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在一个长时期内,我国经济学界对生产关系的本质问题展开了讨论。对这个范畴的一些不同于经典的、公认的定义的解释,首先是对它所作的广义的解释,引起了这场讨论。争论实际上尚未结束。毫无疑问,需要明确地解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当代文献中有不少著作把时间看作物理范畴和哲学范畴。学者们越来越致力于研究生物学时间、社会时间、文化历史时间、艺术时间和心理学时间。至于道德伦理时间问题,则至今没有成为哲学家详细、全面研究的对象。而大多数研究者都认为,正象客观现实本身一样,时间在质的方面是不可穷尽的,时间问题具有综合的性质,  相似文献   

3.
托尔斯泰的情感内容极其丰富,在《艺术论》中,他从多个方面对情感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他不仅强调艺术来源于情感,情感是艺术创作的动力,也是艺术表现的内容,而且认为艺术的本质就是情感。  相似文献   

4.
5.
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这里的生产力不是一般意义的生产力 ,而是“先进生产力”。弄清“先进生产力”的内涵 ,对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 ,推进社会进步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以生产力作为衡量社会经济发展的标准,对“生产力标准”本身必须确定一个标准,如果“生产力标准”的确定缺乏科学性、统一性,即使用同一个“标准”,也不会得出一致的、准确的结论,甚至使“生产力标准”的运用简单化、庸俗化。社会生产力是个历史的范畴,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已把社会生产力推到高度社会化、系统化的时代,因此,只有借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中,“德”是一个贯通天人,涵盖哲学本体论、伦理观和社会政治理论等各个领域和层面的复杂观念。黄宗羲是17世纪中国早期思想启蒙道路的探索者,他把“一本万殊”的哲学思维理路运用于其对“德”观念的探讨中,建立了包含哲学本体论之德、道德修养论之德到政治之德等不同层面的德论。其德论在继承传统中进行理论突破和思想启蒙,体现了明清之际时代精神的召唤。  相似文献   

8.
关于生产力范畴的基本理论,马克思、恩格斯已经发表的著作中有许多明确而深刻的阐述。可是,当前我们在政治经济学的教学中和理论研究中,对这些基本理论的理解是有分歧的,有些观点是不够全面的,对生产力发展实践中所提出问题的回答往往显得无力。由鉴于此,本文结合生产力发展的实践,对生产力范畴的几个理论问题重新加以探讨,请同志们指正。  相似文献   

9.
在《判断力批判》上卷“审美判断力的分析”中,康德提出了著名的两大审美范畴——“美”和”崇高”.可是一些美学史家往往把研究的重点仅放在他的第一审美范畴“美”的分析上,而对于他的第二审美范畴“崇高”说,却多忽略或语焉不详.我们认为,尽管康德由“美的分析”转到“崇高的分析”在主观唯心主义道路上走的更远(完全摒弃了客观对象的存在形式,过分强调了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两大重要理论课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生产力标准问题。由于生产力状况和发展水平,是确定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又要求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全部工作的中心,并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作为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所以生产力标准问题,既是初级阶段理论的前提,又是它的必然归宿和要求,有更深刻的内涵和更广泛的外延。因此,有必要对生产力标准问题作认真的探讨。这对于深刻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相似文献   

11.
以“生态”范畴更新元哲学内容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生态"概念作为元哲学范畴的提出,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生态世界观、生态思维观和生态社会观.生态世界观认为人生活在其中的世界是人、社会与自然处在统一的生态系统中的世界.生态思维观以复杂系统为对象,具有具体性、关联性和变动性等特点.生态社会观则把社会放在人类史与自然史相互作用的不断演化的复合生态系统中来考察.  相似文献   

12.
论作为唯物史观范畴的“交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日益频繁,人们对交往的必要性、作用及意义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各门具体科学如社会学、心理学、民族学等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方面对交往这一基本的社会活动进行了理论上的研究,并出现了以交往为专门研究对象的应用学科——人际关系学(或公共关系学)。面对各门具体社会科学对交往  相似文献   

13.
亚里士多德的范畴理论是通过分析“S是P”这种基本句式而建立的.他将谓项的一般化,进而将范畴作为谓词系列的终点,并且,他依据“实体”与“属性”的不同内涵,将范畴分为十大类.然而,在《范畴篇》和《论题篇》中,亚里士多德却给出了两种不同的“范畴表”.之所以存在这种很少引人注意的细微差异,其原因还在于《论题篇》中的范畴表是通过追同《范畴篇》中的每一个范畴的“是什么”而获得的,二者之间承纳着一种递进的追同关系,而非像通常所认为的那样彼此之间相互独立.  相似文献   

14.
(一)毛泽东同志底“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辩证法关于本质与主流的范畴。我们仅就一些初步的体会,提供一些意见给同志们研究和讨论,并希望得到同志们的指正。毛泽东同志在“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中,提出了本质和主流的范畴,首先我们必须阐明本质与主流的范畴对于农业合作化底实践的指导意义。本质是由事物发展过程的根本矛盾所规定的,如果事物底过程尚未完结,那末,它的本质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皮亚杰的反映抽象范畴的含义、基础和运行模式进行分析,指出发生认识论的实质在于探讨认识结构及其演进的内在微观机制。文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学说,分析评价了皮亚杰关于动作基础上反映抽象机制演进的基本思想。  相似文献   

16.
黑格尔“客观性”范畴即思想的客观性。它具有两种作用 :一方面是指主观性东西和客观性东西的共同本质 ;另一方面它相当深刻地批判了主观唯物主义和不可知论 ,从而成为把唯物主义思想渗透于唯心主义体系的不自觉的工具  相似文献   

17.
唯物史观的一个重要原则是生产力标准,从忽视这一原则的存在到开始认识并力图理解这一标准,是一个重大的思想转变,它表明我们正在从片面认定马克思的只言片语走向全面理解马克主义的科学体系。恩格斯曾指出,马克思在强调未被人们认识到的生产力标准等历史唯物主义的主要原则时,“不是始终都有时间、地点和机会来给其他参与交互作用的因素以应有的重视。但是,只要问题一关系到描述某个历史时期,即关系到实际的应用,那情况就不同了,这里就不允许有任何错误了。可惜人们往往以为,只要掌握了主要原理,而且还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范畴是一个社会的和历史的范畴。生产活动的自然基础和条件、技术基础和条件,本身都不是生产力范畴的内容;包括在生产力范畴之内的,只是它们借以表现的社会形式。生产力的社会性和历史性决定了它的具体性,因而它是多样性的统一。仅仅抓住几个抽象的一般规定,特别是仅仅抓住划分其要素的方法,是不能对生产力范畴给予科学的把握的。  相似文献   

19.
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现阶段,党提出了一系列规模宏大的历史任务,顺利地完成这些任务与“提高人的因素的作用”密切相关。进行这些改革的意义,正如戈尔巴乔夫在苏共二十七大上指出的:',在实际上使我国的全部生产服从于社会需求,满足人们的需要,使管理工作转向提高效率和质量,加快科技进步,使工作者更关心劳动的成果。"决定现阶段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利益,是与加快科技进步密切相矢'的。因此  相似文献   

20.
本文着重分析了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内涵,认为这个论断突破了对生产力结构理论的传统认识,阐述了科学技术是现代社会生产力中起质变作用的重要因素。深刻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发展生产力,巩固社会主义制度,防止和平演变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