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胡绳同志是当代中国最有影响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之一,是我国学术界的一代宗师。他以治学严谨,博学多才,著述丰厚而著称于世。他的著作影响和教育了几代中国青年,许多青年就是通过阅读他的文章和一些小册子而接受马克思主义并走上革命道路的。比他晚一辈或者更年轻一些的理论工作者,很少没受过他的影响和熏陶。 胡绳同志的写作生涯,从30年代到90年代,已经走过了六十年的历程。这是中国社  相似文献   

2.
不论在学术上还是在年龄上,胡绳同志都是我的长辈。胡绳同志是我的领导和老师。按照胡绳同志自己的说法,还有一层关系,就是“同学”。70年代末,有一次去看望胡绳同志,谈话间有一位我不相识的朋友来访,胡绳同志向他介绍说:这是王梦奎同志,我的同学。看到来客不解的神情,我接着说:“五七干校”的“同学”。 我从中学时代起,几十年来一直是胡绳同志著作的热心读者。我从他的著作中得益不少,在治学方法、分析问题的角度和文字表达技巧方面,一直把他作为学习的榜样,  相似文献   

3.
与著名的经济学同行相比,科斯的著述实在不能算多。在60多年漫长的学术生涯中,他出版过两本书:《英国广播业:垄断研究》和《企业、市场与法律》,还有一些未收入这两本书的文章,其成果显得寥寥无几。但是,他的每一篇文章几乎都因表述抽象、思想深邃和影响广泛而在西方学术界享有盛名,真可谓“落笔矜持,字字珠玑”。正因为如此,瑞典皇家科学院决定授予他1991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本文是目前国内可查阅到的有关科斯著述活动的最具有权威性的资料,题目为译者所拟。  相似文献   

4.
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胡绳全书》,结集了胡绳同志从1935年起六十多年间所写的有代表性的主要著作,比较全面地反映了胡绳同志一生研究和写作的丰硕成果。全书的出版,是学术文化出版界的一件盛事。 《胡绳全书》收集的文章,时间跨度很大,涉及问题十分广泛。尽管如此,在全书中,人们不难看到,这里面有一个一以贯之的“道”,那就是:胡绳同志始终用马克思主义指导自己的研究和写作;始终注重从事实出发,分析、提炼、概括得出符合客观实际  相似文献   

5.
修订本《辞源》二册784页“孜孜”条,书证之二引《三国志·蜀·向朗传》:“乃更潜心著述,孜孜不倦。”按:引文不确,且割裂断章,于义不明。考《三国志》原文,“著述”乃“典籍”之误。两词含义迴别:前者言自己从事著述,后者却指研究经  相似文献   

6.
俞樾是清末著名学者,他未曾东渡日本,但著述和墨迹在日本国广泛流传,对近代日本的经学、诗歌,书法艺术等方面曾产生过重要影响。一、俞樾著作流传日本及其在学术界的影响俞樾在学术上被士林推为“一代经师”,文坛“岱斗”。著述宏富,仅收在《春在堂全书》中的著作就有一百七八十种,达五百卷之多。对于俞樾的成就,时人及后人曾给以高度评价,谓其“上窥许、郑之室,下摩顾、阎之垒”①;赞他“戴、段、二王后,惟公学最纯;毛、朱、王、钱辈,惟  相似文献   

7.
我五十年前读胡绳同志著《理性与自由》一书,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这是我在大学时代读的胡绳同志的第一部学术著作,对于刚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的青年学生来说是上了生动的一课。这次重读收入《胡绳全书》一卷一辑“思想文化评论”的一些文章,特别感到亲切。这些文章不仅是中国现代思想发展的一个真实记录,反映了当时思想文  相似文献   

8.
《狂人日记》是鲁迅小说中颇为“古怪”的一篇。他自己说过:“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表现的深切”无疑是指内容——反封建的彻底性,这好理解;但“格式”即艺术形式的“特别”,表现在哪里?众说纷纭,却又都语焉不详,难以服人。刘绶松同志说:表现在“承继了我国古典现实主义文学严谨、洗练的特色,而且给了它以创造性的发展。”(《中国新文学史初稿》第57页)这未免牵强,与我国古典小说以情节曲折、故事性强取胜的实际不符。  相似文献   

