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建 《老人世界》2010,(11):50-50
美国医学家最近发表研究报告说,老年人如果出人意料地出现体重下降的状况,很可能是老年痴呆症的先兆,而老年痴呆症的症状可能要等数年之后才会显现出来。  相似文献   

2.
王吉云 《老年人》2010,(2):52-52
问:我父亲是一名退休教师,今年73岁了。他以前记性很好,枯燥的地理知识能倒背如流。可这几年他变得越来越容易忘事了。对此,他总怀疑自己得了老年痴呆症。记性不好是老年痴呆症的表现吗?  相似文献   

3.
如果家里老人患有老年痴呆症,生活不仅不能自理,还喜欢东奔西跑,跑出去又认不得回家的路……这确实是烦人之事,除了要人照顾外,稍不留神,这人就不知跑到哪去了,叫人好不担心。如家住江西省樟树市的退休干部老李,患有老年痴呆症,常常走失,流落成乞丐,自己吃了不少苦不说,家人还非常担心。通过老李家人的摸索实践,  相似文献   

4.
正你睡眠是喜欢仰卧、俯卧,还是习惯于侧卧?一项科学研究发现,侧卧能使大脑更有效地排毒,进而降低老年性痴呆等患病风险。人在经过一天辛苦劳作后,大脑会产生各种淀粉类蛋白质。这些蛋白质是大脑留下的垃圾,而这些垃圾会严重影响大脑的正常运转,且可能诱发老年痴呆症,以及其他神经疾病。为了清除这些垃圾,大脑内的类淋巴系统就登场工作  相似文献   

5.
青前 《老人世界》2010,(11):53-53
医学专家认为,人到老龄如发展和培养一种新兴趣,便可增加心理弹性,调适各种心理障碍,驱除种种寂寞和惆怅。这对于促进晚年心理健康,防止老年痴呆非常有效。  相似文献   

6.
5月2日,一场“阿尔茨海默病的优质照护与支持主题论坛”在国家会议中心召开.来自国内外相关组织、工作在阿尔茨海默病照护与支持一线的专家,在这里分享他们的视野,以及他们为全世界的患者、家庭和照护者提供优质服务的实践.中国社会福利协会常务副会长张明亮表示,随着全球人口的老龄化、尤其是高龄化,阿尔茨海默病和其他类型的痴呆,对每个人、每个家庭都已经不再陌生.痴呆会给患者和他们的亲人带来巨大的痛苦,家庭将背负起沉重的照护压力;同时也给国家带来沉重的疾病负担,成为公共健康领域的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7.
据浙江在线报道:玩电子游戏可以为老人的晚年生活增添乐趣,还可以训练老年人的反应能力和思考能力。电子游戏可让老年人多动脑,减轻老人精神上的压力。当游戏取胜过关时,可以舒缓老人的情绪,使他们心情开朗,并有效预防老年痴呆症。有的游戏还可以让老人们保持健康年轻的心态。日本东北大学神经学教授认为,  相似文献   

8.
成年人空腹血糖浓度低于2.8毫摩尔/升就可诊断为低血糖。不论是哪一类型的糖尿病人,都有发生低血糖的可能。尤其是Ⅰ型糖尿病患者中的脆性糖尿病人,发生低血糖似乎是很平常的事,而做胰岛素强化治疗时,也很容易发生低血糖。  相似文献   

9.
寒冷季节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期,这是因为心血管功能对气温变化最为敏感,当气温骤降时,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耗氧量增加,心脏负荷加重。冬季气温变化迅速,寒流到来时,温差、气压处于较大的波动状态。突然的寒冷刺激,会引起冠状动脉痉挛,出现急性心肌缺血,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尤其是有高血压等高危因素的患者,更要预防"心梗"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颇具特征的临床病变,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加强对糖尿病足的预防和护理,能明显提高糖尿病足的好转率及治愈率。  相似文献   

