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孩子有心理问题,社工去辅导;有人想自杀,社工把他劝下来:没有一技之长的居民失业了,社工组织他们自主创业…… 相似文献
3.
郑崇选 《社会观察(上海)》2008,(9):24-26
有学者用“消费革命”来概括改革开放以来的消费观念变化之巨。随着改革开放的日渐深入,消费已不再仅仅是作为生产的“附庸”,而是日益独立开来,成为社会发展的另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向度,乃至作为一种当代中国的主导文化形态,重构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进而一步步改变着我们的社会结构和自我认同。 相似文献
4.
6.
7.
改革开放30年来,在中国社会发生的各种各样重大的变化中,现代媒介的繁荣已经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成就。
1958年中国制造了第一台黑白电视,到1985年,我国电视机的产量达到了1663万台,超过了当时的美国和日本,但是,百户拥有电视机的数量不足13台。到了2007年,我国城镇百户人口电视机的拥有量达到了137.5台。 相似文献
8.
2010年,“涨”字蔓延,当我们嘲笑韩国人连泡菜都快吃不起时,我们的大蒜!生姜也在玩变脸,身价大涨。买菜36计,红翻网络;花盆里种小葱和青菜。不再是。矫情小资,是对生活积极的对抗。最让我们感到痛楚的。是房价永远雾里看花,存折上的数字永远赶不上房屋中介公布的房价信息。我们也曾想过囤点什么。大米、油、面粉、甚至卫生纸,但我们并不悬。过冬的松鼠,只要从超市里多搬运食品’回家。就可以安然过上一冬。 相似文献
9.
地铁改变生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江周刊.城市生活》2008,(10)
面对正在酝酿的南昌地铁,人们用"地铁革命"来形容即将在"出行方式、生活方式、城市文化和城市组团"等方面产生的巨大变化。出行方式对于普通市民而言,地铁意味着穿越城市,可以用最简单最快捷的方式。地铁带来的是市区概念的延展、放大,人们衡量距离 相似文献
10.
11.
陈键 《大江周刊.城市生活》2007,(5)
中国历来是一个重视居住的国家,居住是国人一辈子的事业。中国历史延续下来的“安土重迁”和“构木为巢”的文化渊源生动地体现了“宅居”在安全、温暖和尊严等方面体现出来的价值和内在的象征。墨子说过,“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 相似文献
12.
李骏 《社会观察(上海)》2006,(10):11-13
翻开第909期《上海家庭报》,第13版右下角是著名歌星王菲的新居介绍,特别描绘了为两个孩子设计的童房和玻璃屋内供孩子戏水的游泳池。王菲宽舒的住房在人们的心目中会引起多少强烈的羡慕不得而知,但高品位的住房已经成为很多中国人的追求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人们关于居住的梦想从未停止,作为中国人的居住,历经了从农居,四合院,杂院(大院)、单位筒子楼、单元房、公寓、别墅的转换过程。相信很多人都经历过居住窘迫的苦涩、居住改善的喜悦以及居住宽敞的舒适的心路历程,墨子说过:“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从墨子的话中也可感受到,“居”的问题已经被上升为人生大问题的高度,成了快乐和幸福的必要原则了。于是“住”是中国人一辈子的事业,这不仅仅因为住宅是生活要素中最昂贵的“大件”,还因为住宅和环境,决定着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13.
14.
《中国妇女(英文版)》2014,(7):6-9
两年一届的中国女摄影家协会会员作品展再一次如约而至。这些作品是女摄影家们沥尽心血的结晶,也是她们用心灵记录的时代影像精华。她们以鲜明的摄影语汇,表达了对世间百态的关切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相似文献
15.
2月18日,微雨中,气温大约是摄氏7度。这一天下午,本刊记者和新华社记者一起驱车赶往高安市上游湖。据当地人介绍,在高安众多的水库湖泊中,上游湖尤为耀眼。它是人类改造自然、战胜自然的杰作。远在1958年,6万多高安劳动者聚集在一起,历经4个春夏秋冬,4载血汗交融,建成了这座以灌溉为主,集防洪、发电、养殖多功能为一体的国家大(二)型水利枢纽工程。 相似文献
16.
17.
每当我跟兄弟姐妹们相聚时,大家便不可避免地会谈起爸爸。我们莫不把自己一生的成就归功于他,归功于他一天深夜在火车上遇见的那位神秘的陌生人。 相似文献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