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清华大学图书馆藏善本书目》2003年1月由清华大学出版出版,第一次全面地揭示了清华大学图书馆馆藏古籍的盛况。 清华大学图书馆的历史可追溯至清华学堂时期。1911年清华学堂创办后,即在教务内设图书馆经理员,负责图书工作。1916年4月,修建了独立的馆舍(现旧馆东部),相应地也引进了西方的图书馆管理方式,健全了组织机构,业务走上了正规。1928年,清华学校改为国立清华大学,图书馆相应地也改为国立清华大学图书馆。此后,经费骤  相似文献   

2.
吴颖 《21世纪》2011,(1):43-44
在国家图书馆古籍馆有一部惟一来自民间收藏的古籍善本,这就是民间著名收藏家韦力收藏的《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疏》。这部经书在它的发源地印度已经失传,只有汉文版还流传于世。据史料记载,尤以辽代刊印的契丹藏经版本为上乘。辽代传世的古籍本来就极为稀少,古籍善本鉴定专家彭震光认为该刻本是一件无价国宝。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国度,有着十分丰富的历史文化典籍遗存。为了抢救这一部份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使其免遭泯灭,并更好地发挥它在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中的作用,遵照周总理生前的指示,在国家文物局的组织领导下,于1978年开始了《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以下简称《书目》)的编撰工作。这是我国目录学史上前所未有的一个创举。它对继承我国古代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繁荣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促进  相似文献   

4.
古籍善本的收藏与其他收藏品的不同之处在于其文献价值,古籍的价值亦主要在阅读和使用中体现,并已形成了独立的收藏圈,甚至成为收藏市场的一只“蓝筹股”。  相似文献   

5.
计算机古籍编目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结合清华大学图书馆古籍文献的编目实践及古籍书目信息数据库回溯建库工作,探讨了古籍文献进行计算机编目的标准、著录格式、著录内容以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汉魏六朝别集类中,收有清末王闿运撰写的《哀江南赋注释》一卷,视为庾信《哀江南赋》的一个注本,这是收书的失误,该注释是王闿运为自己的作品《哀江南赋》所撰。  相似文献   

7.
一、编纂情况介绍《中国蒙古文古籍总目》是由全国少数民族古籍管理研究室、内蒙古自治区民委古籍办和我国收藏蒙古文古籍较多的全国八大图书馆(内蒙古大学图书馆、北京图书馆、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图书馆、内蒙古师范大学图书馆、内蒙古民族师范...  相似文献   

8.
周治 《山西老年》2008,(9):31-31
清朝张之洞对古籍善本的解释有三,一是足本,没有删节和缺卷;二是精本,精校精注,错误极少;三是旧本,即传世很久的木刻本、传抄本和线装书。当代学者对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籍提要》,按学科分为四十卷,是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直接主持的重大课题。它计划将对1912年以前,即辛亥革命以前国内外现存中国古籍,予以全面地调查、编目,在此基础上撰写每部书之提要,这是对传统文化载籍进行一次大总结、大升华,编纂如此大规模的古籍目录与提要工作,学术界普遍认为,这无疑是一项巨大的思想文化建设工程。诚如古文献学大师章学诚所说:“部次条例,将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非深明于道术精微、群言得失之故者,不足与此”(《文史通义·自叙》)。我校为《中国古籍提要》撰写的六个试点单位之一,承担…  相似文献   

10.
我校图书馆五十多年来,着意收集各种善本古籍,颇具地方特色。其中有国内罕见本、未刊稿本及抄校本。该馆为提供学术研究资料,整理馆藏起见,组织专人,在有关专家的指导下,历时年余,编成《中山大学图书馆藏善本书目录》,计收善本古籍1,995种,朝鲜本、日本本古籍216种,每种均详细著录版本情况、书籍内容,以利研究和参  相似文献   

11.
论中国古代文献学的流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自古以来即重视文献及其整理 ,古典文献学渊源流长。学术界关于“校雠学即文献学”之论并不全面 ,校雠学和目录学都是古代的文献学。中国古典文献学有校雠文献学、目录文献学、广校雠文献学三大流派 ,三派均来源于孔子的整理典籍 ,至汉开始分流。校雠文献学注重文献的甄别与整理 ,以校勘为中心 ;目录文献学注重收集与整理、揭示与利用 ,以目录为中心 ;广校雠文献学重视文献的阐释与整理、编纂 ,以学科为中心 ,目录、校勘、版本只是其工具。中国古典文献学的主体是文献整理 ,“辨章学术 ,考镜源流”是古典文献学的精华  相似文献   

