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秦代的“书同文”的产生具有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秦始皇利用行政干预的手段对汉字进行规范,规定了秦所使用的官方文字为小篆,同时允许秦隶在民间使用。秦始皇对语言文字进行规范只是一种白发的行为,但由于适应了语言文字的发展规律,所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种成功的实践,对于现代汉字规范化运动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我国古代是以农业为主要生产方式的国家,环境保护与农业生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由于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放利用,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很重视对环境的保护。秦代沿袭了先秦时期关于利用自然资源和朴素的生态学思想,制定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规定。本文通过对《田律》《商子》《吕氏春秋》有关思想的分析,简要论树秦代环境保护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3.
论秦代颂体     
秦代颂体文学成就体现在李斯七篇刻石文上。总体而言,其文体制上承西周《诗经》雅颂及先秦《石鼓文》,内容上皆颂扬先祖、帝王功业,“以其成功告于神明”,文辞典雅,但又有所变化和创新,尤其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以往颂体作品雍容华贵的风格,而贯之以求实重实的法家辞气——语言通俗简洁,风格浑朴古质而清峻峭悍、强健有力,从而自成一家,这在颂体文学发展史上具有开创意义,同时刻石文所体现的专制主义统治亦对后世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4.
秦国在中国历史和国家治理思想上具有奠基意义。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大一统的封建国家体制与形态,其所制定的政治制度、行政制度、经济制度,对后世中国历史产生着极其深远的影响。货币财政制度是中国经济史及中国经济思想史的核心问题。结合《史记》、云梦睡虎地秦简等文献,对秦代货币制度及思想进行归纳梳理,并分析了秦代货币流通的历史现实,探讨了秦代货币结构思想、秦代货币管理制度思想、秦代货币间的科学换算关系,以及秦代货币制度理想与货币现实的不一致性。秦代货币的思想、管理体制及实践方式有其独特性、创造性及适用性,对后世中国古代社会的货币制度的设计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在今天全球货币多元化及数字化时代也有一定的现实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古代社会的发展进程中,秦代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颇具特色。秦代较高的社会经济水平、保民思想的发展、政治制度的完善与水陆交通的拓展,为构建社会保障体系提供了较为坚实的社会基础。社会救济、养老保障和社会福利等方面的多轨并行与实施,使秦代社会保障体系初具规模,渐趋完善。政府在秦代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主导作用,以及实施过程中的程序化、法律化,确保了社会保障的执行力度和成效。然而,道德虽已成为维系秦代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因素,但秦代社会保障中的等级差别,加之政府对民众自身保障能力的忽视与破坏,却使社会保障具有的维护社会安定等功能难以正常发挥,甚至丧失殆尽。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秦代文学产生的历史背景,认为秦代历史短暂,文化底子较薄,特别是秦实行“焚书坑儒”的文化专制主义是秦代文坛寂寞的主要原因。作者同时又从历史文献及前人研究成果中挖掘出秦代文学的具体成就,指出秦代文学有其特色,是那个特定历史时代风貌的生动写照,各种文学形式在不同情况下步履艰难地发展着。实事求是地总结秦代文学的成就及其成因,对中国文学史的研究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7.
秦代洞庭、苍梧两郡悬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2年出土里耶秦简中的洞庭与苍梧两郡名,既不见于传世的秦代文献,也为历来考证秦郡学者所不知,动摇了已成定论的秦郡体系。本文根据出土资料与传世文献重新思考,推测原定的长沙与黔中二郡实际上并不存在,应以洞庭、苍梧两郡取代之,并适当调整郡界,维持《中国历史地图集》考定的秦郡基本格局。  相似文献   

8.
秦代“孝治天下”的政治实践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西周以来政治制度的继承与演变。自春秋以降,周代宗统与君统混而为一的局面被打破,呈现出“君统”与“宗统”合一的伦理政治体制及宗族系统与政治体制二元分立的态势,秦王朝定法家为一尊,将孝道伦理直接纳入到政治与法律体系之中,确立了孝道伦理法律化的单纯尚法为治的统治策略,并开始了“孝治天下”的政治尝试。秦王朝重视孝道,但其对孝道的推行有别于儒家。  相似文献   

9.
秦统一以后秉承其对东方文化一贯的开放态度,对以儒家为代表的礼乐文明也采取了积极吸收的态度。其间因为儒家文化与秦固有文化传统的冲突以及秦始皇个人的原因而有所反复,出现了“焚书坑儒”的举动,但是这种举动并没有对儒家的发展传播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儒学在汉代的复兴正是在秦代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  相似文献   

