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第四届全国年鉴编纂出版质量评比颁奖暨第十二届全国年鉴学术年会于2010年5月11~12日在山东省济南市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年鉴工作委员会主办,山东省地方史志办公室承办。  相似文献   

2.
尊敬的刘波副主席,尊敬的马越男副秘书长,尊敬的刘秋增主任,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在阳光灿烂的初夏时节,来自全国各地的300多位年鉴同仁聚首美丽的泉城,参加第四届全国年鉴编纂出版质量评比颁奖暨第十二届全国年鉴学术年会,这是中国年鉴界空前的盛会。我谨代表中国版协年鉴工作委员会对各位同仁莅临会议表示热烈的欢迎,对东道主的盛情和为会议作出的精心安排、无私奉献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3.
为建立健全年鉴工作管理机制,使年鉴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轨道,山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出台《山东省年鉴编纂业务管理办法(试行)》(鲁史志编发[2008]5号)。  相似文献   

4.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代表: 在这绿意盎然、生机勃发的美好季节,第四届全国年鉴编纂出版质量评比颁奖暨第十二届全国年鉴学术年会,在山东省省会、美丽的泉城济南隆重举行。在此,我受王随莲副省长的委托,谨代表山东省政府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和各位代表表示诚挚欢迎!对大家多年来对山东工作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相似文献   

5.
一、《山东年鉴》的基本情况 《山东年鉴》创刊于1987年,由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省地方史志办公室承办、省地方史志办公室年鉴工作处负责编纂。在体制方面,有两个特点,简单地说就是“两个三”。第一个“三”是年鉴工作处主要职责有三项:一是编纂《山东年鉴》;二是依据《地方志工作条例》、《山东省地方史志工作条例》以及《山东省年鉴编纂业务管理办法》(由山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制定)对全省各级各类年鉴进行管理和业务指导;  相似文献   

6.
孙关龙 《年鉴信息与研究》2010,(1):19-28,29-31,33
第四届全国年鉴编纂出版质量评比活动,是由中国版协年鉴工作委员会(即年鉴研究会)2008年8月常务理事会议(会议地点石家庄)确定的议项,并经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简称中国版协)批准。这项年鉴评比活动由中国版协主办,中国版协年鉴工作委员会承办。具体工作由中国版协批准的全国年鉴质量评比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分别成立中央级及中央企业年鉴评审委员会(简称中央级年鉴评审委员会)、地方年鉴评审委员会,  相似文献   

7.
1987年10月,由淄博市人民政府主办、淄博市地方史志办公室承编的大型综合性地方年鉴——《淄博年鉴》(1987)正式出版发行,成为淄博市有史以来第一部综合性年鉴,创山东省编纂综合性地方年鉴之先河。至今,《淄博年鉴》已连续出版22卷。  相似文献   

8.
俗语说:“编筐编篓,全在收口。”在年鉴编纂工作中,最后的总纂(指交付印刷厂之前的总合成)无疑是很重要的,因为它是关系到年鉴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把好这道关,对于进一步提高年鉴质量,避免在校对过程中进行大的改动,把年鉴编成精品具有重要意义。《淄博年鉴》始编于1987年,至今已连续出版14卷,曾两次获得全国地方年鉴评奖一等奖,三次获得山东省特等奖。回顾编纂的历程,我们  相似文献   

9.
《安庆年鉴》从1995年创刊以来,先后获过安徽省年鉴评比一等奖和全国地方年鉴评比二等奖。但是如何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断认识和探索年鉴编纂工作从传统模式和旧有体制中走向改革和创新,始终是我们的努力方向。回顾6年来为创精品年鉴走过的道路,我们认为,年鉴的创新至关重要,只有不断超越自己,在体制、内容  相似文献   

10.
我市编纂《江阴年鉴》开始于1993年,到2000年8月,已经出版了8部。在8年的编纂实践中,编纂人员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无论是编纂质量,还是出书速度,在年鉴界都得到过好评,其中有2部年鉴,荣获全国地方年鉴评比一等奖和二等奖,另有2部年鉴,荣获全省评比一等奖和三等奖。但是,随着社会形势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广大年鉴读者对年鉴期望值的日益  相似文献   

