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色的我就是王牌的我罗西无论是老子的自然人生,还是庄子的逍遥人生,乃至于我们一介凡夫所信奉的平平淡淡、自自然然,归根到底做个自在的人不容易。陶渊明隐居南山,天天种豆,人很悠然,诗也飘逸。但他真的自在吗?虽说,那里民风纯朴,但肯定也会有村民不理解他,甚...  相似文献   

2.
爱情股票     
爱情或者说婚姻,很多时候是以股票的形式存在。爱情的股票,热恋的男女肉眼看不见它,但它分明存在着,并时时支配着我们的家庭生活。 我的朋友罗西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罗西来自农村,在大学校园里,尽管罗西才华出众,但农村的家庭背景,落伍的甚至土气的衣着让他自惭形秽。某房地产公司老总的千金、女同学晓婷爱上了他,罗西感动得恨不能把胸膛剖开,将一颗跳动的心献给晓婷。他陪伴她、呵护她,生活的指针就是围绕晓婷旋转。他心甘情愿地疏远农村老家,进入晓婷的生活圈子。毕业后,终于如愿以偿进入电视台,尔后与晓婷结婚生子。慢…  相似文献   

3.
第一次见到黎福青老人,是在一次会议上,以后由于工作关系渐渐熟识起来,他是株洲市工人文化宫的退休干部。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我走进了他的家——“梦瓶斋”。老人的家不大,但布置得素洁而雅致,尤其是占满厅房的博古架上的酒瓶琳琅满目,千姿百态,透着酒的醇香和美...  相似文献   

4.
生活小窍门     
年逾古稀的父亲,一生勤奋好学,兴趣广泛。但自从得了老年痴呆症,像变了个人似的,书法不练了,太极拳不打了,京剧不唱了,而且变得“六亲不认”,就连见到我这个唯一的女儿,也常常是视同陌路。每逢见到他,我总爱问:“我是谁?叫什么名字?”他却茫然地望着我,摇摇头说:“想不起来了,想不起来了。”我心里不禁一阵悲凉。  相似文献   

5.
尹利华 《当代老年》2008,(10):16-16
一次饭局中,同桌的一个企业家朋友,为我讲述了一个半根香蕉的故事。 几十年前,他只有十来岁,住在贫困的农村,还不知道香蕉为何物。一次,母亲带他去县城参加亲戚的婚礼。在宴会上,他平生第一次见到香蕉,黄灿灿的,月亮一样的形状,透着诱人的香味。母亲为他剥好一根,递给他,他像猪八戒吃人参果一样风卷残云。  相似文献   

6.
我听说暮秋已经很早了,他在 我的想象里有一些神秘的传奇色彩。暮秋曾在我们共同认识的朋友那里看过我写的诗,他说那些诗像水彩画般湿淋淋的透明。初次听到这话,我觉得十分奇特,它让我的心里升起一种奇异的感觉。 但我们都没有刻意地去约见对方,我们能感觉到彼此的存在,却任由花开花落而无意去触摸哪怕一片花瓣。 在朋友家昏暗的灯光下,我第一次见到了暮秋。我知道我终有一天会见到暮秋的,但我从不去寻找机会。在两年后的朋友家的客厅里,我见到了这个被我无数次想象的男人。 在我的想象中,暮秋是一个满脸络腮胡子比较深沉豪放的男…  相似文献   

7.
30岁的岳父     
彭利华 《老年世界》2013,(17):16-17
我曾许多次想象他30岁时的音容笑貌,想象近30年前他在战场上的最后一次冲锋。等我到了云南西畴烈士陵园,循着名字找到他时,见到的只是一块冰冷的墓碑。上面没有照片,“终年三十岁”的字样格外醒目。  相似文献   

8.
在长沙市东郊马王堆疗养院,我见到了革命老人袁学之。   袁学之任湖南省总工会主席的时候,我还是一个在校学生。他是老红军、老革命,在我心目中是个大领导。那时候我压根儿没有想到,几十年后,我居然有机会为他出版回忆录当责任编辑。这时候,他早已离职休养,连我也已从工作岗位上退了下来。我在疗养院见到他的时候,他虽然有病在身,但精神焕发,仍在笔耕不辍,实在令人佩服。   袁老已是 92岁的高龄了,尽管步履蹒跚,耳朵也有点背,但思维敏捷,而且记忆力很强。与他讨论回忆录中的细节,不论事情发生在什么年代,他都记得清清…  相似文献   

9.
不想醒来     
我从梦中醒来,看到天花板上的灯,才意识到又是一个梦,一个美丽且心酸的梦,在梦中我找到他了,他很好。在我初三那年,学校来了一个大学毕业生,给我们教数学。第一次见到他时,就是激动和兴奋,不知道为什么,可能是普通学生见到新老师的兴奋,新的老师,新的教法和新的态度,多么  相似文献   

