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学创造不同于其它艺术创造的一个根本区别在于它是一种语言的创造。语言不仅是文学创造的媒介、手段和工具,而且是文学作品的本体存在方式和价值符号载体,作家只能用语言媒体去把握主体对现实的审美关系。而“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语言支配思维并决定认识的方式,引导人们建造意识的大厦”,当作家运用一种语言时,也就是运用一种特定的思维方式和意识形式去序化自身的审美心理内容,创造艺术幻象世界。因而,文学的创造过程,就是作家以个性化的审美心理结构去感应现实生活,再运用自己的语言能力去外化审美心理内容的语符化过程,语言能力运载着语符感性化了的审美对象,经历了由隐至显的  相似文献   

2.
“受事+被+动”句式中“被”的词性辩析郑献芹“被”字句是现代汉语中的一个常用句式。它的基本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受事+被+施事+动词’;另一种是“受事+被+动词”。也就是说,“被”字后边的施事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当“被”字后边的施事出现时,“被”是介...  相似文献   

3.
文字润饰不是简单地变“直译”为“意译”,多数情况下,它是对过分欧化的译话进行汉化,使之在字法、句法上合乎汉语自身的规律。译者如果拘泥于原语句的表层结构,没有自己的笔墨活动,就必然在原作与译文读者之间设置理解障碍。因此,文字润饰的问题也是改善表达方式、消除交流障碍的问题。文字润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含意内化,化繁为简含意内化是指将原文表层信息内化于译文语境,寓意于言外的语言转化现象,通常表现为减词,使译语不带原语语符的痕迹。1.Everythingwasnowaccountedfor,twohundredandsixtypesos—whatthewouldb…  相似文献   

4.
“把+NP”的“把”的隐现陈信春一介词“把”(包括“将”)可以同名词性词语相组合。“把+NP”作为一种语言单位不存在“把”的隐现问题。但进入语句以后,则有一个“把”的隐现问题。在一些场合,介词“把”必现,在另一些场合,“把”则可以隐现自由。不管是必现...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多义句式〔A〕“NPL+ V+ 着+ NP”与多义句式〔B〕“NP+ 在+ NPL+ V+ 着”的变换分析,证明这两个句式之间存在有条件的可逆变换关系,考察这两个句式,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多义句式的分化问题并在实际语言运用中,清除歧义现象  相似文献   

6.
中国学习者英语使役表达中的跨文化语用失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役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很普遍,但中国学习者受母语语言文化负迁移的影响,往往倾向于使用“make+Object+Complement”这一分析型使役表达法,不像英语本族语人多选择综合型表达法,即词汇化使役动词。产生这一倾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以往研究多集中在词汇、句法对比分析等语言层面。从文化角度进一步探究这一倾向产生的原因,并分析由于滥用“make+Object+Complement”结构导致的跨文化语用失误,旨在为英语教学提供一个新的视角,提高教师对学生跨文化语用能力培养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东西方国家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中都有计划和市场两个方面。计划是国家干预的一种经济手段,市场则通过价值规律发挥竞争机制的作用,也是一种经济手段。邓小平同志最近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是两个密切相关的经济手段,相互间都会发生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存在领域的划分”是哲学的最高范式。“存在=物质+精神”是传统哲学的立论之基。由于信息哲学重新划分了存在领域:“存在=物质+信息”,所以,信息哲学实现了人类哲学的第一次根本转向,由此也确立了信息哲学的元哲学或最高哲学的性质。中国信息哲学从20世纪80年代初创立以来,已经走过了40多年的历程,形成了自己独特而系统的理论,主要表现为9个方面。一是信息本体论:一种关于物质和信息双重存在的全新存在论学说;二是信息演化论:一种关于物质形态和信息形态双重演化的理论;三是信息认识论:一种关于人的认识发生的多维中介建构与虚拟的学说;四是人的全面本质论:一种关于人的本质的多维综合生成和创造性建构的学说;五是信息价值论:一种能够兼容物质价值和信息价值的全新价值学说;六是社会信息论:一种关于社会性质和社会进化方式的新理论;七是信息生产论:对人类实践和生产活动本质的新认识;八是信息思维论:一种关于科学与哲学思维方式变革的理论;九是统一信息科学论:一种关于“科学的信息科学化”的当代科学发展的理论。  相似文献   

9.
<正>目前关于语言的功能有两种说法:一是"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二是"语言是文化(认同)的工具"。很多具体的说法还有细节上的差别,但语言的沟通功能和认同功能已体现于其中。比较严重的问题是:由于语言似乎有两种功能,结果是两种功能似乎经常处于矛盾的状态。在此,我们提出新的观点:语言是人类的信息工具,信息功能是语言的最基本功能。人类之所以需要语言,是因为可以通过语言获取和处理信息。这一新观点的提出,可以涵盖上述两功能说,并解决其连带  相似文献   

10.
社会语言学是布迪厄社会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质是一种“语言交换的经济”理论。这种理论认为,语言是一种可供交换的经济资本;语言交换有一定的市场与调节规则;语言交换是言说者运用策略与技巧的言语行为;语言关系总是符号权力的关系。因而,语言是符号暴力。这种社会语言学是一种符号权力的社会学,体现了布迪厄一贯主张并建构的“统一的政治经济学”。  相似文献   

