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反腐倡廉网络舆情信息工作应网络反腐而产生,其具有高政治性、强时效性、超复杂性和高技术性等特点,因此做好反腐倡廉网络舆情信息工作必须坚持这四项基本原则,即:关注大事、把握大势;真实准确、全面客观;灵敏高效、快捷畅通;把握规律、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2.
郭鹏 《社科纵横》2014,(10):122-125
随着计算机和智能手机的迅速推广,民众越来越多地借助网络获取资讯、发布消息、发表意见,网络民意已然成为中国政治生态当中不容轻视的重要力量。实现网络民意与公共政策之间的常态对接,不仅能够扩大民众在政治生活当中的话语权,疏导社会不满情绪,而且有助于提升公共政策的科学化水平,建构包容、理性、协商的政治文化。应通过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完善群众监督机制、改进议程设置机制、依法打击网络谣言等,逐步推进常态对接的制度化建设。应将网络舆情作为突破口,加强网络舆情的搜集与分析。  相似文献   

3.
网络舆情表达日益成为民众诉求表达的重要途径,网络舆情影响力日益增强,既给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动力,也给党和政府的网络舆情应对、舆情引导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加强网络管理制度建设,规范民众网络参与,完善网络引导机制,加强网络相关法制建设,是有效提升党和政府网络舆情应对能力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正确认知维稳与维权的关系既是破解国内政治舆论生态的重要前提,也是提高群体事件舆情管理能力的根本基础。由于受传统观念的束缚,有些地方政府舆情管理仍然沿用着一种权力维稳的固有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民众的维权舆论表达诉求,致使政府维稳与民众维权走向对抗,这不仅违背了政府舆情管理的基本原则,而且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科学认识和妥善处理维稳与维权的关系,把舆情管理纳入法治轨道,这既是创新地方政府群体事件舆情管理理念的重要基点,也是提高地方政府舆情管理能力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5.
地方公共事务的管理应看成是一种治理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比地方政府范围更大的对话空间,政治认同正是这个空间中联系地方政府与社会公众的纽带。现代意义上的政治认同是社会公众基于对地方政府的信任而对其权威的认同,是作为政府社会资本的政治认同,是区别于传统政治认同而存在的,它为地方政府职能的履行提供了秩序保障、技术支持与制度保障。政治认同有利于规范社会公众行为,提高自治能力;有利于社会公众对政府的合理预期,促进合作。政治认同是降低社会治理成本、营造和谐的政治环境的基础,是提高地方政府绩效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6.
网络舆情作为民众关于社会政治的情绪、意愿、态度和意见在互联网上的表达,得到了各级党政部门的日益重视.能否正确合理地应对网络舆情,已成为政府部门执政能力和成效的重要衡量标准.地方政府部门进一步提高网络舆情应对能力,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力.  相似文献   

7.
姜胜洪 《社科纵横》2011,26(6):28-30
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如何有效应对网络舆情,妥善处置各种网络热点事件,对执政党是个新的考验。可喜的是,近年来,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能力稳步提高,越来越多的地方领导开始重视网络舆情,研究网络舆情热点形成和发展规律,并积累了一些有益和值得推广的经验和做法:面对群众质疑,政府学会倾听;及时公布真相,成为舆论的"意见领袖";迅速采取必要的"切割"手段,维护政府公信力;设立"网络新闻发言人",主动占领舆论阵地;加强网络舆情分析研判,正确引导网络舆情热点等。目前,官民良性互动的局面日益显现。  相似文献   

8.
中国地方政府廉政建设测评体系的指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汤艳文  敬乂嘉  刘春荣 《社会》2008,28(5):203-223
随着地方政府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角色的深化,地方政府的腐败治理工作也需要探索新的思路。本文通过对海内外反腐倡廉的指标体系的比较分析,建立一个新的理论框架,并据此发展出一套切合我国地方政府实际情况的廉政建设评估指标体系。本研究认为,应该以“投入—效果”的绩效评估方法为原则,测量地方政府治理腐败的努力及成效。针对当前中国的实际,应主要通过主观感知测量方法,针对政府行为中存在的关于制度实施的价值权威性分配的认知与判断进行测量。本套指标体系注意到指标的可测性与资料的可取得性。建立这样的指标体系可以提高我国地方政府廉政建设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是腐败治理预警机制的必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作为利益表达的新形式,网络舆情一方面为权利的实现提供平台,另一方面也考验着基层政府的执政能力。作为执政者,在网络舆情处置上只有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创新社会管理方式,才会不断提高网络执政能力,逐步把网络打造成为人民利益实现的表达平台、政府执政的便民平台、权利与权力博弈的公正平台。本文对网络舆情影响基层政府形象塑造的机理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以理论与案例实证相结合的形式,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措施来合理处理两者关系,妥善引导网络舆情,切实提升基层政府形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根据西方官僚经济理论,地方政府官员在推行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的过程中有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倾向,地方政府官员对推行农村建设用地政策具有强烈的政治驱动力,主要包括权力、晋升、政绩和公共声誉.为了激发地方政府官员推行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的积极性,必须正确处理官员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的关系、加强法律和制度建设、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1.
李妍  田启波 《探求》2011,(5):40-44
网络政治参与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与消极双重效应。网络政治参与制度化有利于更好地保障公民个人权益、规范公民的政治意识和政治行为方式、实现维护政治运行稳定的目标。面对目前的障碍,应从转变政府治理理念和方式、加强互联网制度建设、完善政治参与路径、倡导高尚网络伦理等方面寻找络政治参与制度化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2.
网络问政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政治参与方式和政治过程的隐秘性和封闭性,能够有效地消除现实政治参与过程中的地位鸿沟,实现官民之间的直接对话和平等交流,使双方都能通过网络及时获悉彼此动向,极大地彰显了对人民民主的尊重与肯定,对推进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建设具有积极作用。基于此,学术界结合当前网络问政建设的实际情况,多维度、多视角地剖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从政府回应、公众参与、网络平台、制度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应对策略。除此之外,学术界还应探索和构建具有理论说服力和实践可行性的网络社会治理模式,从而进一步完善网络问政的有效机制和渠道。  相似文献   

