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蒋介石与史迪威之间的争执深刻反映了美国对华政策上追求霸权的实质。史迪威来华是为实现上述目标服务。史迪威与蒋介石之间的争执具体反映了美国开明派同中国顽固派 (其后台是美国保守派 )在如何实现美国政策目标上的冲突。罗斯福居中调控 ,在关键时刻牺牲史迪威 ,是想主要依靠蒋来实现其政策目标。罗斯福死后 ,右派政府把扶助蒋介石的政策发展到极端 ,导致战后冷战的惨剧  相似文献   

2.
太平洋战争时期,美国在先欧后亚战略指导下的对华政策充满着矛盾,与蒋介石政策发生了根本的冲突,最终导致了史迪威的离华。文章试图以当时美国对华政策为背景,对其加以分析,从而探讨史迪威事件对于美蒋矛盾以及双方的关系所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分析1941—1944年美国对华政策入手,阐述太平洋战争期间的中美关系。重点论述美国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采取的一系列援华抗日政策;驻华军事代表史迪威将军的来华及其使命,揭示蒋介石政府同罗斯福政府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相似文献   

4.
1944年10月19日,在蒋介石的一再要求下,美国总统罗斯福下令召回了美国驻华军事代表、盟军中国战区参谋长约瑟夫·华伦·史迪威。史学界把此事称之为“史迪威事件”。这一事件是抗日战争时期中美关系史上一件引人注目的大事,探讨剖析这一事件的成因,是研究这一时期的中美关系时不能回避的一个重大问题。对此国内史学界有各种不同的解释:一、史蒋之间的个性冲突,特别是归之于史迪威的个人性格。二、史  相似文献   

5.
1944年10月19日发生的史迪威事件,是中美双方将美蒋矛盾处理为史蒋矛盾的结果。史迪威将军被美国政府抛弃,成为牺牲品的直接原因在于蒋介石的强硬和坚持,根本原因在于美国把自己战后在远东的利益同蒋介石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得美国最终不得不向蒋介石妥协。  相似文献   

6.
1942年2月美国政府应蒋介石的邀请,派谴史迪威将军来华担任中国战区参谋长;1944年10月美国政府又接受了蒋介石的要求,将史迪威将军解职撤回,此即所谓“史迪威事件”。这是抗战时期中美关系中的一个重要事件。战后海内外对此众说纷纭,对史迪威本人也毁誉不一。今天我们依据历史事实对这一事件再作分析,有助于了解抗战后期中美关系的发展和演变。  相似文献   

7.
太平洋战争期间中美矛盾的根源蔡黛云中美两国在二次大战期间,有过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很好的合作。但国民党政府和美国政府之间也有明显的分歧和冲突。从表面上看,这种分歧和冲突反映在蒋介石和史迪威之间的矛盾。实质上,中美两国政府在这一时期的矛盾,根源在于战略...  相似文献   

8.
试论史迪威与蒋介石的矛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1942年8月美国任命史迪威为中缅印战区盟军参谋长。在其后的岁月里,史迪成与蒋介石发生了极为深刻的矛盾,美国不得不于1944年10月召回史迪威。回国后,消息被严密封锁,记者招待会上,罗斯福在回答提问时说:“史迪威与蒋介石的争吵,不涉及租借法案,不涉及喜玛拉雅航线空运吨位,不涉及战略,不涉及政策,也不涉及赫尔利和纳尔逊,也不涉及高斯的辞职,同所谓的共产党人也没有任何关系。纯粹是个性问  相似文献   

9.
试论史迪威与蒋介石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迪威与蒋介石的关系,是极其复杂的人际关系。从表面看,是个人之间的关系,而实质却代表了美国政府与蒋介石政权之间,甚至是美国战略与亚洲政局之间的关系。史迪威与蒋介石则是这种关系中最重要的人物。史蒋关系的建立 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出于早日击败德、意、日法西斯以尽快结束战争的愿望,一改以往对中国的帝国主义态度,从中国抗战开始时的“中立”,进而采取了较为积极的援华措施,为改善两国关系作出一定努力。罗斯福为了鼓励蒋介石,“极力保证中国在盟国的同盟中占据中心位置,并答应实现最终目标——收复失地”。为  相似文献   

10.
滇缅战场与史迪威张曙东史迪威(1883~1946)将军是美国一位杰出的高级将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打败德、意、日为轴心国的法西斯侵略者,他以59岁高龄而受命出征参战,于1942年2月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担任中印缅战场美军司令,协助蒋介石组织中...  相似文献   

11.
1941年12月7日,日本发动的珍珠港事变,摧毁了美国太平洋舰队,也粉碎了美国的孤立主义幻想。事变次日,美国对日宣战。同时在美、英“阿卡迪亚”首脑会议上,决定成立中国战区,应蒋介石之请,罗斯福总统于1942年3月派遣史迪威将军到中国出任中国战区联军参谋长(蒋介石为司令),兼美国中印缅战区部队司令并负责监督美国对华租借物资的分配和使用。1943年8月,同盟国东南亚战区成立后,史迪威又兼任了这个战区的副司令。到1944年10月,世界反法西斯各战场都进入了战略反攻阶段。史迪威指挥的北缅对日战争,斩关夺…  相似文献   

