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随着资本主义势力在四川的渗透和民族资本、官僚资本的逐渐发展,清末四川各级各类新式学堂不断涌现,传统封建教育逐渐走向瓦解,四川教育在变革的阵痛中掀开了艰难的近代化历程.清末四川的新式教育起步虽晚,但成效显著,一改元、明、清中叶以来四川文化教育地位的衰落之势,一跃成为全国新式教育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成为清季兴学极富代表性的地区.清末四川新式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既是早期四川近代化和中国教育近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深刻地影响了近代四川的社会变革,有力地促进了四川民众知识结构的更新和思想观念的进步,为近代四川社会变革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吴玉章以其川内名流与辛亥元老的双重身份在四川早期共产主义运动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创办《四川》杂志,推动了近代四川的思想启蒙,以及领导荣县独立、首创革命政权,开四川民主革命风气之先,为四川早期共产主义运动发展准备了有利的思想和舆论环境;二是领导和组织四川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为四川早期共产主义运动发展奠定了人才与思想基础;三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在四川的传播与创建中国青年共产党,直接推动了四川早期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四川省体育学科取得了丰硕成果。梳理历史,四川体育学科经历了初创阶段、快速成长阶段、全面发展阶段、拓优发展四个历史阶段。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四川体育学科建设发展成效显著,在学科布局、学科队伍建设、学科平台建设、学科成果产出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近年来,四川体育学科立足西部发展,体现出中国特色四川特点,展现了四川哲学社会科学的风格和气派,为四川体育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改革开放30年来,四川旅游业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历史性的回顾.文章认为,经过30年的发展.四川旅游业实现了历史性大跨越,已经在西部处于领先地位,并成为四川重要的支柱产业.在今天,四川的旅行社、旅游饭店的规模、档次均大幅度提升,能有效满足面向国际旅游市场的需要;旅游交通发生巨大变化,这使四川得以成为一流国际旅游目的地;四川作为旅游资源大省,其优势日益突出;四川旅游,在创新中深化、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5.
基于对四川秦巴山区部分县(市、区)的实地考察,总结了四川秦巴山区的贫困特征及致贫原因,并就区内乡村振兴路径选择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落后、技术创新能力弱以及资源开发不合理是制约四川秦巴山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综合区内贫困现状及实地调查数据,构建了适合四川秦巴山区的人才与科技振兴路径、农业产业化发展路径、旅游产业发展路径和城乡融合发展路径,四类发展路径能够有效促进四川秦巴山区农村减贫,推动四川秦巴山区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6.
闽粤赣客家人在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浪潮中入蜀并把客家方言带到了四川,历经三百年后,在成都、隆昌、西昌、仪陇几地客家人聚居的地方,还保留着客家方言。四川各地的客家人不只使用客家方言,还使用当地的官话,使用双方言进行交际是四川客家人比较普遍的语言生活方式。从对调查问卷的分析看出,四川客家人的聚居方式、语言态度与语言习惯、通婚方式等因素对四川客家的双言现象都带来了影响,但四川客家的双言现象有发生转用四川官话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文章列举了各种"山货"概念,并重新进行了界定,认为山货是指流通于市场的山区特产;并分析了四川的山货产地、类别和地理分布及其特点;指出四川是我国山货的主产区,山货是四川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物产,是四川农业经济的支柱,因而近代四川农业经济是山货经济.因此,发展山货经济应是四川农业经济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8.
清前期四川曾有大量粮食运销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外研究者对四川粮食产量及外运量则有不同的估计。本文评述了美国学者珀金斯(DwightHPrekins)关于四川粮食单产量估计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采用珀金斯的估计来计算四川粮食产量的局限,重新估计了清前期四川粮食总产量、本省消费量及可供外运的余粮数量。同时分析了影响清前期四川粮食总产量及外运量估计不确的若干因素  相似文献   

9.
<清末新政与教育转型--以清季四川师范教育为中心的研究>一书,在史实重建的基础上,通过对清季四川各类师范教育的细致考察和深入分析,完整勾画了清季四川师范教育发展的历程,揭示了清季四川师范教育发展的特点与成就,对清季四川整体教育发展、社会变迁以及中国近代教育转型、本土化创新等问题的研究均有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0.
对四川旅游业投资环境评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四川旅游业投资环境现状四川自然资源、经济、基础设施、社会文化以及政策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四川旅游业投资环境作了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三个方面对"四川"这一历史地名的渊源进行了文化解读,即"四川"作为文化地域称呼的来源、"四川"作为经济管理区域称呼的来源、"四川"作为四条江的简称的来源。文章认为,"四川"作为行政区划的得名,与四条江无关,而是同唐代将剑南道简称为"蜀川",宋代将川峡四路简称为"四川"、"两川"有关。文章还对"巴蜀"的历史概念进行了文化解读。  相似文献   

