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使劳动力大量剩余,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出土少,乡镇企业落后,这就毫不犹豫地牺牲了妇女的利益,迫使她们回到家,于是一种立足“家庭”而又“辐射”社会的经济——庭院经济在怀化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妇女迅速发展起来。据对靖州、通道、芷江、新晃等几个少数民族自治县调查,农村女劳力投入庭院经济的比率均达80%以上。靖州侗族苗族自治县40939名女劳力中,有33246名投入庭院经济生产,投入率达81%。大批的妇女劳动力把自己的劳动生产投入到社会经济的运行之中,这对妇女自身的解放和进步,对于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家庭经济结构和消费结  相似文献   

2.
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商品经济问题,是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提出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近年来,我区理论工作者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少数民族地区必须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并对如何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商品经济问题提出了许多建议和见解。但是,随着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商品经济实践的深入,简单地阐明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商品经济的必要性、可能性已经不够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商品经济的实践要求我们进一步思考:为什么少数民族地区商品经济发展缓慢?少数民族地区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怎样才能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商品经济?  相似文献   

3.
如何把握当前的大好时机,继续把民族地区农村经济推向前进,是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而如何正确解决阻碍民族地区商品经济发展的一些问题,尤为亟需。据我们所掌握的情况看,当前阻碍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首先是一些地方群众的商品经济观念淡薄,还没有真正从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思想的禁锢下解放出来。其次,是发展商品经济的服务系统很不健全,特别是为发展商品经济服务的信息系统、流通系统、科技系统力量薄弱。因此,在民族地区开展商品经济教育,强化信息、流通、科技服务系统,是民族地区发展农村经济的关键所在。民族地区群众商品经济观念淡薄,固然有其历史上的原因。但是,我们的宣传教育工作跟不上去,也是一个重要因素。直到今天,有些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群众,还不懂得为什么要发展商品经济,更谈不上自觉地按照价值规律去发展商品生产了。有些地方至今还视自由出售农产品为丑事,生产的产品,仍然只是满足自己的直接需要。据我们最近对湘西桑植县十个乡的调查,近四年来所生产的产品,出售率都在100%以下。如果这种状况不改变,民族地区经济要想有一个较大的发展是不可能的,少数民族人民也很难过上富裕的日子。要改变这种状况,首先就要对广大群众进行商品经济的宣传教育。当然,这种宣传教育不光是靠口头或书面材料来进行,更主要的是通过典型示范、通过具体指导来进行。只有通过具体实际的宣传教育,使群众从中看到或得到好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农村改革的逐步深入和商品经济的全面发展,一大批小城镇如雨后春笋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兴起。这些小城镇以其独具的特点和作用,对我国各少数民族共同体产生了重要影响。研究小城镇对我国少数民族共同体的影响及受到这种影响后少数民族共同体的变化,是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实现现代化,必须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这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在理论和实践上的一个重大突破。从全国范围来说,从自然中自然经济过渡到充分发展的商品经济,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转变。而对于经济发展低于或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来说,原有基础差异很大,发展极不平衡。特别是地处边疆和偏僻山区、林牧区以及干旱、贫瘠地区的少数民族,实现这个历史  相似文献   

6.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有3位傈僳族农民想出售黄连,由于不通汉语,把公斤和市斤搞错了,结果造成很大损失。这个事例说明,不通汉语文对少数民族发展商品经济,学习先进科学技术,是一个制约因素。我们祖国幅员辽阔,民族多,语言文字也多。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灿烂文化、悠久历史的见证。但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出现了新的矛盾。拿云南来说,一千多万少数民族中有六  相似文献   

7.
当前,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我国农村经济正在由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在这种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提高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各种扶助资金(本文重点是指国家支援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和少数民族地区补助经费)的使用效果,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就我区的情况,谈谈个人对这一问题的一些浅见。一、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扶助工作的简要回顾斯大林指出:“胜利了的先进民族的无产阶级必须帮助,真正地长期地帮助落后民族的  相似文献   

8.
民族问题在我们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国家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总问题的一部分。改革开放十年来,少数民族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了很大发展,社会生活发生了重要变化。社会主义建设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改革总揽全局,改革开放这个总方针要贯彻到民族工作的各个方面去。在少数民族地区推进改革开放的首要任务是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发展,使民族和民族问题发生新的变化,民族平等、民族区域自治、民族法制建设、民族地区经济开发、民族教育的发展、人才培养和科技开发等都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民族工作电必须转变观念,深化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族因素,研究政策,以适应大力发展商品经济,推进少数民族地区改革开放的需要。本文提出商品经济观念可否导入民族理论和政策的命题,供研究讨论。  相似文献   