11.
知识经济是社会信息化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产物,是一种以高科技产业为先导、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的知识密集型、智慧型的经济形态。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是对经历了200多年发展的工业经济的超越与创新,比之“信息经济”等过渡性提法更具稳态性和兼容性,更便于人们对其最新的发展加以描述、概括和深入研究。一、知识经济的特征1、手段高科技化。按联合国组织的分类,高科技主要有信息科学技术、生命科学技术、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科学技术。新材料科学技术、空间科学技术、海洋科学技术、有益于环境的高新技术和管理科学技术(又…  相似文献   

12.
从词语的文化内涵看汉英文化的差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语言是体现文化的一种主要途径,而语言所包含的意义主要通过语言中的词语来传递,因此,从汉英词语的文化内涵差别可以看出汉英两种文化所存在的差异。一、语言和文化的关系“语言”(language)有两个含义:其一是指表情达意的符号系统。这个系统内有大大小小的...  相似文献   

13.
近日搜集语料,偶然看到明代温璜记述其母陆氏之言而成的《温氏母训》一书。该书只有一卷,很短,所以就索性浏览一遍.其中有一则是这样的:“读书到二三十岁.定要见些气象,便是着衣吃饭也算人生一件事.每见汝吃饭忙忙碌碌,若无一丝空地,及至饭毕,却又闲荡.可是有意思人?”这段话中的“气象”一词于我心有戚戚焉,因为自己一直在努力追寻着自己心中的学者气象。  相似文献   

14.
广告学是一门边缘性的综合学科 ,它是一种经济现象 ,一种意识形态现象 ,是一种促销手段。广告语言应遵循如下原则 :紧抓消费者者心理原则 ;突出品牌 ,适切产品情境的原则 ;避免“承诺”与“祝颂”混沌的原则 ;尽量使节律相同、韵脚和谐的原则。  相似文献   

15.
诗歌变形机制既有发生于创作主体内部的动力机制如审美知觉、表象、情感、想象等,又有表现于诗歌文本层面的操作机制。我们对变形方式的探讨,就是把研究视域严格限制在操作层面,即研究诗歌文本是怎样打破习惯性联系,运用超常的、陌生化语符,在新的语言环境中重建秩序进行“拟陈述”的①。有些学者将潜在的动力层面因素如错觉也作为一种变形方式,这是不妥的。变形的方式实质上是对实存物象或事象进行结构性变异的手段。本文论及的八种变形方式,或谬理重组,或反常颠倒,或异化替代,或挪移错位,或扩张收缩,或幻化虚拟,或化虚为实,…  相似文献   

16.
中西文化有各自的礼貌原则 ,两种礼貌原则虽有相融之处 ,但在具体的言语交际行为中有很大的差异。国内很多学者把这些差异称之为“语用失误”。以某一方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为标准进行“语用失误”的判断 ,是一种单向度化的“文化一元化”趋向。解决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误”的判断标准单向度化问题 ,可以采用“入乡随俗”的“移情”手段使交际双方的交流相通  相似文献   

17.
处所补语的语义分类仝国斌0.1述语后的“在+NP”具有两种功能:一作处所补语,一作判断动词“是”的宾语。对此陈信春先生曾有明断①。陈先生并认为,如隐“在”,结构要发生变化,“NP”同述语组合成述宾关系了。所以,我们讨论的处所补语,即指除“是”外的述语...  相似文献   

18.
委婉语是语言使用中人们协调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手段 ,也是人类语言中的一种普遍现象。不同的语言社团、不同的社会层次都有一些特定手段来进行委婉表达。委婉语是突破传统狭义词汇层次的广义委婉语。英汉委婉语在构造手段以及所揭示的文化意义方面都是不同的。英汉两种语言中各有独具特色的委婉语构成手段 ;同时 ,不同的历史、价值观和宗教信仰在英汉委婉语中也有不同的反映。这一比较有助于加深对汉英两种语言特色以及两种语言所反映的文化背景的了解。  相似文献   

19.
<正> 从前有句俗语,叫做“秀才认字念半边儿”。遇到些不认识的字,就按半边儿去读也能读对,但读错的情况经常发生。汉字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六种结构方式。形声字就占了汉字的80%以上。《说文解字》(包括徐铉增加的“新附字”)不计重文,共有9833字。其中形声字8488个,占86.32%。形声字一般由两个部件组成。其中一个部件是意符,表示该字的意义范畴。如“燃”字的“火”与“鲤”的“鱼”。另一部件是声符,表示该字的读音。如  相似文献   

20.
论翻译过程中美学意识的传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翻译是用一种语言信息来代替另一种语言信息的技巧,是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转换.总免不了对语言本身及语言所承载的内容的“美”的追求,认识和研究翻译过程中关学意识的传递对于翻译本身来讲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如何在理解过程(对“关”的直观理解和对“美”的深层理解)与表达过程(“功能对等”的选择、“归化”与“异化”的选择、对“关”的再现和再创造)中准确领悟和恰当传递美学意识,实可影响到能否正确生动地将原文信息中的美学内涵传递给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