13.
农村公共事务,是在政府、农村基层自治组织和社会组织共同作用的网络中展开的.本文从农村公共事务的治理需要出发,反思我们应当在何种意义上思考这三种组织的作用.政府虽然在家庭联产承包以后改变了在农村的治理角色,但农村的公共事务依然需要政府提供制度、理念和资金支持.只是这种支持应当以提高地方治理能力为出发点.村级组织在政府的制度设计和监督下成为农村公共事务治理的重要角色.但缺乏积极性推动公共事务治理的进程,在动员村民方面也能力不足.农村社会组织也慢慢被关注,并在公共事务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因此,农村公共事务治理是政府、村政权组织和农村社会组织共同努力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论和谐社会与舆情信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秋萍 《探求》2007,(5):16-1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要靠坚强的政治领导、雄厚的经济基础、完善的制度体制,又要靠全体社会成员思想上的统一。做好舆情信息的分析和引导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离不开强有力的舆论导向,缺少舆情支持的社会不可能和谐。舆情既是促进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潘军 《社科纵横》2013,(6):34-38
在地方政府责任更加细密化的今天,作为地方人大的常设机关,地方人大常委会在监督地方政府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理应成为我国地方政府责任的"基石"。人大常委会制度在推进我国地方政治法治化、民主化和政务信息传输功能三个层面均对地方政府责任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但是,地方人大常委会制度在现实运作过程中性质不充分、价值原则不牢固、轨道不合理、功能不完备,没能很好承担起地方政府责任"看守者"的角色,甚至严重阻碍和消蚀着地方政府责任的实现。因此,必须改革我国的地方人大常委会制度,使其担负起保障地方政府责任与肃清地方政治的重任,要点有三:一、地方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民主化"和"科学化";二、地方人大常委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地方公共政策的制定;三、地方人大常委会具备更大的压力、动力和更有效的技术去监督地方政府。  相似文献   

16.
陈相雨 《阅江学刊》2013,(5):95-102
政府网络舆论危机是全球风险社会下中国社会结构紧张长期诱发的结果。处在中国社会急剧变迁中的普通网民,不单是政府网络舆论危机的发动主体,更是中国经验最为直接的感知者,因而,从普通网民视角探求政府网络舆论危机形成的中国逻辑具有合理性。政府网络舆论危机的形成,体现了网民“理性”和“非理性”言论相互交织的特点,在逻辑上具体包括利益表达逻辑、逼迫回应逻辑、群体极化逻辑、抗争动员逻辑以及情感宣泄逻辑等;在治理上,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坚持利益共享、制度表达、公信修复、信息公开、网络盟友、话语引领及真诚沟通等原则,这才是政府网络舆论危机的标本并治之道。  相似文献   

17.
在农村,政治文化是政府与农村、政府与农民的关系在文化上的表现,它对我国农村治理具有重要作用。建国以来,我国农村治理经历了动员参与型政治文化和初级参与型政治文化两个时期。目前,农村治理的参与型政治文化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我国政府应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培养参与型政治文化:从非正式制度的角度而言,应培养农民的公民意识,消除城乡二元格局;从正式制度的角度而言,要进一步完善法制、放松管制,适应WTO的要求理顺政府与农村的财政关系,并鼓励农民参与国际竞争,鼓励农民成立各种团体,以培养其政治参与能力。同时,健全农民政治参与的相关制度作为保障。  相似文献   

18.
论网络政治在我国的建立和发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网络政治是网络与政治相结合形成的一种新的政治发展现象。它包括网络对政治的影响和网络空间的政治活动两个方面,具有虚拟现实性、全球性、直接性、平等性、便捷性、廉价性等特性。我国网络政治经历了准备、产生影响、初步形成三个阶段。建设我国网络政治,有利于民主政治发展和政府管理创新,有利于进行政治宣传。促进我国网络政治发展的对策是:网络普及率;培育"网络公民意识";树立政治安全意识,加强国家信息安全保障能力,抵制"西方政治霸权"。  相似文献   

19.
张丽红 《社科纵横》2012,27(12):108-110
互联网的发展为民众提供了舆情表达的重要平台,但不良网络信息的传播却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或加剧了舆情危机,加强网络舆情危机的应对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20.
作为理性的行为主体,地方政府在竞争中是根据制度环境给予它的行为空间以及制度激励或约束来选择最有利于自身利益的竞争策略和竞争行为的,但中国地方政府竞争约束机制的弱化及缺乏助长了地方政府竞争中的重复建设、地方保护主义、恶性税收和规制竞争等竞争失效行为,并导致或加剧了地方治理失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