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袁捷 《职业》2009,(27)
一、"赏识教育"的概念 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有句名言: "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所谓赏识就是充分肯定学生,通过心理暗示,不断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其不仅有勇于进取的信心,而且有不断进取的动力.赏识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激励.詹姆斯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过激励后,其能力是激励前的3~4倍.  相似文献   

2.
蒋翠华  董红燕 《职业》2016,(15):56-58
职业高中的学生存在着诸多不良的学习习惯与行为习惯.作为教师与班主任,我们从事的是"有温度"的教育事业,应该帮助学生走出沼泽与困惑.本文就心理疏导策略在班级管理中的有效运用进行分析.因为心理疏导是一种必要的工作方法与教育手段,它既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又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和实际需要,在进行思想教育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的心理需求和精神需要.心理疏导体现的是科学发展和以人为本的精神理念,是人性化的一种具体表现,是满足人类个体心理需求与精神需求的一种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3.
树有年轮,记录着它的成长;教师的年轮就是一届届学生的成长,其明晰如实地记录着教师的博爱、智慧、担当、干净、传承……有"年轮"的教师,职业生命更丰富多彩,更能获得真正的职业幸福感.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教学过程中,数学的层次性培养学生心理逻辑推理能力。创设情境,充分利用学生的表现,激励培养学生乐于学习的情怀。通过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进而培养学生稳定的心理过程,从而为成长中的青少年心理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陈斌 《职业》2016,(31)
微电影除了可以记录学生们的成长,也包括老师自己的成长,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那就是从侧面助力学生管理工作.微电影使得学生成为镜头下的主角,借助于影片中的角色,他们开始重新审视现实中的自我,他们看到了人生道路上的另一种可能,他们想到了改变,开始做自己的建设者.而当学生们开始改变时,学生管理工作也相应地好做多了——因为学生开始变得更加积极、主动.  相似文献   

6.
梁玉珍 《职业》2008,(7):58-59
在八年高职考辅导会计专业"3+证书"考证教育教学工作经历中,笔者深深地感到:要管理好一个高职考的教学班学生的学习,使每个学生的思想和学习成绩都同时得到提高,虽然有许多不同的途径和方法,但有一种教育方法是相同的,那就是激励教育,下面是笔者在职业学校高职生升大班中辅导会计专业"3+证书"考证时常用的激励教育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7.
一、实验推动,设疑引学 "古人云: "学则须疑",有疑才有问,怀疑是发现、想象、思考的动力,创新的前提.法国教育家第惠多斯说过: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所以启发学生发现疑点、提出矛盾、提出问题,要比学生按照教师的思路提出难题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8.
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有句名言<舟皮>"人性最深刻的需要,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从心理动因上看,"赏识"是一种心理认知,是一种可以萌生尊重感与认可度的感情基础.从教育学角度讲,每一名学生都是有着巨大潜能的可培育体.教育的真正成功,就在于让被教育者"真正成为他自己";而要让学生成为他自己,教育者的工作就是激发学生的存在的潜能,唤醒其原本的意识,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  相似文献   

9.
李艳梅 《职业》2012,(15):121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内涵丰富,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在小组成员间形成开放、包容的学习氛围,使小组成员间相互激励、相互促进,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成长.  相似文献   

10.
谭慧 《职业》2017,(2):92-93
《国家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提出"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理念.目前,国内各高职院校对于顶岗实习学生的心理关注较少,但这个阶段对于学生的成长和未来却至关重要.因此,加强对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保障顶岗实习环节的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和企业的合作,提高学生个人的职业成长,缩短学生就业创业的适应时间,同时为高职生心理健康研究和顶岗实习管理提供实践参考和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1.
现代教育之父蔡元培先生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班级管理应该是一门科学,一门艺术.班主任除不断激励自己外,更重要的是激励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营造"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氛围.  相似文献   

12.
于辉勇 《职业》2008,(15):72
世界卫生组织曾给"健康"下过一个定义: "健康是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一种全面状态."由此可见,一个人健康与否,不仅看他的身体是否有病患,还要看他的心理状况如何.调查资料显示,目前青少年中约有28%的人存在各种心理与行为障碍.技校生未能考取普高,在心理上普遍有一种自卑感,与同一年龄段的学生相比,他们往往会出现更多的心理障碍和行为偏差.因此,切实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职校学生的心理素质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舒玲玲 《职业》2011,(30):8
2011年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名师论坛"(杭州站)能够成功举办,作为承办方的杭州市中策职业学校功不可没。精心筹备只为见证每一位名师的成长轨迹,榜样激励只为加速与会教师的发展蜕变。有成长路径,更要有成长精神聆听6位名师的成长经历,看到他们对自己的专业成长都能有一个比较清晰的勾勒,让全校教师感受名师们身上那种为人师表、德艺双馨的高洁气质,是杭州市中策职业学校积极筹备本次名师论坛的一个"私心"。  相似文献   

14.
问题学生是指那些与同年龄段学生相比,由于受到家庭、社会、学校等方面的不良因素的影响以及自身的存在的有待改进的因素,从而导致在思想、认识、心理、行为、学习等方面偏离常态,需要在他人帮助下才能解决问题的学生.教师的天职和责任就是用爱心呵护,耐心引导,细心观察,恰当激励,适时批评,帮"问题学生"回归常态.但是有些学生性格比较倔强,若批评方式、时间、地点、用语欠妥,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挫伤他们的积极性,非但没有产生应有的教育效果,反而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我在问题学生的转化中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张侠 《职业》2012,(3):124
班集体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实践证明,良好的班集体,始终激励着学生不断进取,主动、健康地成长,使学生心情愉快,更加积极、轻松,充满激情地投入学习、生活当中去。每一个学生都能心向一处看、劲往一处使,  相似文献   

16.
技校学生正值青春期,根据艾里克森八阶段理论,这一阶段的矛盾没有解决处理好,将影响其一生的发展.因此,注重学生的人格培养,增强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让学生在矛盾中成长,用成长中的经验来应对后续遇到的矛盾,增强学生心理自我保健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一、青少年人格发展的轨迹  相似文献   

17.
人文关怀——学校心理咨询的核心理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学校心理咨询的主要对象应是成长中的青少年学生,面对的主要问题是青少年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因而它具有明显的服务于教育的特征,应以发展性咨询为主.本文认为,学校心理咨询应有一种人文关怀的理念,应把青少年学生的心理成长、健康发展、人格完善作为心理咨询最终的追求目标,从更高的层面来关注青少年学生的人生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国制造2025"视域下培育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6年,全国两会将"工匠精神"重点提出,高职院校今后的努力方向就是培养新时代的工匠型人才,使优秀技能型学生成长有通道、发展有空间、社会有地位,大力弘扬培育精益求精的新时期工匠能手.2017年2月,辽政办[2017]32号文件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职院校应积极跟进"中国制造2025"计划,并着力培养以辽宁大工匠为代表的专业工匠人才.基于上述,"中国制造2025"视域下培育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研究非常有意义.  相似文献   

19.
电工基础是中职电气类专业学生必须要掌握的一门基础课程,这门课程比较抽象,对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也有较高要求.但中职学生往往会感到课程枯燥乏味、实验操作困难,学不好甚至产生厌学的心理.  相似文献   

20.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并在其中产生积极情绪体验的心理倾向,也是人才成长的起点.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在实践中,兴趣对人的活动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