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浮石成名作《青瓷》重写版《新青瓷之秘色》和《新青瓷之窑变》中的许多人物,较原作来说是颠覆性的,在这些人身上,体现了更多一些的美好情感和善良人性。原《青瓷》侧重于原生态地、浑沌地、不置可否地表达与展示现代都市人如何升官发财、男欢女爱,宣示的是大行其道的潜规则把人挟裹前行的力量;《新青瓷》则给如何升官发财、男欢女爱设立了不同的谱系,有了对与错、是与非的明确分界,着力表现了现代都市人对美好人性的坚守。  相似文献   

2.
在《青瓷》《红袖》《皂香》《新青瓷》等一系列小说中,浮石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和力透纸背的现实批判性,在当今政治文化生态背景下,还原都市男女在官场、商场和情场中的人生百态,表现他们在社会转型时期的价值危机和精神困境,并在对政治文化生态的反思中将文本的意义指向有关人的永恒性话题——人性、人的价值意义和人的精神救赎,最终达到“劝讽”“喻世”的创作旨归。  相似文献   

3.
从追问式下的悲剧精神,善恶只是一瞬间,善恶模糊的边缘,救赎即是道路三个方面出发,论述了须一瓜的《太阳黑子》中人性的自我救赎,以及对当下社会人性道路发展的追问。  相似文献   

4.
描写社会和人性的阴暗面是霍桑作品的突出特点,《红字》是其中之一。这部作品突出了他本人独特的思想和对人性的理解。《红字》通过海丝特的人生之梦、丁梅斯代尔的救赎之梦和齐灵渥斯的罪恶之梦,在揭露社会罪恶和人性丑恶的同时,对善良的主人公寄予了极大的同情,肯定了人性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5.
《红字》和《祝福》都讲述了女性自我在强大的他者社会里遭遇不幸和受到惩罚的故事。两部小说的主人公海丝特和祥林嫂身上集中体现着他者建构下的自我生存困境,凸显出社会中他者伦理缺失和自我言说的困难,她们迥异的命运结局反映出中西方文化中不同的自我观和救赎观。霍桑和鲁迅对自我和他者之间伦理关系的关照对当代网民暴力行为具有警示意义,他们对于人性问题的思考为推动人的现代化提供了丰富的精神养料。  相似文献   

6.
美国女作家赛珍珠与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因独特的双重文化经历创作了《群芳亭》和《野草在歌唱》。《群芳亭》通过中国吴太太在意大利传教士安德雷的宗教救赎中走向新生的故事,表现了异质文化融合的可能与希望。《野草在歌唱》通过南非白人玛丽被黑人男仆摩西杀害导致人性救赎失败的悲剧,展示了异质文化的冲突。不一样的救赎:宗教救赎与人性救赎都表达了两位作家对异质文化之间互相尊重,求同存异、和谐共处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从影片《2001: 太空漫游》、理查·施特劳斯交响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及尼采同名著作三者精神层面上的内在关系来看, 库布里克意在建立宏大的立足星际的"宇宙观", 并塑造出属于未来时空的"宇宙超人".与之相类的太空题材影片中, 《星际穿越》运用大量现代物理学知识, 重构了观众基于牛顿物理学绝对时空理念的"宇宙观", 但影片深层结构却彰显出宗教式的人性救赎; 《星际探索》中的存在主义虚无感、荒谬感也借由主人公的情感回归得到消解.在批判科技理性的同时, "宇宙超人"回归为"地球人", 太空题材科幻影片也借由对"未来乌托邦"的建构, 完成了科技理性与人性救赎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8.
电影《缉魂》改编自科幻作家江波的小说《移魂有术》。影片巧妙借助科幻元素,以警匪破案的剧情,探讨了科技与人性的伦理冲突。电影套中套的反转剧情设计、缠绕而奇妙的人物关系、交叉蒙太奇的多重组合手法以及犯罪执念与人性救赎等主题,都是对“隐含观众”审美期待的激活与唤醒,契合了观众的审美体验,这也是其成为新锐电影的流行之作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斯蒂芬·金的代表作《肖申克的救赎》,其独特的选材和对人性的解读和对自由深层思考成就了作者和作品,本文从主人公安迪的救赎入手,对小说中的人性和自由做深层的解析。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社会异化的角度,对20世纪90年代一部美国当代电影《肖申克的救赎》加以介绍分析,揭示了权力异化与人性异化之间的矛盾和关系,从而探究影片的人性异化的原因,揭示出更深刻的悲剧主旨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社会科学的学科分野,与其说是关注的领域不同,不如说是各学科对人性的不同预设从而导致的方法论与理论模式的差异。新经济社会学在批判经济学"社会化不足"的人性预设和社会学"社会化过度"的人性预设的基础上,确立了"弱嵌入性"的人性预设,并以此为其逻辑基点,建构了新经济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命题:经济行动是受社会所限定的,它嵌入于持续存在的社会关系网络之中;经济组织(如企业和市场)的结构是由经济利益和社会关系共同决定的;经济制度的建构不仅有其经济效率逻辑,也有其社会合法性基础。  相似文献   

