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科学论坛》2011,(11):2-F0002
孙正聿,1946年11月生,吉林省吉林市人。自1982年在吉林大学任教至今,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并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科研基地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主任、吉林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校学位委员会委员、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吉林省高等教育特聘教授。吉林大学第二批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一级教授)。社会兼职有:全国政协委员、教育部哲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  相似文献   

2.
当代学者     
孙正聿 ,1 946年 1 1月生 ,哲学博士。现任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主任、吉林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校学位委员会委员、校学术委员会委员。主要社会兼职有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理事、教育部哲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吉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吉林省学位委员会委员、吉林省哲学学会会长。1 978年 3月考入吉林大学哲学系 ,1 982年初本科毕业并留校任教 ,1 988年晋职副教授 ,1 990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1 992年晋职教授。1 994年被遴选为博士生导师 ,2 0 0 0年任清华大学特聘访问教授 ,2 0 0 1年被评为吉林省特聘教授。…  相似文献   

3.
孙正聿,1946年生于吉林省吉林市,1977年考入吉林大学哲学系,1990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92年晋职为教授,1994年遴选为博士生导师,1996年任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院长,2000年任清华大学首位特聘访问教授,2001年任吉林省高等教育首批特聘教授,2009年被聘为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现为国家重点学科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哲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历代边疆治理研究"是2010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项目批准号:"10JZD0008",项目经费为80万元。项目首席专家程妮娜是吉林大学匡亚明特聘教授、吉林大学民族研究所所长、文学院历史系教授。项目组成员中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均为多年  相似文献   

5.
学术信息     
吉林大学举行首批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证书颁发仪式  2005年 1月 14日, 吉林大学隆重举行首批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证书颁发仪式, 校长周其凤院士向被遴选为吉林大学首批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的王惠岩教授、张维达教授、高清海教授颁发了资深教授证书 (高清海教授的证书由他的夫人张树义老师代领 )。学校主要领导及部分职能部门负责人, 文科院系领导、教师、学生代表共 200余人出席了证书颁发仪式。  评审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是吉林大学贯彻落实党中央、教育部关于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的具体举措和实际步骤。2003年, 学校在《…  相似文献   

6.
孙正聿教授撰写的《哲学通论》一书已经出版十年了。这部著作不仅是孙正聿教授个人学术研究和教学成果的结晶,也是吉林大学哲学学科学术传统的集中体现和哲学基础理论研究的标志性成果,对于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和哲学教育改革,发挥了重大作用,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哲学通论》于1999年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并于2007年收入作为"21世纪经典"的《中国文库》。作为教学成果的"哲学通论"先后于2001年和2005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并被确定为首批国家级精品课程。孙正聿教授本人于2003年获得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奖。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和《哲学通论》出版十周年,吉林大学和云南大学于2008年10月26日联合主办了"《哲学通论》与哲学教育改革学术研讨会",会议探讨了《哲学通论》在哲学基础理论研究和哲学教育改革方面所提出的一系列重要问题。本刊从会议论文中选取有代表性的五篇,并特邀孙正聿教授为回应这些问题撰写专题文章,以此深化哲学教育改革,希望能对探索当代中国哲学新道路的讨论有所推进。  相似文献   

7.
孙正聿教授撰写的《哲学通论》一书已经出版十年了。这部著作不仅是孙正聿教授个人学术研究和教学成果的结晶,也是吉林大学哲学学科学术传统的集中体现和哲学基础理论研究的标志性成果,对于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和哲学教育改革,发挥了重大作用,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哲学通论》于1999年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并于2007年收入作为"21世纪经典"的《中国文库》。作为教学成果的"哲学通论"先后于2001年和2005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并被确定为首批国家级精品课程。孙正聿教授本人于2003年获得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奖。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和《哲学通论》出版十周年,吉林大学和云南大学于2008年10月26日联合主办了"《哲学通论》与哲学教育改革学术研讨会",会议探讨了《哲学通论》在哲学基础理论研究和哲学教育改革方面所提出的一系列重要问题。本刊从会议论文中选取有代表性的五篇,并特邀孙正聿教授为回应这些问题撰写专题文章,以此深化哲学教育改革,希望能对探索当代中国哲学新道路的讨论有所推进。  相似文献   

