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分析林伯渠的人格魅力及其在延安精神建构过程中的重要贡献,运用文献分析法考察相关历史文献。研究认为,作为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的林伯渠,政治方向坚定正确,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革命“老战士”;注重调查研究,能够灵活地坚持原则,无私无畏地坚持实事求是的“真理卫士”;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保持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克勤克俭艰苦奋斗的“普通老百姓”;切实为人民谋实实在在利益的“老勤务员”;和其他优秀的战友一样,他以自己的丰富思想和实际行动为延安精神的形成做出了重要贡献,诠释了延安精神的丰富内涵,是延安精神的人格化身。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延安时期青年一代既是延安精神的创立者,也是延安精神的倡行者为依据,提出了今天青年一代要把延安精神发扬光大,就必须成为延安精神的传承者、践行者。  相似文献   

3.
《中华魂》2004,(2):6-8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这两句古诗多少可以用来形容马文瑞这位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晚年。他的晚年是绚烂多彩的,这表现在许多方面,特别是他从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创办之日起就担任会长,10余年来为弘扬延安精神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倡导和组织工作。  相似文献   

4.
福泽谕吉是近代亚洲侵略思想代表人物之一,他为日本政府设计的"东洋政略"和"脱亚入欧"等征服中国、称霸亚洲的侵略扩张蓝图也对日本走上侵略扩张的道路影响极大.尤其是从19世纪80年代到甲午战争前后,为了实现其"东洋战略",大肆制造侵略舆论,寻找战争借口,美化侵略战争,为战争摇旗呐喊,使其成为甲午中日战争的倡导者与践行者.  相似文献   

5.
延安精神的内涵十分丰富,可以从不同方面、不同层次去研讨和说明,但有一个始终贯彻到底的问题,这就是实事求是的精神。不理解实事求是精神,就不能抓住延安精神的实质,所谓学习和发扬延安精神就会流于形式。深刻理解了实事求是的精神,就掌握了延安精神的灵魂。延安精神和实事求是的关系也可以从各个不同方面去论证和说明,  相似文献   

6.
朱佳木 《中华魂》2010,(11):3-8
现在说到延安精神,人们比较多地是讲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还有的讲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为人民服务、密切联系群众,等等。这些对不对呢?都对。但是,如果把这些理解为延安精神的全部,我认为是远远不够的。如果仅仅按照这种理解来弘扬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是很难弘扬得起来的。因为,这些都不是延安精神的核心和灵魂。  相似文献   

7.
安建萍 《中华魂》2010,(9):51-51
延安精神是党和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凝练出来的伟大的民族精神,是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让延安精神进校园,不仅是新时期培养社会主义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的需要,而且也是培养高校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师队伍的需要。从我来说,本人就是延安精神熏陶的受益者。  相似文献   

8.
延安精神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教育党员干部的生动教材。为帮助机关党员学习实践延安精神,满怀必胜信心应战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加快南京科学发展,市级机关工委于去年底成立了南京延安精神研究会机关分会,并于3月5日召开了第一次理事会议。会上个单位介绍了开展延安精神学习教育的做法,现予摘登,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延安精神的形成有其重要条件:马克思主义是延安精神产生的理论源头;毛泽东思想是延安精神的理论基础;当年延安恶劣的自然条件是延安精神形成的客观条件;当年延安的重要地位和独特作用是延安精神产生的政治基础;当时共产党人的光辉实践是延安精神形成的深厚土壤。延安精神在中国共产党精神体系中的地位主要体现在:它是中国共产党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不朽的党魂。延安精神的时代价值表现为:对共产党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人生观具有引领作用;对解决当今中国存在的突出问题有启迪作用;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延安精神是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13年培育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是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头弘扬、践行延安精神,为全党做出了表率。湖北省委近年来加大了对延安精神研究会工作的领导力度。2008年,省委两次召开专题办公会议.省委常委张昌尔,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长李春明先后听取省延安精神研究会的工作汇报,对研究会的工作出思路、提要求,并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1.
来到革命圣地、红色之都延安,看到一件件珍贵的历史文物、一幅幅泛黄的老照片,听到一次次感人肺腑的讲解,我们的思绪不禁在历史与现实的时空中往复穿梭。一个最大的疑问是:在上世纪民族危亡、战乱频仍的三、四十年代,左右中华民族命运、掌握中国历史发展主动权的力量,为什么不在老北平、南京城、大上海,反而却萌生在这穷乡僻壤的边塞小城——延安?几天的参观走访使我明白,延安虽然交通闭塞,物产不丰,但是,一经有了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同志的领导,那陕北的深沟、巨壑、土窑洞里便长出了中国式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在延安精神鼓舞下,党中央、各部…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党和国家领导集体的承递、党的指导思想的延续、延安精神的内容三个方面阐述了延安精神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石,并对如何发扬延安精神谈了四个方面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汤祖军  高攀 《中华魂》2021,(3):44-46
延安精神是内涵最丰富、最具现实意义的红色革命精神之一,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吸收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共产党人优良作风基础上,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延安这一特定时空条件下形成的,是中国共产党人昂扬精神面貌和崇高思想境界的集中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什么是延安精神、为什么要弘扬延安精神、怎样弘扬延安精神、怎样...  相似文献   

