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7 毫秒
1.
受西方的影响,道德普遍被看作强者的道德,人们强调道德高尚者的卓越品质,忽视了道德高尚者柔弱的一面,这导致人们以自我为中心,而忽略对他者的道德关怀,从而促使道德走向式微。实际上,道德离不开脆弱性,道德高尚者不仅脆弱,而且慈柔,合而言之,就是柔弱。正是他者的脆弱性将其置于需要帮助的位置上,并激发出我们的道德之心,促使我们对其进行道德援助,从而把自我变成道德之人。对他者道德行动的做出,不仅源自他者的脆弱性,也源自我们自身的脆弱性。我们正是因为对自身脆弱性的清晰感知,才会对他者的脆弱性产生强烈的同情共感,所以,面对他者的脆弱状态时,我们才会无法做到平心静气、无动于衷,才会有所不忍,而不得不有所行动。不过,在此之前,我们必须拥有一颗慈柔之心,不管慈柔之心是出于先天,还是后天教育的结果,这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只有具备了慈柔之心,我们才不会对他者的脆弱状态视而不见,才会伸出援助之手。因此,柔弱构成了道德的一个重要因素,只有关注柔弱,道德才会获得健康发展,社会才会更加和谐。  相似文献   

2.
文章依道德意识的来源,把道德意识分为所谓内在的、社会的和超越的三种;强调先天禀赋中的道德之根是最基本的东西,它不会随民族运会的变迁而变迁,当着社会伦理不再能满足人们的道德要求,人们就会回归具内的自有的道德之根--其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正是出于这种被孟子称其为"良知"、"良能"的依赖,作者试图论证"羞恶之心"甚至也能同"恻隐之心"一样构成他所推许的内在道德意识的先天来源.  相似文献   

3.
商品经济与道德究竟是何种关系的讨论在理论界已持续了好几年。尽管人们的回答有所不同,但所使用的方法大都是引经据典,从历史观的高度来做抽象的推论。而本文将深入到构成我们整个道德生活的各主要价值域,去考察商品经济与道德进步之关系。此处所说的构成道德生活的主要价值,是指那些具有某种道德尺度的功能,能分别从不同的领域和层面标示出社会的遭德水准或道德生活质量。这些最基本的道德价值(或道德尺度)是公平、平等、自由、和谐、利他主义、集体主义、社会服务和社会安全等,以下逐一详之。  相似文献   

4.
肖群忠 《船山学刊》2018,(1):96-101
《太上感应篇》被誉为"古今第一善书",旨在以因果感应之理与事,劝人为善去恶。一方面要"众善奉行",另一方面要"诸恶莫作"。主体部分提出了行善去恶的实质主义的道德行为规范,回答了人们应该如何正确行动或者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而在总论和结论部分提出了"善恶报应"的道德制裁理论,回答了人为什么要这么做以及这么做会有什么后果。研究《太上感应篇》的行善去恶论所包含的传统道德智慧,对我们加强当代道德建设具有重要启发意义,这就是我们要用理性自觉、价值信仰和好的制度安排与道德法律化去促进人们行善去恶,这是促进中国社会道德进步的动力与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5.
道德建设要深入良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是社会的人.从根本上说,人的道德状况决定于社会.而社会是人的社会.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的道德风尚又决定于个人,决定于人们的良心.良心与社会道德的具体形态相对应,有亲情良心、公共生活良心、国民良心、职业良心、阶级良心之分.它们之间相互渗透和制约,形成个体道德自律、自制的完整的良心体系.我们搞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最根本的是要改善人们的良心.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道德多元化”成了伦理学界极为热门的话题。许多论者这样判准:既然现实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人们的政治、经济生活是多元的,那么人们的道德理想、道德规范、道德实践的多元化就有着坚实的基础和充分理由,从而道德教育也应该多元化,即对于不同层次的人只能用不同内容的道德律令,而决不可超越层次、用共同的道德观念去强行灌输。我以为此种命题在理论上不无可疑之点,对于人们的道德实践大有危害之处,其本质是只要“实然”而不要“应然”,从而取消了道德的导向功能,称其为道德虚无主义也不为过。  相似文献   

