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不仅是农业生产的根本目的,也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目标。我国是世界的粮食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其粮食安全直接影响着世界粮食安全。世界各国经验表明,政策在粮食安全中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为此建立合适的粮食政策对维护我国粮食安全乃至世界粮食安全将起到积极作用。本文拟选取与我国有许多相似之处的,同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印度及一些典型的发达国家,对其粮食安全政策加以考察分析,以求有益于我国粮食安全政策的制订与完善。  相似文献   

2.
全球粮荒背景下中国粮食安全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粮荒背景下我国的粮食安全因部分农村耕地撂荒、粮食流通体制问题及部分地方储备粮库储备量不迭标甚至空王而面临着潜在的危机.面对一个开放的市场.我国的粮食政策不能再遵循以体内循环、政策调控作为主要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对策模式.为了有效解决当前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问题,应当采取如下对策:一是将当前的粮食直补与粮食产量相挂钩并采取措施平押农资价格以此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从增加供应的手段作为构建粮食安全的源头;二是建立有效的粮食流通体制,通过建立现代物流体系及主产区与主销区的衔接体制,以此作为构建粮食安全的市场需要;三是建立有效的国家粮食储备制度,通过打破国企独家垄断粮食储备局面,将粮食储备目标与地方财力相结合并建立民间粮食储备装置,以此作为构建粮食安全的供需保障.  相似文献   

3.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是统筹区域发展的新思路对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提出的要求,也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的重要标志。当前中部地区崛起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发展水平不高,发展速度缓慢;经济结构不合理;“三农”问题突出。鉴于此,促进其崛起的对策建议为:改革国有经济,壮大民营经济;巩固粮食生产基础,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优化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4.
价格支持、直接补贴与粮食政策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价格支持、粮食直补政策有一定的经济学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价格支持的社会福利损失巨大,而粮食直补政策的政治意义远大于英对农业从业者的经济利益.由于一般情况下粮食需求弹性小于供给弹性,补贴实质上流向了粮食消费者.因此,只有适时综合应用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微观调节等措施.才能平抑粮食价格,达到确保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的"双赢"目标.  相似文献   

5.
谢永刚  孙磊 《求是学刊》2023,(3):96-106
“黑土地经济”是得天独厚的农业经济发展的特有现象,即我国东北地区耕地面积约占全国的15%,而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25%,粮食调出量占全国的33%以上;黑土地为粮食生产和农业发展起到了关键的支撑作用,为端牢“中国饭碗”做出了突出贡献。在黑土地经济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目标下,重新构建黑土地保护的动态评价指标体系至关重要,它是正确评价正在进行中的黑土地保护行动计划实施效果的“有机试纸”,也是为黑土地科学“把脉”,助力黑土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生态文明思想引领下,目前已具备开展黑土地保护动态评价的政策和环境条件;通过因地制宜且合理的指标选择、体系构建及动态评价法方法的运用,在实践上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对进一步完善黑土地保护动态评价工作,提出了提高黑土地管理制度创新能力,需要激励农民积极参与黑土地保护过程的评价和监督活动等若干策略。  相似文献   

6.
粮食安全观的转换与市场制度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粮食安全问题,已成为我国决策层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当前争议颇多的问题。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写进公报,国家“十五”计划《建议》提出了“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粮食安全体系,确保粮食供求基本平衡”的粮食安全目标。2005年,中央出台的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进一步表明粮食安全问题已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在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下,在我国粮食生产突破  相似文献   

7.
尹在赋 《社科纵横》2008,23(12):64-65
"粮荒"在世界蔓延,一些国家因饥荒引发了骚乱.作为人口大国和粮食消费大国的中国,粮食市场却是相对稳定的.本文通过分析,认为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村生产关系的基础上,采取了积极的粮食生产政策是我国粮食市场相对稳定的主要原因;同时认为发展本国农业是确保自己粮食安全的根本,并提出了发展本国农业、确保粮食安全的建议性措施.  相似文献   

8.
日本地少人多,历来重视粮食的安全。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粮食问题的持续升温,日本政府根据国际、国内粮食安全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和变革粮食安全政策,在实现粮食的可持续生产、粮食储备制度的强化、粮食的卫生安全及消费者信赖的构建、海外粮食生产投资及区域粮食安全协作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举措,为缓解日本粮食自给率持续走低,实现日本粮食的安定、安心供给,乃至促进日本的贸易自由化进程,推动区域协作等,发挥了一定的作用。笔者从粮食安全政策调整的背景,政策的新变化与发展趋向等方面,对21世纪以来日本粮食安全政策进行总结和分析,试图对21世纪以来日本粮食安全的状况、粮食安全政策的调整与趋向的全面把握,以期对中国粮食安全保障的实现得出有启示和参考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吴崇伯 《创新》2017,11(6):5-15
印度尼西亚拥有较好的粮食生产条件,土地肥沃,雨量丰沛,水资源丰富,粮食作物能够一年多熟,印度尼西亚曾经在20世纪80年代实现短暂的粮食自给。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特别是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粮食自给无法满足。为此,佐科政府推出多项举措,包括制订粮食生产计划,做到粮食作物自给自足;提高农业预算开支,支持农业发展;修复农田灌溉系统,扩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提高粮食产量;政府发放更多款项,以社会福利计划或现金补助形式来救济贫民;计划在国外开辟种植基地,并改进国内种植方法。同时,加强国际粮食合作确保粮食安全,包括加强国际农业与粮食安全合作,着力加强农业领域外资利用工作,加强与中国的农业合作等。  相似文献   

