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所罗门之歌》是非洲裔美国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代表作。在受到白人奴役的历史过程中,黑人的文化不断受到冲击,黑人也在白人文化的腐蚀下渐渐丧失自我,但托尼·莫里森始终坚持恢复黑人文化。《所罗门之歌》正是象征着黑人对自己文化历史的一种追求和对自我身份的一种认可和复原。  相似文献   

2.
作为首位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性作家,托尼·莫里森"以其富于洞察力和诗情画意的小说把美国现实的一个重要方面写活了".<所罗门之歌>(1977)是莫里森创作的第三部小说,它的出版奠定了莫里森作为芙国当代重要女作家的地位.在创作过程中,莫里森在植根于自身黑人文化传统的基础上,运用了魔幻现实主义手法,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将着重从三个方面对该文本进行魔幻现实主义解读,从而使读者对小说的主题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美国非裔女作家托妮·莫里森成功地把拉丁美洲的魔幻现实主义吸收到美国黑人文学之中,在保持黑人民族特色的同时,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本文着重分析了其代表作《所罗门之歌》中魔幻现实主义因素的四点体现。  相似文献   

4.
<所罗门之歌>是托尼·莫里森的代表作.其中除了回旋曲折的故事情节以及深沉厚重的黑色文化以外,她所描写的女性形象都能在读后留给人们以深深地思考.追溯她们的名字,可以窥见莫里森在在给她们命名时都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的.它们对情节的发展和主题的揭示都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运用生态女权批评理论、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从接近自然,愉悦自我;融入自然,建构自我;远离自然,异化自我三个方面对托尼.莫里森的作品《所罗门之歌》进行细致分析,认为《所罗门之歌》充分体现了生态女权主义的思想,即:妇女孕育生命,哺养后代的性别角色使她们与养育万物的大自然有着特殊的亲近关系,女性比男性较容易接近自然、感知自然和融入自然,是大自然的最佳代言人。  相似文献   

6.
作为出色的黑人女性主义作品,《紫色》和《所罗门之歌》一样,描绘了一些在黑人男性视域下的女性角色,定位了黑人女性的角色,渗透着浓厚的人文关怀,为争取自由解放的黑人女性指明了道路。同时,这种关爱也使两性和谐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7.
以生态女权主义批评理论重读女权主义经典作家和经典作品是文学研究的一个新动向。从生态女权主义的视角来看,托尼.莫里森通过她的第三部小说《所罗门之歌》对父权制、奴隶制、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进行批判与反思,以唤起黑人民族被湮没的种族记忆和民族自豪感,拯救黑人的精神生态危机,呼唤人类与自然、男人与女人、不同民族与多元文化的和谐共存。  相似文献   

8.
长篇小说《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文学大师加尔西·马尔克斯的经典之作,被公认为是魔幻现实主义代表作品,而《所罗门之歌》是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瑞森的获奖小说,不少评论家认为她的作品也具有魔幻现实主义的色彩,就两部作品的色彩和艺术手法而言,这两部小说都是成功地将魔幻与现实有机地结合起来的不朽作品  相似文献   

9.
托尼·莫里森是美国当代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非裔女作家,其获奖作品《所罗门之歌》蕴涵丰富,思想深刻。本研究旨在从黑人传统文化和人物分析着手,运用现代主义、 存在主义、 异化理论和圣经学说解构与阐释小说主题及意义: “飞翔” ——黑人文化回归和传承。进而阐述黑人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对美国非裔少数族群生存的重要性和建构独立、 多元、 层次丰富的黑人文化的必要性,同时指出回归和超越的真正含义及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0.
托尼·莫里森的作品不仅仅是单纯反映美国黑人的悲惨处境、揭露广泛存在的种族歧视问题和对种族平等的渴望与抗争,而是以女性特有的视角探索美国黑人的整体命运,开创了美国黑人女性文学的新天地.<所罗门之歌>是一部有关黑人男子奶娃的成长史.化解两性之间的对立、找到处理种族问题的办法、恢复传统中的生命活力正是莫里森创作<所罗门之歌>的初衷.  相似文献   

