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他在娘肚子里,就“参加”了红军,但军龄却从7岁算起。因为他从7岁起,便书写过沙场风流…… 他说自己的职务较低,是“政策亏损”,舅舅贺龙说:是革命的骡子把你驮大的……  相似文献   

2.
他说,中国革命模式相当於美国微软或雅虎模式他介绍我认识的第一位“员工“是一条叫“闹闹”的立功小狗他的管理之道来源於父辈抗日期间的革命故事36岁进入IT界打算50岁退休他说,我不是英雄  相似文献   

3.
陶成章烈士是我的祖父,这篇史料是根据我祖母生前所谈的历史事实整理而成的。祖母孙晓云,生于一八八○年,死于一九六五年,终年八十六岁。她于一九三○年东渡日本,先后参加同盟会和光复会,她追随祖父革命十余年,对祖父与陈英士(其美)的关系比较了解,也时常和我们后辈谈及,现将这些内容回忆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4.
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经历了革命时期的扫清障碍、建设时期的早期探索、改革时期的初步确立与新时代的推进拓展四个阶段,其中,毛泽东领导了革命时期的扫清现代化两大障碍与建设时期的中国式现代化早期探索,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理论与事业的拓荒者、先行者与奠基者。他终其一生心系中国人民与中华民族的命运,致力于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与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两大历史任务,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他主张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反对不顾中国国情照搬旧式民主革命与苏联革命模式,反对不顾中国国情照搬西方现代化与苏联计划经济模式。他在革命时期主张以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扫除实现现代化的两大障碍,以革命解放生产力;新中国初期主张以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推动国家工业化,以革命促进生产力;在晚年为革命与建设的关系所困扰,幻想以“抓革命促生产”并导致了严重失误。他对中国式现代化内涵的认识,经历从“国家工业化”的“一化”,到“现代化的工业和现代化的农业”的“二化”,到“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三化”,再到定型为四个现代化的过程,这表明他对后来二十大报告所概括的中国式现代化五个显著特征,有了初步的认识与探...  相似文献   

5.
马尔库塞社会革命理论的困境主要表现为革命动因困境、革命主题困境和革命道路困境。马尔库塞颠倒社会基本矛盾和无产阶级贫困的因果关系,否认无产阶级的革命主体地位,追求爱欲革命、反对暴力革命,主张“大拒绝”的“总体革命”。他的社会革命理论充满矛盾,是浪漫乌托邦式的设想。  相似文献   

6.
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整个一生,与香港有着很深的因缘。在他一生的事业中,长期与香港保持着密切的关系。香港,不仅是他革命思想的“启源地”,而且也是他开拓革命事业的“策源地”和“大本营”。 (一) 1866年11月12日,孙中山先生出生在距香港不到百里的广东香山县翠亨村。从17岁到28岁(即1883年—1894年)的12年中。在香港前后生活达9年之久。他在香港度过了中学和大学的青年时代。 孙中山的青年时代,正是介于中国近代史上的两大历史事件——中法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之间。在  相似文献   

7.
李启军 《今日南国》2005,(24):52-53
中国近代史上有个臭名昭著的大汉奸叫汪精卫。此人在青年时期因行刺清廷的最高统治者摄政王,成为名噪一时的“志士”,孙中山逝世前又作为“总理遗嘱”起草人而赢得国民党内的普遍尊敬:大革命时期,他是国民党“左派”领袖;抗日战争初期当上国民党副总裁。叫嚷“革命的往左边来,不革命的快走开去”的是他,  相似文献   

8.
黄森林 《老友》2011,(10):26-26
他今年77岁,仍然工作在江西省乐平市众埠镇老龄工作岗位上。他老伴说:“老头子退休17年,没有正儿八经在家呆过几天。他爱革命工作,他把革命工作看得比自家还重要。”广大老年人说:“我们信任他,也敬重他,他那种退休不退岗的工作热情,让全镇老年人活得开心,养得静心,过得称心。”他说:“年龄可以退休,工作不能歇脚,身为党的干部,  相似文献   

