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由于传统父权文化的根深蒂固及经济体制转型期的社会背景,社会中仍存在大量男女不平等的现象,由此引发的性别歧视、性别矛盾悖逆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严重阻碍和谐社会的建设。在分析我国两性关系不和谐的表现及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指出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实现性别平等,促进两性和谐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追求男女平等应在承认男女两性差异的基础上赋予他们同等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同时提出了实现两性平等的三点建议:以平等、和谐的先进性别文化代替传统性别文化;有针对性地制定和完善消除性别歧视的相关政策:女性应提高自身素质,主动赢得家庭和社会的尊重。  相似文献   

2.
性别文化与两性关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作为两性关系之一,夫妻关系既受已有性别文化的影响,又受当时社会新情况的影响。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夫妻关系由不平等迈向平等。受传统性别文化影响和社会文化发展带来的冲击,现代社会同时并存着平等的夫妻关系与不平等的夫妻关系。先进的、平等的性别文化有助于促进夫妻平等;同时,夫妻平等也有助于构建先进性别文化,最终有助于实现两性平等。  相似文献   

3.
我国法律笼统规定男女两性在各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然而这样的法律规定并未完全实现男女平等的立法目的,男女两性在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领域仍然存在着诸多不平等。教师在教授学生法学理论与法律制度的同时,应注意将性别平等的意识纳入法学教育过程中,为学生讲解分析法律制度的同时引领学生观察和思考法律制度的实施后果,引导学生发掘并反思法律制度在中性化规定背后隐藏的性别不平等。  相似文献   

4.
随着职业地位的提升和拓展,中国女性管理者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但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及现代社会的发展不平衡,性别不平等、性别歧视现象仍然存在并具有一定隐蔽性。女性管理者的话语权并没有得到充分实现。应将两性平等意识及策略吸收和纳入到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各领域的政策方针中,建立和传播以性别平等为核心的知识体系,摒弃社会文化中守旧过时的性别刻板印象和定位评判,消除两性对立的思维模式,鼓励和支持男性的理解参与和两性间的通力合作,最终达到全社会共同建构一个鼓励多元化表达、包容理解且尊重差异的和谐共赢的话语机制。同时更需要女性自身的配合和努力,建构和分享属于女性的话语机制。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回顾分析原始社会平等性别文化、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父权制下男性主导女性从属的性别文化、近世资本主义社会以来渐趋平等的性别文化的历史演变,揭示出平等的两性文化必将是历史潮流和总趋势,并就今后平等性别文化如何重构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6.
流动女性社保难的政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公共政策由于平等对待的一般原则,往往持有性别中立的政策立场,但性别中立政策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并不能保证两性的平等享有,有可能会扩大性别差距.社保政策没有将实际存在的性别差异作为必要因素加以考虑,也缺乏相应的制度假设和安排,使流动女性在享有社会保险政策时处于更为不利的境地.流动女性社保难题是城乡结构和性别结构双重作用的结果,这两种结构都具有不平等的性质,应当对此进行相应的政策制度调整,尽可能克服双重差别对流动女性造成的权利不平等.  相似文献   

7.
随着改革进程的加速,乡村治理与乡村发展的社会性别问题愈演愈烈。一些村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追求正因政治代表权的缺失、经济分配中身份认定的错位以及文化上的错误认同而被剥夺,成为现阶段乡村治理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性别正义理论主张男性与女性以平等的身份参与社会事务,实现两性在经济上的公平分配,文化和法律上的认可,政治上的代表权,形成两性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制度安排。社会性别视阈下的乡村治理运行机制,正是通过完善保障农村妇女权益的法律机制,村集体资源分配机制和社会性别文化倡导机制,引导农村男性与女性以平等的身份参与社会生活和实践,获得同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利和待遇。  相似文献   

8.
性别平等政策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已推行落实70载春秋,社会性别文化在逐渐嬗变,80、90后医务工作者的择偶观也随之发生变化。调查显示他们的择偶观存在性别差异,重感情、自主择偶成为主流,但女性示爱相对被动;重内在、平等式选择凸显,但斜坡式选择仍然存在;择偶范围差异不大,但两性受欢迎度和职业偏好显著。女性医务工作者做为健康中国的建设主体,经济独立自主,仍需平等的性别制度安排和社会性别文化的嬗变,消解其追求事业发展和家庭幸福的矛盾。  相似文献   

