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克拉丽莎.达洛卫是现代主义文学大师弗吉尼亚.伍尔夫代表作《达洛卫夫人》中的女主人公。虽为上流社会一名普通的中年妇女,却体现了伍尔夫关于人的现代主义创作理念。小说中她为生活而生活,和现实认同,小心地平衡着男性特征和女性特征在本我、自我和超我人格上的冲突,从而极大地丰富了作者所提出的"双性同体"诗学内涵。  相似文献   

2.
史铁生的新作《我的丁一之旅》是一部专为探讨爱情而写的小说,探讨的是爱情中最张狂也最艰深、最扬厉也最隐晦的性爱,显示出作者向禁地开掘和挑战的姿态。  相似文献   

3.
南非白人女作家纳丁·戈迪默的长篇小说《我儿子的故事》通过一个黑人家庭的解体和性爱描写 ,揭示种族隔离政策的罪恶 ,小说视角独特 ,艺术性强 ,给予读者的启示是深刻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站在女权主义批评立场,试对女性个人化写作的重要文本《私人生活》作一评析:小说以女性灵魂的锐度和情感的脆度,大胆表现了以往同性作家少有涉及的性爱主题,对自恋、同性恋、异性恋作了热烈赞美。小说颠覆并消解了男权文化传统中女性性客体的角色定位,赋予女性以主动者、支配者、征服者的性主体姿态驾驭男女间的性爱关系,体现出作者强烈鲜明的女性主体意识。与此同时,在选择异性性爱对象的标准、对同性性爱对象潜意识中的敌意、对被诱奸过程不厌其烦回味无穷的热情描绘中,又显现出小说女主人公和作者陈染思想深处男权意识的清晰烙印  相似文献   

5.
认为女性人物的塑造是福克纳小说的一个主要特点,而"影子性"则是其作品中女性形象不可分割的性质,并且深深根植于当时美国南方现实社会之中。现实社会把这些女性变成了生活中的"影子",从某种程度上说,她们在福克纳小说中的影子性恰恰反映了她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影子性。本文通过分析小说《我弥留之际》中艾迪.本德仑身上的"影子性",探讨虚无主义和传统妇道观对女性身心的毒害和摧残,从而使读者更加客观地看待福克纳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更加全面地解读福克纳的作品,更加深刻地体会他的人道主义立场。  相似文献   

6.
王安忆小说《长恨歌》与《我爱比尔》都以一个女性的爱情探索为主线,展示女性在追求两性关系中对于身体、性爱、爱的片面误读而导致的爱情破产与觉醒,王琦瑶与阿三在这种追逐中共同验证着跨时代的破碎共鸣。其对爱情内涵意蕴的挖掘、对两性关系的思考具有深刻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美国作家菲利普·罗斯小说中的性问题是备受读者和批评界争议的话题。但这种性爱书写折射出当代美国社会性伦理观的嬗变和罗斯本人的性伦理观。本文以《垂死的肉身》为个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分析。罗斯小说中的性爱书写是美国当代社会历史在文学文本中的反映,也是对传统犹太性伦理观念的一种反叛和张扬。小说中的性事书写作为推动小说情节演进的助推器,融入了罗斯对性爱伦理的拷问,体现出他对生命个体的理性与情感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陈忠实小说<白鹿原>引用巴尔扎克的一句话:"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根据这句话的含义,论文分析了各种性爱故事类型,阐述了不同性爱故事类型之间的关系,重点解读性爱故事背后的民族传统文化基因密码:中国社会生成结构是建立在男女性爱关系基础上的"男女-性-家庭-家族-国家-天下"结构.全体社会人员围绕着如何看待男女关系的性,形成了个人、家庭、社会基本道德伦理,进而形成了审美文化观.男女之间的性爱文化价值观就成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密码.中国传统文化本来就是一个建立在"性"基础上的文化,反过来对"性"却采取了非理性的回避和抹煞态度,想尽各种方法和借口抹煞人的合理"性"需求.导致"保守"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常态,民族性格出现了分裂.  相似文献   

9.
《我弥留之际》是福克纳创作的多部哥特小说中的一部。整部小说从不同角度讲述了本德伦一家人运送棺材到杰弗逊的过程中所遇到的种种磨难。在这些磨难当中,死亡意向、恐怖的气氛、扭曲的人物心理等等一系列哥特因素使得这部小说成为了哥特小说领域的典范,挖掘这些哥特因素有助于我们对《我弥留之际》这部小说从整体上把握其深刻的主题。  相似文献   

