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邬玉堂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Z1)
我在(擒字辨析》一文中,①认为禽、擒是古今字,用大量事例证明其本义为斩获死者(自杀者或被杀者)的首级;后起义才是活捉、擒获。在该文中,我把古人常用的替代、解 相似文献
2.
王娟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2):116-118
古汉语中“之”的用法十分丰富。通过对甲骨文中“之”的用法的讨论,说明殷商时期还没有出现第三人称代词,“之”是个表示泛指的指示代词。 相似文献
4.
杜甫诗文擒字解-“禽”字例释之一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邬文清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79-81
本文将杜甫诗文的"未生擒"、"就擒"、"擒西戎"和"擒胡"与"擒贼先擒王"及"擒纵"等8个"擒"字,分为4组,分别释为斩获(割取)死者的首级、啄死、战胜和消灭. 相似文献
5.
傅庭林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5)
“今”字在古文注释翻译时,常被误释误译。如: (1) 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墨子·非攻》) (2) 今有一人于此,少见黑曰黑,多见黑曰白,则必以此人为不知黑白之辨矣。(同上) 《中华活叶文选》将此二例中的“今”字分别译为“如今”、“现在”;《古文百则》将两个“今”均译为“现在”,二者的翻译都不确切。首先从句子形式上看,两个例子都是“今……,则……”的格式。这是一种条件复句,前面的分句提出一个假设,后面的分句说明假设的结果。“今”是复句中的主要关联词语, 相似文献
6.
周鹏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4(4):110-113
大盂鼎铭文■字写法比较特殊,学者多主张释为"巳",少数主张释为"也"。释"巳"者一般读为"已",也有读作"祀"的。读作"已"又有看作语气助词和叹词的不同。我们赞成释读作"巳"(已)和认同"已"是叹词的看法,并从文意、字形和语法史等多方面进行了辨析。 相似文献
7.
邬文清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97-99
本文将明朝刘基的<百战奇略>中的21个"擒"字分为四组,分别释为斩(首)与杀(头)、克服与攻克、消灭和擒获,以澄清<百战奇略>所载之原意. 相似文献
8.
刘月辉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Z1)
“焉”是在文言文中常见的虚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可以作兼词、人称代词、疑问代词、连词、结构助词和词尾等。能准确地分辨它在具体句子里的词性、词义和语法功能,对于阅读和教好古代散文,都是有益的。下面分别谈谈“焉”的各种用法。 一、作兼词。 兼词是一个字兼有两类词的意义和作用。“焉”用作兼词,它兼有介词“于”和代词“之(此、彼)”。“于”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哪个词,“之(此、彼)”指代什么,都必须依据具体的文义来判定。就语法功能来看,兼词“焉”通常用动词、动宾结构或者形容词之 相似文献
9.
10.
谢志民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6,(2)
辨析“女字”音义应遵循的基本准则谢志民《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1994年第2期发表了唐功的《试论“女书”注释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以下简称《试论》),文中对拙著《江永“女书”之谜》的“女字”注释提出了十余条所谓的“错记、错译、错释”,并指责这... 相似文献
11.
郭纪金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17(3):61-67
歌乐结合是中国古典文学在发展中形成的特色.“楚辞”就是楚人的歌辞,具有可歌性质.只因证明楚辞为乐歌的文献不足,人们误以为楚辞只能供念诵,而不可歌.本文从探讨“诵”字的音义和功用入手,着力辨析(1)读音为cóng的“诵”,用为动词,其确切意义是击节歌唱,学“诵”者必须严格从师,反复训练;(2)读音为yōng的“诵”,用为名词,是兼备歌词与曲调的一种文体,屈原作品的文体原本叫“诵”,从而确证楚辞是用于歌唱的歌词. 相似文献
12.
