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劳动法》第31条对劳动合同的单方解除作出了规定。但在司法实践中,因对这一问题的认识理解不一导致产生了不少争议。本文通过对第31条法律理解的研究和法律适用的探讨,对劳动合同的单方解除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着眼于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探究,首先明确了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概念,列举了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三种情形:随时解除,预告解除,特殊解除,针对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争议讨论,探讨了实务中3个有关问题:劳动者未履行30天通知期的法律认定,劳动者未履行30天通知期用人单位是否可以主张违约金,30天通知期与脱密期冲突的效力认定等. 相似文献
3.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赋予劳动者单方预告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该项权利体现《劳动合同法》倾斜保护弱势劳动者之立法精神.预告解除权又称辞职权,对于其究为何种性质权利,目前理论上并无准确定论.其具体性质将影响劳动者能否撤回或撤销先前的辞职意思表示、在预告期内与用人单位间劳动关系存续状态、劳动合同解除效力发生的时点等问题.本... 相似文献
4.
作为确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劳动关系的重要凭证,劳动合同是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主要法律依据。在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劳动用工很不规范而劳动执法监察又往往难以到位的现实环境下,劳动合同的立法引起了法学界和社会有关方面的高度关注。2005年10月21至23日,中国劳动法学研究会年会暨劳动合同立法理论研讨会在上海举办,来自劳动保障部门、工会、企联等部门机构的专家和全国30多所院校的劳动法学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代表们就劳动合同立法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会议主要探讨了九个方面问题: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宗旨与原则、劳动关系与劳动合同的主体、劳动合同的效力、商业秘密与竞业限制、劳动合同的期限研究、解雇保护制度研究、劳动派遣的法律规制、非全日制就业的法律制度探讨、违反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5.
6.
《劳动法》第29条规定:“劳动者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间的”,“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用人单位不能依据《劳动法》第26条、第27条的规定,以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 相似文献
7.
<劳动法>第25条规定了用人单位解除劳动者劳动合同的4种情形.即:(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二)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四)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用人单位如何正确贯彻执行<劳动法>第25条,依法解除过错性劳动者劳动合同,涉及到对这一条款的法律内涵的理解及其运用问题. 相似文献
8.
解除高级管理人员职务的法律适用 《劳动合同法》第35条与《公司法》第147条之冲突与解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综观世界各国的规定,高级管理人员的范围相当广泛。本文认为,高级管理人员的范围应当确定在负责企业整体工作或涉及企业全局利益的高层,而不应包括仅涉及部门工作和部门利益的所谓中层。因此,高级管理人员应包括公司的董事、监事、总经理、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等最高层级的管理人员。我国《公司法》对高级管理人员的定义与学说上有所不同,其第217条下了如下定义:高级管理人员。是指公司的经理、副经理、财务负责人,上市公司董事会秘书和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人 相似文献
10.
11.
一、《劳动法》关于劳动争议的规定,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的提练和浓缩1993年7月6日,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简称《条例》)。1年多来的实践证明,《条例》符合我国国情,保障了劳动争议处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劳动法》第十章劳动争议,对《条例》规定的劳动争议处理原则、体制、程序等内容予以保留,并进行提练和浓缩,除第82条申请时效由6个月改为60天外,其它没有大的变化。如:《条例》第四条规定了处理劳动争议的3条原则:(一)着重调解,及时处 相似文献
12.
《劳动法》的颁布实施是我国人民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在学习中我感到,我国第一部《劳动法》具有以下鲜明特点:1、内容全面,高度概括。13章107条使劳动工作的各个方面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劳动法》是整个劳动法律体系的"纲"。2、覆盖面大,适应面广。它适用于我国一切企业、个体经营单位 相似文献
13.
一、坚持国家宏观调控的基本原则《劳动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国家对工资总量实行宏观调控。在学习《劳动法》的同时,我们一定要紧密联系实际,把国有企业的工资总额分别不同情况,纳入宏观调控的管理范围,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既要以市场为取向,坚持宏观调控、内部分配企业自主的指导思想,不断深化企业工资制度改革,逐步建立适应企业特点的工资制度和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又要搞好分 相似文献
14.
《中国劳动》今年第8期《试析劳动法的调整对象:劳动关系》一文对新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劳动关系进行了系统具体的分析,并对如何处理几种事实劳动关系引起的劳动争议提出了比较可行的意见和建议,这为我们以后处理劳动关系引起的劳动争议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但是在细读该文后,我对其中如何认定劳动关系的几点意见不敢苟同。一、文中“对于劳动者的主体资格,应当是年龄16周岁以上、具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排除公务员、现役军人、在校学生)。”我认为这种说法不妥当,根据《劳动法》第2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下… 相似文献
15.
<劳动法>实施已有10年.10年来,<劳动法>在调整劳资关系,保护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劳动关系日趋复杂多样,现行<劳动法>的不适应性也逐渐显现,完善<劳动法>已成为一件迫在眉睫的大事,借此机会,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6.
《劳动法》第25条关于试用期内的"录用条件"应作宽泛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关系建立的过程,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招聘录用的过程。对用人单位来说,在招聘录用过程中,尽管其竭尽所能,仍然不能保证其对应聘者有全面准确的了解,进而也就不能保证所录用的是符合其要求的劳动者。这就有点类似于男女婚姻,在恋爱时期,一方总不免会刻意地在另一方面前掩饰自己的缺点,这些被刻意掩饰的缺点,又总是会在结婚以后慢慢暴露出来,然后就会有离婚官司(笔者作为民事法官,此类现象自然是屡见不鲜)。并且,两者还有一个惊人的相似之处,由于法律对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权利的行使有着严格的限制,用人单位要消灭一个已经建立起来的劳… 相似文献
17.
《劳动理论与实践》1995,(5)
认真贯彻好《劳动法》是今年劳动工作的重大任务。贯彻实施《劳动法》第一年的工作已过去几个月了。各地在《劳动法》的宣传教育、思想舆论、培训干部、组建机构(劳动监察和仲裁队伍),制定配套法规、清理废止法规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形势平稳,各级反映良好。与此同时,也应该看到,贯彻《劳动法》的形势并不宽松。因此,劳动部强调必须抓好以下几项工作:首先要严格执行《劳动法》规定的各项劳动标准和规范。不能打丝毫折扣。但对一些具体问题,要加强分类指导,因地制宜的分步到位。例如集体合同问题,在具体执行中必须慎重稳妥,坚持先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中试行,待取得经验后再逐步在具备条件的国有企业推行。切不可一哄而上,大面积铺开。其 相似文献
18.
19.
本刊今年第6期《不同效力等级规范性文件的法律适用》一文,主持人及嘉宾都认为原劳动部《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劳部发[1994]481号,以下简称《补偿办法》)为规章。本人有不同观点.现提出与大家商榷。《宪法》第90条第二款规定:各部、各委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