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蒋平 《百色学院学报》2012,25(1):130-134
主体间性是人在社会交往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主体性品质,是主体性的三大品质之一。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具体形式,是对"主—客"二分单子式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超越。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走出单一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模式,走进教育生活,回归生活世界,在教育主体的社会交往中开展。  相似文献   

2.
少数民族特有的生活方式、思维习惯、价值观念等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语境下的潜进与展开,使得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了独特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从主体间性的角度反思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误区和困境,可以为拓展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空间、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主体间性作为一种崭新的哲学范式,已经成为当前国内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在多个学科领域得到了应用和发展,将主体间性理论应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对当前热点问题的关照和回应。文章对于当前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确立主体间性的必要性、现实性、可行性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正日益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一大热点,这一热点研究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的发展具有一定促进作用。但与此同时,它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作者就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涵及其实效性提出质疑,并指出"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似是而非的概念,它既没有增加任何新的知识,也没有超越任何传统的、旧的知识;它不但没有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反倒使简单问题复杂化。  相似文献   

5.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对指导教育实践活动、改善师生关系、增强教育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基于传统主体性说教的缺陷,要倡导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要注重民主教育、加强理解教育、突出自我教育、重视互动教育,把教育者和教育对象思想道德的共进作为方向,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浅析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把受教育者与教育者放在同等的主体地位,强调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在教育过程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机制,最终达到受教育者在自育中实现个体的独立、自主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是当前教育界面临的主要课题。应从关注学生的主体性、构建主体性教育,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等三个方面,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主体间性是哲学界的新命题,是主体间关系的规定性。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理论是一种新的哲学范式和方法论原则,是现代哲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具体运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的转向不仅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更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交往式思想政治教育丰富的内涵和精神实质对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研究生对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现状和实效性的主体认知。是高校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从研究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结果来看。当前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与道德素质现状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因此,学校应转变工作观念。高度重视并统筹规划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还要积极推进研究生社会实践工作,重视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加强研究生党、团组织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开展积极向上的科技、文体活动等.以切实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界定有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基本概念,针对当前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1.
在今天,社会转型的深化、新型媒体的普及、人的自我意识的增强以及以人为本理念渐入人心等,决定了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就必须使思想政治教育向人性化方向转变。但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的一定程度的空洞化、教育方法的填鸭式灌输和教育评价的单维向度化等,妨碍了其有效性的发挥。因此,必须使思想政治教育向注重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人文关怀模式以及评价的多维向度的方向转变,以体现教育内容、方法和评价的人性化,从而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都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理念可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预见性,提高其针对性。在全球化背景下,从心理健康教育角度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是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完成新任务的有效途径。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六化”建设,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不但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思想政治教育的潜能观指人是有潜能的,受教育者是有潜能的,教育者也是有潜能的,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便在于人的潜能的挖掘、激发和释放。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注重人的潜能(可分为个体潜能、集体潜能和社会潜能等各个不同的层面),这不仅因为它本身的存在就起源于这种潜能,它时时刻刻都现实地关联和面对着这种潜能,还因为这种潜能的发掘和现实化程度直接标志着它是否产生了实效性,以及它产生出来的实效性的大小。思想政治教育奠基于潜能,由潜能组建,由潜能推动,由潜能实现。潜能具有普遍性和无限性。人和社会的发展的过程,便是其现实的潜能不断释放出来的过程,不断自我突破和自我创造的过程。潜能和生产生活实践联系在一起。只有通过现实的生产生活实践,才能了解和发展人的潜能;只有通过潜能的释放和创造,才能推动和推进各领域的生产生活实践。  相似文献   

14.
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都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理念可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预见性,提高其针对性。在全球化背景下,从心理健康教育角度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是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完成新任务的有效途径。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六化"建设,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不但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对传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合理修正和理论提升,对于增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具有借鉴意义和应用价值。当前,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受到多元化价值观念的挑战,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也存在不足,且未能很好地贴近学生的思想和需求。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在主体间性原则的基本精神下,努力做到尊重被教育者的主体性作用,以对话理解建构交往式教育模式,并立足现实生活世界,不断增强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要提高其实效性,首先必须使其具有针对性,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败的关键。这里从大学生的现状分析入手,就不同大学生的心理需求提出了应采取的相应的教育策略,并最终落足于强调针对性必须奠基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之上,这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根本。  相似文献   

17.
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的时期,我国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遇到了诸如经济全球化、高校内部环境变化、信息网络化和市场经济利益的多元化等因素的挑战。面对挑战,改变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改革教育教学内容,将网络道德纳入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等都是积极的应对挑战、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强实效性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是人民大众认识世界、改变世界的思想武器,秉持着为大众服务的价值原则.“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命题,为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指明了目标和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重视社会主导价值观的引领作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帮助青年学生释疑解惑,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守护共有的精神家园.增进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必须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内在品格,坚持科学性、实践性和人文性,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需要的一代新人.  相似文献   

19.
思想政治教育的功效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实践过程中充分运用各种方法和途径,作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从而对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和影响。它们是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环境等要素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良性功能和效益。具体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四个方面的重要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