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穆罕默德逝世时,伊斯兰教已基本传遍阿拉伯半岛,成为半岛上占统治地位的宗教。穆罕默德逝世后,伊斯兰教开始向外传播。初期的伊斯兰教传播,是和阿拉伯对外征服同时或紧继征服之后进行的。因此,讲伊斯兰教的传播,必须首先谈到阿拉伯的对外征服。  相似文献   

2.
在古代,阿拉伯半岛南端曾产生过著名的滨海文明。而半岛北部的阿拉伯人活跃于罗马帝国与东方贸易的商路。总的来说,阿拉伯人在蒙昧时期,除半岛南部“阿拉伯福地”即也门地区和北部的加萨尼、赖赫米等小王朝已有一定程度的文化外,半岛大部分地区的文化是极其低下的。公元七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在“宗教革命”的旗帜下,完成了阿拉伯半岛的政治统一,  相似文献   

3.
公元七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以宗教革命的形式实现了阿拉伯半岛的政治统一。随着阿拉伯人的对外扩张,到了八世纪中叶建立起一个横跨亚、欧、非三州的阿拉伯哈里发帝国,逐步完成了封建化的进程。在阿拉伯帝国社会中长期存在着奴隶制,虽然它不占主导地位,为什么在帝国能长期存在奴隶制,它的表现形式是什么,对帝国产生过什么影响,本文试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承认宗教是一定社会条件下的历史现象,主张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来解释人们的信仰和宗教的作用问题。伊斯兰教是一个传播广泛、具有深远世界影响的宗教。它不仅是一种宗教,也是一种社会政治、经济、法律及文化的制度。它的兴起和发展,在世界历史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正确认识和研究伊斯兰教的历史,揭示其社会历史作用,是当前宗教学探讨的重要课题之一。对于伊斯兰教的产生,历来学者只述其是阿拉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客观上对阿拉伯社会起了一定的历史推动作用,但对穆罕默德如何创立伊斯兰教及伊斯兰教这一历史现象同阿拉伯社会的内在联系,则涉猎较少,且不够深入。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孔子和穆罕默德个人身世遭遇、思想主张等方面的比较,阐述了中国文化与阿拉伯文化精神的异同,指出二者在人生观、道德现、价值观和社会理想等方面的相通或相似,以及一为伦理型文化,一为宗教型文化的相异,并进一步思考了东方文化的精神特点。  相似文献   

6.
郭永胜 《南都学坛》2006,26(4):39-41
阿拉伯人的早期教育主要在库塔布和清真寺进行,其主要特征表现为:阿拉伯传统教育理论的形成与伊斯兰教宗教思想的发展息息相关;教学与学习神圣化以及办学自由化、民间化;有一些比较先进的教育观念等。伊斯兰教为阿拉伯人的早期教育和培养目标指明了方向;奠定了阿拉伯人早期教育的基础;伊斯兰教同异教派之间的论战,有助于促进阿拉伯人早期教育的发展;阿拉伯人早期教育的机构设置,教育内容和教育体制等也深受伊斯兰教宗教思想的影响。伊斯兰教把初创时期的阿拉伯教育和宗教传播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仅为阿拉伯人的早期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伊斯兰教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7.
大凡宗教,总是有一些清规戒律。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其最核心、最重要的是关于安拉独一的观念和人们对安拉内心的信仰、神秘的体验和情感,因而严格禁止一切形式的偶像崇拜。由于伊斯兰教产生之前的阿拉伯人大多数是偶像崇拜者,要把他们统一在伊斯兰教的旗帜下,就必须废止过去五花八门的偶像崇拜。这些偶像绝大部分是神化了的人物和动物。因此,毁弃偶像并禁止画制人物动物像便成为必要。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了穆罕默德领导的伊斯兰教革命发生的历史条件,从宗教和社会两大领域阐明了穆罕默德在伊斯兰教革命中的作用。文章肯定了伊斯兰教革命在历史上的进步作用,同时也指出了穆罕默德及其发动的这场革命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9.
穆罕默德(570—632年)意为声望很高的人,伊斯兰教的创始者.我国古代史书曾将他译为“摩诃末”、“马哈麻”、“谟罕蓦德”等.他出身于麦加城古来氏部落哈希姆家族的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父母早亡,由祖父阿卜·穆台列卜抚育,祖父去世后,由他伯父阿卜·塔列卜抚养.早年放牧,十三岁时就跟随他伯父的商队到过巴勒斯坦、叙利亚等地,有丰富的社会阅历.他一生为人类历史进程作出了巨大贡献.一、宗教革命前夕的阿拉伯社会穆罕默德所创立的伊斯兰教和任何一种其它宗教一样,在其创立阶段都是多种社会因素的综合产物.而当它一旦成熟定型之后,则立即产生定一尊、排异己的特性,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时,公元六、七世纪阿拉伯半岛面临着经济和社会危机,社会在动荡着.当时半岛正处于原始社会解体,向阶级社会过渡,社会经济发展极不平衡:草原上贝督因人的游牧部落趋于瓦解,从部落内部分化出一批氏族贵族,他们占据绿洲,掠夺奴隶,逐渐形成奴隶主阶级;也门,是一个富庶的农业区,历来有“阿拉伯福地”之称,早在公元前几世纪就建立了几个奴隶制城邦国家,奴隶制发展的比较早;半岛西北沿红海海岸的希贾兹(汉志)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东西交通要道之一,在这条道路上的麦加城,受益于过境贸易,迅速发展成为商业城.整个半岛出现了错综复  相似文献   