14.
井冈山精神是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领导湘赣边界军民创建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培育起来的一种革命精神。这种革命精神从一开始诞生就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并在创建中央苏区和完成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进一步得到了发扬光大。1937年1月,党中央和毛泽东进驻延安。1948年3月,党中央和毛泽东东渡黄河,前往晋察冀解放区。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13年的革命实践中,继承和发展了井冈山精  相似文献   

15.
叶介甫 《中华魂》2010,(6):18-21
林伯渠,1886年3月20日生于湖南省临醴县西乡乐二里容止区(今临遭县修梅乡)凉水井村。早年留学日本,加入中国革命同盟会。1920年底在上海加入共产主义小组。他在半个多世纪里,参加了中国各个历史阶段的革命斗争,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是我党少数几个从本世纪初就投身于中国革命的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和优秀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之一。  相似文献   

16.
全面抗战时期林伯渠对甘泉、富县的农村调查,是在整风运动背景下进行的,以考察政策从上到下落实情况为目的的政府主动行为。他通过深入农村,搜集各方意见,切实了解政策的具体落实情况,进而及时调整政府政策,具有强烈的政策服务性质。这次调查与同时期其他调查相比,特色鲜明,作为边区政府主席的林伯渠,其所做的农村调查更具问题导向,并能通过行政手段将调查中所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这是同时期其他调查所不及的。调查活动推动了边区政府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亦是一次深入的社会动员,更成为边区政府工作作风转变的典范。  相似文献   

17.
弘扬延安精神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1月29日,胡锦涛同志在延安考察时,对延安精神作了全面的、深刻的阐发,强调指出:“革命战争年代需要大力弘扬延安精神,和平建设时期也需要大力弘扬延安精神。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我们要把延安精神作为凝聚人心、团结奋进的强大动力,作为战胜困难、夺取胜利的重要法宝,让延安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继承和弘扬延安精神,有两个问题是需要特别加以深入思考的。一是,延安精神的当代价值是什么?为什么在新的时代,延安精神不但没有过时,反而更加凸现出它的重要意义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二是,在新的历史时期,怎样不断赋予延安精神…  相似文献   

18.
韩振峰 《中华魂》2021,(2):16-22
作为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延安精神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灵魂。在新时代弘扬延安精神,最关键、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必须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使延安精神"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9.
李久林 《中华魂》2008,(12):42-44
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实践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延安领导中国革命的伟大实践中.铸就了伟大的革命精神——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是民族精神的升华、革命精神的结晶和时代精神的体现,是中国共产党克服困难、战胜敌人的强大思想武器.是  相似文献   

20.
《中华魂》2004,(3):42-44
我校是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实验初中,在校学生2390人,共计33个教学班。现有在职教职工133人。近几年来,在区教育局直接领导下,为发挥我校在荆州城区重点初中应有的办学效应,学校提出"全面推进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速教育手段现代化,占领教学制高点"、"以德立校,以德兴教"的工作目标和举措。为此,学校紧紧抓住延安精神进校园主题,系统而深入地开展延安精神进校园、进教室、进课堂、进入师生心灵的教育活动,收到了一定的教育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