9.
序言在论述近代日本文学的传统──“私小说”方面,几乎已成定论的,要算下列三人的著作。 《小说的方法》1948年 伊藤 整 《风俗小说》1950年中村光夫 《艺术与现实生活》1958年 平野 谦 如果说这三人通过上述三部著作而展开的文艺 评论活动,“是战后日本文学史的核心,也不算过 分。我们这里所以要特别提到伊藤整,是因为他的理论具有概括性和独创性。作者在对日本文艺与世 界文学比较研究时,其视野的广度和他自己所走的把创作与理论结合起来的独特的道路,现在依然具 有批判研究的价值。 关于伊藤 整 伊藤 整(1905-1969)生于北海道,毕…  相似文献   

10.
《四明山志》是黄宗羲所著唯一的一部方志体著述,也是现存有关四明山这一浙东名山的唯一的一部专志。通过该志不仅有助于了解黄宗羲治学为世的思想作风,追踪他的生活足迹,而且更有助于探究他对地方志编纂的独特见解和方法,以及对后世方志特別是浙东地区方志编纂的影响。《四明山志》的成书年代,据洪焕椿《浙江方志考》说是“纂于康熙间”。此语欠当。黃宗羲自序说:“壬午岁余作《四明山志》,亡友陆文虎欲刻之而末果,藏于牛箧鼠啮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关于要警惕右主要是防止“左”的论断,意义深远,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加深理解,在实践中提高认识,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为了加深对这一科学论断内涵的认识,下面,作些粗浅的分析,以期共识。 (一)从党的历史上看“左”具有多发性、反复性 我们党已经建立七十年了。翻开这七十年的历史,“左”的错误比右的错误要多。在这七十年中,我们党犯过四次大错误(见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七十年》565页),其中三次是“左”的错误(不包括损失较小的“左”倾错误),一次是右的错误,即陈独秀的右倾错误。这次右的错误,导致了1927年大革命的失败。  相似文献   

12.
夏目漱石的近代化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小丽 《日本学刊》2001,(6):98-111
夏目漱石是日本近代文学史上的巨匠。他在年轻时选定英国文学作为自己的专业 ,并立志要“通达英语英文 ,以外语著述伟大之文学 ,以震惊西洋人”(《处女作追忆》)。与当时文坛的无思想性和通俗性相比 ,夏目漱石重视思想的文学观念可见一斑。从《我是猫》到《明暗》的十几部长篇小说 ,漱石思想发展的轨迹一览无遗地展现在这些作品中。在他前期的作品里 ,闪射着社会批判的光芒 ,及至《门》问世 ,这种批判精神逐渐转向了对个人内心世界的精细剖析。尽管如此 ,漱石对社会的思考一直没有停止过 ,特别是他对日本近代化的认识 ,在修善寺重病之后 ,也…  相似文献   

13.
我觉得,将理论、历史和现实三个方面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是胡绳同志一生研究和写作的一大特色。《胡绳全书》中的《时事政治评论》、《政论》、《思想文化评论》、《论学》等栏目的文章,都是直接针对现实而发。《史事评论》和历史卷的几本历史专著的内容,也与现实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这些都是作者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国现实问题和历史问题取得的科学成果。《胡绳全书》哲学卷中几本著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14.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命题的最早提出者,是在联邦德国和美国很有影响的法兰克福学派成员哈贝马斯。他是非马克思主义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论者之一。 哈氏生于1929年,著有《理论与实践》(1963年)、《认识与人的兴趣》(1968年)、《技术与科学是意识形态》(1968年)、《晚期资本主义的合法化问题》(1973年)等书。他继承了本学派马尔库塞关于科学技术已经成为“主要生产力”的观点,于1968年明确提出了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的命题。这一命题概括了当代新  相似文献   

