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毛主席告诉我们:“我们必须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批判地吸收其中一切有益的东西,作为我们从此时此地的人民生活中文学艺术原料创造作品时候的借鉴。有这个借鉴,和没有这个借鉴是不同的,这里有文野之分,粗细之分,高低之分,快慢之分,所以我们决不可拒绝继承和借鉴古人和外国人,那怕是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东西.但是继承和借鉴决不可以变成替代自己的创造,这是决不能替代的。文学艺术中对于古人和外国人毫无批制的硬搬和模仿乃是最没有出息的最害人的文学教条主义和艺术教条主义。”(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我们现在根据这种原则,来探讨唐代的伟大诗人杜甫对文学遗产继承的态度。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我们必须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批判地吸收其中一切有益的东西,作为我们从此时此地的人民生活中的文学艺术原料创造作品时候的借鉴。有这个借鉴和没有这个借鉴是不同的,这里有文野之分,精细之分,高低之分,快慢之分。  相似文献   

3.
盖房“基构”,园林筑建,讲究结构巧妙,钩心斗角,浑然一体。作家写小说,莫不如此,众多的人和事,纷然杂陈,如何使之井然有序,组成“天衣无缝”的艺术品,产生惊心动魄的艺术魁力,精巧的结构是其重要手段。著名作家张恨水在其代表作《啼笑因缘》情节结构中,既继承了我国优秀的古典章回小说传统艺术,又有自己的独特创新,他为作家构思情节提供了宝贵的创作经验。本文简论《啼笑因缘》结构艺术中的悬念、穿插和照应。  相似文献   

4.
美国西部经典片《关山飞渡》片头有一句画外介绍;“此片脱胎于《羊脂球》影响而写成。”这里,我们主要不是以历史——传记的角度去研究《关山飞渡》的作者如何接受了法国作家莫泊桑短篇小说《羊脂球》的影响,而是借鉴形式主义批评的方法,直接进入《关山飞渡》和《羊脂球》的本文,通过寻找意义标志来探索两部作品的异同。从而作为一个例证,说明电影这种综合艺术如何借鉴文学的结构,文学的典型,以及文学的描写和叙述,再用自己独特的语言表达自己所要表达的一切。  相似文献   

5.
老舍与狄更斯顾国柱艺术象空气和流水一样没有国界。任何一个有成就的作家,都不会囿于某个地域、某个民族的审美规范和文学传统,而总是广开艺术之径,从多种艺术理论和纷繁的艺术作品中,开阔自己的艺术视野,博采众长,注意借鉴和吸收不同国度艺术大师的创作经验。中国...  相似文献   

6.
文章针对过去闻一多《死水》研究中各执一端只看到其“金银盾”一面的偏颇,认为该诗是唯美、颓废和爱国的统一。作家纵向继承中国古典诗词精髓的同时又横向借鉴西方现代主义表现方式,用象征手法通过浓丽繁密而具体的意象表现出深邃而隐幽的主题。因为该诗是作家在其深厚艺术功力的基础上建立在现实的人生底基石上的生命表现,这才使之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具有极高地位。因此,我们这才明白那些虽然也具“三美”但却缺乏艺术功力的诗作为何终被文学史遗忘。  相似文献   

7.
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的长篇小说《远大前程》是他所有作品中无论从语言上还是结构上都堪称是最完美之作品,体现出他复杂多变的艺术风格。他的小说运用一系列的艺术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长短句并用、人物的本色语言、重复与对偶等等,刻画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给读者带来了美的享受和深刻的启迪。  相似文献   

8.
《自私的巨人》是英国唯美主义作家王尔德的童话作品。本文从《自私的巨人》中的挣话原型和宗教原型入手,解析宗教、唯美主义对作家的艺术观乃至人生观所产生的影响,得出童话这种体裁是作家表达自己最恰当的载体,是作家“艺术生命与宗教生命的一致”的体现。  相似文献   

9.
在描写苏联农村“城市化”,传统文化受到冲击的过程中,别洛夫始终把握着和谐这一重要的哲学思想。早期的中篇《凡人琐事》表达了这种和谐的存在(人、动物、季节等各种现象同具生命本质,循环运行)以及它解体的开始。由此,别氏又写了“哲学人”的产生。别氏作品的形式也富有哲学意绪。别氏作品对我们的启迪是:作家对现实的把握越深刻,艺术表达越逼真,其哲理内涵越深邃。这种朴实直观的表现手法对哲理小说的创作有其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王统照是“五四”时期一位多产的作家和诗人。在他创作的大量作品中,我认为短篇小说《沉船》是富有特色的一篇。因此,探讨这篇作品,不仅对进一步认识作家的美学思想和艺术特色是必要的,而且对更好地继承发扬“五四”以来优秀的文学传统,也是会有裨益的。王统照的《沉船》不是作家随便涂抹的一篇文字,而是代表衷作家创作思想上的一个重大  相似文献   

11.
远在一千二百多年以前,伟大的唐代诗人杜甫(七一二——七七0)创作了光辉灿烂的诗篇。毫无疑问,这份优秀的古代文化遗产应该由我们来继承,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以建设我们的社会主义的新文化,特别是作为创作社会主义新诗歌的借鉴,更具有重要的意义。有无这个借鉴,是大不相同的,这里有文野、粗细、高低、快慢之分。为了繁荣我们的社会主义的新诗歌,我们决不可拒绝继承和借鉴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当然,继承和借鉴决不可以变成替代新的创造,那是不应该也不可能替代的。  相似文献   

