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河图在清代河患治理和河政运作中起着重要作用.乾隆中期,河南段黄河出现严重河患,河臣河东河道总督张师载治理黄河,绘制呈奏黄河图,向乾隆帝、朝臣汇报河务信息,并为清廷进行黄河河政决策提供依据.美国国会图书馆藏彩绘本《豫东黄河全图》是乾隆中期河南黄河河患治理情形的集中体现,直观反映了清代黄河的管理制度和治理方略,表现了清代的河政运作和文书流转方式,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文物价值.  相似文献   

2.
宋代水患与前朝相比显得颇为严重,当时水灾分布主要集中于黄河流域。为了能够更好地管理河流尤其是黄河,宋承前制,在河政方面实施了不少措施。与举措相伴的是,为了更有效地实现对黄河的河政管理,不仅在职官上有专门的设置而且还建立了一套与之相适应的水政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3.
河道总督是清代河政实施的中心枢纽,也是清代治理河务的重要政府环节。清政府承继明代河务系统并加以完善。河道总督是治河行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总理黄运两河事务,尤其是保障运河河道安危、维持漕运畅通。清代河道总督建置的完善,大大提高了治河效率。清中后期,河政日益混乱,加之黄河铜瓦厢改道,至光绪年间,河道总督最终被裁撤。  相似文献   

4.
咸丰五年黄河改道山东入海后,围绕黄河流向、督府迁址及权限等问题,从中央到地方展开了二十余年的争论。在此过程中,山东巡抚的治河权客观上得到增强,河政体制与前清相比也发生较大变化。时局的变化、吏治的腐败也成为制约河政体制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晚清时期,河政与荒政这两项曾被国家高度重视的事务陷入了混乱,这在清廷对铜瓦厢决口的应对问题上体现得非常明显.咸丰五年,黄河在铜瓦厢发生了一次较大规模的决口.当时清廷正为镇压太平天国起义而疲于奔命,因此决定"暂缓堵筑"决口,对灾区采取的救济措施也非常有限.通过清廷对整个事件的应对可以发现:在内乱外患、军政祸乱频兴的形势下,清廷的施政能力已经大大地了减弱,自身的存亡绝续成为第一要务.明清以来的河政体制走上了解体的道路,救荒事务更加地方化.  相似文献   

6.
在黄河防治中,北宋王朝逐渐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官员奖惩机制。而在其运行中,宋廷通过行政升黜、经济赏罚乃至刑事制裁等多重手段的综合运用和实施,从而对激励和制约治河官员致力河政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详细阐述雍正帝如何整饬河员、协调河道官员与地方官员关系、厘清与河政相关的夫役所存在的弊病,肯定了雍正帝整饬河政的成就。  相似文献   

8.
在对学生进行“看图画,编童话”类型的想象习作练习时,前后两次教学效果迥异不由得引起了我的思考。 图画内容:长江、黄河两条巨龙腾空而起(此图颇似中国地形图),在他们的周围,到处是被砍伐后留下的树根,旁边注上文字“滥伐林木”。图画下方有两行对白:“长江,长江,我是黄河!”“黄河,黄河,我也是黄河!”  相似文献   

9.
浪淘沙     
点评: 这首诗写出了黄河源远流长、气势雄伟的特点。开始作者用夸张的手法写出黄河向下游奔涌的磅礴气势。再写沿着黄河逆流而上,可到银河,牛郎织女也会来欢迎你。这是多么瑰丽奇趣的景象啊!  相似文献   

10.
黄河断流,损失268亿黄河断流,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也给广大治黄工作者和沿黄地区各级政府提出了一个新课题。有资料表明,1972年,黄河首次在下游山东省的利津水文站断流15天,从此断流现象频繁发生。1990年以后,则是年年断流。截至1996年,因断水...  相似文献   

