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龙 《职业》2011,(22):37-37
他是一位企业的老总,有一天他突然接到了一个电话,是以前的同学打来的。他们高中最好的一个朋友因病去世了,现在他的小女儿从北京的一所大学毕业了,朋友希望能在他的公司里找到一份工作,在北京站住脚。  相似文献   

2.
田野 《老年世界》2011,(22):17-17
他出生在山西晋城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里。在他出生之前,他已经有了一位哥哥。因此,父亲蛮希望他是一个姑娘。这样,家里就可以省去给他娶媳妇的彩礼。可是,他是一个男孩。父亲要把刚出生的他送给别人,母亲不肯。  相似文献   

3.
无法从容     
流沙 《老年世界》2011,(14):21-21
老人八十二岁了,上一个节目,是关于他的演艺生涯的。 老人说,六十多年前,他遇到了一个姑娘,非常喜欢她。他给她写了一封信,很快得到了回信。但姑娘在信中十分委婉地拒绝了他的爱情。  相似文献   

4.
偶翻杂书,看到越战结束后一个士兵的故事。 他打完仗回到国内,从旧金山给他的父母打电话时说:“爸爸,妈妈,我要回家了!但我想请你们帮我一个忙,我要带我的一位朋友回来。”他的父母说:“当然可以。我们见到他会很高兴的。”儿子继续说:“有些事情必须告诉你们,他在战斗中受了重伤,他踩着一个地雷,失去了一只胳膊和一条腿。  相似文献   

5.
五年的世界     
凤凰 《金色年华》2008,(12):21-21
5年前,他18岁,高中毕业。那时,他考上了一个不错的大学,可惜家里供不起,没有办法,他只得进了城,开始谋生。在城里转了两天,总算找到了一个工作,开始的时候,老板见他年纪轻轻,一没有阅历,二没有工作经验,还不肯要他。他说好说歹,再加上老板见他身材高大,力气好,最终才收下了他。  相似文献   

6.
有一个人曾忽发奇想,要搞一个孤独者俱乐部。他告诉朋友说,搞这样一个俱乐部,为的是让那些孤独的人能有一个去处,缓解孤独。朋友说,肯定不会有人参加。他问为什么?难道世界上孤独的人绝迹了?朋友说,不是绝迹,孤独的人从来就有,只是没有人会参加。一个人感到孤独,只是一种感觉,他可能并不想公开自己的这种感觉。如果他参加了你的俱乐部,他就等于把自己的这种感觉公开了。许多人就会知道,他是感觉孤独的人,这会给他的生活带来麻烦的。这个突发奇想的人脸上有了一种有所悟的表情。可是,他还是想做一个试验。他搞了一个沙龙式的…  相似文献   

7.
记不清是哪一年的高考了,作文题目为《“找水”的启示》。题下配有一幅漫画:在一片干涸的土地上,一位找水者手握铁锹到处挖井、也许他已经奋战了几个昼夜,身后那几眼深浅不一的土井就像饥渴的眼睛,紧盯着他那疲惫而无奈的背影。其实,地下水源就在他的脚下,有一眼深井差点就成功了,遗憾的是,他在浅尝无功之时又转向了下一个目标,以至于功败垂成。在此,我们并不能责怪他的懒惰,因为,他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实干家。但是,他又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失败者,让每一个善良的旁观者为之扼腕。其实,在大多数情况下,坚持是一种品格,是获得成…  相似文献   

8.
在一个夏天的中午,天气闷热闷热的。我的小弟弟望着大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都骑着自行车,他心里十分羡慕,也想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自行车。他眼珠子一转,马上就想出了一个歪主意。只见他偷偷摸摸溜进爷爷的屋子里,蹑手蹑脚地拿走了桌子上的两把芭蕉扇,然后他就像风一样地逃跑了。  相似文献   

9.
前一阵见一小学同学,惊异于他变成了一个白胖子,那真是又白又胖,双眼好像用气枪“嘭嘭”打在面团子上的绿豆。我问他:何以这样富态?他说,富态吗?其实是穷的。原来他豁了出去,终于在一个繁华地区买了套小房,但也把手头的积蓄折腾得差不多了,每个月还欠着不菲的一笔贷款。至于他的生计,则是一个大公司外聘的程序员,计件工资。因为买房之后手头紧,他只好不停地在家编啊编,要在电脑前面坐满十个小时。编完程序,自然很饿,叫来很多垃圾食品,暴饮暴食,当他对着窗口打一个炸鸡味儿的饱嗝儿,夕阳已经垂下来了。他无奈地抖搂抖搂肉:我就是这样变成一个宅男的。  相似文献   

10.
尹利华 《当代老年》2008,(10):16-16
一次饭局中,同桌的一个企业家朋友,为我讲述了一个半根香蕉的故事。 几十年前,他只有十来岁,住在贫困的农村,还不知道香蕉为何物。一次,母亲带他去县城参加亲戚的婚礼。在宴会上,他平生第一次见到香蕉,黄灿灿的,月亮一样的形状,透着诱人的香味。母亲为他剥好一根,递给他,他像猪八戒吃人参果一样风卷残云。  相似文献   