12.
《镜花缘》是清代作家李汝珍所著,鲁迅将其归类为"才学小说",并为其定义,同时针对其产生的社会背景、文本特征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梳理和总结论述,特别是对《镜花缘》的评述考证,奠定了《镜花缘》的历史价值。同时,鲁迅对《镜花缘》的艺术手法加以评价和总结,并在自己的创作中继承、发扬。  相似文献   

13.
文学的忧患意识,是作家对现实人生、社会现状的深邃思考,是历代进步作家对国家兴亡、人民苦难深切关怀的艺术表现。中国文人自古就有强烈的忧患意识,瞿秋白的忧患意识不仅仅是对中国文学传统的继承,更来自俄罗斯文学的影响。在俄罗斯文学作品中,表现的往往是忧世之思的大忧患,与其不同,瞿秋白散文集《饿乡纪程》中表现的是个人之忧的小忧患向忧世之思的大忧患的转化。  相似文献   

14.
美国当代重要作家伯纳德·马拉默德一生都在致力于小说创作艺术的探索.<杜宾的生活>是马拉默德在继承和发展其前期作品的主题和创作技巧、融传统和现代叙事艺术手段为一体的基础上创作的一部优秀长篇小说,是其叙事艺术创作的集大成之作.本文从双重视角、自由直接引语、快速切换三个方面分析了马拉默德独巨匠心的叙事艺术,以期给读者提供一个欣赏该部小说的全新视角.  相似文献   

15.
一切文学都产生于一定的历史时期,一定的民族地域之上。但真正优秀的文学又必然超越具体的时间和空间,超越时空是一切文学具有永久和普遍生命力之表现。钱钟书的《围城》即具有这种超越时空的艺术魅力。这不朽艺术魅力的获得,在于作品卓尔不群的艺术品格。作者以超越意识为调控机制,选择透视国人文化心态的艺术视角,并把这种“透视”物化为艺术实体,使人在审美的艺术享受中引起思索、得到启迪。  相似文献   

16.
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复活》写于1889年到1899年间,这个时期,随着俄国解放运动的高涨和深入发展,随着托尔斯泰世界观的根本转变——从贵族地主阶级立场转到了宗法制农民的立场,《复活》不仅体现了“撕毁一切假面具”的“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思想特点,而且也体现了作家在文学创作中运用“心灵辩证法”的艺术特点更加娴熟、更加完美了。所以,《复活》既是托尔斯泰一生思想探索的总结,也是艺术探索的总结。这部巨著把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的创作水平推到了高峰,“成为全人类艺术发展中向前跨进的一步”。近一个世纪以来,《复活》以其博大精深的内容,精湛无比的艺术,赢得了世界人民的赞誉,并为世界各国文学丰富了自己的文学宝库,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借鉴。本文试图以《复活》为例,把托尔斯泰引起俄国作家乃至世界作家赞叹的“心灵辩证法”这种独具一格的心理描写作些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文学本体,是文学创造主体通过语言引起欣赏主体的意象再创造和情感反映的艺术存在.一切文学作品都包含知、情、意,都通过语言形式来表现,这决定了文学本体有它多重因素的统一性;但是,各个不同作家的不同作品又有各不相同的艺术个性,呈现出独特的本体美.《野草》的本体美是卓异鲜明,光彩熠熠的.《野草》蕴含着浓郁的生命意识.任何真正的艺术品,都是生命意识的审美表现,不过比较起来,自然有浓淡之分,高下之别,有个性的差异.生命意识总是通过生命个体表现出  相似文献   

18.
任何文学都是作家对人生的感受,是作家用特种符号记录下来的人生体验。张承志的长篇小说《金牧场》,就是他对世界人生的感受和认知。作者用充满激情和睿智的新鲜感受,启迪人们从理想、人生与命运的搏击中作出自己的理性思辨和审美判断。  相似文献   

19.
论《浮躁》的文化涵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平凹开笔写《浮躁》时,文坛上正有一股“文化热”浪潮。凡有创作个性和艺术追求的作家,都试图为自己的作品营造一种浓郁的文化氛围和文化景观。有削足适履者,也有融会贯通者。贾平凹对中国民族文化精神有着深刻的理解和准确的把握,这种文化精神对《浮躁》的浸润,使得这部荣获“美孚飞马文学奖”的长篇小说,显得更加凝重、丰厚、隽永。 英国文化人类学创始者泰勒说,文化是“整个生活方式的总和”。对于一位作家来说,  相似文献   

20.
永贞革新失败,柳宗元被贬永州.十年贬谪生活,柳宗元写下了著名的《永州八记》.如果就数量而论,其在中国古典山水游记中仅为凤毛麟角,然而其内容的博大深邃、表现方式的精湛独到,恐怕却又为历代山水游记作家们望尘莫及.山水游记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重要领域之一,中国独特的地理环境、秀美宜人的山川风物,为作家们提供了一个纵情挥洒笔墨的广阔天地,无数作家勤耕不辍、流连忘返,使得山水游记大放异彩.然而一般来说,山水游记在不同作家笔下,因时空的变化,作家自身际遇的差异,其内蕴与外现的角度尽管不一,但侧重客观再现景物,继之而抒情却是显而易见的,它几乎成为固定的模式而为历代山水游记作家们所效仿.柳宗元永州山水游记对此的借鉴自然不可否认,但标志一个作家的成功却不仅仅是对文学传统精华的继承,发展创新才是艺术生命力的精髓所在.这种发展创新在柳宗元的山水游记中即表现为在精神与自然的完美融合中再现山川风物、真情、人格.仅此可以说是其之所以被誉为“游记之祖”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