10.
论市场化进程中浙江区域粮食安全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闻海燕 《浙江学刊》2003,(5):192-196
粮食购销市场化使作为粮食主销省的浙江区域粮食安全面对新的风险。本文在分析粮食安全面对的风险的基础上 ,提出了在确保区域粮食安全的同时兼顾效率的原则 ,并从六个方面提出了建立浙江区域粮食安全体系的总体框架  相似文献   

11.
“十一五”期间,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民营经济的快速成长既得益于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非公经济发展的政策法规,也有赖于其自身核心竞争力的不断提升.但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地区不平衡、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技术相对落后、资金人才短缺等仍不容忽视.“十二五”期间要进一步发挥民营经济在促进增长、创造就业、增加税收和进出口等方面的作用,必须破除政策“玻璃门”,扭转其在融资和吸引人才方面的不利局面,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加速打造具有品牌和整体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12.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党的十二大确定发展农业是实现我国经济建设宏伟目标的战略重点之一,这是完全正确的。在农业这个重点中,粮食又占有头等重要的地位。粮食生产的发展,关系到全体人民的生活,关系到经济建设的速度和规模,关系到国家的安定团结。陈云同志早就说过:“没有粮食是最危险的”,“粮食定,天下定”(《陈云同志文稿选编》第118、93页)建国以来,我国粮食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由1949年的2,264亿斤增加到1982年的7,068亿斤,三十三年增长2.12倍,基本上保证了十亿人民的口粮供应。但是,粮食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沉重的人口负担,有…  相似文献   

13.
"十一五"时期中国区域政策的调整方向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十五”期间中西部地区投资和经济增长速度逐步加快,经济总量规模不断扩大,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在“十一五”规划时期,中国区域政策应采取“4+2”的战略,即按照西部、东北、中部和东部四大区域的地域框架统筹安排和部署全国的经济布局;在此基础上,按照主体功能区和关键问题区两种类型区,实行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由此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一、对“十五”中央区域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价2000年10月11日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明确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促…  相似文献   

14.
北京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与经济发展水平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在对北京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的结构、特点、与国民经济的比例关系、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分析、对“十一五”期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额度进行预测的基础上,提出了北京在“十一五”期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国新发展模式下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十一五”期间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推动新型工业化与经济现代化的需要,是中国在未来新时期提高经济竞争力的需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重点发展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能源与环保技术、空间海洋技术;继续将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与发展循环经济相关联,创建节约型社会,强调“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及综合利用”;要着力推进体制创新。  相似文献   

16.
日本从粮食自给率下降和几次粮食危机中认识到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性,20世纪90年代以来把提高粮食自给率以保障粮食安全作为农业问题的根本。日本的粮食自给率下降,源于产业结构中农业所占比重的萎缩和国际分工中比较优势的选择。日本保障粮食安全的途径主要是密切关注国内外粮食信息、想方设法提高粮食自给率、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做好应急储备等。依据不同的粮食自给率计算方式会出现不同的结论,日本热量自给率的公开数据可以说是被低估的结果,事实上若发掘土地利用和农业政策潜力,日本在现有条件下可以实现完全的粮食自给。粮食安全与其说是现实问题,毋宁说是忧患意识的体现,粮食安全与农业保护成为话题源于日本人的不安感、政治竞争等多种因素。不局限于国内耕地而充分利用海外资源,是日本粮食安全保障政策的特色,也因此获取了包括粮食在内的综合利益。  相似文献   

17.
加入WTO以来,从进出口总量上看,我国农产品贸易量增长快速,其中进口的增长幅度更大,导致贸易差额呈下降趋势,尤其是2004年以来一直保持逆差;从进出口结构上看,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长较快,进口增长缓慢,土地密集型则进口增长较快,出口增长缓慢,符合比较优势原则;从多元回归模型的分析来看,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汇率、居民收入、结构性的粮食缺口及关税等.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农产品贸易良性发展,需要加大农业政策支持力度,充分发挥农产品比较优势;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提高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提高农产品竞争力,改变农产品贸易的不对称格局以及积极寻找应对缺乏价格优势的农产品出口措施.  相似文献   

18.
对扩大内需的经济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庆修 《探求》2006,(2):49-52
“十一五”期间,之所以强调扩大内需,是因为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对外需的依存度过高,而内需增长相对乏力。立足于以内需推动经济增长,就是要将投资为出口服务的循环转变为消费服务的循环。市场机制是矫正经济增长畸形的有效手段,只有减少政府干预、改善公共服务、切实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才能形成以内需为重心、内需与外需双轮协调推动经济健康发展的良性循环。要将促进经济增长的着眼点放在内需、尤其是消费上来,把扩大内需作为国计民生、固本强体的大计来抓紧抓好。  相似文献   

19.
1982年3月24日,艾尔沙德接管政权,建立军管政府后,积极进行机构改革,打击贪污行贿,调整经济政策,继续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最优先地位”,把实现粮食自给自足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积极开发国内资源,发展能源生产,控制人口增长,实行教育改革。 1982—83年度,孟加拉国的经济有了进一步好转。这个年度刚开始时,经济增长率接近于零,投资迅速恶化,进出口不平衡状况严重加剧,外汇储备处于最低水平。通过一年的努力,取得了较好成效。一、经济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江西省粮食生产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历史回顾与比较分析,阐述了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增长难的显性因素、体制性因素与特殊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提高粮食主产区粮食产量和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