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近年来,中国人口流动的家庭化趋势越来越显著。如何在社会政策和公共服务层面回应这一新的变化,不仅事关2.5亿流动人口的福祉,也直接决定了城镇化进程中各项改革的成败。基于2013年中国流动人口监测数据,研究探讨了流动人口家庭迁移的主要模式、迁移序列、迁移轨迹和主要特点,发现完整家庭式流动已经成为我国核心家庭流动的主导模式;在无法实现完整家庭式流动的前提下,家庭迁移呈现出先夫妻、后子女的序列;流动人口迁移的家庭化程度受到迁移距离和迁入地生活成本的影响等特征。人口流动的家庭化不仅直接关系到流动人口的家庭生活和家庭福利,同时也对我国城镇化进程和质量产生重要影响。因此,亟需构建家庭友好型的社会政策环境,以促进发展的共享与新型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流动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流动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侯吉蓉,廖二涛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改变和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我国人口分布的活力明显增强,人口流动和迁移逐年增加,特别是近年大城市流动人口的迅速增加,给城市各个方面都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这些影响越来越成为城市发展研究的一...  相似文献   

3.
流动人口家庭化迁移趋势日益明显,不同的迁移模式给群体健康带来了差异化冲击。使用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通过总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异质性检验、PSM检验等实证分析家庭化迁移影响流动人口自评健康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与非家庭式迁移相比,实现半家庭式迁移和完整式家庭迁移对流动人口的自评健康均有积极影响,家庭化迁移的完整程度与流动人口自评健康同向变动;家庭化迁移对流动人口自评健康的影响存在婚姻状况差异;全样本及已婚流动人口样本中,家庭劳均月收入与医疗服务利用在家庭化迁移对自评健康影响的过程中起到完全中介作用。为此,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应不断适应流动人口家庭化迁移趋势,以家庭为单位完善健康促进政策,支持家庭发展,提升流动人口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4.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口的绝大多数是内地迁移进疆的汉族人口,同时也有部分少数民族长期居住生活在兵团内.这些民族人口和兵团的汉族人口共居一地,彼此在文化、结构、通婚和相互认知领域频繁交往、互动交流,呈现出较高的融合性.兵团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新疆民族关系的发展提供一种模式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山西省人口流动现状的分析,使我们清楚地看到:人口流动的主体是农村剩余劳动力。人口流动方式存在盲目性,人口流动聚集产业以采矿业和制造业为主,流动人口就业率高于城镇常住人口,流动人口就业身份以个体和私营为主,人口流动在城市、产业、接收水平上分布不平衡。针对这些特点,应采取制度建设、信息网络建设、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促进非正规就业发展等政策措施,促进山西省实现人口合理有序的流动。  相似文献   

6.
曾节 《南方论刊》2009,(6):20-22
1.当前深圳市流动人口及出租屋问题分析 1.1流动人口及出租屋规模大 据2008年的人口统计数据显示,深圳目前总人口已超过1412万人,其中户籍人口212万,非户籍人口超过1200万,流动人口居中国大陆各大城市之最,约占全国流动人口总量的10%。  相似文献   

7.
相对于短期居留人口,长期和永久居留的流动人口男性人口比重更高、已婚人口比重更高、经济型人口比重更高、队列年龄结构相对更加老化、居住形式更为常态化、职业类型更为白领化、知识化、经济活动更加创业化。同时,女性流动人口在城市长期居留的强度高于男性,青年和第二代移民的长期居留的强度高于中老年人口,经济型流动人口特别是白领职业者的长期居留的强度高于其他类型流动人口,教育程度越高的流动人口的长期居留强度越高。对不同流动人口群体进入城市后和城市之间所发生的动态联系进行研究,将有助于城市流动人口管理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8.
在当前流动人口犯罪侦查实践中,普遍存在着对嫌疑人过多适用逮捕措施的问题,这会导致对流动人口犯罪人的处罚重于户籍人口,不利于实现对流动人口犯罪的治理。为了从司法层面上破除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之藩篱,预防和控制流动人口犯罪的增长,应当在立法上重构刑事强制措施体系,严格规范逮捕措施的适用,充分发挥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的替代功能。  相似文献   

9.
探讨贸易开放如何影响流动人口健康是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话题。利用2016—2018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研究贸易开放对流动人口健康的影响作用。结论显示:贸易开放显著提升了流动人口的健康水平,具体表现为贸易开放显著提高了流动人口“自评健康状况为健康”的概率,并显著地降低了流动人口“最近一年患病或身体不适”的概率。其潜在的影响机制在于:贸易开放度通过影响流动人口的工资收入水平、当地污染物排放和当地污染治理能力三个路径影响其健康水平。异质性分析显示,贸易开放度对流动人口健康水平的影响作用会由于流动人口就业身份、接受健康教育状况、家庭成员同住人数和健康基础的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建议着力引导劳动力要素合理畅通有序流动、精准开展流动人口健康教育和逐步取消流动人口“家庭化迁移”壁垒,以进一步发挥贸易开放对流动人口健康水平的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10.
周德禄 《东岳论丛》2006,27(5):60-63
利用由生育、死亡、迁移以及人口年龄移算等四个子模块组成的人口预测模型,对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未来人口变动特点进行了预测分析,并提出了五点建议第一,规范人口迁移机制,有效保障劳动力供求平衡,为开发区经济健康发展保驾护航;第二,强化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防止流动人口社会权益“边缘化”;第三,继续加强出生性别比监管,杜绝计划外生育,稳定低生育水平;第四,深化“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强化人才工作机制,实施人才强区战略;第五,未雨绸缪,提早积累养老资金,积极发展老年事业。  相似文献   

