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牧歌 《老年世界》2008,(5):35-36
辽阔的草原是蒙古民族纵马征战和自由放牧的大舞台,在漫长的发展与演变中,蒙古包成为游牧民族特有的居舍。  相似文献   

2.
元朝蒙古游牧民族的文化伴随着武力进入内地,形成了对传统汉族封建文化的冲击。本文试图就游牧民族文化带入内地后,出现的社会风尚方面的某些变化,作点粗浅的介绍。  相似文献   

3.
晓惠 《老年世界》2007,(15):24-25
草原文化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同为中华文明的主要源流和组成部分。草原文化以游牧文化为主体,即原生文化,包括草原民族与其他民族交往中创造的次生文化,和草原地区非游牧民族创造的共生文化。  相似文献   

4.
通过在雕塑创作中的体会,探询中国北方游牧民族造型艺术的奥秘,展现草原文化新的精神内涵.在对布里亚特蒙古族的艺术创作中解读我国草原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5.
郭文发 《老年世界》2014,(17):34-35
广袤无垠的呼伦贝尔,山林巍峨,草原辽阔,银湖浩荡。早在一万多年前的“扎赉诺尔人”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出光辉古老的“扎赉诺尔文化”,成为“草原文化的起源期”,其后众多的北方民族,从原始部落走出大兴安岭的森林,走向呼伦湖畔的草原,开始了他们饱尝牧野风光的游牧生活。人与自然的完美统一使得北方游牧民族创造出了独特的草原文化。  相似文献   

6.
马赛依人是东非著名的游牧民族,主要聚居在坦桑尼亚北部、肯尼亚南部的高原上,现有人口40多万。他们以非洲第一高峰乞力马札罗山为安全屏障、把广袤的热带草原做为生活基地,逐水草而放牧,世世代代在这里繁衍生息。哪一座山岗不飘荡着他们的壮歌?哪一条小径不留下他们的足迹?马赛依人身材修长,皮肤棕黑,勇敢、剽悍。“狮子跑得比我们快,我们比狮子跑得远”这一民谣,形象而生动地表现了这一民族的特点。马赛依人把牛视为上苍的恩赐。他们吃牛肉、喝牛血,用牛皮制作帐篷、床褥、裙袍、盾牌等。马赛依人男子留长发,女子剃光头,这种…  相似文献   

7.
《女性大世界》2004,(6):141-141
腾格里塔拉,蒙语的意思就是“天上的草原”。 北京地少人多,到处林立的是钢筋水泥,没那么好的条件可以让你真的看到一片广袤富饶的辽阔草原,只能是取其意,在楼顶上安置三座大小不等真材实料原汁原味的蒙古包,抬头即是无遮无碍的蓝天,阳光直爽爽地扑满整个楼台,蒙古包的小红门在这样的阳光里格外鲜艳,透着一股活泼泼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8.
勒勒车,是蒙古族牧民的传统交通工具。牛拉勒勒车排成长长的队伍缓缓远行,曾经是草原上特有的风景。《基维百科全书》有这样的描述:“勒勒车,古称辘护车、罗罗车、牛牛车等,是北方草原上古老的交通运输工具。这种车车身小,  相似文献   

9.
乔志忠 《老年世界》2013,(23):12-12
听,高亢悠远,舒缓自由,美如天籁,那是蒙古长调在轻轻演奏美丽的草原之梦。多少年来,为了永葆草原的美丽,锡林河畔的各族儿女在盟委、行署的正确领导下,团结拼搏、挥汗水、洒激情、战风沙,打响了“围封转移”、“两转双赢”一场场漂亮的草原生态仗。扬长避短、发挥优势,  相似文献   

10.
今年对呼伦贝尔草原生态来说,依然是个喜忧参半的年头。丰沛的雨水让广阔的草原草木丛生,但是短暂的天恩也掩盖了草原生态背后深刻的矛盾。但就在水草丰美的草原背后,2005年内蒙古自治区荒漠化监测结果表明:呼伦贝尔沙地、沙丘活化,植被盖度降低,风蚀坑大量出现,流动沙地增加,5年间沙化土地面积增加1.84万亩,流动和半固定沙地增加了27.3万亩,呼伦贝尔草原的土地生产力仍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1.
正他是一个蒙古男孩,1961年出生在鄂尔多斯乌审草原。他长着卷曲的头发,黑黑的皮肤,高高的鼻梁,一双不大的眼睛闪烁着坚毅的光芒。还是孩子时,他就显露出音乐方  相似文献   