10.
寒冬里漠然的脸庞 第一次见到刘军,是在宁养院门外,他来为癌症晚期的妻子黄珍取药。 当时正值冬季,冰天雪地,寒气袭人。刘军坐在轮椅上,表情严肃,翻飞的雪花飘落在他身上。我很想立刻推他进屋暖和暖和,可他漠然地说:“不用,拿上药我就走,珍珍在家等我。”  相似文献   

11.
圆子信箱     
说爱圆子:我是山西太原电专的一名女生。我非常喜欢本班的一位男生。他长相很好,个头挺高,走起路来很有风度,脸上总是带着微笑,看上去是那样潇洒。我却很内向,也不漂亮。第一学期就在这种模模糊糊的状态中过去了。第二学期班里组织大家去春游,结果,他不小心从坡上滑了下去,摔得挺厉害。后来,听当时抬他下山去医院的同学讲,他伤得挺厉害,恐怕会落下什么后遗症。听到这个消息,我的心悬空了,那种担忧是我第一次体验。直到学期末,听说他恢复得挺好,我才放了心。第二学年,他痊愈返校。一见到他,我的心狂跳不已。我发现,每次我…  相似文献   

12.
我是个随意的朋友□罗西我善于写随笔,但不适合写时政报告。我喜欢穿便装,这样才虎虎有生气,如果叫我穿西装,那会很难受,如同有人欠着我的钱,却把这事给忘了一样令我不知所措。喜欢做些兴之所致的事,不喜欢什么都计划,我怕烦,怕繁文缛节,宁愿放弃满汉全席而独自...  相似文献   

13.
收到鲍勃照片的时候,我很难把相片上这个搂着州年度最佳射手奖杯、一脸阳光的年轻人,同12年前那个瘦弱畏缩的男孩子联系起来。但是,他高高举起的右手是划破我记忆的闪电,那是一个孩子对生命的坚强诠释。  相似文献   

14.
孙克 《公关世界》2016,(13):36-42
孙培增是一位热爱生活、醉心艺术、勤奋作画、充满创造活力的画家。此前,我在国家画院的一次展览会上见到他的大幅人物画作品,前些时候有人送来他已出版的多本画集,对他的艺术面目和积极追求有了比较全面的印象。  相似文献   

15.
从前,家里有好几种版本的《论语》,但德文版的《论语》,我还是从小贺拍摄的图片里第一次见到。至今也没来得及问他:书从哪里来?  相似文献   

16.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我和枫都来扔垃圾。我奶的是一堆废纸,枫扔的是双刷洗得干净的运动鞋,他把两只鞋的鞋带系在了一起,然后认认真真地摆在了垃圾箱上。我疑惑地看他,他抬头笑着看了看我,随口给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说有一个人在乘火车时,有一只鞋被挤掉在铁轨旁,于是在火车起动的一瞬间,他迅速脱掉了另外一只鞋,沿着窗口丢在了铁轨迹,身边的人充满疑惑地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说自己这一只鞋已不能穿了,如果丢在一起,路过的穷人抢去还能#。我听得入了神,他已走开了。第二天扔垃圾我没有见到枫的那双鞋,但我又见到了枫,…  相似文献   

17.
同事老陈是个讲究吃穿的人,退休以后,就到福州的女儿女婿家住。一次,我到沃尔玛购物,无意中碰到了老陈。他见到我,很高兴,中午硬要拉我到他女儿家吃饭,我推辞不了,只好答应了他。老陈在沃尔玛买了一些生活用品,然后我们就上了公交车。车上,我询问了老陈的近况,老陈告诉我,他是高级教师退休,现在国家政策好,他每个月能够拿到两千多元的退休金,加上女儿女婿有本事,自己的退休金足够自己花销的。  相似文献   

18.
第一次见到小丽是在一个餐馆。当时,餐馆老板指着端菜的小丽对我说:“这女孩刚辍学不久,小学6年级了还不认识菜单。之前她妈来餐馆劝她回去读书,她就是不肯。我真的不想要她在这里打工,觉得她可怜才收她的。”小丽上菜的时候,我主动和她打招呼,但她态度很冷漠,上了菜转身就走了.  相似文献   

19.
痴情男的爱情故事第一次见到吴文景,是2004年冬天的一个夜晚。当时我在值班,他是医院收治的一位病人。他用锋利的刀子割断了自己左腕的动脉,被送来时已经呈失血性休克状态。经过近10个小时的急诊抢救后.他才脱离了生命危险,可情绪一直很不稳定。  相似文献   

20.
勉强的见面 第一次见到网瘾青年小北(化名)是在他所在公司的大门口。那次是在我的强烈要求和他母亲的极力劝说下见的面,他脸上勉为其难的表情一览无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