7.
建设适应市场经济的新伦理体系导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首先来讨论因道德层次缺位和偏执崇高造成的现实道德危机。道德从来不是抽象的。从道德的自我践履和律己难度或从道德的社会功能即利群程度讲,现实道德是有常德、美德、圣德层次之分。诸如正直诚实、公正守法、尊老爱幼、互尊互助、不损人利己、不损公肥私等等皆属于常德规范;诸如仁慈博爱、助人为乐等等皆属于美德范畴;而忘我牺牲、无私奉献等则属于圣德或崇高道德范畴。其中,最具有道德约束功能的便是常德。这是因为,道德规范只有为大多数人所认同并自觉遵循才有意义,才能形成道德舆论环境并形成道德约束力。实际上,人们日常的…  相似文献   

8.
当下的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都在发生转变。道德观念和道德运作方式也有新的变化。道德观念的变化已引起了人们足够的注意,而人们对道德运作方式的变化却关注甚少。至于从道德运作方式的角度去看待道德现状的就更少。道德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社会规范,如果只抽象地考察道德观念而不着重道德运作方式的状况,我们便很难对道德有一个正  相似文献   

9.
“礼”作为一种伦理制度,自周朝伊始,一直影响着人们的观念和生活,对人们的道德与行为具有较强的规范作用.有“礼之始”之称的冠礼在古代中国的众多礼仪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冠礼以其繁杂的仪式为载体,通过具体而生动的礼仪活动强化道德,成为当时社会成人时重要的活动.冠礼所蕴涵的道德精神,对当下中国文化的研究及道德建设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道德自律意识与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全社会的道德建设,而道德自律是道德建设的基础。道德自律是道德主体的一种自主、自愿、自决的活动,是人们以理性对自身之外的道德规范的确证与认同,并使之转化为自己内心的法则和行为准则。提高道德主体的自律水平,目的是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营造一个更好的社会软环境。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工程中,道德主体道德自律实现需要做好以下工作:道德主体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道德主体的道德认知能力;正确处理好道德义务和道德权利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黄钊 《中州学刊》2002,(4):152-155
庄子继承了老子的复朴思想 ,把仁、义、理、智等道德观念尚未形成、人们无拘无束无知无欲纯真生活的远古时期作为了理想的道德社会 ,认之为至德之世。正是因为圣人“兴治化之流”、“毁道德以为仁义”致使朴散德衰。以此庄子批判了儒家道德的不合人情 ,将之施之社会 ,只能导致人们朴真之德的丧失。并且提出返朴归真的道德主张 ,认为只有以“无为”为指导 ,效法“自然” ,绝圣弃智才能实现至德之世的道德理想。庄子的道德理想对批评文明的异化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一)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系统地进行社会主义社会道德建设,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它的迫切性和重大战略意义日益为事实所证明.从道德在精神文明中的地位来看,思想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中心,而道德建设则又是思想建设的中心,这是由道德的特殊性决定的.首先,道德具有明确的规范性和强烈的实践性.任何一种道德总是要通过各式各样的规范去调节人们的行为,判断和评价人们行为的善恶.这些规范明确、具体,它使得人们在作每一件事情时,都能够直接获得自己和别人按一定的道德原则、道德规范所进行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评价.道德原则、道德规范、道德判断、道德评价总是以这种或那种形式在影响、支配着人们的行为.这里我们反复强调  相似文献   

13.
所谓道德教化,是指道德上的先觉者依据一定的道德准则和要求,通过官教或身教等多种方式对其他人有计划地施加系统影响,促使其将这些准则和要求纳入自身的道德品质结构,实现向善弃恶变化的一种活动。长期以来,人们较注重对于儒家的道德教化思想研究,而认为道家主张“绝仁弃义”,“行不言之教”,因而不提倡道德规范,不要进行道德教化。这些误解妨碍着人们全面地理解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干之一的道家思想,不利于我们发掘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的精华。  相似文献   