11.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8,(4):I0004-I0004
《哈尔滨年鉴》1987年创刊。二十多年来,《哈尔滨年鉴》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编纂思想,力求准确把握城市综合年鉴的定位,正确处理规范和创新的关系,科学合理地设计框架,努力提高年鉴的使用价值,《哈尔滨年鉴》的整体编纂质量不断提高。1995年在首届全国地方年鉴评奖中获特等奖暨亿利达杯。1999年在第二届全国地方年鉴评奖中获一等奖。是黑龙江省一级期刊。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名年鉴、史志编纂工作者,深知"质量"对"年鉴"的意义,对于年鉴编纂质量,我们几乎是年年讲,月月讲,甚至是天天谈,究其主要因素,笔者试作以下分析,仅供参考。一、要因分析 年鉴是系统汇辑上一年度重要的文献信息,逐年编纂连续出版的资料性工具书。年鉴编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全国年鉴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更加关注年鉴的编纂工作,并且对年鉴的出版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了解,全国上千种年鉴中,仅有个别年鉴能在编纂当年的一季度出版,大多数都集中在第三季度出版,有的甚至延长到次年的上半年或更长。年鉴出版周期过长,不仅影响了年鉴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在各地首轮地方志的编纂出版工作基本完成后,根据《关于地方志编纂工作的规定》,一些具备条件的地方陆续编纂出版发行地方综合性年鉴,对下轮续修志书积累资料、稳定续志主体发挥了积极作用,年鉴的编纂出版工作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的道路。然而在实践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是,如何发挥年鉴的作用,如何解决年鉴编纂与利用“分离”现象,应当引起我们的深思。“分离”之一:部分领导干部思想认识偏颇,年鉴编纂与利用脱节,重编纂,轻利用。在“言必谈政绩,行必为政绩”的思想支配下,认为完成年鉴编纂出版工作是硬指标,是看得见拿得出的,而抓年鉴利用…  相似文献   

15.
编纂年鉴贵在创新,而年鉴创新又贵在坚持个性化,即正确把握和准确体现特色。对于县市级年鉴而言,如何遴选、突显地方特色,从而赋予它强烈的个性化特质,这是年鉴工作者在年鉴创新实践中面临的重要课题。在编纂2003年卷《靖江年鉴》的过程中,我们就此作了初步尝试,现将具体做法归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年鉴创新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桐乡年鉴》从1998年创刊以来,先后两次获过全国地方年鉴评比一等奖、两次浙江省地方年鉴评比二等奖。但是如何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不断探索年鉴编纂工作从传统模式和计划经济体制中走向改革和创新,始终是我们出版精品年鉴的努力方向。回顾8年来为创精品年鉴所走过的道路,我们认为,年鉴的创新至关重要, 只有在体例、内容和运作机制等方面不断创新,年鉴事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第三次全国地方专业年鉴研讨会于2008年7月3日至7日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版协年鉴工委主办,年鉴工委地方专业年鉴工作部协办,《黑龙江商务年鉴》编委会承办。大会由版协年鉴工委地方专业工作部副主任刘杰锋主持,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70余人出席了会议。会上,《黑龙江商务年鉴》编辑委员会副主任张广衡同志宣读了黑龙江省商务厅叶晓峰厅长的贺信,  相似文献   

18.
略谈年鉴编纂规范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年鉴编纂的规范化问题,是中国年鉴事业能否健康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之一,是提高年鉴质量和使用价值,增强年鉴功能的基本问题之一。所谓年鉴编纂规范化,是指年鉴的编写要有一个合乎年鉴性质、功能的整体结构、基本内容、编纂工艺、文体文风、检索手段等标准,是在对年鉴编纂的实践经验进行科学总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地方年鉴事业一般兴起于我国第一届社会主义新方志编修工作结束以后。年鉴大多由各级地方史志办公室承编。年鉴编辑出版已成为目前各级史志办的一项重要乃至主要的工作。当前,新一轮修志(续修)工作正在普遍启动,在繁重的续修新志工作压力下,各级都需  相似文献   

20.
年鉴编纂对于武警部队广大编史人员是一项全新的课题,新兴的武警年鉴在编纂中既要按照年鉴的固有特点和地方年鉴的一般要求不断规范,也要适应时代发展和武警特色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