12.
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刘咸炘在一篇短文和若干著作中论述了古书的体例、古籍辨伪的方法和理论。他对古书体例的研究,比如其目录学,深受章学诚的影响,在章学诚的基础上加以推演、补充,最终形成自己的理论。他认为古籍辨伪要重视校雠学和辨明书籍的宗旨,且严格定义伪书的概念。在分析一些古籍的真伪时,刘咸炘能够做到不轻疑,不迷信。  相似文献   

13.
抗战时期,中国图书文化事业备受日寇摧残,众多文化典籍被日寇劫掠而去或毁于战火。在此特殊时期,陈训慈征求各类文献,举办图书文献展览会,保护文澜阁《四库全书》与天一阁藏书,撰文与创刊宣传浙江图书文化事业,创建图书馆协会推进全省图书文化事业,为图书文化事业做出了难以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藏书楼作为典藏古代文献的特定场所,传承了博大精深的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对促进近代编辑出版业的快速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明清藏书楼及其刊刻出版历史是最为活跃、最具个性的时期。此期形成众多著名出版中心及刻书业集散地,刻书内容包罗万象,精校精刻久负盛名;影刻技术使影印本成为重要版本类型,且活字、套版及版画印刷术都有长足进步,呈现出版技术多元化状态,对近代出版技术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明清重视文化成果的典藏整理、编纂及出版,编辑出版业进入创作旺盛期,刊刻出版了量多质优的文化成果,可谓我国手工业印刷之集大成,对典籍保护与传播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中国藏书楼为近代出版业的发展传播奠定了坚实基础,成为对中国出版之一大贡献。  相似文献   

15.
谢肇淛的文言小说<麈馀>明末初版后未在国内再版过,目前也不知道收藏于何处;但曾传入日本,并受到日本读者的欢迎,不止一次翻刻.据收藏在日本和台湾的原版和日本翻刻本,可以对谢氏创作<麈馀>的背景、动机加以考察,并了解其写作的主要思想倾向.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藏书文化中的人文精神是通过仁人精神、爱物精神、乐道精神来体现的。仁人精神表现在所藏图书发挥了作育人才的社会功能 ;爱物精神反映在对图书的收集和爱护 ;乐道精神流露了藏书家们对图书的浓厚情感  相似文献   

17.
浅谈我校馆藏古籍的管理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州大学图书馆现收藏有近 4万册线装古籍 ,文章就如何管理与利用这些珍贵的文献资源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考槃余事》版本流传过程中增删分合不断。万历三十四年沈氏尚白斋所刻四卷本与随后的《宝颜堂秘笈》本属同一系统,差异甚微。明末《广百川学海》本始分十七卷,卷次内容与前本相去甚远。清代乾隆、嘉庆年间世德堂重刊的《龙威秘书》本复为四卷,却收录了《广百川学海》本之误辑者。光绪年间《忏华庵丛书》本悉数继承此前诸本内容,且重又厘定为十七卷。综合辨析可知该书假托署名和抄撮造伪等关键内情,后继者当审断从善。  相似文献   

19.
《新编天一阁书目》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宁波天一阁是我国现存最古的藏书楼.其创建者明代范钦主要致力于收集当代的著作和文献,形成了天一阁以收藏明代地方志、科举录为主的特色.天一阁藏书目录的编制,从范钦时代开始,其后不断有新编出现.这些书目,记载着天一阁盛衰变化的历史.骆兆平编著的《新编天一阁书目》,是建国后第一本公开出版的天一阁藏书目录,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天一阁藏书的现状和历史,著录谨严精到,信实可靠,具有学术性。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医药文献整理研究工作的不断加强和国内古籍市场的相继开放,古籍版本鉴定已成为古籍整理、收藏者不可不知的一门学问。试从读书治学、古籍整理、管理编目、收藏与流通4个方面,简要论述中医古籍版本学的作用。其目的在于提高对中医古籍版本价值的认识,以求更好地发挥古医籍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