在出访过程中,结识了不少外国朋友、港澳人士和中国在德、法的留学生,也访问了广州市的一些驻外企业和外派干部,考察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些实际情况,既看到它们先进发达的一面,又看到它们一些腐朽的现象,增长了许多见识。  相似文献   

11.
1991年5月出版的《科隆大学经验社会研究中央档案馆通讯》(第28期)和《民意调查、方法与分析研究中心报道》(德国曼海姆)两份杂志分别载文报道,国际社会学协会最近设立了一个“合理选择研究委员会”。这个研究委员会从事有关社会理论和经验调查中的合理选择模式的研究,也在研究这种模式对于促使社会科学各门不同的学科的理论与经验调查工作融为一体能够起到怎样的推动作用。这个新成立的研究委员会,是1982年在墨西哥城召开的第10届世界社会学大会“解释社会学与结构-自我主义学派方法”专门小组和曾经参加1986年新德里第11届世界社会学  相似文献   

12.
于尔根·哈贝马斯(Jürgen Habermas)是当代西德哲学家和社会学家,1929年6月18日出生在德国的杜塞多夫.他是法兰克福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属该派第二代),是一位多产的著作家.虽然从表面上看,哈贝马斯不是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培养出来的,但是,当他初露头角时,就表明了他是法兰克福学派的信徒.他在1957年发表了《关于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13.
正业界闻名的一年一度的法兰克福展是光影的盛宴,是众多行业内人士和对家居、灯具感兴趣的人士的视觉狂欢。图为正在棕榈园举行的法兰克福声光影艺术秀,该活动将持续至1月20日。这是2018年12月17日在德国法兰克福棕榈园拍摄的部分声光影艺术喷泉和声光影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14.
1986年8月,美国社会学协会在纽约举行年会,该年会为7名学者举行了授奖仪式,以表彰他们对社会学所作的重大贡献.芝加哥大学社会思想和社会学教授E.希尔斯荣获学术成就卓著奖.该奖是美国社会学协会设置的最高荣誉奖,专门授与献身社会学事业、并对该学科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著名学者.  相似文献   

15.
德国社会学家R. 达伦多夫认为,战后德国社会学研究的重心侧重于对工业的研究。当时的一代社会学家适应了战后德国的社会需求,他们的使命就在于影响德国的社会和政治发展。一些学者如H. 波皮茨、H. -P. 巴特、E. 尤列斯、H. 克斯廷格、T. 皮凯尔、Z. 布劳恩、B. 鲁茨、L. 弗里德布尔格、M. 特施涅尔和F. 维尔茨等人的研究,集中反映了战后德国工业社会学的发展,他们无论从理论和方法论,还是从研究的具体问题上说,都堪称德国现代工业社会学的奠基人。他们研究的突出特点就在于社会历史比较和对课题的详尽细致的经验研究。经验研究并不仅仅是对各种个别事实的描述和对一些孤立的假设进行检验,它们虽然在方法上还有局限,但在方法论的探索上是多样化的,研究课题范围广泛。50年代末,工业社会学曾失去领先地位。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发展趋于稳定——战后的“经济奇迹”已经司空见惯。工业社会学的奠基人逐渐并越  相似文献   

16.
国际社会学协会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支持下于1949年9月,在挪威奥斯陆成立。该会秘书处设在米兰(意大利)。国际社会学协会是一个国际性的学术组织,它联合着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社会学组织,除了集体会员外,也接纳个人会员。该会经费的主要来源是会员的会费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资助。  相似文献   

17.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波兰的经验社会学研究始于1951年,大规模地开展研究则自1956—1957年起。1956年成立了社会学家全国联合会,起初还是作为波兰哲学协会的社会学部门,1957年起独立为社会学协会。该会继承了1958年去世的社会学家弗罗  相似文献   

18.
据苏联《社会学研究》1988年第4期报道,国际社会学协会执行委员会和规划委员会于1988年3月在罗马开会商定了第12届世界社会学大会的各项事宜。第12届大会定于1990年6月在西班牙举行。会议主题为“同一世界的社会学:一致性和多样性”。大会分6个专题讨论会:1)通  相似文献   

19.
1983年2月,苏联社会学协会第五届总结、选举大会在莫斯科举行。共有271个代表团出席了会议。其中有12名科学院院士、188名高等学校的教授和副教授、56名工厂社会学家和党政部门的实际工作人员。会议历时二天。苏联社会学协会自1958年成立以来,每五年左右举行一次这样的大会。每次会议不仅聚集了苏联的著名社会学家、全国各地的社会学工作者,而且回顾总结这段期间全国社会学研究工作进展的情况,商讨决定今后工作的方向和任务。所以,每次会议都普遍受到人们的重视。根据苏联对这次会议报道,苏联社会学在近年来的发展特点,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20.
苏联社会学协会总结工作和改选代表会议1983年2月1—2日在莫斯科举行。271名代表参加了大会,他们代表着7,863名个人会员和976名集体会员。在这些代表中有12名科学院院士、高等教育机关的188名教授、副教授、56名工厂社会学工作者和一大批党务工作者。苏联科学院副院长、科学院院士П.Н.费多谢耶夫致开幕词,他特别强调了在研究共产主义建设现阶段最迫切的问题时苏联社会学家所负的责任。Х.Н.莫姆江代表苏联社会学协会理事会作了总结报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