12.
清初著名诗人王士禛曾经两次入蜀,对蜀道的山高水长路险,有真切的体会;对沿途的历史风烟,有无限的感怀。期间创作大量诗歌,或写景状物,或咏史述古,或题赠亲友,都发乎至情,蕴含了凝重的羁旅行役之愁、思乡怀人之痛、吊古伤今之感,深刻体现了王士禛入蜀途中的情感世界,是王士禛蜀道诗感人至深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承担着立德树人的重要职责和使命,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引路人。面临新时代新形势,四川高 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必须从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思想理论武装、创新育人载体和形式、提升学历职称结构、完善考评运行机制 等方面进一步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不断提升队伍整体育人水平,着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和治蜀兴川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 靠接班人。  相似文献   

14.
红军长征在四川历时最长,活动范围最广,斗争最复杂,创造的奇迹最多。红军在四川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地方工作,成立了四个省委,进行了民族政策的初步探索,而且还在大小金川、康区北部成立了两个省级少数民族革命政权。红军在与少数民族相处中,还留下许多佳话。中共中央在四川境内多次召开过关系党和国家命运的政治局会议及其它重要会议。在四川建立红军长征博物馆,可以通过发展红色旅游,重现长征历程,促进四川贫穷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  相似文献   

15.
清末,商办川路公司按《公司律》进行改革,形成了内部民主运行机制。川路公司设宜昌分公司,开工修筑川汉铁路宜昌至归州段,由李稷勋任分公司经理。清政府颁布铁路"干路国有政策",要强行收回商办干路,改由政府借外债修筑,遭川路公司董事局抵制,而李稷勋擅自与邮传部大臣盛宣怀密商,把宜昌分公司交归国有。邮传部接收之,并令李稷勋代表政府,用原来的川路路款,继续主持宜归段路工。川路公司董事局据《公司律》召开股东特别大会,议决川汉路仍归商办,辞退李稷勋,并弹劾盛宣怀,并将诉求写成公呈,由署川督赵尔丰代奏。清廷竟置之不理。川省商民怒不可遏,先以罢市、罢课,旋以抗粮抗税相争。清政府镇压商民,酿成血案,乃致官民决裂,引发武昌起义。  相似文献   

16.
《槐花几时开》是一首非常出名的四川宜宾民歌,其歌词朴实、凝练,旋律优美,词、曲结合完美,感情含蓄真切,唱起来非常动听感人,已成为很多歌唱家的保留曲目。在美学方面,这也是一部值得挖掘的作品。它蕴涵了多种形式和形态的美,同时也包容了很多美学思想。如何挖掘这一短小作品美的内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本文试从七个方面、两种形态入手,同时结合中、西方音乐美学思想来剖析该歌曲所蕴涵的艺术形象的美。  相似文献   

17.
对川东北及四川主要城市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在川东北地区的六城市中,南充市的综合得分最高,在整个四川省的城市中,该市的综合得分也排在第二位,因此可以把南充市建成为川东北地区的中心城市,把南充市作为川东北的"增长极",通过它对整个川东北区域的"扩散效应",推动整个区域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18.
唐思敏,1938年生,原成都市川剧艺术研究所研究室主任。1962年四川大学毕业后即进入到成都川剧院工作,从事川剧评论五十余年,先后在《人民日报》、《中国戏剧》、《戏曲研究》、《戏曲艺术》、《文艺报》等刊物发表川剧评论、川剧论文数百篇,共计百万字。其评论、论文多次获得全国、省、市不同奖项,显示了他对川剧浓厚的感情与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抗日战争期间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后,面对沿海盐区相继沦陷、淮盐运输阻塞、军民食盐困难的局面,国民政府下令川盐增产加运,济销楚鄂,但繁忙的盐运却受到交通条件和陈旧的引岸制度的严重制约。国民政府下令废除川盐运销引岸制度,实行官收官运和招商代运,并通过一系列对大后方盐业运输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战时军需民用需要,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与此同时也极大改善了西南地区的交通运输条件,形成了川盐历史上的第二个经济繁荣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