14.
道德与法律关系的理性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利 《齐鲁学刊》2004,(4):67-70
道德与法律是调整人们行为和维持社会秩序的两种重要的社会规范,二者的关系是法哲学的基本问题。传统康德理论模式,提出了内在的道德与外在的法律。分析实证主义法学主张道德与法律是可分的,彼此没有必然联系。自然法学理论强调法律之道德性。这些观点,尽管都有偏颇,但毕竟为我们处理道德与法律关系问题提供了理论场景。  相似文献   

15.
在社会现实生活中,角色道德概念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而与之相近的职业道德概念使用的频率在相对地降低,似乎有前者取代后者,后者被前者消融的趋势。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指称道德现象时、评价道德现状时,开始使用角色道德,而很少使用职业道德概念。这种变化,绝不只是一种概念的转移,在这种概念转移的背后,反映的是现实生活即道德基础的变化,我把它表述为角色道德问题的凸显,包有两方面含义:一是角色道德问题本身被关注,上述的事实说明的就是这个道理;二是角色道德中存在的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本文中的角色道德问题凸现包括这两方面含义,既有…  相似文献   

16.
人性学说与道德建设理论,有着密切的联系。从逻辑上说,如果把人性的内容或特征主要地归结为自然本能或利己之性,那么,在设计道德建设模式时,当然的选择是法制而不是德化。因为,道德是柔性的,它主要通过人们内心的良心觉悟,才能发挥作用。如果人的本性就是不可逆转的食色、利己指向的话,柔性的道德在它面前就将黯然失色,无所作为。与之相比,法律的特征是刚性的,它有国家机器的强力为其后援。从而,根据上述人性认识,只有通过法制即法律强有力的引导和干预,才能使人们的行为不得不服从社会利益和公共原则。相反,如果把人性的内容和特征,主要地归结为道德要求或利他之性,则在道德建设的  相似文献   

17.
在对伦理道德观念作哲学思考的时候,必然涉及到道德成立之依据——人为什么必须有道德——这个问题。它也是中西哲学史上道德哲学家们一再苦苦求索的难题。这种对道德的哲学反思与对道德作历史发生学的研究或社会学的考察不同,它不追索历史上与现实中人们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究竟如何发生,而将人类的道德观念视为一客观的存在,然后追问其背后的所以然。儒家心性之学正是一门探究道德之所以然以及如何成就道德的学问。  相似文献   

18.
突破僵化的一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商品经济秩序迅猛地涌入我国,这种新的经济形式在为社会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使之焕发出勃勃生机的同时,又给社会生活其他领域(思想文化、道德伦理等)带来深刻的变动,而这些剧变本身是我国人民所没有经历过的,人们的观念与现实发展之间出现了断层,因此,对这一新的情况,人们充满了困惑与忧虑。道德是经济基础的反映,经济关系的变化无疑会给道德生活带来连动。道德领域的变化表现在,商品经济的展开,人们强烈地追求自己的物质利益,在道德观念和行为上人们的利  相似文献   

19.
我们不能简单指责王阳明"圣贤有分"说在客观上为宗法等级制度建立了一种合理性,而应该看到,这种家长制的国家恰恰是阳明学说的既定前提.因而,阳明圣贤有分说的现代价值,并不在于它能产生出某些高出一切、领导一切的见道者,然后再由这种见道者随波逐浪的道德显现,把我们引领着走向民主、科学之路;相反,在消除了等级制度并确立了法律之"分"的今天,圣贤有分说完全可以成就一种"匹夫道德",让人们在各尽其能各负其责的普遍自觉行动中,既尊重法律的平面化量化特质,又保有道德的立体自由独立性.唯有这种纵横交织的格局,儒学才有可能为自身开辟出融入当代生活的道路.  相似文献   

20.
一、道德社会学建立的现实根据 道德社会学建立的现实根据是当今社会的需要,恩格斯曾经说过,社会一旦产生某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推动社会的发展。我国现在正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转型时期。在这种“中间状态”里,社会出现了许多“新”“异”现象,人们的行为也呈现出不确定的“中间性”,使我们对其产生了“陌生感”;看着自己的同胞遇难无人相救,面对勇斗歹徒而负伤的战士不肯援之以手;拾金不昧的义士成了人们讥笑的对象,而恪守道德不逾其矩的人成了“傻瓜”。很多学说力图解释这种失范状态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