罗伟豪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4)
又读,即一字读多音而意义不变。本文阐述三个问题。一、广州话必须规范,又读不利于规范,防止音读混乱必须审辨又读。二、构成又读原因主要是传统读音和现今通行读音有差异,不同声调,不同声母,有无u介音、古影母今读舌根鼻音声母,等等。三、审辨又读以今读为主要根据,但必须充分运用古音。常用字古音与今读相同可列为正读,古音与今读不同可备注又读。不常用字可类推古音确定正读。本文剖析《广州音字典》410多个又读字,在两读中分别主次,清理误音,规范今读与古读。 相似文献
13.
徐凤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2)
古今字是传统文字学领域的术语,是探求汉字字形分歧现象的,属于文字学研究的范畴。同源字是词义学领域的术语,是以声音为线索探求词源的,属语义学研究的范畴。但是,尽管二者分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存在着差异,但二者在语音和词义的分析上又往往存在着共同点。也就是说一组古今字之间往往是同源字关系,而一组同源字 相似文献
14.
正在中国文学史上,不仅有半字师,还有一字师二字师,说来确实给人以有益的启示。高适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一次他路过杭州清风岭,夜宿古寺,见碧空如洗,明月高悬,江水波光粼粼,不由诗兴大发,在寺院墙壁上题诗一首:绝岭秋风已自凉,鹤翻松露湿衣裳。前村月落一江水,僧在翠微开竹房。次日走后感觉前村月落一江水一句欠妥,因 相似文献
15.
任民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3)
“有”字是个动词,它和其他动词一样,在句中可以作谓语,也可以作述语。但它有与一般动词不同的地方,就是和一些词语结合后可以受副词“很”修饰。如“很有修养”,“很有些自以为是”等。“有”字的上述特点早已为人们所熟悉,本文只就以下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曾祥云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3):73-75
“名学”是我国名辩理论研究和中国逻辑史研究中的一个关键性术语 ,它是指以名为研究对象、以规范名实关系为核心内容的一种独特的学术思想理论。名学和辩学虽都兴于先秦 ,但二者存在着根本性差异 ,不能将名学混同于辩学 ,也不能把名学归结为“名家之学”、“先秦名学”。至于“名辩学”则是不存在的。 相似文献
17.
“以意逆志”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化兵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3)
孟子提出“以意送志”的说访原则,后人对其理解不一。本文认为:“意”应理解为作品之意,与“文、辞、志”同列于作品本身系统之中,而对待“意”的完整确切的把握则是正确道得诗“志”的唯一管钥。这一原则的提出是在文学阐释的任务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对传统的“断章取义”的说持方法进行的矫正。 相似文献
18.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2)
关于“焚书坑儒”,前哲时贤评议颇多,但所引证史实,常有含混不清或令人置疑之处。秦始皇焚毁的究竟是哪些书,坑杀的又是些什么人,这本是分析评价的基点,可惜至今仍无人作过全面系统的考辨。古人云:“无参验而必之者,愚也;弗能必而据之者,诬也。”笔者自然算不上智者,只是对“焚诗书,坑儒士”的传统说法颇有疑惑,所以想在史实考辨上作些尝试。 相似文献
19.
杜岫石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Z1)
最近有同志提出:讲逻辑要合乎逻辑。这个提法真是好得很!其实,还可以扩而大之,即不仅从事逻辑教学工作(讲逻辑)的人要合乎逻辑,不从事逻辑教学工作的人也要合乎逻辑。“合乎逻辑”应是对一切能思维的人的普遍要求。问题是什么叫合乎逻辑?合乎什么逻辑?由于形式逻辑是以思维的形式结构及其规律为研究对象,而不研究思维的具体内容这一科学分工上的特点,有同志就认为:合乎逻辑的思维可以不问内容的真假,只要它的形式 相似文献
20.
“以人为本”辨析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吴倬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
文章考察了“以人为本”的理论渊源,指出了它作为人本主义思潮的核心思想所具有的非科学性、抽象性和不确定性特点;分析了它作为宇宙观、社会历史观和价值理论所具有的内在矛盾,揭示了它作为一种实践原则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指出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一般不应随意使用“以人为本”的提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