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在言语交际过程中 ,欲用较少信息符号去传递较多信息量 ,完成较大任务 ,作为交际主体的信源 ,必须具备表达内容上的选择能力 ,把握信息传递时机的能力和选用修辞方式增强信息量的能力。同时 ,作为交际主体的另一方信宿 ,要对信源发出的信息做出准确判断 ,要适量地反馈信息 ,并且善于用修辞和逻辑手段扩大反馈信息量  相似文献   

2.
一 从信息论的观点来看,语言是一个能够传递信息的符号系统。人们之间的语言交际,实质上是一个信息的传递过程,是一个信息的编码——解码过程。人们在进行交际时,由于客观语境的制约和主观表达目的的控制,除了运用词汇系统,语法系统构成自己的话语以外,还要运用修辞系统对话语加以整理、调节和变换,这样才能保证信息的有效传递和交际的正常进行。 正是由于人们运用修辞系统对话语进行多种多样的调节和变换,因此,我们常常可以发现这样的现象:话语表面上所表达的意义,并非是说话人所要表达的真正的意思;说话人真  相似文献   

3.
按照符号学的一般概念,可以把词的语用意义或词汇意义的语用方面定义为:说话者在言语实践中固定下来的,对所使用符号的态度,以及这些符号对人们的相应作用。意义的语用方面(语用意义作为“内容实体”)指的是词义中依靠有标记的单位对所指作出评价的独特语言表现,也即词汇意义中具有评价情感色彩和起修辞鉴定作用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在借鉴汉语修辞学和西方修辞学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本文认为传媒语言主要是指由视觉语言、听觉语言和视听语言综合构成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涉及信息传播中的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传媒语言中的非言语修辞实际上就是传播者运用非言语的形式来说服受众,寻求受众"认同"的"象征性交流活动"。它与言语修辞关系密切,各有侧重。传媒语言中非言语修辞的恰切运用,对传播行为达到预期目的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委婉言语表达就是将体现交际意图的话里意义隐含在话表意义里发送给对方 ,因此要求编码时言语形式选择正确 ,而解码时含义信息即思想内容理解准确。委婉言语形式的选择受制于交际对象的领悟能力、心理状态、交际双方的特定关系与交际环境。编码往往采用逻辑手段和修辞方式进行 ,解码则依据委婉言语形式 ,联系特定的言语交际环境 ,去分析理解规范语言比较信息、变异语言联想信息和逻辑语言推断信息 ,并针对不同情况 ,采用顺应含义信息或话表信息的正面反馈和规避这两种信息的侧面反馈  相似文献   

6.
一般交际,是相对于审美活动中的二度创造而言的。一般交际的目的,是通过语言来传递信息,而不要求把这些信息作为审美对象。在一般交际中,虽然信息的传递是由语音、符号、语义共同来实现的,但它们的作用是不同的。语音和符号是传达语义的形式,语义才起着信息载体的作用。由于语言的模糊性主要表现在语义上,因此,一般交际中的信息传递便  相似文献   

7.
在禅宗修辞活动中,非语言方式被广泛运用,它们不仅可以补充言语信息、替代言语信息、强调言语信息,还可以传达悟性信息、灵感信息,这与禅宗修辞以“利于开悟”为中心原则是相统一的。禅宗非语言方式的修辞手段主要包括“喝”、沉默、动作语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8.
冗余现象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冗余信息是指信息传递过程中比实际需要多的信息,它普遍存在于语言中。在语言交际中保持适度冗余是必要的。冗余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信息复现和信息蕴涵。英语语言符号系统本身及语言符号使用过程中均存在大量冗余,前者主要体现在语音、词汇及语法层次上,后者主要体现为重复、宕词、应酬语、感情词语及违反会话“合作原则”。正确认识、把握冗余现象,可从听、说、读、写及测试等方面促进英语教学。  相似文献   

9.
翻译是将一种语言符号所蕴涵的信息用另一种语言符号传达出来。从符号学角度出发,借助语义学和语用学的相关理论,对两种语言间的能指和所指进行整合研究,认为翻译是两种语言在语用基础上的言语间的语义对比,从而最终求得翻译时真正体现语用意义的实质。  相似文献   

10.
按照信息控制修辞理论,教师语言是一种信息控制修辞活动,以特殊语境下语言的理性信息、潜在信息、风格信息和美学信息的传递,达到理想控制、高效控制。第二语言教师可从其独特的信息编码特点入手实现其教学艺术。  相似文献   