12.
很多人都喜欢蒙古族音乐,优美、悠长、深情,叩人心扉,集中体现了蒙古族文化、精神和情感的精髓,每个音符都传递着草原的情感和大自然的气息,令人陶醉和动情。  相似文献   

13.
白德林 《老年世界》2011,(20):30-31
蒙古族马文化是蒙古民族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文化,马文化在蒙古族人的生活中贯穿始终。据考古发现证明:马镫是在距今一千七百多年以前由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鲜卑人发明的。考古学家在我国辽宁朝阳的一座鲜卑贵族墓中发现大批马具,其中包括马甲、马鞍和一件鎏金铜马镫,这是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的马镫。  相似文献   

14.
明末,翁牛特部与阿鲁科尔沁、四子部落、茂明安、乌喇特、阿巴嘎、阿巴哈纳尔等数小部统为阿禄(阿鲁)蒙古,驻牧于呼伦贝尔地区,大约在额尔古纳河至石勒喀河以西一带放牧,清天聪六年(公元1632年)归附于清。  相似文献   

15.
王文明 《老年世界》2006,(18):24-24
流传在鄂尔多斯草原上的蒙古族婚礼.产生于蒙古远古时代。它以独特的民族特色.浓郁的生活气息.悠美的歌舞形式和精彩纷呈的动人场面,表达了勤劳、勇敢、智慧的蒙古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和他们那种粗犷、豪爽、善良的性格。鄂尔多斯婚礼集历史、洚统、民族发展于一身,熔礼仪、歌舞、服饰、饮食于一炉,是蒙古民族风俗文化中的精髓.也是蒙古民族婚俗文化中的精华。因此,鄂尔多期婚礼世代传颂,闻名于世。其许多情节,至今还保留着、沿用着。  相似文献   

16.
在苏丹中部,横亘着努巴山脉。它峰峦叠嶂,林木苍翠,流云飞瀑,气势宏伟。就在这千岩万壑的群山之中,有着肥沃的土地,丰美的草原,那里居住着勤劳勇敢的努巴族人民。他们以放牧牛羊为主,同时种植一些玉米、花生、烟草等农  相似文献   

17.
胡刃 《老年世界》2014,(21):33-34
努尔哈赤是女真人的后裔。1115年女真完颜部建立金朝。金朝灭亡,元朝取而代之,女真臣属于元;明朝建立,元朝皇室退到草原,女真各部臣属于明。明朝是从蒙古皇室手中夺的天下,在防蒙古铁骑的同时,明朝也派人盯着白山黑水之间的女真各部。李成梁任辽东总兵,相当于沈阳军区司令。他们千方百计在女真各部挑起争端,使女真内部玩命斗杀。  相似文献   

18.
西热 《老年世界》2006,(12):30-30
呼和诺尔草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距呼伦贝尔市所在地海拉尔区约45公里.是呼伦贝尔草原的一部分,是呼伦贝尔最好的草原区之一.属纯牧区。呼和诺尔湖景色如画,“呼和诺尔”蒙古语意为“蓝色之湖”,莫日格勒河从东北方向流入此湖.湖面四周绿草如茵,一望无际,湖水清澈洁净,野鸟成群。湖边设有蒙古包旅游度假村,消费比金帐汗略低。  相似文献   

19.
从四川石渠至青海西宁的这条旅途,意味着在崎岖颠簸、尘土飞扬的道路上无数个小时的奔波,同时也意味着看到你所能想象得到的最变化多端的绝色风景。从放牧牦牛的藏族人居住的草场到干燥的山脉与草原,旅行者们将亲眼目睹中国西部民族的多样性和地理环境的千差万别。  相似文献   

20.
马头琴是在蒙古族草原文化中产生的具有特有的民间乐器,现在随着漫长的历史发展和不断的改革,形成了多种多样的马头琴演奏法与其独具一格的风格,本文以马头琴演奏蒙古族宫廷器乐曲《阿斯尔》来浅谈它们之间的关联与丰富的音乐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