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唐闻生和王海容几乎参加了毛泽东、周恩来与来访的各国政要、知名人士的所有会见,唐闻生亲身见证了许多影响世界格局改变的重大事件。  相似文献   

2.
70余年的创作生涯,上百幅反映民生、描绘自然的木刻作品,他是目前健在的年纪最长的中国版画泰斗。 一幅流传至今的鲁迅先生木刻像,一幅鲜为人知的鲁迅先生速写遗像,1936年在他的木刻刀和画笔下诞生。  相似文献   

3.
2007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十周年纪念日。在香港回归的历史过程中,有一位特殊的中同外交官是不能不提到的。他,就是原中国驻英大使柯华(1978—1983年在任)。柯华,这个名字伴随着的是一段不平常的历史。但他却总谦虚地说:‘我不是历史人物,我只是历史的见证者。”  相似文献   

4.
季雨 《当代老年》2013,(5):31-32
对联是中华民族独有的一朵文学奇葩。众多优秀对联,不仅是国人方方面面的写照,同样也是历史的见证。读联佳旬,抚今追昔,无数往事依然令人心潮澎湃,感慨万千!  相似文献   

5.
季雨 《老年世界》2009,(16):12-13
对联是中华民族独有的一朵文学奇葩,时值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六十周年,重温数十年来的名联佳句,无数往事令人感慨!  相似文献   

6.
游览舟山,了解舟山群岛的荣辱兴衰,就好像阅读一部历史教科书。  相似文献   

7.
收藏粮油等计划票证是近年来继邮币卡之后新兴的一种收藏活动。确实,粮票的产生、发展、演变的过程反映出复杂的经济活动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有人评价粮油票证是“方寸天地经济风云”、“粮票方寸间,一部经济史”、“集票证之珍品,览历史之演变”……可见其收藏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一些世界著名的古董车与名车收藏的趣闻。  相似文献   

9.
公共外交在中国起步虽晚,但发展很快。从中央最高层到外交执行部门都高度重视推动中国公共外交,甚至包括媒体、大中企业和普通公民参与公共外交的意识也越来越强,对公共外交投入了极大的热情。 公共外交能够受到全国范围内如此高度的重视,是一件可喜的事情,这对于中国公共外交事业的意义和影响是深远的。总体来看,当前中国公共外交有机遇,也有挑战。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对中东热点问题的类型、影响,热点外交的基本概念进行了理论阐释。在此基础上,本文对中国中东热点外交的演变进行了历史回顾,对中国中东热点外交的核心理念、基本经验及其对中国外交创新的意义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山东淄博市周村享有天下第一村之盛誉,周村的前身是商朝的於陵侯国,於陵故城周围出土的大量丝绸残片和陶质、石质纺轮,生动地反映出周村以丝绸业为代表的工商业发展状况。新中国成立后从周村第一个集体企业福利丝织生产合作社建立,到棉织一至四厂、制丝厂、丝绸印染厂、鲁东乐器厂、华成缫丝厂、利民炼焦厂、周村制修厂、轻工业机械厂等,古大街见证着周村工业的迅猛发展;夜商城、老字号、百艺百绝、周村收藏、收藏周村成为当今周村主流。  相似文献   

12.
正在诗人余光中的眼里,邮票是一缕乡愁,寄托着淡淡的愁思。在86岁的集邮老人丁之升的眼里,邮票则是一张名片,见证了中国百年来风雨兴衰的发展,集邮的魅力无可比拟。痴迷集邮70年11岁时,丁之升第一次见到邮票册,便对邮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的老家在肥东县长临河镇,父母经营着一家百货店。当时投递员为了方便,把周围十多个村庄的信件全部都放在这个小店里。"每次村民过来取信,我都求他们把邮票撕  相似文献   

13.
李念 《中外书摘》2006,(12):4-7
走近外交部长李肇星,是一次非常偶然的机会。 2006年2月底,中国作家协会第六届全国委员会第六次全体大会在上海召开。得知李肇星部长将在会上作一次国际形势报告,记者一大早赶到锦江小礼堂,听了一场120分钟的报告,随即争取了10分钟的即兴采访,之后又意外地有了与李外长60分钟的聊天。  相似文献   

14.
余玮 《老人世界》2014,(9):17-19
鄂南山沟里走出来的大学生 1936年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里,蔡方柏出生在“桂花之乡”鄂南咸宁的一个偏远的农村家庭。三四岁那年,贫病交加的父亲撒手西去。因生活所迫,10岁出头.蔡方柏便进入一家颜料铺子开始了他短暂的学徒生涯。然而,这一切磨难没有消弭他向往外边世界的憧憬与追求,在做学徒工的间隙,蔡方柏节衣缩食报名上了会计学校,以图日后有一门手艺养家糊口。  相似文献   

15.
丘吉尔相信,在面对面非正式交流中更容易了解对方并施展外交才能。他常说,他和别人边吃边谈更自在。他有本事喝杯茶就把事谈成。因此,谈重要事情时,他会煞费苦心安排宴请。  相似文献   

16.
李寒秋 《老年人》2007,(2):12-13
2006年是中国外交大丰收的一年。这一年中,中国领导人对世界各国进行了马不停蹄的访问,访问中国的外国领导人也络绎不绝,可以说是“千里逢迎,高朋满座”。2006年,中国外交在捍卫国家利益,促进国际合作与维护世界和平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  相似文献   

17.
上海的《纪录片编辑室》是中国电视史上第一个打出纪录片旗号的栏目,为纪录片的栏目化生存和发展作出了有益的操作探索和经验贡献。十年的坚持、十年的起起落落,它当前所要面对的,是如何尽快走出纪录片创作的初级阶段,迈向真正的自觉与成熟。  相似文献   

18.
孔寒冰(中国著名中东欧专家):在布加勒斯特会议后不久,1960年11月10日到12月1日,来自世界各地的81个共产党和工人党在莫斯科召开了会议。您参加了吗?  相似文献   

19.
2013年,中国外交揭开新篇章。新一届领导集体密集出访,经营外交大棋局。中俄联手,制衡美国重返亚太:海陆并行,梳理周边关系新局:与美对话,构建新型大国关系;联络欧洲,搭建中欧合作桥;协调小国关系,增进政治经济影响;倡导中国梦,贡献全球治理新思维;建立国安会,强化外交整体决策力。布局谋篇高开高走,有声有色,充分展示了新一届领导人的外交自信和智慧。  相似文献   

20.
扬州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东南地区一大都会,也是对外交通与贸易的重要港埠,早在七世纪的唐朝,文献上就有此记载。特别在中唐时期,到扬州经商的大食和波斯人,数以千计。当时称为“商胡”或“胡商”,他们主要从事珠宝、香料和医药事业等商务活动。兹录野闻数则,以证此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