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历史教学的任务具有双重性。一方面,通过课堂教学,掌握系统的历史知识,培养基本技能;另一方面,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近代史教学中必须做到“授之以史实,传之以史观,导之以史法,树之以史德”。也就是既重视传授历史知识,又要有针对性地采取恰当的方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下面以《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一节教学实践谈谈我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2.
教师担负着既教书又育人的任务,不仅要授之以知,教之以事,而且要喻之以德,确是任重道远。教师浓烈的道德情感极富感染力,会引发学生情感共鸣、行为仿效。教师的表率示范,还可以通过学生影响到与学生亲密接触的家长和亲朋好友等,从而影响到社会环境,净化社会风气。  相似文献   

3.
在子代福利方面所体现的利他主义是经济个体的一大特征,为提升后代福利所作的努力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然而,父代既可以投资于子代的人力资本,以提高子代获取收入的自身能力("授之以渔");也可以通过权力寻租和积累财富,直接提高子代收入("授之以鱼")。这一选择主要取决于这两种途径在提升子代收入方面的效率比较,并将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完全不同的影响。本文的计量分析结果表明,虽然人力资本对中国的代际收入传递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社会资本的影响也呈现出不容忽视的上升趋势,以房屋资产和金融资产为代表的家庭财富更是表现出远大于上述两种资产的解释力和回报率,而这可能带来对子代经济能力的投资扭曲。通过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引导人们正确地对子代经济能力进行投资,对中国当前的经济转型和持续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授益行政行为的生存背景解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授益行政行为作为对行政管理相对方有利的行为,应当得到推崇,使之逐渐演变为行政管理手段的主旋律,成为新形势下我们探寻政府行政管理方式的一个平台.从客观背景来看,市场经济的自由和秩序要求催生了政府以法定授益的形式固定市场主体、稳定市场秩序;权力的来源与回归揭示了政府以授益形式服务大众的本源;权利本位的自然需求成为民众向政府索取的天然理由;服务行政的理念更加彰显政府授益于民的内在出发点.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中、美两国专利权授取制度的异同之处进行了比较研究,以作为我国专利立法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研究生教育培养的是高级科研人才,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科学理论知识,还需要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目前免疫学实验教学存在着学时少、实验项目单一、零散、不成系统.且以验证性实验为主的伺题,不利于学生掌握免疫学实验技术。根据研究生培养目的必须进行实验教学改革.但是首先教学指导思想必须转变。实验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使学生掌握实验技术和实验方法上.即应以“授之以渔”为主。  相似文献   

7.
素质教育要达到的目标之一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须把学法指导渗透于教学的各个环节,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准确、深入地把握教材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观察和分析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8.
念大学时一位老师引用一句古话开导我们:“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意思是说,我教给你们知识,不如教给你们学习知识的方法。当然,其意不是不教知识,而是强调传授学习方法的重要性。由师及生,则大学生不但要接受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自学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相似文献   

9.
不少人一直有这样一种理解,以为掌握了语文知识、学好了课文就是具有了语文能力。因而我们的各级各类语文测试,常常把语文知识的传授和对课文的理解,作为测试的主要内容。这样,语文教学的本来面目就变得模糊不清了,教师为教知识而教,语言知识越来越多地进了课堂,课...  相似文献   

10.
影响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形成和使用的因素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影响大学生英语学习成效的因素之一,学习策略逐渐成为英语教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学习策略的使用受学习习惯、教学模式、学习动机、情感因素和文化知识等因素的影响.学习策略可以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培训,从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文章旨在结合上古时代的文化背景与社会生活习俗,探求"赠之以芍药"的涵义。认为此行为可能与原始巫术观念有关,是为了表达爱慕,并获取对方的爱情。  相似文献   

12.
阳光抛弃大地,贴上邮票独自旅行。夜像生锈的细铁丝从墙角破旧的蛛网上轻轻滑落,落在了脚前柔弱的小草上,还轻轻地在空气中荡漾轻吟着。  相似文献   

13.
《口没遮拦的人》为1976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索尔·贝娄创作的短篇小说,作品集中反映了小说家对犹太族群和美国主流社会关系的思考。贝娄在小说中借"口没遮拦"的叙事人肖穆特之口,对比并深入分析了三位犹太裔美国人努力实现"美国化"的方式和结果,展示了"美国化"的尴尬,进而揭示出美国主流与边缘社会之间存在的鸿沟。小说中主人公对自我进行了反思,贝娄更是对"美国平等"提出了质疑,这种反思和质疑对于个人、族群乃至整个美国社会来说都具有深刻的警醒意义。  相似文献   

14.
黄健 《中国农村》2009,(8):28-28
俞飞鸿说.当导演,她熬了13年——由她首次担任导演的电影《爱有来生》.将于8月26日“七夕节”上映。 1996年.俞飞鸿看到须兰的小说《银杏,银杏》。这个“现代版聊斋”似的故事深深触动了她,决定将之改编为电影。  相似文献   

15.
传统诉讼理论要求原告必须"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但国外的诉讼理论与实践已对此作出修正并不断拓展原告的范围。解决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是和谐社会构建的要义之一,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构建则是此要义实现之一途。根据我国实际情况,从诉讼制度上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原告资格。放宽原告资格是构建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基点。  相似文献   

16.
“渔”无“鱼”:两个“渔佬儿”的符号释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最后一个渔佬儿》到《铁壳船》,前者根植于“寻根文学”的文化语境,后者根植于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历史境遇,二十余年的时空更迭,他们从“渔”有“鱼”到“渔”无“鱼”的历史终结,两个“渔佬儿”——“柴福奎”和“杨大头”成了一个“互文见义”的人物符号。在人物符号能指的背后,表征出主人公一方面眷恋农业文明,一方面又质疑现代工业文明,折射出的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城乡文化冲突、生态隐忧、叙事者文化心态归属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从《最后一个渔佬儿》到《铁壳船》,前者根植于"寻根文学"的文化语境,后者根植于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历史境遇,二十余年的时空更迭,他们从"渔"有"鱼"到"渔"无"鱼"的历史终结,两个"渔佬儿"——"柴福奎"和"杨大头"成了一个"互文见义"的人物符号。在人物符号能指的背后,表征出主人公一方面眷恋农业文明,另一方面又质疑现代工业文明,折射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城乡文化冲突、生态隐忧、叙事者文化心态归属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从读黄伯荣、廖序东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教学参考与自学辅导》一书时存在的一点疑问出发,从给予性动词和索取性动词之间的异同来考察,比较、分析给予性动词在三个连续的时间段上分别生成的预设,从中寻找到造成“给他水喝”这类短语的语义特征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9.
在健美操教学中运用“尝试教学法”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尝试教学法的实质与内涵出发,分析在健美操教学中影响学生尝试的原因,探索尝试教学与创新教育的关系,提出在健美操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尝试意识、尝试精神和尝试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素质教育质量,完善学生人格.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人们对教学活动的认识主要是从"实体论"的角度出发,如"教师中心论"和"儿童中心论","以教师为主导"与"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活动真实发生的关键并非实体是否在场,而是"教"与"学"之间辩证关系的确立。"教"与"学"之间的辩证关系表现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等四个方面。对教学活动的认识应该从"实体论"走向"关系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