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中国近现当代文学的分期 ,在建国后的 30多年里文学研究界有一个比较稳定的看法 ,即如同王瑶先生所言 :“我们一般都是将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时期的文学视为近代文学 ,下与现代文学相接 ,而将建国以后的文学视为当代文学。”1这是一种近代—现代—当代的分期方式。但在八、九十年代 ,许多学者都提出了自己对于分期问题的看法 ,比如王瑶先生自己就认为现代文学史的起讫时间应为 1919年的五四运动爆发至 1976年10月“十年浩劫”结束。许志英先生主张将原先的“现代”、“当代”打通 ,将现代文学的上限宽泛地定为《新青年》创刊的 1915年的…  相似文献   

2.
3.
统观当前的文学史著作,我们很容易注意到文学史家对物理时间的崇拜。从文学史的建构来看,其整合的标准、方式、秩序往往离不开宏观角度的时期和微观角度的时序。纵然文学史由古及今这个提法在客观性上的漏洞已经不言自明,但是打乱乃至超越历史分期的种种文学史观,其对于文学发生和衍变的秩序感知很难具有客观性。事实上,在文学史的分期问题中,始终渗透着某种价值观的建构和宣扬,这也提醒我们不能简单化地理解复杂的文学史进程。  相似文献   

4.
文学史研究的历史源远流长,文学史分期的自觉则是近现代以来才开始出现。自觉的文学史分期不能产生于中国传统的以直观性、经验性为主的思维方法的文学研究阶段,也不能产生于西方传统的以思辨性、抽象性为主的思维方法的文学研究阶段。文学史分期的自觉是以科学的历史观、文学史观进行文学史研究为重要标志的。本文考察了文学史撰写实践中有代表性的几种不同分期的依据,进而试图以文学活动的四要素为基础,提出社会史的发展、文学观念的变革、文体的流变是文学史分期参照的三个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5.
冯济平 《东南学术》2007,(1):147-152
集中就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分期的目的意义、分期的标准依据、分期的首要标志、分期的年代标界、分期的词语运用等问题发表个人的看法,旨在促进对分期问题的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6.
积极提倡优生,大力推广优生工作,是提高人口质量,控制人口数量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对于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来说,优生问题尤为重要。优生是一门科学。优生学为一百多年前英国科学家高尔顿(Francis Galton 1822—1911)首创。1883年,他提出了“优生学”(Eugeuies)这一术语,其意思就是“生健康的孩子”。他指出,优生学的任务就是“在社会控制下,全面研究那些能够改善或损害后代  相似文献   

7.
一中国近代文学史的分期问题,是指从鸦片战爭到五四运动这八十年来的文学史,如何再细分为若干阶段的问題。把近代文学史作为中国文学史的一部分来編写,还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事。我自己所看到的解放前出版的数十种中国文学史,除有关近代文学史的专著(如陈子展的《中国近代文学之变迁》、《最近三十年中国文学史》和钱基博的《現代中国文学史》)外,其余大多是把近代文学三言两語的带过。党一向十分重視中国近代文学史的发掘、整理和研究工作,周揚同志依据毛主席关于开展中国近百年史研究工作的指示,  相似文献   

8.
中国文学史的分期问题,是一个较大的研究课题。就目前通行的文学史著作而言,其对于文学的分期大约有三种意见。一种是按社会形态分,象谭丕模的《中国文学史纲》;就分为奴隶制时代的文学、地方分权的封建时代的文学、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创始时代的文学、中央集权的封建制衰弱时代的文学等阶段。另一种是根据朝代划分,象游国恩等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就分作上古至战国的文学、秦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隋唐五代文学、宋代文学、元代文学等阶段。还有一种是按历史时期分,如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就分为古代、中世、近代等阶段。这三种分期法中,第二种最为通行,因为它很符合中国人传统的重视时间顺序的思维方法,因此现在各大专院校文科开设文学史课,都是按朝代分期讲授。但这三种分期,无论哪一种,都是不科学的。第一,所谓“文学史”,就是文学的历史,而不是指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在中国历史上,曾有过三个意义重大的思想解放时期,分别发生在汉魏交替、宋元之际和本世纪初,虽然起因及表现形态各异,但客观上皆造成了对正统儒家文化独尊地位的强力冲击。这种冲击的思想史意义已为世人所公认,但对于中国文学整体发展之决定性影响,除了第三次冲击导致中国现代文学产生,因而形成共识外,前二次则似乎至今尚缺乏系统深入的探究。本文拟结合目前有关中国文学史分期问题之讨论,对此作几点思考。一一般认为,春秋战国时期伴随着礼崩乐坏社会大裂变的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但严格说来,彼时正是中国古代…  相似文献   

10.
把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定性与分期推至晚清或晚明,是近年学界的一种观点.本文主张以1917年前后为界,并以宏阔的历史的学术视野从多角度就新文学的现代化与现代性作了论析.  相似文献   