9.
社会性别作为女性主义一个重要的分析范畴,重点强调两性在资源、责任及权力分配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平等,以及由此而来的男女不平等的社会关系。从社会性别视角来看,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其实质是男权文化和夫权思想所导致的男女不平等的性别关系在婚姻家庭生活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0.
中国性别文化的变迁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阐述了中国性别文化的含义及特点;总结了性别文化变迁的三个阶段:原始社会平等的性别文化阶段、传统社会不平等的性别文化阶段、当代社会趋于平等的性别文化阶段;概括了性别文化的两次转变:由原始社会平等的性别文化向传统社会不平等的性别文化的转变、由传统社会不平等的性别文化向现代社会趋于平等的性别文化的转变;提炼了我国当代社会性别文化的三大特点:复杂多样、群体差异显著和滞后于经济发展;分析了构建先进性别文化的意义:有利于推进男女平等进程,有利于促进性别和谐与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促进性别文化转变的政策建议:坚持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夯实性别文化转变的物质基础,建立健全组织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1.
就业性别歧视的文化机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性别分析的工具,从文化的视角把身处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巨大变迁中的弱势群体—女性—作为研究对象。指出就业中存在性别不平等状况,揭露了性别不平等背后的制度性和结构性因素,分析了社会制度和结构中造成和影响性别不平等的文化机制,认为经济转轨时期社会文化的堕距是女性就业性别歧视的根源,提出构建先进的性别文化对解决性别歧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性别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障,具有重大意义。性别和谐的基本内涵是性别平等,深层内涵是性别统筹发展。实现性别和谐需要改变“男尊女卑”的两性关系,形成和谐的性别文化。  相似文献   

13.
生殖健康服务作为计划生育管理的新方法,其转变的困难不仅来自行政体制决定的管理模式,也来自管理者深层的社会性别意识和习惯。由于以生理性别为管理基础,生殖健康权利与责任上的两性不平等往往隐形化、合法化。社会性别视角的缺乏,使计生的技术服务往往忽视对妇女健康的影响,在避孕、绝育措施上"重女轻男",导致计生责任事实上的男性免责,在生殖健康宣传上"男女有别",以及"男将女兵"的管理结构导致的权力责任不对称。应对两性生殖健康的权利差距引起重视,并采取措施促进两性的生殖健康服务。  相似文献   

14.
出生性别比的持续偏高是社会性别的不平等在生育领域里的集中体现,因此,治理出生性别比偏高应该着重于对性别不平等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的改造,通过构建社会性别平等机制,形成治理出生性别比偏高的远期战略和近期战略相结合的综合框架。  相似文献   

15.
目前在教育领域中仍然存在着性别不平等,专业性别隔离就是其表现之一。运用定量研究,证实专业性别隔离的存在,并把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连接,从教育过程中探究专业性别隔离的产生和强化,从家庭、学校及专业环境考察影响因素,提出消除关于专业的性别刻板印象及鼓励女生在专业和职业发展的具体建议,为以后进行更为深入的分析提供探索性研究。  相似文献   

16.
性别文化发展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性别文化经历了性别平等文化的产生和偏移、男性主流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男性主流文化的解体和性别平等文化的初步形成几个发展阶段。通过考察性别文化发展的历史。对如何建立新时期的性别平等文化,以及促进妇女的全面发展和解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包含性别文化在内的一个有机的文化系统,离开了性别文化的构建,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将无从谈起。因此,将性别文化纳入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构建进程,不仅是创新发展性别文化的需要,也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性别文化是历史上最先进最进步的文化,其基本内核是性别平等,先进性则是社会主义性别文化的本质属性。应在建设中国文化强国的进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及其妇女理论的指导,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将性别平等的基本原则全方位纳入文化建设的主要方面,在发展繁荣文化的同时,为现实中国妇女运动和性别平等事业提供科学的思想指南。  相似文献   

18.
在当代影视文化中,“正常化”的“性别暴力”正在成为一种建构力量,它不仅使女性再一次沦为“色情”和“暴力”的牺牲品,而且还巩固和维系着既存的文化秩序和性别权力关系,其根源主要是盛行于性别关系领域中的权力统治格局。随着女性主义的深入影响和女性意识的抬头,学术界比较普遍地对充满“色情”和“暴力”的影视传播提出了批评和质疑,以规约影视文化未来的发展,消除“性别暴力”对性别文化发展的恶劣影响。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收入再分配政策,无论是税收制度还是转移支出机制,均存在性别盲视的缺陷,看似中性的政策措施,背后存在着社会性别的不平等。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再分配政策,应考虑不同政策手段可能产生的不同性别影响,关键是让自然附着成本由女性为主承担转变为由男女两性共同分担。家庭—社区—政府联动是这一目标的实现模式,税收与转移支出政策均应支持家庭和社区共同提供照顾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