11.
沈权民 《老年人》2014,(1):56-56
正中风除了造成患者残疾、丧失生活能力之外,给患者带来的另一危害就是脑梗塞性痴呆。临床观察表明,有近80%的中风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下降,而脑梗塞性痴呆的发生率也可高达15%~30%,尤其以出血性中风患者的发生率为高。脑梗塞性痴呆多见于60岁以上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患者往往有多年的高血压病、脑动脉硬化及曾多次发生过小中风史,而在某一次中风后突然出现痴呆。随后每一次新的中风发生便  相似文献   

12.
13.
《老人天地》2010,(1):54-54
由于老年痴呆症的早期症状不明显,绝大多数老年痴呆症患者在发现时已到了中晚期,但是,老年痴呆症在发病早期并非无迹可循。  相似文献   

14.
生活小窍门     
年逾古稀的父亲,一生勤奋好学,兴趣广泛。但自从得了老年痴呆症,像变了个人似的,书法不练了,太极拳不打了,京剧不唱了,而且变得“六亲不认”,就连见到我这个唯一的女儿,也常常是视同陌路。每逢见到他,我总爱问:“我是谁?叫什么名字?”他却茫然地望着我,摇摇头说:“想不起来了,想不起来了。”我心里不禁一阵悲凉。  相似文献   

15.
胭脂阵     
龙应台 《女性天地》2008,(12):45-46
每次到屏东去看妈妈,没到时先给她电话,“你知道我是谁吗?”妈妈患上老年痴呆症,但她的声音很愉快:“我不知道你是什么人,可是我知道你是我喜欢的人。”  相似文献   

16.
杨昆 《当代老年》2014,(6):50-50
引起手麻最常见的疾病就是颈椎病,它是中老年人好发的疾病之一。如果发现单手或双手感觉无力,手指或手掌有麻痹或刺激僵硬感,手腕疼痛,伸展拇指时不自如且有疼痛感等,就要警惕腕管综合征。除此之外,手麻还可发生于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炎、病毒性周围神经炎、胸廓出口综合征以及甲状腺功能低下、红斑性狼疮、硬皮病等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现。  相似文献   

17.
夏天,一点小事情都有可能让一个人火冒三丈失去理智。开着车,稍微堵上那么一点,喇叭声就响成了一片,让原本就已经水泄不通的马路情况更糟。生活中一点小小的摩擦都有可能在燥热的天气中迅速升级,轻则破口大骂,重则动手动脚。事后,又在懊恼,为何脾气会这么大,难道我得了夏季狂躁症吗?  相似文献   

18.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痴呆患者也越来越多。老年痴呆的症状在不同时期有不同表现,初期主要表现为近事记忆力下降,如同一内容无论向老年痴呆患者述说几遍他都会立即忘记;刚放置的东西就忘记所放的位置;做菜时已经放过盐,过一会儿又放一次;刚买的东西会忘记拿走。而对过去的、曾有深刻印象的事件则记忆较好,即所谓远期记忆保持较好。  相似文献   

19.
《老年人》2014,(6)
正免费赠书普及科普食疗方法——被喻为私人保健医生的吃菜养心少吃药的科学养生方法,对各种中老年慢性疾病的帮助令人惊喜。为将这一中医食疗发扬光大,现在全国推广实践吃菜养心防百病的食疗方法,受到老百姓的热烈欢迎。找到老年慢性病根源天气渐冷时,有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的心脑血管病人怕意外,而哮喘、慢性胃炎患者又怕天天吃药。本书则提议少吃药,认为有时候不吃药一样可以养好慢性病。是药三分毒。药物是用来治病的,短期治疗效果会明显。但对慢性病患者来说,需要长期合理控制病情,若用吃药来控制病情,巨大的药物副作用就会产生‘蓄积效应'。  相似文献   

20.
日本研究人员发现,有规律地饮用绿茶,也许能在人变老时延缓大脑老化,降低人患老年痴呆症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