10.
蜀地在公元前316年为秦所并之前是有着自身独立文化系统的古国,古蜀民众也有其独有的特点。就国家认同而言,他们呈现出的是一种基于现实的开放坦然的最优选择模式,即既选择更优的后者,却又不否定前者。但是到秦灭蜀后,蜀地民众的国家认同却出现了危机,迟迟不能完成对秦国家认同的转化,一百余年间只呈现出从被迫认同到消极认同的细微演进,其个中缘由还是值得探讨的。  相似文献   

11.
秦简牍书与秦小篆同出一源,但由于笔画与笔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二者在书法史、文字学史上的地位与作用相距甚远:秦简牍书是汉字演变过程中一个至为关键的环节,它的流变历程直接关系到汉字主流———楷书的形成过程;而小篆更多地是充当探索古文字的一个参照体。  相似文献   

12.
"同"是先秦哲学思想中极为重要的概念范畴,主要有"和同说"、"尚同说"、"应同说"以及"大同说"等四种思想,其源概起于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历千年而逐渐广泛渗透于哲学伦理政治历史文化心理等诸多领域,因而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3.
先秦至汉代的司法检验论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秦至汉代是中国古代司法检验的萌芽时期,同时也是检验制度的初创时期.在这一历史阶段中,不仅检验活动十分频繁,而且确立了许多检验的规则.这些规则不仅对制定唐律的相关制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而且为中国检验制度臻于完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军事禁忌散见于先秦兵家文献,但论述相对较少,结合传世文献与出土简帛材料相互印证,可以看出,禁忌思想对具体的军事行为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对战争的进程及结果产生重要影响。从天时、地理、人事三个角度进一步分析其影响和作用,可以构建先秦军事禁忌的大致框架。  相似文献   

15.
秦朝所推行的“书同文字”政策,是我国由国家最高行政权力所推行的一项汉字规范政策,是我国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秦王朝实施“书同文字”的具体办法是成功的,有效的。西汉初期中央朝廷将用字的规范作为选拔、考核官吏的重要标准,从中看出,汉字规范政策的推行实施,从一个方面也是国家政权是否安定、社会经济是否繁荣、文化教育是否发达的体现和标志。许慎之作《说文》,旨在是正文字。《说文》之为书及其成就,实与汉字规范化问题有着非常直接而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秦王朝所开创的“大共同体”一元化统治和压抑“小共同体”的专制集权模式 ,从表面上看对个性公民的成长具有积极意义。但实质上 ,小共同体的解体并非由公民个人权利的成长 ,而相反地是由大共同体的膨胀所致。而大共同体的膨胀既然连小共同体的存在都不容 ,就更无公民个人权利生长的余地了。这就使中国古代社会长期在权大于法、毫无民主可言的背景下运行 ,其遗害无疑是严重而深远的  相似文献   

17.
反秦农民起义军的兵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就秦末农民起义军的兵种、武器、领导、军法和奖惩等兵制作了系统的探讨;在此基础上,与秦王朝正规军相比较,提出反秦农民起义军实行将军统兵制、监军制、部曲编制和设立禁卫部队,是秦王朝等军事集团体制的翻版。但反秦农民起义军素质低下,装备低劣、缺乏良将和军纪不严、赏罚不明等,这些兵制上的不足是陈胜农民起义军失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有秩"在秦汉史籍中记载较少,而在出土简牍资料中却不断被发现."有秩"是秦汉时期普遍设置的级别较低的基层官吏,一般来说为百石之吏,但亦不完全如此.对"有秩"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认识秦汉基层政治制度.  相似文献   

19.
从史书和历简来看,秦至汉初的后九月存在置于无中气之月所在年和上一年两种情况,因而其历法置闰不是简单的归余于终.论者以为这是采取将某一节气恒出现在某月作为置闰之原则,亦即固定节气置闰法,但今出历简存在明显的反证.根据史载和出土历简很容易将这一时段的所有闰年排出,从而说明了这一时期的置闰遵循一个既定的经验序列.  相似文献   

20.
在先秦时期的言意观当中,第二语言系统的建构问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也是言意问题由哲学和语言问题向文学理论、美学理论、艺术理论转化的枢纽和逻辑出路.第二语言系统的建构问题是由"言不尽意"理论引发的,其理论探索主要集中在寓言、立象和比兴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