9.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一个多层次的发展商品经济的热潮,正在全国少数民族地区兴起。伴随着商品经济而来的是商品竞争。这对于正在从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迈进的少数民族农民来说,将是一种强烈的冲击。如果不加以引导和扶持,其中会有不少人因受不起风浪而退回到自给自足的“原始乐园”中去。怎样一程一程地把少数民族农民引进商品竞争的行列,这就要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下面顺着“引路—助力—推进”这一思路,陈一管之见。引路:跨进商品竞争的行列从观念上开导。少数民族农民的积极性,不仅和生产相关,而且和经营状态、社会心理、传统观念等诸多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有其自身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劳务输出工作,特别是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重要性日益明显。农村劳务输出与经济、文化落后的少数民族聚居区探寻脱贫致富途径和改善民族心理结构密切相关,是颇具实用价值而亟待探讨的课题。笔者结合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具体情况,试对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劳务输出的必然性及社会作用和发展趋势进行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民族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除汉族外,有55个少数民族。由于历史的原因,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边疆、山区,大部分人口居住在农村牧区,从事农牧业生产,农村经济在民族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农村经济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大部分少数民族的利益。农村经济在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农村是少数民族人口的聚居地,农业是其主体产业。我国少数民族人口的分布在平面上以边疆为主,在垂直分布上以山区高原为主。这些地区无论在历史上还是现代,都远离经济文化中心,很难受到经济中心的辐射,发展现代经济的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远远高于内地和平原…  相似文献   

12.
<正> 制定和实行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在国民经济建设中事关大局。少数民族地区因其经济建设中存在各种不同于一般发达地区的复杂条件和情况,这件事就尤为重要和关键。近几年来,我国各少数民族地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不同程度地涉及到经济发展战略转换问题。本文结合有关材料和笔者调查所得情况,对此试加论述。第一,从发展商品经济需要来看,民族地区必须从封闭的自我型发展战略向开放的商品型发展战略转换。解放后民族地区社会改革的实践已经证明,我国少数民族可以跨越社会历史阶段共同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但是在经济上不可能逾越商品经济这个社会经济阶段。民族地区生产力水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民族之间的流动增多,少数民族入城经商成为许多城市一个现象。面对少数民族依然保持有流出地的经营习惯,一些地方政府在促进城市管理、维护民族团结上缺乏有效的经验。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强调,地方政府在破解少数民族流动经营带来的困扰问题上,需要建立相应的主动服务模式,才能使民族工作变得和谐。  相似文献   

14.
少数民族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是一个令人关注的历史课题。我在《广东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概论》一书中,以广东(包括原海南岛)为例,揭示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商品经济虽经历千百年风风雨雨,萌芽和生长非常迟缓,以致从古代至近代成为近乎停滞的态势。解放后,  相似文献   

15.
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就是否定之否定规律。过去片面强调“以粮为纲”,搞单一经营,给民族地区的经济造成很大损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拨乱反正,发展多种经营,民族地区和内地农村一样,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生产建设迅芝发展,亿万农牧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然而,随着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理论和实践均可证明,多种经营已经不合时宜,应该取而代之的是单一经营。但是,这种单一经营与以往无视主客观条件,一味“以粮为纲”的作法有着本质上的不同。这是从发展商品经济的角度分析,根据当地主客观条件,搞什么经济效益最高就搞什么。从字面看似曾相识,但其实质应刮目相看,这种回复是在更高基础上出现的,包含着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16.
少数民族聚居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十一五”规划,我国将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处于地理位置相对偏远,政治、文化相对落后,经济、生活水平相对贫困的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本文拟从少数民族聚居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义入手,对这些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一、少数民族聚居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1、端正和明确了少数民族聚居区农村建设、发展思路。多年来,少数民族聚居区农村建设和发展的工作机制和思路完全以单纯的GDP为指挥棒。虽然在一定历史阶段,这种机制和思路促进了少数…  相似文献   

17.
当前,影响我国城市民族关系的因素主要有四个: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问题;全球化背景下的媒体宣传问题;清真饮食业的清真不清或者假清真问题;城市少数民族职工下岗问题。这些问题,给城市的民族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任务,在这一过程中,城市已经摸索出了一些十分宝贵的经验:北京城市民族工作堪称我国城市民族社区建设的典范;上海城市民族工作代表了当前我国城市民族工作发展的方向;武汉城市民族工作是我国城市民族工作建立服务型体系的一个典范——  相似文献   

18.
宣恩:庭院经济与联办开发共存彭顺秋为发展庭院经济,造福苗寨侗乡,宣恩民委实行以庭院经济、村级经济为突破口的开发,致富一方,造福千家万户。宣恩县星少数民族集中分布的地区,自风俗、服饰、语言保持很好的小茅坡营苗寨,又有风雨桥犹存的侗乡。为使他们摆脱贫困,...  相似文献   

19.
发展民族地区的乡村企业,是改变经营单一、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发展商品经济、振兴少数民族经济,使少数民族尽快富起来的一个战略问题。过去,由于我们对这个问题认识不够,抓的不紧,尽管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工作,有了一些成就,但相比之下,多数民族乡和村落后于汉族,全省六百三十八个民族村还有二分之一的村根本没有自己的企业,可以说,乡村工业是民族地区经济的一条短腿。 前一时期,我到部分县对发展民族乡村企业做了初步调查,和一些基层干部交换了意见,感到要大力发展民族乡村企业,必须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列宁主义有这样一个原理:社会发展程度比较低的民族,在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下,经过深刻的社会革命,可以越过某些社会发展阶段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这个原理已被中国和其它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所证明。但是,没有一个民族可以逾越商品经济阶段而实现现代化的。我国少数民族要振兴繁荣,根本途径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