11.
一条中华烟     
凤凰 《老年世界》2008,(17):23-23
他买了一条烟,而且是“中华”。不抽烟,买烟是送人。有一个人,帮了他一个小忙。 拿着烟,他去了那个人家。按门铃,没人开门,再按,还是没人开门。他想那个人一家可能有事吧,要不怎么没一个人在家呢?他掏出手机,只拨了两个数字,他就把手机关了。既然那个人有事,还是不要打搅的好,他想改天再来吧。  相似文献   

12.
我认识的一个非常刻苦的研究生在大考前一天晚上回到他的小寓所,结果发现他唯一的一盏台灯已经坏得无法再修了。一阵惊慌之后,他逐渐恢复了冷静。为了第二天得到一个令人满意的成绩,他打开电视机,关掉声音,背对着屏幕,借着电视机发出的光开始阅读要考的章节。这是电视机的一个用途——照亮书本的光源。  相似文献   

13.
美国商人迈克出生在一个嘈杂的贫民窟里,和所有出生在贫民窟的孩子一样,他爱好争斗、喝酒、吹牛和逃学。唯一不同的是。他天生有一种赚钱的眼光。他把街上捡来的一辆玩具车修整好,让同学们玩,然后每人收取半美分,他竟然在一个星期之内赚回一辆新的玩具车。他的老师对他说:“如果你出生在富人家庭,你会成为一个出色的商人,但是,这对你来说不可能,也许能成街头的一位商贩已经不错了。”  相似文献   

14.
彭国梁 《老年人》2007,(1):24-25
很久没有联系了的李渔村先生,早一晌忽然打来一个电话,说他搬家了,在八一路的旁边,一个叫做“向阳门第”的小区内,而且,他还和夫人易砚庄合著了一部纪实性的长篇小说《烽火弦歌》,让我有时间就去看看。而且,他的房子在一楼,厅特别大,厅里摆满了他的收藏,门口有一匾,日:“潇湘奇石馆”。  相似文献   

15.
晓玉 《当代老年》2007,(5):14-15
那是一个忙碌的早晨,大约8点半钟,来了一位老人,年龄80岁靠上,他是来拆拇指上的伤口缝合线的。他急切地说,9点钟他有一个重要的约会,希望我能优先给他安排。  相似文献   

16.
捺果  舒丽 《女性天地》2008,(7):38-40
和李苏相识是在一次朋友的聚会上,十多个人的聚会,除我以外,几乎每个人都认识他。别的人都在房间里打牌聊天,只有他在厨房里帮忙,给大家端茶送水。聚会散了,他又开着面包车代替主人把我们一个个送回去。那天他最后一个送我,到家门口时,他递给我一张名片,说以后有事可以随时找他。  相似文献   

17.
崔鹤同 《职业》2009,(2):51-51
杰克是派希公司的一名低级员工,他的外号叫做“奔跑的鸭子”。因为他总像一只笨拙的鸭子一样在办公室里飞来飞去,即使职位比他还低的人,也可以支使杰克去办事。后来他被调入了销售部。有一次,公司下达了一项任务本年度必须完成500万美元的销售额。销售部经理认为这个目标是不可能实现的,私下里他开始怨天尤人,并认为老板对他太苛刻。只有杰克一个人在拼命工作,到年终还有一个月的时候,杰克已经完成了他自己的销售额。  相似文献   

18.
商人和所有出生在贫民窟的孩子一样,爱好争斗、喝酒、吹牛和逃学。惟一不同的是,他天生有一种赚钱的眼光。他把一辆街上捡来的玩具车修整好,让同学们玩,然后向每人收取半美分,竟然在一个星期之内赚回一辆新的玩具车。他初中毕业后,成为了一个商贩。他卖过小五金、电池、柠檬水一样,他都做得得心应手。  相似文献   

19.
2007年5月31日,我在五星上将牛排馆与死党庆祝自己26岁生日时,认识了袁志。当时我们正要切蛋糕,忽然从隔壁桌冲过来一个男人,二话不说就抢下刀子替我们切,切好一人盘子里分一块,完了还唱了一首生日歌。这个胆大妄为的男人就是袁志,当时他与朋友玩国王游戏输了,被赢家命令做一件疯狂的事,于是就找上了我们。后来他索要了我的手机号,而且他只要了我一个人的手机号,再后来他对我说,其实在座的三个女孩,我是最难看的一个。  相似文献   

20.
张峰 《老年人》2010,(1):38-38
旧时一个人开了一家布店,一连数年,他都用一个短了尺寸的木尺来卖布。有一天,他良心发现.想把尺换掉,做个诚实的商人。但他转念一想,对门的布店是自己的竞争对手.不如先去看看他的木尺再作打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