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校共青团是个开放型的组织,同时又是个互动性极强的群众组织,具有不封闭、不保守,对新鲜知识和新生事物,开放包容、接受力强的特点,这些是高校创建学习型组织的重要基础。高校在创建学习型团组织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五项修炼吸引和凝聚青年学生,即建立共同愿景,组织实施团队学习,改善心智模式,实现自我超越,进行系统思考。  相似文献   

2.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新时期赋予共青团组织和广大团员青年一项既光荣又艰巨的历史使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校共青团组织和团员存在着团员意识"淡化"、团组织服务能力"弱化"、组织生活"虚化"、工作载体"僵化"和队伍素质"老化"等问题.新时期,科学发展是高校共青团使命的第一要务,"以人为本"是共青团工作的落脚点和出发点.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高校团组织工作的基本原则,大学生创新活动是共青团工作的重要内容,加强自身建设是共青团长远发展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3.
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增加,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日益受到社会、教育部门和高校的重视,高校团组织工作针对新的形势如何定位、如何发挥团组织的作用,针对高校团组织的工作特点提出了介入就业创业指导转变学生理念、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等工作落脚点,通过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拓宽共青团组织的工作领域,强化共青团组织的社会职能,从而更好地联系青年、服务青年、凝聚青年.  相似文献   

4.
高校基层团组织工作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共青团组织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高等院校的共青团组织对培养现代化事业的建设人才担负着重要的作用.这其中,作为基石的基层团支部工作现状如何,直接关系到高校整体共青团工作的成效,文章在对基层团组织工作进行问卷调查基础上,对基层团组织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从加强高校基层团组织建设出发,联系学习型组织理论的核心内涵,提出了高校学习型团支部建设的内涵、意义、目标、原则及路径选择。将“学习型组织”理论引入高校基层团支部建设工作,创建学习型团支部是对新时期加强高校团组织建设的一种有益探讨和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6.
高校共青团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着巨大作用,随着"网络e时代"的高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高校团组织工作的一个新的重要阵地。网络的发展给基层团组织工作带来了挑战,增加了基层团组织工作的复杂性,减弱了基层团组织的组织功能,改变了基层团组织的工作理念和方式。网络时代强化共青团工作的关键措施是搭建思想引领平台、素质拓展平台、就业创业平台、组织动员平台等,利用网络、通信工具加强正能量的宣传和激励,强化高校团组织工作。  相似文献   

7.
当前,青年大学生对高校共青团组织是认同的,其开展的活动得到了青年学生的积极参与,团组织有较强的吸引力,团组织的服务水平逐步提高。但与适应形势发展要求和大学生发展需求相比,仍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团组织的服务功能有待进一步完善。文章着重探讨在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组织建设与管理的问题,寻求高校共青团建设与管理的有效途径,推动高校共青团发展,提高其服务学生成长发展需要的能力和水平,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高校团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越来越受到市场经济、多元价值观和社会变革的严峻考验,高校共青团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不断创新团建理论,构建新时期共青团工作新机制,使高校共青团工作与时俱进,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全社会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为背景,论述了当今时代对大学生的素质要求,分析了着力推进大学生素质培养是高校团组织先进性的重要体现,提出了增强服务功能,构建素质教育体系,在实践中进一步推进组织建设是高校共青团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推进团建创新探索高校共青团工作新的增长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团建创新是团中央为适应时代的要求而提出的推进团组织建设的重要举措.高校推进团建创新,有利于解决高等教育改革进行中高校面临的新问题,通过团建创新,构建"公寓-学生社团-课堂"三位一体的团组织网络体系,可进一步强化共青团在高校团学活动中发挥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