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陵瞭望》2006,(12):58-60
1956年9月,党的八大正确地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明确了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然而.1957年9月到10月召开的八届三中全会.改变了以前确认的在经济建设上既反保守又反冒进的方针,并公布了《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要求农业和农村各方面工作在12年内都有必要和可能“实现一个巨大的跃进”。这年冬季掀起的以兴修水利、养猪积肥和改良土壤为中心的冬季农业生产高潮.揭开了大跃进的序幕。八大二次会议以后.农业更提出“以粮为纲”的口号.要求5年、3年甚至一二年达到12年农业发展纲要规定的粮食产量指标。  相似文献   

2.
李富春付总理在向全国“羣英会”的报告中强调指出:“在促进国民经济继续跃进中,我们必须首先保证农业的跃进。……我们强调首先保证农业的继续跃进,是因为有了农业的跃进,就会有整个国民经济的跃进。农业的发展不仅直接促进轻工业的发展,而且促进重工业、交通运输业和其他经济事业及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汽车工业正在逐步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为了加快江苏省汽车工业的发展,推动高校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江苏理工大学,南京化工大学、无锡轻工大学与跃进汽车集团公司于1995年11月28日正式成立“跃进汽车工程研究院”。这是高等学校在与企业联合的道路上的一次新的探索。下面谈谈“跃进汽车工程研究院”的建立对我校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烟台市城镇体系的发展阶段及特征,指出了农业产业化日益成为城镇发展的主要动力,对农业产业化与城镇体系地域结构、等级规模结构、职能结构的相互关联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对如何更好地促进农业产业化与城镇体系的协调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次代表大会报告中指出,只有多种经济形式的合理配置和发展,才能繁荣城乡经济,方便人民生活。城镇集体所有制工业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富有生命力的经济形式。我国城镇集体所有制工业,是通过合作化的道路建立起来的。二十多年来,不断发展壮大,生产机械化程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明显增长。1957年,全国手工业系统的机械化程度,按使用机器的人数计算,只有3.75%,年劳动生产率最高的不过2000元,到1978年,全国在手工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二轻系统集体工业,机械化程度平均达到40%以上,一些大中城市达到50%左右,全员劳动生产率平均达到6700多元。1980年达到14600元。与初建时相比,生产规模扩大了,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也有所提高。城镇集体工业建立初期,是以合作小组、合作社的形式出现的,一般规模较小,平均每个合作社只有几十个人,大的合作社也不过一二百人。二十多年来,随着生产的发展,城镇集体工业不断壮大,到1981年末,全国平均每个集体工业企业有二百多人,有的已发展到千人。如上海解放塑料厂,在50年代初期由部分失业服装工人组成,现在已发展到拥有职工1100多人。  相似文献   

6.
移民与美国的工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1865年内战结束以前,美国始终是个农业国。据统计1859年时工业生产总额在整个国民生产中的比重只占百分之三十八,农业生产则占到百分之六十二。1860年时全国五分之三的劳动力还在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只有五分之一的劳动力从事非农业生产劳动。内战结束的三、五十年间才是美国全国工业迅速发展的时期。在五十年不到的时间内,美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到1890年的时侯,全美国已有五分之三的劳动力从事工业生产劳动;据1920年的统计,当时全国只有四分之一劳动力从事农业劳动。1884年工业生产的净产值第一次超过农业生产,占  相似文献   

7.
大工业生产模式、现代工业技术不仅在工业产业中,而且在农业产业中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使农业技术工业化几乎成为农业发展不言自明的必经之路。然而,农业技术不顾农业产业特点而单纯地、全盘地工业化,造成了农业发展的种种困境。农业技术发展要避免唯工业化,要以农业生产的自身客观规律为准绳,在合自然的自然观、相关社会建制和“适度技术”等基础上,以谋划农业技术的工业化。  相似文献   

8.
工业和农业同时并举,是人民公社发展生产的方向,也是人民公社有别于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重要特点之一。一年多以来,全国各地的人民公社办起了约七十万个工业单位,这是人民公社化运动给农村带来的一件新事物。它不仅有力地支援了农业的大跃进,并且给向称落后的农村展示出一幅工业化的伟大前景,因此,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并且在群众的支持下不断巩固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党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的指导和鼓舞下,全国人民以冲天干劲、首创精神实现了一九五八年国民经济的全面大跃进。一九五九年全国人民更高举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红旗,跨上了千里马,取得了继续跃进的新的伟大胜利。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农村掀起了改革的大潮。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在全国迅速普及。人民公社时期“大呼隆”、“大锅饭”的旧体制被彻底打破,实现了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村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突飞猛进。然而,自一九八四年后,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农业生产出现徘徊。农业生产徘徊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打破徘徊局面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推向深入,就成为理论界和农村实际工作者思考的热点。有人认为:以土地集体所有、  相似文献   

11.
在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过程中,英国城市实现了自身经济的调整,不仅摆脱了城市危机和乡村工业的冲击,进一步发展了商品经济,而且实现了经济的整合,在16世纪初步建立了全国统一市场,为英国最快、最顺利地完成社会转型,成为第一个工业国家提供了物质条件.  相似文献   

