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世纪的中国,一场波澜壮阔、跌宕曲折的棋赛,决定了中国的命运。执蓝子者,光溜溜的脑袋,长袍马褂,讲起话来喜欢拖腔拉调,一口浙江官话。平时他不苟言笑,着急时,会骂娘希匹。执红子者,长长的头发朝后梳,一身中山装,讲起话来不紧不慢,一口湖南腔。平日喜欢说说笑笑  相似文献   

2.
内聚力强 在国民党的派系中,最令蒋介石头痛的是桂系,原因是其内聚力很强,因而。桂系能与蒋介石抗衡。在财政、军事、政治上,与其他几个军阀集团相比,桂系实力强不了多少,在兵力上,远不及冯玉祥的30万人马,在财力上,不如广东军阀财大气粗。然而,他们的软实力,是任何一个地方军事集团都不能相比的。就是蒋介石的嫡系,  相似文献   

3.
阿昌 《决策与信息》2005,(1):122-123
1972年3月,蒋介石以86岁高龄出任第五届“总统”,悲壮宣誓:“只要毛共及其同党一日尚存,我们革命的任务不会终止,纵使我们必须遭受千百挫折与打击,亦在所不惜,决不气馁。”但“英雄”暮垂,他的精神已支撑不住他的宏志。健康每况愈下,多种疾病与车祸交相而至,最后三年,他只公开露面三次。  相似文献   

4.
阿昌 《决策探索》2004,(1):85-86
两位冤家的迟暮残年 1972年3月,86岁高龄的蒋介石出任第五届“总统”,悲壮宣誓:“只要毛共及其同党一日尚存,我们革命的任务不会终止,纵使我们必须遭受千百挫折与打击,亦在所不惜,决不气馁。”但他的精神已支撑不住他的宏志,健康每况愈下,疾病与车祸交相而至,最后3年,他只公开露面3次。  相似文献   

5.
6.
汪日章 《领导文萃》2007,(11):127-129
抗战期间,毛泽东赴重庆谈判以前,为了谋求国共两党继续好好合作,加派林彪为周恩来的谈判助手,周恩来通知林彪由延安到重庆,又电话通知侍卫长宣铁吾:“铁吾,你有个同学要来重庆。”  相似文献   

7.
聂茂 《领导文萃》2008,(20):79-82
在历史上颇有影响的四川军阀刘湘,是一个比较精明的人.也颇有抱负,但在人生态度上却不甚“明白”。他曾发感慨:“人生何益,人死何惧。生死由命.活而无味!”刘湘是民国史上一个很复杂的人物。他资格并不老,却在群雄争逐、大小军阀数以百计的四川,脱颖而出,成为名副其实的四川王;他与蒋介石的矛盾甚深,却在关键时刻归顺中央,消弭内战,并主动请缨出兵抗日;他有一定的政治军事才能,却极端迷信。竞让一个江湖相士为他领军作战,结果大败而归,损兵折将。  相似文献   

8.
这是蒋介石发给毛泽东的邀请电,字字企盼之情,火焰般跳动。  相似文献   

9.
70年代上半期,对于毛泽东、蒋介石来说,是他们人生的最后岁月。历史把他们的希望与遗憾、成功与失败、喜悦和忧伤交织到生命的最后。  相似文献   

10.
邱家洪 《领导文萃》2009,(15):91-95
晚年的蒋介石有一块心病,那就是总在担忧自己去世后大权旁落。所以对自己的身后事可谓处心积虑。为了能使儿子蒋经国在自己百年之后顺利接班,他确实煞费苦心。这一历史过程鲜为人知.长期以来属于台湾当局的机密。  相似文献   

11.
魏鹏程  孙冬 《领导文萃》2009,(12):52-55
蒋介石的一生中有不少追随者,他们为之出谋划策,出生入死。那么蒋介石究竟用什么办法让这些人为之效劳呢?在其尚未发迹的时候、在其上升发展之时,在其飞黄腾达之际,境况不同,蒋介石所使用的方法亦有变化。  相似文献   

12.
史健 《领导文萃》2008,(21):50-53
1949年初,国共谈判时,毛泽东为新华社连续写了六篇评论。《毛泽东选集》收入了五篇,《评战犯求和》、《四分五裂的反动派为什么还要“空喊和平”》、《国民党反动派由“呼吁和平”变为呼吁战争》、《评国民党对战争责任问题的几个答案》、《南京政府向何处?》等。而惟一没有被收录的。也是后来鲜为人知的评论是——《蒋介石李宗仁优劣论》。  相似文献   

13.
上世纪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初期,国共双方经过多次秘密沟通,在一些重要问题上有了一些共识,比如,国共两党都坚持一个中国,都维护祖国统一;国共两党也都有了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意愿。毛泽东给蒋介石制定“一纲四目”,蒋氏父子拟出了六个条件。……如果不是“文革”,中国可能已经实现和平统一……  相似文献   

14.
刘秉荣 《领导文萃》2007,(10):129-132
中国封建社会的帝王,生前极端奢侈,死后也要奢葬,而且在年纪轻轻的时候就选择自己的墓地。蒋介石虽自己标榜革命,然在继封建帝王之衣钵上.毫不逊色。1946年,蒋介石以抗战英雄之态还都南京后,就开始着意选择自己的墓地了。  相似文献   

15.
方永刚 《领导文萃》2008,(12):59-60
1927年8月.蒋介石突然宣布辞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职务,离职下野。此后,国民党各个派别之间,你争我夺,闹得不可开交。蒋介石则抽身局外,隔岸观火。不久,由于局势更加动荡不安,在一片请蒋介石复职声中,蒋介石东山再起。  相似文献   

16.
浙江奉化蒋介石故居里,在蒋家大院的一角,有一个“周顺房千层饼屋”。这个饼屋原是蒋介石邻居的,和蒋介石没有一点关系。那它怎么又会在蒋家大院之中呢?  相似文献   

17.
李黎 《领导文萃》2009,(5):98-102
族长的秋天:一九四九年十月 一九四九年的十月,大概是蒋氏一生中最痛苦难堪的十月。第一天就是一记重击:毛泽东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蒋氏则在他的日记中写道:“据报共匪已于十月一日在北平成立伪人民政府毛泽东为主席副主席六人宋庆龄为其中之一总理在天之灵必为之不安国贼家逆其罪甚于共匪痛心极矣”(一九四九,十,一,上星期反省录)。  相似文献   

18.
马祥林 《领导文萃》2009,(16):46-48
直言不讳提建议 1948年8月初,国民党在中原地区作战失败,蒋介石主持召开“三年来戡乱检讨会”。  相似文献   

19.
面对突如其来的抗战胜利,国民党人莫不异常紧张,纷纷急谋应对方案,强烈呼吁蒋防止奸伪乘机进占重要城市与收编敌伪武装,确保各大中城市不致落入共产党人之手。只是,蒋介石还有更精心的一手。那就是,在《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宣告正式  相似文献   

20.
杨奎松 《领导文萃》2012,(23):53-57
必须承认,毛泽东和蒋介石对中国20世纪的历史都起过相当重要的作用。他们固然是政治上的对手,却有很多很相似的地方。他们之成为国共两党的一代领袖,既是时代使然,多半也是他们的共性适合了这个时代的需要的结果。他们的出身都属中间阶层看过他们传记的人都应该知道,蒋介石出身于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