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小说家简·奥斯丁在她的代表作《傲慢与偏见》中向读者讲述了几对男女青年的婚姻,利用小说中各位男女主人公的表述,作者借机表达了自己对婚姻的看法和态度:只重视金钱、财产的婚姻最终结局一定是不幸福的,但是结婚完全不考虑金钱和财产也是脱离现实生活、盲目不可取的;没有爱情可千万不要涉足婚姻的殿堂,因为没有爱情的婚姻无幸福可言,完美的婚姻都是建立在爱情基础之上的。故此她突显了自己的婚姻观---爱情与金钱并重。这种婚姻观即使是在21世纪的今天,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并且很大程度上可以为即将步入婚姻的年轻人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傲慢与偏见》一书中四对婚姻的分析,论述了英国女作家吉英·奥斯汀的恋爱婚姻观。她赞美建立在爱情基础上的婚姻,反对没有爱情的结合。这对否定封建贵族门当户对的婚姻观有一定的意义,但出身于中产阶级的奥斯汀仍强调了财产在婚姻中的地位,这是她的阶级与思想的局限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3.
简·奥斯汀《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奥斯汀在小说《傲慢与偏见》中 ,通过对五起婚姻的描述 ,表明了她的婚姻观 :建立在爱情基础上的婚姻才是幸福的婚姻 ,而贪图金钱和情欲的婚姻是不会幸福的。她的这一观点 ,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论《傲慢与偏见》中奥斯丁的婚姻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英国女作家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是一部经典的浪漫小说。它反映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中产阶级妇女在婚姻中的地位———她们对婚姻知之甚少并且缺少机会,她们的婚姻不是为了爱情,而是确保经济地位的手段。本文旨在通过对奥斯丁婚姻观的分析,揭示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婚姻在社会中只是一种阶级融合的工具。  相似文献   

5.
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小说家简·奥斯丁在她的代表作《傲慢与偏见》中运用讽刺手法将小说主题——资产阶级的婚姻观,即以追求金钱和地位为主要目地的婚姻一针见血地展现出来,同时也表达了作者自己的婚姻观——爱情与金钱并重。  相似文献   

6.
《傲慢与偏见》是英国女小说家简.奥斯丁的代表作之一,小说以几对男女青年的爱情婚姻为素材,通过他们对待终身大事的处理方法,展示了18世纪英国女性不同的婚姻观,进而阐述了作者本人对待婚姻的立场:纯粹以经济为基础或以美貌,情欲为基础的婚姻是不幸福的。真正美满的婚姻是建立在爱情的基础上,并兼顾经济方面的考虑。本文通过对小说中四桩婚姻的分析来谈当时英国女性的不同婚姻观以及由此产生的道德和行为的规范问题。  相似文献   

7.
<傲慢与偏见>是一部反映19世纪初英国中上层道德、价值观念和爱情婚姻态度的小说.当时英国中上层的婚姻中,男性的财产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于一个中产阶级的小姐来说,除了嫁人外几乎没有其他方法保持自己优越的生活,物质条件成为这些女性择偶的关键标准.对于一个没有终身财产的小姐来说,在婚姻市场上的竞争力就弱得多,小说正是描写了没有多少财产的本奈特家几位小姐的命运,作者通过不同的爱情故事真实地展示了当时英国的社会风貌,探讨了爱情与婚姻这一亘古的主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通过分析简·奥斯汀《理智与情感》中两对恋人的浪漫史 ,描述了 19世纪英国的社会状况 ,指出金钱、爱情和婚姻三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劳伦斯<虹>与奥斯汀<傲慢与偏见>中不同婚姻类型的分析,对劳伦斯<虹>与奥斯汀<傲慢与偏见>婚姻观的进行了比较:他们婚姻观的异同,他们对理想爱情和婚姻的追求和憧憬.理想的婚姻应该是精神到肉体融合的感情.  相似文献   

10.
英国 19世纪著名小说家简·奥斯汀多描写婚姻家庭生活 ,其中与作者个人情感历程及可能的婚姻选择联系最为密切 ,同时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她早年创作中最成熟的小说《傲慢与偏见》。小说描写了四位中产阶级女子对终身大事的处理 ,表现了三种不同的婚姻观念及婚姻状态 ,由此反映出简·奥斯汀的婚姻观以及她的婚姻理想。  相似文献   