11.
清代河政到道光朝其河弊已是积重难返,杨以增于道光28年被任命为江南河道总督,在任职期间,他整顿河务,力矫河弊,为洗除旧习做出了一定的贡献。然而因国库支绌,河库空虚,又忙于军务,丰工堵筑失败,积劳成疾,卒于官任,成为腐朽大清王朝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12.
黄河文明既是中华民族早期自身蓬勃生长的成果,也是与其他各类文明竞争碰撞、汇聚交融的结晶。在新时代国家文化体系建构和国际文化传播等重要工作的开展中,黄河文明的底色并不浓厚,其特色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展示。因此,重新梳理新时代黄河文明形成发展的机理、描述新时代黄河文明复兴战略构想,深入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系统研究梳理黄河文化发展脉络,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意义重大。新时代黄河文明的复兴有赖于复兴黄河文明的核心价值。黄河文明的核心价值丰富多元。本文以黄河文明核心价值体系组成部分的中庸之道为例,探讨黄河文明复兴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为了充分挖掘和实现黄河文明的时代价值,基于对新时代黄河文明复兴的理论思考,作者特别提出以下三个复兴黄河文明的战略建言:(1)把黄河文明作为主体大力推动其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2)大力挖掘黄河文明的价值内涵,黄河文明形成的历史过程,及其对中华文明复兴、亚洲命运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建设的时代价值。(3)推动黄河文明从贡献者向引领者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主要主字元代人们在黄河治理中的治理理论,河防制度和水工技术,是我国历史上对水利 首次详细,系统的主载,它完整地反映了我国宋,金,元时期人们对黄河治理的技术水平,并且对现代黄河的治理有其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4.
清代对河政的重视促使河工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出现。道光朝东河总督栗毓美探索出抛砖筑坝的护堤方案,砖料相对于旧用的秸料和石料在东河有更好的适用性,故工固而费省,取得了良好的实际效果。然而,这项良策却由于各种原因没有推行下去。通过对东河砖工的行用过程进行阐述,分析砖工的实际作用及价值,探讨"技术锁定"现象的原因,并对新技术推广过程中影响其最终走向的各种因素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5.
黄河文化──一个自强不息的伟大生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四渎之宗”的黄河水系如“地之血脉”周流不迨、循环不已。她是黄河文化的大地母亲。黄河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以儒家思想为核心。数千年间,她对周边以及外来文化兼收并蓄、博采众长,从而辉煌灿烂、独放异彩。由此而使得黄河文化在地域上东迁南移向周边拓展、不断扩大覆盖面,并逐渐形成中华民族文化的主体。她深深地影响着东亚并将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6.
环境调查是以监测、统计、分析等手段系统全面获取环境信息,为环保决策提供依据的基础性环境保护制度。以往的环境立法反映了对环境调查的制度需求,但却没有完成环境调查制度的建设任务。《黄河保护法》是保护黄河流域环境的基本法、综合法,它有条件也有必要开展包括环境调查在内的环境保护基本制度建设。《黄河保护法》应为建立环境调查制度设立专章,明确环境调查制度以为政府环保决策提供依据为宗旨,确立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开设重大环境保护工程,分配黄河水量,实施环保规划制度、流域生态补偿制度等,必须以环境调查结论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在文化创意视域下,文化产业不仅是符号产业,更是一种品牌产业,其核心是创意与创新。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黄河文化品牌是以黄河文化资源为依托而塑造的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在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背景下,塑造和传播黄河文化品牌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是推动黄河流域大发展、大保护、大治理的有效举。文章运用SWOT分析方法,探讨当前黄河文化品牌塑造和传播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同时探索在文化创意视域下黄河文化品牌的塑造与传播的新路径,以推动黄河流域沿线城市高质量发展,促进黄河文化产业“走出去”,提高黄河文化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8.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所称“三河”,是指今天流经山西、河南境内的黄河中下游地区。河东位于今山西南部,襄汾陶寺遗址早期约早出夏代一二百年,或当传说中尧、舜、禹时期,陶寺中晚期已在夏代纪年范围之内,此时正是早期国家形成阶段;河内即今太行山东南麓为古黄河所环绕的地区,历史上为商人的主要活动区域;河南指晋、豫两省黄河以南,周公在此营洛邑,即成周与王城,是周人活动的主要区域。河东、河南、河内三个区域既成相对独立区域,又以黄河相连接,为当时“天下之中”“王者所更居”之地。夏、商、周三代王朝的更替与发展壮大都没有离开过古老的黄河流域,从这个角度看,夏、商、周三代中国早期国家的诞生不仅是黄河与黄河文化的馈赠,同时也把中国历史与中华民族的发展推进到了新的阶段。黄河中下游流域龙山时代形成的文化成果为夏、商、周三代早期国家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成为夏、商、周三代文明的始原。龙山时代之后不久,在黄河中下游地区诞生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国家形态和中华民族的雏形——华夏族。  相似文献   

19.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域培育了古老灿烂的文明,但几千年来黄河洪灾也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黄河的治理可上溯至传说的尧舜禹时代,至今已历数千年。1949年以来黄河治理取得辉煌成果但仍未根本解决,以至海内外各届人士仍关注黄河课题,仍要讨论黄河的最大隐患是什么?不及时治理将产生什么后果?对待黄河隐患的对策是什么等问题。所以这样,除了黄河本身的问题较严重较难治理,还与我们对黄河问题的复杂性认识远远不够,以及综合规划综合治理仍缺乏真正扎实的综合研究基础有关。在21世纪,大力发展黄河问题的综合研究是黄河问题根本解…  相似文献   

20.
禹门口简称禹门又称龙门,位于山西河津市西北12.5公里处。《水经注》载:“龙门为禹所凿,广八十步,岩际镌迹尚存。”后人怀念禹的功德,称为禹门。因禹门为秦晋两省的交通渡口,遂称“禹门口”。典籍称:“黄河至此,两岸峭壁对峙,形如阙门,故名。”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文学家顾炎武曾赋诗赞道:“亘地黄河出,开天此一门,千绕凭大禹,万里下昆仑。”由此可见,龙门在黄河上的重要位置。开天以来,此“门”不仅是黄河的第一“门”,在中国其它河流中也是独一无二,在世界的河流中同样举世无双,可说是“天下第一门”。龙门的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