9.
柏文蔚是安徽早期辛亥革命的重要组织者。首先,他是安徽多个爱国与革命团体的发起人,组织者和参与者,尤其是他创立的同学会是安徽辛亥革命中具有“革命摇篮”意义的革命团体,他在此基础上与陈独秀一起创立了著名的“岳王会”,并领导和壮大了这一组织。其次,柏文蔚是促使安徽多支革命力量沟通、融合的枢纽式人物,其枢纽作用体现在:他是革命党与会党联络的重要人物,军学两界走向联合的纽带,还是皖南、皖北两大地域革命力量融合的桥梁。再者,柏文蔚较早制定和推广了在新军中发展革命力量的策略,是革命派在军队中发展力量的重要推动者。综而言之,柏文蔚是安徽辛亥革命中的关键性人物。  相似文献   

10.
梁启超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关系密切,他对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作出了独特的贡献:其一,本爱国之心,提出“亦中亦西”的文化观,为东西文化问题的大讨论提供了有重大学术价值的意见;其二,他是陈独秀、胡适、鲁迅、毛泽东等先进知识分子的启蒙导师,其政治思想成了新文化运动勃兴的精神催化剂;其三,他倡导“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文界革命”,组织共学社,编译新书,邀请外国名流来华讲学,又对中国的学术领域作了较为全面的研究,他从多方面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为中国近代学术的演进奠定了基石。  相似文献   

11.
戴望舒是一位“有才能的抒情诗人”。他抒情诗的艺术风格,别具特色,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可谓独树一帜。戴望舒在“五四”以后、特别是大革命高潮中,是一位有所觉醒的小资产阶级知识青年。不过他觉醒之后并没有马上找到和走上正确的道路。他和一部分同类知识青年一样,在  相似文献   

12.
施复亮是国共合作实现之前较早加入国民党的共产党人。可以说,他从1922年成为跨党党员起就开始接纳三民主义。孙中山逝世后,他开始涉足对三民主义的宣传。国民革命失败后,由于对革命前景的判断失误,他选择留在国民党继续奋斗。从此,他以大量的精力研究三民主义并形成了“革命的三民主义”思想。施复亮“革命的三民主义”思想以实行“革命的三民主义”和复活“革命的国民党”为中心内容,以挽救中国革命为最高宗旨,寄托着施复亮探求中华民族解放道路的全部希望。  相似文献   

13.
投降派头子宋江改“聚义厅”为“忠义堂”,从根本上篡改了晁盖的革命路线以后,紧接着,就全力以赴地拉卢俊义上山。一部《水浒》竟用了整整十回的篇幅,对这件事情作了绘声绘色的描写。这是一个多么引人注目的问题啊! 卢俊义何许人也?《水游》中的卢俊义,外号叫“玉麒麟”。在作者笔下,他是梁山泊中地位仅次于宋江的首领。什么文武双全,“疏财仗义”,“英名播满乾坤”,简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凤毛麟角的人物。但是,透过这些狂热歌颂的言词,我们发现了麒麟皮下的马脚。卢俊义其人,是一个穷凶恶极的大地主。他一心与农民起义军作对,狂叫要使梁山治“人人皆死,个个不留”,对革命人民充满了多么刻骨的仇恨!他还声言要“生为大宋人,死为大宋鬼”,誓死效忠皇帝的反革命立场  相似文献   

14.
近代湖湘士风与青年毛泽东思想的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年毛泽东从17岁到27岁(1910-1920)的思想是起伏多变的,经其10年间的探索和历练,他的思想终于完成了质的跃迁。这种变化发展与近代湖湘士风的影响濡染密切相关。在儒学背景下形成的近代湖湘士风相继融合了洋务运动、留学风潮和苏俄红色革命所形成的多元开放的思想元素:传统士人积极入世治国平天下的情怀里融进了“变法”制度的渴望;坐而论道的传统士风吸纳了异域近代西方文明成果而注重“知行合一”……这一切,成就了近代湖湘历史上士人社会群体行动的独特景观。青年毛泽东身在其中,思想不断发展演进:他从探究宇宙“大本大源”期望“圣贤救世”的客观唯心之说走向了“唯我”的“精神之个人主义”,进而走向“知行舍一”的“现实主义”和“实践至善”;严酷的现实斗争和异域苏俄革命的成功又使青年毛泽东抛弃了温和的改良主义思想,找到了“救世”的良方在于“暴力革命”,找到了“救世”的力量在于“民众联合”。  相似文献   