11.
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是以日常生活为素材,反映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处于保守和闭塞状态下的英国乡镇生活和世态人情。简·奥斯丁通过班纳特的女儿对待终身大事的不同处理,表现出乡镇中产阶级家庭出身的少女对婚姻爱情问题的不同态度,从而反映了作者本人的婚姻观。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奥斯丁自身经历的角度,分析奥斯丁创作的时代背景,18、19世纪的英国中产阶级女性,生活在男性主导的社会里,要得到幸福,唯有寄希望于既有感情又有物质基础的婚姻,如奥斯丁笔下的女主角在感情和理性中寻找平衡,最后成为成功的家庭主妇。而奥斯丁42载的人生中,她并没有如她笔下的女主角那样在婚姻中找到幸福。反而依靠自己的写作才华,自食其力,实现自我价值。奥斯丁本人的经历,预示了女性新时代的到来,摆脱婚姻的束缚,走出闺房,创出自己的新天地。  相似文献   

13.
《简爱》以其独特的视角揭示了19世纪英国婚姻制度存在的弊病,对当时的婚姻制度提出了质疑,并由此提出自己的爱情婚姻观。了解了19世纪英国的基督教婚姻制度(包括结婚和离婚制度),就对更好地解读《简爱》这部小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简单介绍英国著名小说家简·奥斯丁自身的一些情况、写作手法及其在文坛上的地位,再加之其代表作《傲慢与偏见》中婚姻家事的描写,展现简·奥斯丁的婚姻观--爱情、伦理和道德兼顾;要明确婚姻的优劣标准;对待关系到终身幸福的婚姻,一定要严肃而谨慎,切不可当作儿戏,也不能为表面上的光鲜美丽所迷惑;恋爱、婚姻都不仅仅是两个人的事情,而是家庭问题,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5.
《爱玛》中的人物融入社会现实,依循社会规则,他们的婚姻并不意味着纯粹的爱情而是双方的契约。本文根据18、19世纪英国女性的社会、家庭地位,分析《爱玛》中的婚姻类型,以爱玛的婚姻为基础解读简·奥斯汀的婚姻价值观。  相似文献   

16.
《傲慢与偏见》这部小说通过对四桩爱情故事的描写,刻画了几种不同的爱情观,反映了当时英国社会对婚姻的价值取 向,其中主人公伊丽莎白的爱情观念是作者奥斯丁本人爱情观的缩影,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封建势力强大的英国乡村,这部 小说所展现出的对追求理想婚姻的可能性和女性意识的觉醒无疑是当时社会的一股清流。  相似文献   

17.
金钱在生活中一直并继续在各个领域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就是连向来被视为“神圣”的、永恒的爱情也因为金钱的参与而变得面目皆非。在《傲慢与偏见》这部小说中,奥斯汀以其女性细腻的笔触描写了她所处时代的爱情及婚姻,并揭示出金钱在婚姻中所扮演的角色,对剖析当今社会的婚姻观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英国19世纪女小说家的恋爱婚姻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19世纪涌现出了一大批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他们把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结合在一起,创作了不少不朽之作。其中那些女作家尤其突出。她们的一系列爱情故事小说表达了她们对恋爱婚姻的理解和解释。她们一致认为:幸福美满的恋爱婚姻是建立在真爱的基础上的。同时,她们也有完全不同的观念。简·奥斯丁揭露了门当户对恋爱婚姻观;夏洛蒂·布朗特认为男女在爱情上是平等的;爱米莉·布朗特则把爱情写成矛盾的漩涡,更有人不慎失足于其中;而乔治·爱略特强调女性要循规蹈矩,甘于平凡。她们充分表达了19世纪女作家的形形色色的恋爱婚姻观。  相似文献   

19.
19世纪英国典型的社会问题就是女性问题,特别是她们的婚姻问题,婚姻是女性价值的一种体现。这个时期的文学潮流是以批判现实主义为主导,批判现实主义揭示了金钱对人性的负面影响。这个时期最具代表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除了狄更斯.同时还出现了大批杰出的女性作家,她们的爱情故事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恋爱和婚姻的理解和看法。最主要的两位女性作家是《傲慢与偏见》的作者简·奥斯丁和《呼啸山庄》的作者艾米丽·勃朗特,这两部经典巨著都是通过主人公的爱情和婚姻,毫不留情的揭露和抨击了现存社会的不公平、腐败和痛苦,以此来讽刺资产阶级丑恶的一面。本文旨在通过《傲慢与偏见》和《呼啸山庄》这两部作品来分析这两位作家婚姻观的相同与不同。  相似文献   

20.
在《傲慢与偏见》中,作者或简或繁地给我们描写了五对婚姻,一方面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婚姻关系,另一方面也形象地表明了作者的婚姻观与价值观。精神与物质的富有是幸福的婚姻和美满的人生的根本保障,在某种意义上,精神与情感的价值胜过金钱与财产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