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行政文化在行政人格塑造中的作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行政体系是一种新型的行政模式,它对行政人员有着较高的要求,即要求行政人员有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行政人员是行政的主体,行政人员能否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行政体系是否健全的标志,然而行政人员的“为人民服务”精神并不是天生的,而是由社会主义行政文化所提供的。这就要求我们在行政改革的过程中自觉地把行政文化建设放在一个重要的地位上,并通过行政文化的建设来培养社会主义的行政人格以及为这种行政人格提供永久性的保障。一、行政文化是行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国家的行政…  相似文献   

2.
以继承与发展中国古典诗词伪优良传统,繁荣格律诗词创作,开展诗词理论研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为宗旨的“穹庐诗社”,7月14日在呼和浩特诞生。诗社除组织本社成员经常开展古典诗词的创作与研究外,还将组织诗词进修班、函授班学术交流及专题讲座,以推动我国古典诗词创作与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一、汹涌澎湃的群众文化大潮泥沙俱下 十年改革,弹指一挥间。在党的一系列方针路线的指引下,人民群众自娱文化主体意识的种子在社会主义祖国这块肥沃的土地上自如地生根发芽,枝繁叶茂,繁花似锦。改革使以满足人民的文化生活需要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其功能的文化市场得到了发展和壮大,成为人民群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消费领域。尤其是以民族文化为主体,与外来文化交汇而出现的“社区文化”、“企业文化”、“乡镇文化”、“校园文化”等多层次的社会主义群众文化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其势头和群众的参与程度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自娱性与参与性是改革十年来社会主义群众文化最突出的特征。它反映  相似文献   

4.
中央宣传部编写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指出 :“发展先进文化 ,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 ,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立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着眼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 ,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 ,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5.
周恩来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理论上有不少重要建树、在实践上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树立了高度精神文明的光辉楷模。他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建设包括精神建设,精辟论述了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协调发展的思想;他坚定不移地信仰马克思主义,矢志不渝地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奋斗终生;他以人民利益为最高价值标准,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典范;他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为发展新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提出了许多重要主张,倾注了大量心血;他用一生的言行,铸成了一部活生生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科书。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不允许毒害人民、污染社会和反社会主义的东西泛滥;必须继承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而又充分吸收世界文化优秀成果,不允许搞民族虚无主义和全盘西化。”江泽民同志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支撑。一切社会问题,根本都是人的问题,都应该以人为主体,反映人的主体性和主体地位。人的主体性,或称为人民的主体性,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属性之一。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就是“人民至上”的文化。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行为主体,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人民的行为文化,具有代表人民的行为主体性,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特色法治文化。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心是四句话,就是使我国各族人民成为有理想的人民,有道德的人民,有文化的人民,守纪律的人民。道德是人们遵纪守法的基础,也是理想和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用社会主义文艺培育共产主义道德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本任务之一。道德、文艺是不同时代精神文明的主要组成部分。人们常比喻说,道德是“精神的法庭”,文艺是“精神的花朵”。我们想结合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文艺和道德的论述,谈谈社会主义文艺在促进共产主义道德教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社会价值观建设具有历史必然性,主要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先进理论的指导,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性质宗旨及天然的文化使命担当。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价值观建设的基本历程分为四个阶段:一是改造传统社会价值观阶段;二是探索社会主义价值性阶段;三是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阶段;四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阶段。始终坚持党对社会价值观的领导,以马克思主义先进理论为指导,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继承和弘扬我国传统社会价值观及吸收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是从中得出的重要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10.
为人民服务伦理意义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人民服务伦理意义新探魏英敏《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指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又说:“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中体现。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更要在全体人民中提倡为...  相似文献   