15.
一、托洛茨基的“不断革命”论“不断革命”的理论是托洛茨基于1905年在《开端报》上发表的《社会民主党和革命》一文中明确提出的。他说:“无产阶级的胜利意味着革命的不间断性。无产阶级实现民主的基本任务,直接为巩固政治而斗争的逻辑,也在一定时间向我们提出纯社会主义的问题。在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之间存在着革命的不间断性,”“不断革命成为无产阶级的阶级自我保全的规律”。他不断发展这个理论。1923年他在《新方针》中总结和评价这一理论时:“至于谈到‘不断革命’论,我认为没有任何理由放弃我在1904、1905、1906年以及后来对…  相似文献   

16.
对1927年顷茅盾的思想与创作的历史评价,历来存在两点分歧:一是怎么理解茅盾所说的我“有点幻灭”,但“并没动摇”;二是对他失去党的组织关系的原因和应作何评价。两者都应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立场上,放到当时中国革命现实、国际共运与中共党史史实大背景上作宏观考察。一是茅盾“幻灭”的,是他参与建党时就形成的“革命速胜论”,即认为中国革命是一步到位的“无产阶级革命”,但是他的共产主义信仰从未动摇过。二是茅盾失去党的组织关系的主要原因,在客观方面不在主观方面,因为他公开反对一度控制中共中央的“左”倾盲动主义路线,在具此“左”倾思想的党内负责同志看来,不能认为是“表现得好”而予以恢复党的组织关系。这一切充分表现出茅盾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勇于自我批评,勇于反对错误路线的难能可贵的政治品格与高尚人格。  相似文献   

17.
黄遵宪的诗人地位是人所周知的 ,但他为诗之本意以及他的诗歌的实际影响超出了“诗界” ,却往往是人们所忽略了的。黄遵宪“诗界革命”的实质是思想革命 ,从本质上说黄遵宪是一位启蒙思想家、革命政治家和教育家。兴教育、开民智才是他的“诗界革命”的本真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陈独秀在革命领导权和革命前途两个问題上的观点的分析和论述,认为:在陈独秀的思想中,虽然有许多错误的观点,有的甚至于近乎“二次革命论”,但他思想中更多的是对“二次革命论”的否定。陈独秀的真实思想应该是:革命的领导权属于无产阶级,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陈独秀不是“二次革命论者。”  相似文献   

19.
临汾解放那年,我刚19岁。当时在临汾鼓楼西原行署机关警卫连当文化教员兼团支部书记。陈连长、排长、班长和个别战士比我大外,大部分战士年龄和我相差仅一两岁。所以首长们都亲切地称我们为“红小兵”或“小卫兵”。 十八九岁,正是精力充沛、活蹦乱跳的年龄,可是我们谁也不敢捣蛋!每天不是参加军事训练,就是学习“革命向前进,生产长一寸,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等毛主席教导,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革命歌曲,生活紧张而有趣!  相似文献   

20.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中所说的“文学”,是采用了“广义文学”的概念,既包括文学之文,也包括应用之文。他谈到的文学“革命”,同样是既包括文学之文的“革命”,也包括应用之文的“革命”。他高张文学革命的大旗,不仅为中国文学开辟了一个新局面,而且首开现代应用文写作研究的先声。他在《文学革命论》中猛烈地抨击封建应用文,其目的就是要通过应用文的“革命”来推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在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之际,很有必要重温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继承和发扬五四时期应用文“革命”的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