10.
《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的经典。它里面包含着深邃而完整的神学体系。它的创始人穆罕默德早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就利用所谓“安拉”的启示树立了一神教的旗帜,在二十三年中统一了阿拉伯半岛。其后裔进而创建了疆域西抵大西洋,东至中国西部的阿拉伯帝国。使伊斯兰教遍及亚、非、欧三大洲,成为仅次于基督教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相似文献   

11.
唐代广州与阿拉伯的海上交通达到空前繁荣,阿拉伯商人大量来到广州贸易,这与唐朝政府奉行开明的对外开放,尊重阿拉伯人的宗教习俗,给予外商贸易上的优惠等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伊斯兰两大教派的矛盾冲突成为中东最引人关注的宗教政治现象之一。作为重要的裂化因素,它不仅严重影响着相关国家的稳定,也不断冲击着整个地区的局势。教派矛盾是历史的产物,它发源于先知穆罕默德归真之后,此后持续存在,不断发展,20世纪中期之后呈明显激化之势,1979年的伊朗伊斯兰革命、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2006年黎巴嫩战争以及2010年年底之后的"阿拉伯之春"是四大刺激性事件。当前的教派矛盾,已是中东穆斯林难以治愈的痼疾。就整个中东而言,教派冲突很大程度上是以教派为掩盖的伊朗与沙特等阿拉伯国家的国家和民族之争。  相似文献   

13.
前不久,沙特王子穆罕默德向16位温州商人伸出了橄榄枝。这位沙特国王第三个弟弟的儿子对温州商人说:"我拿出我在吉达的全部封地欢迎温州商人。"8月17日,16位温州商人已飞抵沙特,与穆罕默德见面。穆罕默德看中温州商人"沙特阿拉伯太富有了,又是唯一未被温州商人开垦的处女地,对我们来说有莫大的吸引力。"一位温州商人在出发前对记者说。  相似文献   

14.
伊斯兰教产生以前阿拉伯人大多信仰多神教,主要是拜物教,而基督教和犹太教的传入增加了人们对拜物教的怀疑.穆罕默德正好顺应了这一时势成为先知,并由于他的良好品质取得人们的尊重与信任,使伊斯兰教义得以广泛传播,并进一步形成一个稳定的伊斯兰组织.  相似文献   

15.
元代回回人与中西文化交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古人西征曾给阿拉伯及中亚伊斯兰文明带来灾难性毁灭 ,同时打开了中西文化交流的通道。蒙元时期大量穆斯林入华 ,带来了阿拉伯伊斯兰地区先进的科技文化 ,包括天文历算、医学、数学、几何学、地理学、化学等方面科学技术 ,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文化宝库。同时中国先进的管理经验、火药武器、印刷术也传入阿拉伯地区 ,其中回回人在元代中西文化交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6.
伊斯兰文明的兴起,根源于阿拉伯半岛由野蛮状态向文明时代过渡的深刻社会变革,包含着信仰的转变和国家的诞生两重内容。穆罕默德时代的伊斯兰国家是在“温麦”的形式下逐渐形成的;广泛的宗教皈依提供了伊斯兰国家的社会基础,进而决定了相应的权力结构。宗教信条的约束和宗教意义的顺从构成新兴公共权力的原生形态,俗权作为教权的延伸构成公共权力的次生形态。穆罕默德作为安拉的使者和公共权力的化身,体现了伊斯兰世界教俗权力合一体制的开端。  相似文献   

17.
伊斯兰法的历史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斯兰法为古代世界五大法系之一。它最初产生于公元七世纪阿拉伯半岛,是伴随着穆罕默德创建的伊斯兰教而来的,所以伊斯兰法又是宗教法,迄今已有一千三百年的历史了。在一千三百年的历史长河中,伊斯兰法随着伊斯兰教和伊斯兰国家的兴起、衰亡和复兴而有着它产生、变化和发展的历史。(一) 公元七世纪,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推行伊斯兰教,并统一了阿拉伯半岛,形成了政教合一的伊斯兰国家。穆罕默德在传教的过程中,创建了伊斯兰教的经典《古兰经》。“古兰”为阿拉伯语Koran的音译,意为“诵读”。穆罕默德宣称它是真  相似文献   

18.
面向21世纪中阿文化关系研讨会于1999年8月23日至27日在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系国际会义大厅隆重举行。出席本次会议的有中阿专家学者、知名人士及阿拉伯国家驻华使节等共120余人。在开幕式上,北外校长陈乃芳教授、阿盟教科文组织总干事穆罕默德·米里先生、教育部王永达副司长、阿联酋驻华大使兼阿拉伯国家驻华使团代理使团长伊斯梅尔先生先后致辞,阿盟驻京办事处主任萨基特博士也代表阿盟秘书长马吉德博士向大会致辞。所有致辞一致强调中阿在各个领域,尤其是在文化和语言等方面进行合作的必要性;同时还强调,中阿文明和文化有着密切的关…  相似文献   

19.
两极格局终结后,全球化的时代真正到来了。现代化浪潮席卷世界,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宗教也在潮流中发生着变化,出现了全球化的宗教复兴运动,古老宗教的复兴和新的宗教的孕育都与现代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社会的各种变迁打破了传统社会的体制、秩序、价值观,人们感到迷茫与困惑,成为宗教复兴的社会根源。  相似文献   

20.
全球化浪潮对阿拉伯世界的冲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 8 0年代以来 ,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这股浪潮既给各国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条件 ,也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和挑战。作为第三世界和发展中国家的阿拉伯世界 ,由于自身和客观的种种原因 ,正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经受全球化浪潮巨大的冲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