15.
关于《傅子》四种辑本的优劣得失赵以武傅玄(217—278)字休奕,郡望北地泥阳(今陕西耀县东南)。《晋书》有传。据本传,他历仕魏晋两朝,受封爵鹑觚(今甘肃灵台县北),官至司隶校尉,“性刚劲亮直”,一生“著述不废”。他最重要的撰述是《傅子》,所谓“撰论...  相似文献   

16.
“胡绳青年学术奖”是面向全国青年的、多学科的社会科学奖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 1997年 4月 ,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胡绳捐出 30万元稿费 ,倡议建立旨在鼓励青年社会科学人才成长的“青年学术奖励基金”。后经社科院党委研究同意 ,正式成立以胡绳名字命名的“胡绳青年学术奖励基金”,并于当年评选首届“胡绳青年学术奖”。首届“胡绳青年学术奖”与第二届“全国青年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结合进行评选 ,在1997年底评出 ,共 7项 ,内容涉及哲学、史学、考古学、民族学、法学等学科 ,形式有专著、普及读物、论文和研究报告…  相似文献   

17.
徐日辉 《浙江学刊》2003,(2):127-136
体大精深的《史记》为什么会阙“刑法”这门十分重要的典章,是司马迁的疏漏,还是有意安排,尚未有人专题研究①。从“一家言”的角度出发,重新认识司马迁,就会发现他的八书中之所以不撰《刑法书》者,一、是他道家黄老思想在著述中的实践和完善;二、阙“刑法”表现出司马迁对历代暴政,尤其是对秦皇汉武峻法酷吏烦苛人民的抗议,他通过对汉朝建立以来一兴一衰的考察,揭示法与道德,暴力与礼义,兴盛与衰败的辩证关系;三、不向强权者低头,不为暴君作《书》,旨在恢复传统的礼乐制度,批判“卖官鬻爵”、“入粟除罪”的经济政策,净化每况愈下的社会风气;四、司马迁不开“刑法”之先河,兼有以“刑余之人”告诫后人的现身说法,内涵着为自己鸣冤叫屈的无声呐喊。亦是他思想与体例的完备统一。  相似文献   

18.
司马迁所撰《史记》与孔子颇有关系 ,其中孔子笔削《春秋》之事及《春秋》之书对于司马迁的史学思想都产生过重大影响。今试讨论其中的若干问题 ,以就教于学界同仁。1  司马迁从积极入世的角度出发 ,定下了自己撰写《史记》的基本思路 ,这便与董仲舒对于《春秋》的推崇发生了密切关系。董仲舒是汉代公羊春秋学大师。他借阐发孔子写《春秋》的微言大义来宣传“大一统”思想 ,为汉代统一封建国家的巩固找出理论依据。他直言“春秋大一统者 ,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汉书·董仲舒传》) 司马迁对于董仲舒的这个思想十分推崇。他在阐述…  相似文献   

19.
李退溪奉行“明哲保身,以退为义”的处世哲学,实际从政时间很少,且系统论及治世的专门著述不多,正如星湖学派的安鼎福所言:“李子平日论治文字绝少”(《李子粹语·凡例》)。尽管其一生的注意力和侧重点在“修身”,而不在“治国”,但从退溪的著述及言行中,仍可窥见其政治倾向和治世主张。退溪门人金诚一(鹤峰)说:退溪“一以明圣学行王道为本”(《实记》)。阐扬光大朱子学,推行王道政治,倡导“内圣外王”之道,这是退溪治世主张的根本所在。本文拟以此为中心,仅就退溪社会政治学说中的明道论、中道论及民本论三方面,试作论列探讨。  相似文献   

20.
胡绳同志是个学者,但他首先是一个爱国者。他的学术生涯和他的革命生涯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而无法分开。用他自己的话说,“如果把我的写作生涯分期,那恐怕应该和整个国家政治生活的分期一样。”胡绳同志1938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六十多年来,他把自己的全部身心都投入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投入到中国的思想文化和理论学术建设的事业中。在旧中国,他青年时代的作品,在思想文化界和知识青年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