11.
在党的七十周年生日时,江泽民同志发表了重要讲话。对于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进行了明确地阐述以后,又阐明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什么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呢?他指出,“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不允许毒害人民、污染社会和反社会主义的东西泛滥;必须继承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而又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立足本国而又充分吸收世界文化优秀成果,不允许搞民族虚无主义和全盘西化”。江泽民同志语重心长地告诫大家,“我们应该牢牢把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这些基本要求,极大地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瑶学研究与电影《中国瑶族》──有关瑶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探讨赵廷光,刘达成在刚刚闭幕的党的第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十分强调和重视进一步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努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关系。瑶族,是我国社...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我国高等院校在整个教育事业中所占的“龙头”地位,决定了它在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一、高校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1.传递、传播文化的作用文化传递是文化的世代相接,是文化在时间上的延续;文化传播则是文化在空间的散播.高校有选择地把某种文化传递给年轻一代,在摈弃某种文化传统的同时,弘扬着另一种文化.所以,不同的教育可以培养出具有不同的文化素养的人才.我国高校就是要通过对中华民族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  相似文献   

14.
董立刚 《广西社会科学》2007,(2):190-192,F0003
和谐文化是一种适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它内含吸取优秀中国传统文化中“和”精神精华的文化,以和谐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融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制度体制于一体。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巩固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基础,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有利于化解矛盾、凝聚人心,形成和谐的社会秩序。建设和谐文化,其根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建设和谐文化过程中,应处理好一元文化和多元文化的关系,实现“硬文化”和“软文化”的和谐,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选择性地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  相似文献   

15.
试论社会主义的道德核心常景月中共中央十四届六中全会《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指出:“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中体现.”“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这不仅是一个新的重要精神,而且是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6.
在当前道德建设中,如何解决社会主义道德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结合,是一个重要的理论课题。“仁爱”为中华传统道德第一德,它是对他人的一种同情与关切、爱的感情与义务,其伦理精神本质可包含:(1)“仁者人也”的社会角色意识;(2)“仁者爱人”的他人意识;(3)“忠恕之道”的人己义务意识;(4)“克己复礼”的社会责任意识;(5)“天下为公”的奉献意识。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和集中体现。“仁爱”与为人民服务两者产生的社会历史特点、阶级基础、理论基础都是有差别的,尽管如此,二者还是有共通之处的,这表现在:第一、都是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基本价值目标和行为原则;第二、都包含整体主义、利他意识的崇高价值取向;第三、两者都强调社会义务、责任意识。两者互相转化结合,既使为人民服务耸立在“仁爱”之深厚的民族传统道德基础之上,又使“仁爱”升华并具备为人民服务的现代形态,这将有益于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7.
《琼州学院学报》2015,(1):54-59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思想有着系统丰富的理论内容,主要表现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中国共产党是其领导力量;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要坚持"双百"与"双用"的基本方针;必须依靠知识分子。这些思想在很大的程度上推动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文化的发展繁荣,从总体上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不断丰富发展明确了思路,奠定了基础。对我国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在指导思想、文化领导权、发展方向、指导方针、对待古今中外文化以及对待知识分子方面仍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江苏省博物馆学会是江苏省博物馆界群众性的学术团体。第二条本会的基本任务是团结全省博物馆工作者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贯彻“古为今用”的方针,发扬实事求是的优良学风,积极开展博物馆学及其有关的专业学科的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提高博物馆各项工作的水平,促进博物馆学和本省博物馆事业的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水平,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9.
城市雕塑建设,标志着一个城市的特点与精神风貌。同时,也象征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和艺术水平。它对一个城市的市容美化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具有其他文化艺术形式难以替代的独特功能。 为了发展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城市雕塑事业,必须坚持文艺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方针和“百花齐放”、“百家争呜”的方针,积极贯彻中央“有重点”、“有试点”,“分期分批”进行的批示精神,来开展城市雕塑建设。只有这样,才能繁荣城市雕塑建设,才能出现艺术质量较高、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好作品。才能达到美化城市、点缀环境、陶冶情操、丰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的目的。进而潜移默化地对人民群众起到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的教育。因此,必须认真搞好城市雕塑建设。  相似文献   

20.
(一)教育法同其他法律一样是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决定于经济基础,又为经济基础服务的。同一切剥削阶级教育法有着木质区别的我国的社会主义教育法,集中地体现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是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服务的,是为保障和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培养社会主义“四有”公民和各种建设人才,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强国服务的。正因为教育法是国家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