8.
孙正聿教授撰写的《哲学通论》一书已经出版十年了。这部著作不仅是孙正聿教授个人学术研究和教学成果的结晶,也是吉林大学哲学学科学术传统的集中体现和哲学基础理论研究的标志性成果,对于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和哲学教育改革,发挥了重大作用,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哲学通论》于1999年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并于2007年收入作为"21世纪经典"的《中国文库》。作为教学成果的"哲学通论"先后于2001年和2005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并被确定为首批国家级精品课程。孙正聿教授本人于2003年获得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奖。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和《哲学通论》出版十周年,吉林大学和云南大学于2008年10月26日联合主办了"《哲学通论》与哲学教育改革学术研讨会",会议探讨了《哲学通论》在哲学基础理论研究和哲学教育改革方面所提出的一系列重要问题。本刊从会议论文中选取有代表性的五篇,并特邀孙正聿教授为回应这些问题撰写专题文章,以此深化哲学教育改革,希望能对探索当代中国哲学新道路的讨论有所推进。  相似文献   

9.
孙正聿教授撰写的《哲学通论》一书已经出版十年了。这部著作不仅是孙正聿教授个人学术研究和教学成果的结晶,也是吉林大学哲学学科学术传统的集中体现和哲学基础理论研究的标志性成果,对于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和哲学教育改革,发挥了重大作用,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哲学通论》于1999年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并于2007年收入作为"21世纪经典"的《中国文库》。作为教学成果的"哲学通论"先后于2001年和2005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并被确定为首批国家级精品课程。孙正聿教授本人于2003年获得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奖。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和《哲学通论》出版十周年,吉林大学和云南大学于2008年10月26日联合主办了"《哲学通论》与哲学教育改革学术研讨会",会议探讨了《哲学通论》在哲学基础理论研究和哲学教育改革方面所提出的一系列重要问题。本刊从会议论文中选取有代表性的五篇,并特邀孙正聿教授为回应这些问题撰写专题文章,以此深化哲学教育改革,希望能对探索当代中国哲学新道路的讨论有所推进。  相似文献   

10.
孙正聿教授撰写的《哲学通论》一书已经出版十年了。这部著作不仅是孙正聿教授个人学术研究和教学成果的结晶,也是吉林大学哲学学科学术传统的集中体现和哲学基础理论研究的标志性成果,对于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和哲学教育改革,发挥了重大作用,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哲学通论》于1999年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并于2007年收入作为"21世纪经典"的《中国文库》。作为教学成果的"哲学通论"先后于2001年和2005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并被确定为首批国家级精品课程。孙正聿教授本人于2003年获得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奖。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和《哲学通论》出版十周年,吉林大学和云南大学于2008年10月26日联合主办了"《哲学通论》与哲学教育改革学术研讨会",会议探讨了《哲学通论》在哲学基础理论研究和哲学教育改革方面所提出的一系列重要问题。本刊从会议论文中选取有代表性的五篇,并特邀孙正聿教授为回应这些问题撰写专题文章,以此深化哲学教育改革,希望能对探索当代中国哲学新道路的讨论有所推进。  相似文献   

11.
正冯天瑜,1942年生,湖北红安人。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湖北省中国史学会会长,湖北省地方志副总纂;1986年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2010年被表彰为首批"荆楚社科名家";先后组建湖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所、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985"中国传统  相似文献   

12.
周光辉教授     
周光辉教授1955年8月26日生于长春市。1977年考人吉林大学哲学系,1982年毕业后,又考人政治学系读研究生、相继获得哲学学土、法学硕士、法学博士学位。1992年8月至1993年8月.以富布赖特学者身份赴美国拉特格斯大学访问研究。1998年被评为长春市第二批有突出贡献的市级专家,并被列为教育部"跨世纪人才"。现任吉林大学行政学院院长。兼任中国政治学会理事.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理事,教育部政治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政治学类专业委员会委员,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常务理事,吉林省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顾问…  相似文献   

13.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是2011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项目批准号为"11JZD 030",获资助经费80万元。项目首席专家是吉林大学匡亚明特聘教授、吉林大学行政学院院长张贤明教  相似文献   

14.
漆思 《学术界》2005,(4):264-273
邴正,男,1957年10月23日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1982年吉林大学哲学系毕业,师从著名哲学家高清海教授,1985年获哲学硕士学位、1990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90年被破格晋升为吉林大学副教授,1994年被破格晋升为教授,1993年任吉林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副所长,1995年任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1996年任吉林大学党委副书记,1997年被遴选为博士生导师,1998年被评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2000年至今任吉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还担任了吉林省政协常委、省社科联副主席、省青联副主席、省政府决策咨询专家等职。出版《当代人与文化》等著作10…  相似文献   