10.
贾平凹早期性爱小说中的女性多少都带有一定的“仙性”。她们的性爱有一个由亲情、怜情到“性”的演变过程,并以主动的方式施爱于弱者。由于亲情的影响,男人们在接受她们的感情时普遍地产生了一种障碍心理,即乱伦的畏惧心理。对此他们选择“降格”方式,即企图或已经降低了对性爱对象的估价,并降格为“不值得爱的性爱对象”。  相似文献   

11.
道林·格雷是奥斯卡·王尔德唯一的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男主人翁。他以俊美的外表,"一个没有头脑的美丽生物"而被世人知晓。①小说中的亨利勋爵玩世不恭、追求快乐,言辞中掺杂着对上流社会的蔑视与不满。单纯善良的画家贝西尔则希望能通过道德观来塑造道林·格雷。这三个人的形象与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的自我、本我、超我相符合。本文分析道林·格雷抛弃超我,屈服于本我,从而人格失衡,最终走向毁灭的心理历程。  相似文献   

12.
托尼·莫里森在其处女作<最蓝的眼睛>中以"蓝眼睛"(白人文化)作为小说的主题,揭示了黑人女孩佩科拉人物悲剧命运的根本原因.小说中的象征意象不仅深刻地展现了作者创作的主题,并且成为贯穿整部小说情节以及故事变幻发展的重要线索,也使小说蕴含了更加深刻的社会内涵.  相似文献   

13.
鲁迅小说双重叙述者“我”的独立性叙述造成了叙述者与叙述者、叙述者与读者、叙述者与作者之间众声喧哗的冲突与对应 ,自觉的主体性意识的艰难探寻实现了鲁迅“小我”历时性过程中的现在时价值确认  相似文献   

14.
鲁迅小说中的叙述者"我"是鲁迅研究中较少涉及的一个论题.但这并不能掩盖"我"的重要性:从叙事意义上而言,"我"承担了叙事功能的角色并使作品与读者之间产生间隔这一特殊效果;从人物塑造意义上面言,"我"又与作品中的其他人物构成精神同构的关系.这不仅增强了鲁迅小说的复杂性与深刻性,并赋予其作品文化内涵与现代性.  相似文献   

15.
西奥多·德莱塞撰写的小说《嘉莉妹妹》一经发表,便令美国文坛一片哗然。众多评论家和读者指出,德莱塞的小说充斥着低俗、淫乱、性堕落的内容。然而,随着女权运动的蓬勃兴起,数年之后,嘉莉妹妹这个备受谴责的人物竟成为了19世纪后期"新型女性"的典范。本论文,依据弗洛伊德的理论,不仅着眼于欲望与道德的冲撞,而且深刻剖析人物内心世界,挖掘出驱使人类做出选择和采取行动的内在因素。  相似文献   

16.
《献给艾米丽的玫瑰》是美国南方著名作家福克纳的代表作之一。该小说中人物的心理刻画和性格描写与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学说有异曲同工之妙,他们在故事情节发展的过程中体现出本我、自我与超我之间的冲突。通过运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分析小说中的人物,指出了他们在小说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这一全新的角度阐释了主人公艾米丽与当时社会产生的矛盾与冲突及其成因,并深入地揭示了小说的主题。  相似文献   

17.
张资平的性爱小说运用自然主义手法对性爱进行了自然真实的描写。他要表现的是异性之间灵肉一致的性爱才是真正的性爱道德,提倡的应是灵肉一致的新的性道德观。这种新的性道德观对后来的市民小说作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王安忆是一位思想独特而又敏锐的作家,她对女性特别关注。在《我爱比尔》这部小说中,王安忆从性爱的本体出发,把笔触直接指向男女之间的性爱生活,讲述了一个都市女性、美术系学生阿三堕落的故事。本文主要从女性视角来解读《我爱比尔》这部小说,分析阿三的爱情故事与性爱生活,窥探阿三的精神困境以及最后的自我救赎,从而引发我们对女性解放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不能将《如意君传》简单地视作为淫秽小说.在小说发展史上,诸多风格与类型至《如》为之一变.性爱小说的类型化以它出现为标志,它提供了一套标准的性爱小说叙事模式及话语系统.它肯定女性权利,肯定情欲在爱情中的重要性及为历史发展动力之一的观点影响深远,是一部承前启后的性爱小说经典.  相似文献   

20.
张资平的性爱小说运用自然主义手法对性爱进行了自然真实的描写.他要表现的是异性之间灵肉一致的性爱才是真正的性爱道德,提倡的应是灵肉一致的新的性道德观.这种新的性道德观对后来的市民小说作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