11.
从信息论的角度看,语言是一种传递信息的符号系统,修辞是为了更好地传递信息的手段。从这一角度讨论超常搭配,旨在说明,超常搭配是传递信息的有效手段,它的信息容量大,蕴含广,具有特别的表达功能。由此我们更能够清楚地看到超常搭配的巨大作用,从而运用这种有效手段更好地传递信息,进行交际。  相似文献   

12.
语言的符号性与文学言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语言不是观看世界的透明窗户。语言的符号性使文学言语拥有了特殊的语用方式,产生其自身的意义。本文从语用学角度,对文学文本中语言符号的所指和能指的使用作了具体探讨。文学符号的所指在指称上力求具像,但在内涵上却力图制造多义性,形象则将这两种特性集于一身。因而,隐喻和象征就成了文学表现的主要课题。另一方面,通过对音调、韵脚、韵律及节奏的对应性处理,语言的能指也被用来表现意义。由此可见文学意义产生方式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3.
论新闻语言变异的修辞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新闻语言中,因题旨情境的需要而进行的语言变异能够达到比规范用法更加有效的修辞效果。语言既要有规范的结构又要在实践中创新。变异是在遵循语言结构规范原则的基础上进行语言建构创新的重要手段,那些符合语言现有规范一般规律的变异是语言发展的原动力之一,它们在表达概念意义和传递理性信息的基础上能够产生丰富的潜在信息和美学信息。部分变异有可能成为新的语言规范进入语言体系。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语言的符号性出发,探讨了语言的意义和所指的意义和关系,并以此作为理论依据分析了委婉语的交际功能得以实现的原因,认为因为语言符号和其所指之间并无直接联系,人们理解语言符号主要是通过长期以来形成的关于某一语言符号的概念.因此言语交际中,可以用委婉语来代替另一些可能引起摩擦的言语.  相似文献   

15.
英语作为语言是传递信息的工具。用英语语音进行信息传递时,信息的接受者仅通过听觉来获取信息要承担更加繁重的心理过程,对于把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中国学生而言,这是一个难以把握的过程。本文从心理学的层面探讨这个过程。  相似文献   

16.
处于静态的任何语言单位只有当它进入动态的言语实践中时才能显示其语用价值,如何实现语言单位的这种语用价值?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我们认为,除了一般的语法、逻辑、语义组合规律之外,更多地依靠的是修辞链。在《论修辞链》一文中我们曾指出:“修辞链是一种符合言语表达规律的语言表达机制”。《论修辞链》主要论述了修辞链在言语表达中对语言单位的“粘合”作用,实际上,修辞链对言语表达中语言单位的“离”与“合”具有特别的潜在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句子的功能所实现的交际任务是传递信息。根据话语信息传递和语言交际功能理论原则,通过甄选科技英语相关例证作为分析语料,从英语的科技文体视角探析了疑问句在科技英语信息推进中的五大作用,同时指出了解这些相关作用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非言语语的交际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言语语是人类交流思想、传递信息、表达情感的语言符号系统,具有自己的特点和交际功能,单独使用可以有表示感情、代替语言、传递信息、表示礼仪等功能;与语言混合使用时具有强调、重复、补充、暗示、抵触、替代、表露和掩饰,以及警告功能。  相似文献   

19.
瑞土语言学家索绪尔(1857-1913)提出了“能指”与“所指”这套符号概念,用以说明抽象概念或具体事物跟用来表示抽象概念、具体事物的语言符号之间的关系。概念、事物及其意义叫做“所指”;概念、事物及其意义的言语表现或文字表现叫做能指。在某种程度上说来,所指处于能指的背后,并且只有通过能指才能到达所指。能指是中介物,它需要有物质为依托,“意义”是能指与所指联结的产物。研究“能指”的指称能量究竟有多大?它与“所指”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这是语言符号学所研究的范畴。首先关注的是“称谓”,即给予具体事物或概念一个…  相似文献   

20.
语言可分为言语符号系统和非言语符号系统.非言语符号系统,即能表情达意的体态动作--身态语言,是指对言语符号系统起重要辅助作用的交际符号.研究身态语言现已发展成为一门新兴学科--人体语言学.身态语言可从不同角度分类;身态语言既有共性,又有差异性;人们时刻都在使用身态语言.研究并运用好身态语言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可增强公关的魅力与活力,促使人际交往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