12.
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早在1956年就指示我们要在五、六十年内在经济上超过美国。英明领袖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号召全国人民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因此,经常研究外国,特别是美国的经济发展趋势,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现代城市发育最早、城市化水平最高、城市体系最完备的地区之一。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方面具有自己的特色,形成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的乡村工业化与城镇(市)化协调城乡发展的模式。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的一般经验有:城乡互动发展、以小城镇为主体和乡镇企业的集聚化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这些经验对西部地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的启示是:以乡村城镇化推进西部城乡一体化、以城镇的城市化加快西部城乡一体化、以乡村工业化推进西部城乡一体化。  相似文献   

14.
区域经济的发展是非均衡的,由于历史记载的缺乏及记载缺乏时间上的连续性,以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收入水平、现代化工业基础水平等经济指标为依据显然不能分析历史时期的经济情况,所以有必要从其他方面分析.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口增长息息相关,而城镇的兴起、圩镇的发展是以农业为依托,城镇的发展又影响土地利用方式,从这三个方面可看出广西农业发展的地区差异性.  相似文献   

15.
农业是送旧局、处变局、迎新局的压舱石,农业经济国内国际“双循环”是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发展的新话题、新课题。通过厘清农业历史逻辑、现实逻辑、理论逻辑发现,在历史阶段,农业曾扮演了工商业资本积累的来源、国民经济的蓄水池、战略市场后备资源的角色;“双循环”作为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需要把握工业与农业、城镇与农村、农民与市民、中国农业与世界农业四对关系,明确农业与工业服务业融合、农产品有效供给、农民收入分配、农业国际化四大战略任务;通过对农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四个环节的分析,从理论上梳理出农业、工业、服务业之间的产业链循环,农户、农业企业等经营主体之间的价值链提升,国内国际农产品的供应链稳定,农村市场挖掘与城镇农产品消费之间的关系。在路径选择上,要秉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建立健全围绕中国并连接世界的农业价值链、供应链、产业链,衔接供需两侧,融合城乡发展,形成农业新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6.
建设与发展小城镇是实现农村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一个重大战略,纵观世界各国实现城市(镇)化的进程,都是以工业化为核心,实质是现代工业生产方式和工业化生活方式的普遍扩散的过程,而工业化的实现又伴随着手工业逐渐脱离农业而发展成为独立的工业产业,农民脱离土地而成为工人,农村逐渐发展而成为城镇。笔  相似文献   

17.
传统农区的城镇化发展较为落后,解决传统农区的产业选择问题可以促进传统农区的产城融合发展,对推进传统农区的新型城镇化有重要意义。传统农区在产业选择上存在两大误区,缺少支撑农业生产的产业集群和支撑产业发展的城镇依托。应依据产业选择对传统农区的产业要求对城镇功能重新定位,从而成为以特色农业与农产品深加工业为主导的小城镇,或以物流业为主导的小城镇,或以深加工工业为主导的小城镇,或以生态旅游与休闲农业为主导的小城镇。传统农区的城镇化建设应做到产业规划与小城镇发展规划相融合、产业集聚与人口集聚相结合、新兴产业培育与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相结合、产业园区建设与小城镇承载力提升相结合,使传统农区的新型城镇化具有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8.
一、从街道生产小组到城市人民公社 鸿顺里人民公社和全国各个城市、农村人民公社一样,是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和生产大跃进的产物,也是人们共产主义觉悟大大提高的产物。 1958年大跃进,使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工农业生产都有了高速度的增长,在农业战线上,大兴水利,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等等,在广大农村引起了深刻的社会变革,出现了五位一体、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农业的发展,不仅为工业发展提供了条件,同时也要求工业生产迅速提高,从而就促进了整个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新高潮。以街  相似文献   

19.
明清时期江汉平原水患与城镇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明清时期 ,江汉平原上的城镇伴随着农业的发展 ,凭借交通优势迅速地发展起来 ,它们在促进商业发展 ,沟通内外联系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 ,这一时期严重的水患又深刻地制约着这些城镇的繁荣。它破坏了城镇的建设 ,削弱了城镇功能的发挥。治理水患成为当时和后世人们努力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利用1982-2010年四次全国人口普查和1987-2005年三次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1996和2006年两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以及2014年至2015年安徽省调查资料,描述了农业劳动力性别结构变动态势和农村妇女农业生产参与状况。数据表明,中国大陆农业劳动力性别结构已经呈现出明显的女性化趋势。调查发现,在男性缺席的情况下,雇佣农群体既弥补了农村妇女生产技术匮乏的不足,也有效解决了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农业生产并未因为农业劳动力女性化而受到显著影响。然而,由于农业比较效益低下,土地难以支撑被高度商品化的农村生活,农民对于土地的情感逐渐淡漠,农地与农民的关系正在松绑,农地之于农家的重要性日渐式微,农村妇女农业生产意愿不容乐观,生产态度消极化逐步蔓延。伴随农业劳动力女性化,农业劳动力新老更替问题也日益突出,“谁来种地”将成为问题,避免城镇化进程中农业劳动力断层和弱质化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底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