11.
本文是陸、馮两先生提交本年“山东大学科学討论会’一篇科学论文,曾在“文学研究”創刊号发表。我们因为本文是奠基在“中国文学史稿”著作上的科学研究成果,本刊作为学报,赋有纪錄学校科学研究成果的职能,經征得作者同意,繼“中国文学史稿”連载之后,全文轉载于此,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2.
王希明 《理论界》2014,(10):143-147
《剑桥中国文学史》的定位是非学术性的面向普通读者的畅销书,其独特的分期方法固然是对欧美汉学传统上以文类为分类依据的反拨,更是对市场及潜在读者的迎合。从其实际的操作看,主编所宣称的文学文化史的观念,在具体的分期中并没有得到彻底贯彻。由于各个时段的不同特点,也由于参编者各自的学术专长及风格不同,因而分期方式也各不相同,这使得全书颇为杂乱。即使如此,这部来自域外的著作以其不同的视角对学界仍旧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3.
14.
中國文学史的分期,是当前学術研究領域中颇为重要的課題。几个月來,大家对此热烈探討,几位研究文学史的老前輩也都發表了卓越而且具体的意見。然而由于这一問題关涉到对祖國文学遺產的全面評价与認識,極为錯綜复雜,还不易得出恰如其分的結論,所以还有必要展开更加廣泛深入的探討。正如李長之先生所說,这是理論問题,也是实践問題。如果不付出辛勤艰苦的劳动,那是难竟全功的。这里就各家的分期意見試提出一些不同的看法來商榷,希望得到指正。  相似文献   

15.
由于发展环境和民族文化等相关因素,我国少数民族的食品安全问题具有其特殊性.一些地区专门设计出台了针对民族饮食特点的保障机制,但从运行情况看,这些机制的实施仍然面临着诸多硬件和软件的约束,难以充分发挥功能.保障少数民族的食品安全需要在行政管理体制、财政管理体制等相关制度安排方面采取一些差异性的策略来解除“体制性约束”,为少数民族食品安全保障机制的有效运转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撑.  相似文献   

16.
文学史规律属于社会科学规律的范畴 ,文学史规律有两类 :一类是决定性规律 ,即决定文学史 (或一个历史时期 )发展的根本规律 ,是在任何社会条件下都起作用的决定性规律 ,也是制约文学史的重要规律 ;另一类是趋向性规律 ,反映文学史发展过程中的一定趋向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内地、台湾、香港、澳门、海外的治文学史者各有其本土,本土以外的汉语文学就构成了其境外,不管置身何处"本土",都需要避免"本土中心"或"本土边缘"心态,以本土和境外文学的互为参照,建立一种跨越本土的、流动性的文学史观,身处本土,却能关注境外;在学术"旅行"中既能反观"原乡"所在,又能对"他乡"在地文化有深切关怀.从不同的本土出发,聚合起多重的流动的文学史观照,才能充分接纳汉语新文学历史和现状的丰富性.在这样一种本土和境外互为参照的文学史视野中,我们就有可能借助于汉语新文学的一些认识对文学史分期问题进行新的思考.思想启蒙和民族认同冲突中的文学转换,政治意识形态下文学"主体性"的追求,稳定的多元价值社会结构形成进程中文学的多向发展,这三种形态构成了"五四"前后产生的新文学始终前进的状态,它们是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海外华人社会都面临过的最重要的文学课题,其实践也就形成了不同的文学时期.  相似文献   

18.
小引文学史,作为既兼有历史科学的性质,又具有文艺科学基本特征的研究对象,它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出现新的结论乃至对陈案的新说本来是一种常见的对象。但是,像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研究在近十年间集中出现那样多的“陈案新说”的现象却是不多见的,它实际上已经成为新时期以来这一学科研究中一个不可轻视的重要部分,在相当程度上显示着这一领域的新成果、新动向和新进展。因此,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梳理、归纳研究,去芜存菁,是迟早都要进行的一项工作。这不仅对于本学科的研究和建设具有较长  相似文献   

19.
鸦片战争以降的中国文学史研究,二十年代就有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晚清部分)胡适的《五十年来的中国文学》(1872—1921)、陈子展的《中国近代文学之变迁》(18—1921);三四十年代又有钱基博的《中国现代文学史》(1860—1924)、李何林的《近二十年中国文艺思潮论》和阿英的《晚清小说史》等.它们对这段文学史都没有严格的界定和分期,“近代”、“现代”两个概念的使用也比较含混.解放以后,随着现代文学史作为一  相似文献   

20.
<正> 中国近代文学史,学术界一般指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至1919年的“五四”运动这八十年文学发展的历史。近年来,有些同志鉴于中国近代史起迄年代说的变化,也主张将近代、现代文学史合起来,统称之为中国近代文学史,即把中国近代文学史的下限定为1949年。我以为并不十分妥当。史学界有部分同志主张把中国近代史的时限定为1840——1949年,主要是认为历史分期应以经济形态和社会性质为标志。而中国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