11.
《江西社会科学》2017,(5):233-242
我国流动人口规模在2015年1%人口抽样调查中首次出现下降而受到广泛关注。事实上,全国流动人口在近些年已经出现减缓的迹象,流动人口主要流入省份和主要流出省份双双出现流入和流出放缓或减少的状况,这都为流动人口规模下降趋势提供了有力证据。流动人口规模进入下行通道有多方面的原因:劳动年龄人口逐渐减少,使得流动人口的"基数"下降;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东部向中西部转移,使得部分流动人口回流和就地转移人口增加;新型城镇化,使更多流动人口落户流入地。同时,中西部中心城市流动人口快速增长,东部城市人口流入则存在一定分化。未来东部主要流入地的流动人口将呈波动下降趋势,需要更长期的考量,避免短期行为;而中西部城市在流动人口不断增加情况下,则需要努力调适和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12.
中国流动人口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正处于城市化的高速发展时期,每年约有1000万以上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这意味着中国移民时期的到来。中国流动人口的大规模迁移不仅对单个城市的经济与社会产生巨大影响,而且也会对全国城市发展格局、城市体系和城市化进程产生深远的影响。中国的流动人口有其独特的流动特征、空间分布和趋势,而建立一套开放的、公平的和宽容的城市政策体系就成为当务之急。这一政策体系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建立公平的人口流动制度,积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出台新的城市设置标准,建立有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政府政绩考核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3.
中国社会发展面临的新挑战——流动人口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流动人口是我国社会发展面临的新挑战之一,越来越多的青壮年流动人口成为社会人口的主体之一.文章就我国流动人口的人口和各要素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认为大量流动人口的身分、就业、教育、住房、社保、素质的提高等对未来中国的发展构成了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本文涉及的“外来人口”,主要是指乌鲁木齐市公安局流动人口统计中,从事务工经商等经济活动的外来暂寄住人口。由于这部分人口的流动性较大,且有些人口虽然属于此类却未办理暂寄住手续,因此目前的统计远不能完全反映出乌鲁木齐市外来人口的实际数量。本文拟通过现有数据和一些走访调查,对乌鲁木齐市外来人口的分布状况、构成特点、迁移因素,以及给乌鲁木齐市带来的利与弊做一些初步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5.
从限权到平权:流动人口管理政策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世纪80年代以来,尽管流动人口越来越多,但是,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人口流入所在地政府没有给予流动人口与当地户籍人口同等的权利,而是试图通过限制流动人口的权利,以期达到控制人口流动和降低城市公共服务成本的目的。随着经济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流动人口管理理念和管理政策发生了较大变化,从对流动人口进行权利限制转向给予流动人口平等权利。可以说,中国流动人口管理政策正处于从限权到平权的演变过程之中。这具体表现在,户籍政策从严控户口转向松动户口,就业政策从就业歧视转向就业公平,公共服务由公共服务排斥转向公共服务均等化。  相似文献   

16.
人口流动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河北省与我国其他省市一样,流动人口由改革开放初期较为单一的流动模式向多元化流动转化,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应把握流动人口的变化规律,探索流动人口的形成机制及其与社会经济、治安之间的联系,立足于服务,真正做到人口合理合法、有序地流动,最大限度地发挥流动人口的积极性,同时保持社会的和谐稳定,力求在更加科学、合理的法治化轨道上实现对流动人口的管理。  相似文献   

17.
人口流动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河北省与我国其他省市一样,流动人口由改革开放初期较为单一的流动模式向多元化流动转化,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应把握流动人口的变化规律,探索流动人口的形成机制及其与社会经济、治安之间的联系,立足于服务,真正做到人口合理合法、有序地流动,最大限度地发挥流动人口的积极性,同时保持社会的和谐稳定,力求在更加科学、合理的法治化轨道上实现对流动人口的管理.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跨区域流动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对流动人口的管理也成为了整个社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尤其是“流入地”对流动人口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在法制日益完善的新形势下,我们必须改变流动人口的传统管理模式,构建当前流动人口“流入地”的管理制度,转变观念,强化服务意识,实现由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转变,健全和完善流动人口管理网络,加强和落实“流入地”流动人口管理措施。更加有效的实现人口管理与控制,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9.
为深入推进中国人口城镇化战略,选择以吉林省为例,以社会学为视角,选取收入、支出、务工年限、务工类型、平均工作时间、居住条件和社会保障享受情况等因子,比较研究了农村流动人口在吉林省特大城市、大城市、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分布和从业生活差异,基于数据分析可见推进人口城镇化的优选之路是发展中小城市和乡镇,而非大城市。深层人口城镇化的政策配置重点是构建多层次的人口城镇化,建立完善的流动人口成本分担机制和基本公共服务,大力发展乡镇经济。  相似文献   

20.
关注家庭化迁移对农户耕地隐性撂荒的影响,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来实证分析全国层面农户家庭化迁移对隐性撂荒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化迁移显著抑制了隐性撂荒,这主要源于家庭化迁移提升了农户代耕型耕地转出和显性撂荒倾向;家庭化迁移对代耕型耕地转出和显性撂荒的促进作用相比于转租型耕地转出更强,农户耕地处置偏好呈现“离地不放权”“弃耕不流转”的特征;家庭化迁移的劳动力流失效应和收入提升效应抑制了隐性撂荒,而农业投资抑制效应促进了隐性撂荒;机械化水平、农业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能够强化家庭化迁移对隐性撂荒的抑制作用。进一步分析表明,家庭化迁移对隐性撂荒、显性撂荒、代耕型耕地转出和转租型耕地转出存在非线性促进作用;相比于子女和配偶随迁,流动人口父母随迁对隐性撂荒的抑制作用更强。因此,家庭化迁移趋势下政府要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以提升流动人口迁移稳定性,加大对种粮农户的政策支持力度,合理引导土地流转,促进耕地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