12.
1942年3月,史迪威出任中国战区参谋长兼中缅印战区美军司令.1944年10月19日罗斯福屈从蒋介石的强硬要求,解除史迪威职务,将其召回国.这是一位职业军人同一个老猾的官僚政客较量的结果.在这场较量中暗含着美蒋矛盾,同时陈纳德、赫尔利等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蒋介石为整训远征军、便利反攻缅甸起见,于1942年底决定由陈诚任远征军司令长官。陈诚对反攻缅甸的态度较为消极,但鉴于蒋介石的困难处境仍勉强受命。由于军队积弊深重、财政罗掘俱穷等原因,陈诚对反攻缅甸前景甚为悲观,多次向蒋介石请辞,但均未为其所允准。陈诚在任职近九个月之际离职,原因在于其胃病发作、难以视事,并非由于其与史迪威的合作关系引发蒋介石的戒心。  相似文献   

14.
太平洋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国战场的作用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地位凸显出来。为此,美国加快了与中国合作的步伐。但是,由于双方在国家利益上的差异,尤其是在对待中共问题上严重分歧,成为引发史迪威与蒋介石之间矛盾纠葛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15.
从史迪威来华职责权限之争看美蒋的不同企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44年10月19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在蒋介石的坚决要求下,召回了在中国战区的史迪威,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史迪威事件。国内外史学界就史迪威召回的原因,进行了多方面的阐述,众说纷纭。本文仅就史迪威来华所任职务职责权限之争所反映的美蒋不同的企图作一粗浅的剖析。1 1941年12月8日,日本偷袭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美国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这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早已在欧、亚、非三大洲燃烧。美国政府决定采取先欧后亚的政策,即将战略重点放在欧洲,然后再转向亚洲。为保证这一战略方针的贯彻,必须在亚洲战场上牵制日军的主力,使其无力向广大的太平洋地区和南亚次大陆发动大规模的进攻而不直  相似文献   

16.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美国在亚洲的战略目标是,希望通过对华援助,使中国继续抗日,以赢得盟军对日决战的准备时间。为此,1942年3月,罗斯福派曾任驻华使馆武官、对中国十分熟悉的史迪威中将担任中国战区参谍长,作为美国总统代表和驻华美军司令官与蒋介石合作。  相似文献   

17.
《陈诚日记》是新发现的研究民国史与当代台湾史的重要史料。通过《陈诚日记》中对蒋介石的评论,可以考察台湾时期他与蒋介石的关系。在国民党政权撤退台湾初期与1958—1961年间两个时间段,陈诚对蒋介石有过明显的不满,两人在一些问题上意见不合,甚至有过正面的冲突,这些史实使我们能够重新认识台湾时期陈诚与蒋介石的关系。以往的研究总强调蒋陈之间的“合作无间”,蒋介石扶植陈诚,陈诚服从蒋介石。而新的史料展示了历史复杂的一面:蒋介石与陈诚之间其实也曾经有过较尖锐的矛盾与冲突。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结合蒋介石1952年在台北阳明山庄的讲话——《土地国有的要义》,对他的土地思想进行一次初步的探讨。全文共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就蒋介石的《土地国有的要义》一文,阐述了蒋介石的土地思想;第二部分分析比较蒋介石与孙中山的土地国有思想;第三部分就蒋介石在《土地国有的要义》一文中对中国共产党土改思想的评价作出分析,指出其评价中国共产党土改的不客观性。  相似文献   

19.
1942年8月,蒋介石约见周恩来,提出想在西安约毛泽东一晤。经中共中央商议,决定由林彪赴重庆与蒋介石谈判。10月13日和12月14日,林彪同周恩来两次会见蒋介石,向蒋介石提出国共两党关系的四条意见。与此同时,国民党派郑延卓出访延安,会晤毛泽东。毛泽东认为中国应实行七分资本主义三分封建主义的民生主义。   相似文献   

20.
评述抗战时期美国对中共政策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战时期,随着战局的变化,美国对华的态度经历了淡漠、转机、合作抗日与逆转的四个阶段。在此期间,美国对中共的态度是美国对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受其影响和制约,经历了三个交错起伏的阶段并出现了两种不同意见。发生变化的根源,除了中共的武装力量显示出的作用外,是以中国战局和国际形势为转移的,又是以美国的全球战略为依据的。三个交错阶段是:第一阶段从1938年10月至1944年10月,是促进国共团结抗日。然而在此期间,蒋介石是要美国的援华物资与军事装备,消极抗战,实行限共政策,削弱了抗日力量。有鉴于此,以史迪威为首的援华派主张支援中共,以促成和巩固反法西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