11.
12.
虽然经过第一次解放,美国黑人今天依然面临被美国白人主流社会边缘化的危险。文章从主体性视角出发,对托妮·莫里森的名著《所罗门之歌》中黑人的民族主体性建构进行了探讨,指出在彼拉多和吉他的引领下,作为第三代黑人代表的奶人记忆中沉睡的民族性被唤醒,毅然重返黑人世界的精神家园。奶人这一民族主体性重建的成功塑造展现了黑人成长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陆续利用系统功能语言学解读和批评文学作品,使文学评论建立在更加客观的基础上。文章以《所罗门之歌》的追寻主题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文本中展现人物回归和人物终结的话语片断的及物性分析,阐释了属于同一层次的及物性过程所达到的主题意义,重读了奶娃在女性引导下的“腾飞”、女性在父权社会压迫下的觉醒及黑人中产阶级在白人主流文化下的精神危机。分析表明,奶娃并非是小说中唯一一个在追寻中获利的主人公。黑人要获得真正的飞翔和成长,必须回归黑人社区、认同黑人文化,撇弃黑人民族文化的黑人必将沦为社区“弃儿”。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今世界里,白人文化占主导地位及少数裔民族文化逐渐被边缘化的现实引起了不少美国黑人作家认真严肃的思考,促使他们为保持民族历史和传统文化而积极创作。托妮.莫里森就是其中颇有建树的作家之一。通过对其代表作《所罗门之歌》中的人物特征及写作风格进行解读和分析来探讨其文学创作中蕴含的独特的非洲文化魅力以及对美国非裔族群命运的深刻思考和见解。  相似文献   

15.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在《所罗门之歌》中讲述了主人公追根寻祖、回归民族文化传统的旅程,表明黑人要想真正成长起来,只有在文化卜传承本民族的优秀传统,保持民族文化之根,从而形成一种文化身份,并承担起对自己过去的责任和在对别人的爱尤其是在对女性的爱的拓展中,才能最终获得“飞翔”的翅膀而达到精神的解放和自由。  相似文献   

16.
爱的缺失与扭曲是导致人类痛苦深渊的一种毁灭性力量。也是托尼·莫里森悲剧视野的主线。在《所罗门之歌》中,莫里森从剖析爱的缺失与扭曲给人类带来灭顶之灾的同时,呼唤着一种博爱的精神,企图将人类从痛苦的深渊中解救出来。  相似文献   

17.
爱的缺失与扭曲是导致人类痛苦深渊的一种毁灭性力量,也是托尼·莫里森悲剧视野的主线.在<所罗门之歌>中,莫里森从剖析爱的缺失与扭曲给人类带来灭顶之灾的同时,呼唤着一种博爱的精神,企图将人类从痛苦的深渊中解救出来.  相似文献   

18.
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在小说《所罗门之歌》中把种族、阶级、性别等压迫性结构融入到自己的生态思想中,展示了社会生态、自然生态、精神生态三幅完整的生态图景,探讨了在种族歧视、性别、阶级压迫和工业文明摧毁下黑人的精神危机以及危机症候之根源。通过黑人女性派拉特的诗意柄居生活,莫里森表达了对和谐生态社会的向往,指出了构建人与...  相似文献   

19.
托尼·莫里森的小说《所罗门之歌》采用了时序穿插的叙事和全知全能的外部聚焦叙事视角。叙事时间大体呈线性发展,对叙述时限的控制造成情节发展的跌宕交错;故事在非聚焦型的叙述中展开,叙述者无所不晓、无处不在,能够洞察作品中任何一个人物的内心世界。托尼.莫里森善于处理纷繁复杂的人物关系,小说体现了一定的历史深度和现实广度。  相似文献   

20.
魔幻现实主义是一种通过奇幻怪诞的情节来反映现实的新型艺术表现方式。在小说《所罗门之歌》和《宠儿》中,托尼·莫里森采用了魔幻现实主义表现手法,通过运用象征和模仿《圣经》典故将故事情节以魔幻的方式展示出来,创造出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