12.
该文对新时期中国电影如何表现人类共同的人性美问题进行了探讨。全文分为3部分:一、新时期中国电影在表现人性美方面,主要抓住3方面内容:一是表现热爱生命和改造人类生存环境的精神和行为;二是宣扬人类的爱情与亲情;三是追求自由、平等、民主、科学等思想观念。二、新时期中国电影在表现人性美时,注意借鉴中国传统美学中的风雅、意象、神似、虚实、含蓄美等审美范畴。三、新时期中国电影艺术家对人性美有独特的观察与感受,并且有独特的表现。  相似文献   

13.
人性解放"三部曲"——论新时期启蒙文学思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人性意识演进的角度重新梳理新时期文学的启蒙价值是深化文学史研究的重要路径。新时期启蒙文学的上升之路经历了由浅入深的三个逻辑步骤:第一部曲表现为“欲”的释放与弘扬,在深层则意味着对启蒙原动力的开掘,是新时期人性启蒙发动的真正标志;第二部曲以“情理激荡”为路径通向人性的提升;第三部曲则进一步落实为“自我”的重构,表现为对现代性启蒙人格的重新塑造。  相似文献   

14.
在《所罗门之歌》中,人性的异化是导致人类痛苦深渊的又一种毁灭性力量。小说中人物的本性被自身、人际关系以及社会因素等诸多成分所压抑,而由此引起了自身人格的分裂,人与人之间纯真感情的隔膜,社会关系的分崩离析。小说展现了现代黑人社会中传统与道德丧失后的病态与失落,从人性异化的角度揭露了压抑人性的罪恶。  相似文献   

15.
孔子的人论是儒家人论的根基。孔子提出:"仁者,人也。"确定了儒家人论与其所开创的"仁"学的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尝试从"仁"得以产生的两大基石、"仁"的人性内涵、孔子的做人之道及成人之教等方面论述孔子人论的主要内容,并归纳出其人论的重要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6.
“教育融合”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从自己的视域出发,在两者间的边缘领域,以沟通、对话的方式,形成和发展的一种镶嵌关系。这种关系表征为“民主—平等”、“创造—生成”、“持续—开放”和以人为本四个方面,它意味着走向并建立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合理联结,在科学教育、人文教育自我的拓展中,达到师生有效交流,进而实现人的精神世界的完满建构。  相似文献   

17.
科学和人文是人类文明发展中两条并行不悖的主脉。科学与人文是辨证统一的,他们既有冲突的一面,又有和谐的一面。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科学与人文只有相互融合,才能有利于彼此的发展,进而促进社会的进步。文章从《周易》出发,讨论了对科学与人文的关系的看法,并兼及在现行高校体制下如何提高大学生的科学与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8.
论社会实践的功能——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之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文素质教育是大学重要功能之一,其主要是引导学生如何做人,包括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以及培养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社会实践活动具有综合效应,能强化大学生培养人文意识、人文素质和自我教育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19.
为圆满解答、彻底解决伦理和法律关系两难问题,中华伦理法从制度上实行伦理豁免。特定义务主体若陷入该两难,其法律义务则视轻重缓急和主体行为能力,或者依法减轻甚至豁免,转由其他义务主体或公权力履行;或者依法推迟,以保证优先敦睦伦理,从而消除伦理危机,然后亲自履行。由此充分保证特定义务主体自由行使特殊优先权,全身心履行伦理义务,悉心敦睦伦理,并从根本上圆满履行法律义务,维护法律关系。于是,伦理和法律关系由两难而两全,进而兼顾公序良俗而多全,达至公道。伦理豁免所含的智慧朴而茂,通而深:本乎伦理,使法律植根于本真,圆满履行其重要使命;出于人性,保证法律有合法性、合理性,而成为良法;善待人情,即顺应人之常情,规制不当之情,保证法律真正被认同和遵守,真正有效力和生命力。这样的智慧以常识及其公理性力量,蕴涵旺盛生命力和永恒、普适性因素,纵贯中华伦理法,千年一脉;横通现代法治国家作证豁免权这一类制度,万里友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