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最具综合性和难度性的一项系统工程,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长期困扰广大语文教师的一个难题。下面就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对作文教学的几点认识和做法。  相似文献   

2.
作文教学一直都是语文教学中很重要但又往往比较薄弱的一环,是语文教学的难题,学生刮肚搜肠写一些套话空话,教师精批细改却徒劳元功。再加上在考试当中,作文的分数叉似乎拉得不开,作文教学因此也常常遭到学校和学生的冷遇。几年的高考阅卷经历,让我看到,真正的优秀作文分数是遥遥领先于普通作文的。怎样让学生作文有效、有法,  相似文献   

3.
语文的重心是作文,语文读、写、听、说、思五种能力中,写作能力是核心。而学生却愁语文,怕作文,因此,让学生爱写作、会写作.就成为语文老师的重要任务。对于作文教学,我们有以下几方面的认识、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的真正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但是我们看到,在长期的语文学习中,不少学生对作文严重缺乏兴趣,写作能力普遍较差。很多学生学了多年语文却不会灵活运用,提笔千斤重,表达困难,辞不达意。笔者研究的结果是:这和教师没有积极改进教学方法以及自身的教学态度有很大关系。如果要开创作文教学的新局面,让学生真正喜欢写作,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实施三个转变。  相似文献   

5.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不少学生害怕作文。一提起笔就抓耳挠腮,觉得无内容可写,难以写具体。针对以上问题,我在作文教学中作了如下的尝试。  相似文献   

6.
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作文教学的关键问题是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如今学生之所以大都厌写作文,究其根本就是对作文缺乏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在中学作文教学中发挥老师的作用,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应亟待解决的问题。任何问题的解决都是需要过程的,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也需要经过阶段性的努力。  相似文献   

7.
作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说“能说会写”是对语文教学核心任务的精要概括的话,那么作文教学便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但是,过旧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对作文普遍存在消极心理,学生往往对作文“望而生畏”,导致这语文的“半壁江山”岌岌可危。如何让学生从作文消极心态的阴影里走出来呢?我的思路是:拓展作文教学的空间。  相似文献   

8.
新一轮课程改革,课文教学开展得如火如荼,成绩斐然,作文教学却是“春风不度”,旧鞋老路.依然是学生写,教师改,依然是教师耗费大量精力详批细注.精批细改,学生的写作水平却没有提高。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的局面在作文教学方面延续着,这种现象必须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否则,作文教学就会拖语文教学后腿,语文课改就可能功亏一篑。  相似文献   

9.
作文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传统的作文教学,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教师整天忙于批改作业,改字词、改句段、改全篇,眉批、总批、圈圈点点。然而,发下改后的作文,学生只是看一下分数,或简单地浏览一下批语。由此看来,教师批改作文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学生学到、体会到的知识却并不多。要改变这种局面,把老师从作文堆里解放出来,变学生的被动为主动,  相似文献   

10.
叶圣陶先生曾经提出:“要使学生觉得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一种发展,是一种享受。”然而,现实的作文教学却令人堪忧,不是“享受”,而是受罪,是教师怕教,学生怕写的一种“耗时多,效益低”的难堪局面。如何适应作文课改,落实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转变教师陈旧的作文教学观念,改变作文教学现状,这是摆在广大教研工作者和一线语文教师面前的新课题。而现在,小班化的教育如火如荼地开展着,我们应结合小班化教学,充分利用其优势,在作文教学中充分挖掘快乐作文的实践因素,以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相似文献   

11.
作文.在高考中占半壁江山,也最能体现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思维水平,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实际上,长期以来传统重技法轻积累的教学观念,导致了学生作文的个性已消失殆尽。学生不愿意写,又不敢不写,作文实在是想说爱她不容易啊。07年语文《考纲》在发展等级中也明确规定:“有创新。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像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在新教材使用后,作文创新思维的培养,个性化作文.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一种必然。那么,在平时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个性化或创新能力呢?  相似文献   

12.
作文教学素来被称为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历来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无论是高考、中考,还是小学各种语文考试中,作文都被赋予较高比例的分值。而目前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和厌烦心理却十分严重。长期以来。我们的作文教学一直以知识为本位,以传授知识、训练作:汇技巧为目标,只注重师对生的单向交流,把学生作为一个孤立的个性对象来看待,忽视了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忽视了教学各方之问蕴藏着巨大的学习资源,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作文教学的通常做法是学生作文教师批改,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客体地位,“这表现在……批改时只顾到学生作的文,却忘了作文的学生。他们看见错的就改,认为多余的就删,认为不足的就补上,甚至整段地重写,可是,很少考虑学生为什么错,为什么要  相似文献   

14.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也是对学生进行语文综合训练的终端环节,写作能力是一个人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叶圣陶说:“作文这件事离小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作出什么样的文字,否则就会陷入不切实际的唯技巧论。”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好多孩子平时与小伙伴唧唧喳喳.在家人面前也能滔滔不绝,有时甚至令家长也无言应答.可习作时却常常下笔无神.语言贫乏,内容空洞。  相似文献   

15.
作文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方面,作文素质是学生语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作文教学与学生的人格建构具有紧密的联系。但是,就我们目前的情况而言,中学作文教学是失败的,我们有必要进行反思,进而探索一条切实可行的教改路子,使中学作文教学早日走出困境。现在的中学作文教学以应试为目的,教学毫无趣味和生气,学生不愿写,  相似文献   

16.
作文教学向来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而作文评改又是制约语文教学发展的瓶颈。笔者从随堂听课和与教师的交谈中发现,一般作文教学的模式为“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教师批改——教师讲评”。教师的评改往往耗费大量的心血。然而作文发下去后,学生只关注几句评语。因此.评语如不讲求技巧,不是平等沟通,学生往往心灰意冷,收效甚微。一些教师的评改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相似文献   

17.
刘敏华 《新天地》2011,(8):120-120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蜀道畏途,在农村中学中更是如此。多年的农村高中作文教学中,我最大的感触是:写作文难,教作文难,师生皆难,学生怕写,教师怕改作文,师生皆怕。有时,老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学生却无所收益,作文教学效率低。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作文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它直接影响着学生语文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和提高。那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真正落实素质教育要求,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呢?  相似文献   

19.
在语文教学改革中,越来越多的老师认识到传统的“学生写作文,老师改作文”的方式,易使学生产生依赖心理,从而处于消极被动无所作为的地位,而堆积如山的作文本又成为语文老师特有的沉重负担。辛辛苦苦改完作文发下去,结果呢?学生只看看等级、分数,并不仔细研究老师为什么这样修改。教师的批改成了无效劳力,徒劳而无功。对学生而言,也易养成做事不认真,敷衍塞责的习惯和不肯动脑思考,不愿动手修改的依赖心理,严重地制约了学生作文水平的大面积提高,致使作文教学陷入困境。常言道:“文章不厌百回改”、“善作不如善改”,叶圣陶先生指出“养成自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改变这种状况,只有把作文交给作文的人改,把修改作文的钥匙交给学生,才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重要环节,当然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下面我就针对学生改文谈谈在实际作文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20.
笔者有幸参加了2005年上海高考语文阅卷作文部分的批阅.在阅卷过程中的所观所思.感到时下的作文教学现状的确不容乐观。相当一部分学生作文能力的低下,到了令人不可思议的地步。我们的作文教学怎么了?我们的语文教学又怎么了?我认为.高中作文教学“疲软”,直接导致了学生作文能力“疲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