15.
《学术探索》2012,(12):2+189-F0002,F0003
王文光王文光,历史学博士,教授,中国少数民族史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2006年被云南省委宣传部授予"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哲学社会科学专家"称号。2006年被云南大学确定为中国西南民族史创新团队的学术带头人。2009年11月获准主持中宣部、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中  相似文献   

16.
1996年秋,为庆祝建校50周年,吉林大学编辑出版了介绍该校人文社会科学学者及其研究成果的《我的学术思想》一书。书中载有孙正聿教授自撰的万余言的《反思前提的哲学理论》一文。文章有一简短前言:“1946年11月7日,我出生在松花江畔的吉林市。1966年夏,我在吉林省实验中学毕业后,与那一代的许多城市青年一样,度过了下乡当‘知青’和返城当工人的生涯。1978年3月,我考入吉林大学哲学系,1982年初本科毕业即留校任教。1990年10月获哲学博士学位。先后于1985年、1988年、1992年破格晋升为讲师、副教授、教授。现任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文章分为6个部分,其小标题依次为“对哲学本身的追问”、“寻求全体的自由性”、“反思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探索现代哲学的革命”、“提出和形成前提批判的哲学理论”以及“拓宽和深化哲学的前提批判”,我觉得,此文的题目画龙点睛般地道出了孙正聿教授对哲学的独到理解和独特贡献——创建前提批判的哲学理论;而依次表述的6个部分则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地展现了孙正聿教授的学术历程和学术思想。因此,本文只想从孙正聿教授的学术风格和教学风格中去谈谈他的为学为人之道。  相似文献   

17.
邴正教授,1957年生于吉林省长春市,汉族。1977年考入吉林大学哲学系,1981年考取该系硕土研究生,1985年毕业留系任教,同年考取哲学博士研究生,1990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同年被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4年被破格晋升为教授,1996年被评为博士生导师。现任吉林大学党委副书记、哲学社会学院教授,兼任吉林省社会学学会副会长、省哲学学会常务理事、省青联常委、省文联委员、长春市青联副主席、长春电影制片厂文学顾问兼特邀编剧等职。1993年被评为吉林大学跨世纪人才,1994年起享受国家级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被评为吉林省优秀教师,1996年被…  相似文献   

18.
<正>由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刘雪莲教授做为首席专家投标的"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地缘政治环境与地缘战略研究"被立为2016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项目编号为16JZD027,资助经费70万元。2017年3月18日,项目开题论证会在吉林大学举行。吉林大学党委书记杨振斌、教育部高校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主  相似文献   

19.
12月8日,本刊编辑部与《吉林日报》理论部,邀请吉林省部分人文、社会科学界的中青年学者,联合召开了以“经济转轨时期的精神建构”为主题的座谈会.应邀到会发言的学者有:孙正聿(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张伟(《吉林日报》社文体部负责人、博士)、李晓(吉林大学国际经济系副主任、博士)、邴正(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副院长、党委书记、教授)、周光辉(吉林大学行政学院院长、博士)、孟宪忠(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胡维革(吉林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教授)、逄增玉(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等.张文显(吉林大学副校长、法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作了书面发言.座谈会由省社会科学院院长、《社会科学战线》杂志社社长孙乃民主持,《吉林日报》社社长易洪斌作了总结发言,《吉林日报》社副社长毕政出席了座谈会.  相似文献   

20.
张之沧 《学术界》2005,(6):260-270
舒炜光(1932-1988),男,安徽黟县人。1953年东北财经学院毕业,同年由国家教育部推荐师从东北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哲学系刘丹岩教授攻读研究生,后留校任教。23岁始出版专著和在《哲学研究》创刊号发表论文。1956年被评为“长春市社会主义建设青年积极分子”。1983年晋升教授,并被国家学位委员会聘为科技哲学专业博士生导师。担任过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全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理事,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吉林省分会、吉林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长,吉林省哲学学会常务理事;先后被选为吉林省科学技术活动积极分子、长春市和吉林省劳动模范、吉林省科协系统先进科技工作者、吉林省高等学校优秀教师、连续4年被选为吉林大学优秀教师,1984年被授予吉林省中青年科学技术拔尖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