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案情简介申诉人:刘某,某家具厂职工被诉人:某家具厂第三人:某艺品有限公司2002年4月,申诉人刘某向某区劳动争议仲裁委提出仲裁请求。要求被诉人支付其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伤残鉴定费及精神损害赔偿金。仲裁委受理后,经审查决定追加某艺品有限公司为第三人  相似文献   

2.
案情简介申诉人夏某,原系某生产资料总公司(以下称总公司)职工被诉人:某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有限公司)案由:保险、福利待遇劳动争议申诉人夏某诉称:申诉人原系某物资局所属单位生产资料总公司的职工,去年三四月间,因原单位体制发生变化,申诉人随其他职工一起由物资局统一安排到被诉人单位。从此时开始,申诉人一直患病治疗休息。申诉人因生活费无着落,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待遇无人问津,多次找过被诉人、企业主管部门物资局。虽经多次协调,但一直无结果,申诉人迫于生活,请求仲裁委依法裁定被诉人:给付申诉人生病至今生活费共1万元;为申诉人办理基…  相似文献   

3.
李阳 《中国劳动》2001,(4):34-35
案情简介 申诉人陆某,浙江省东阳市某汽车修理部学徒工. 被诉人:东阳市某汽车修理部. 法定代表人许某,业主. 第三人施某,某大货车车主. 第三人甲某,施某的驾驶员. 第三人乙某,甲某的朋友,汽车驾驶员.  相似文献   

4.
案情简介申诉人:刘某被诉人:某旅游开发公司,系第三人控股成立的企业。第三人:某国有企业申诉人刘某于1992年到当地某外运公司工作,后因该公司生产经营停顿,经与企业协商,申诉人离开该公司自谋生路,社会保险由该公司按时向当地社保机构缴纳,并未中断。1996年3月,申诉人到第三人  相似文献   

5.
案情简介 申诉人孔某于2000年3月进入被诉人某五金工具厂从事淬火工作,双方未签订劳动合同.同年7月7日,申诉人在工作时不慎被化学物质灼伤左眼,当时未经工伤认定.伤愈后,申诉人仍留在被诉人处工作.2002年5月24日申诉人左眼眼病发作,当天即离开被诉人处不再上班.其后,申诉人向被诉人要求享受工伤待遇未果.同年7月15日,申诉人向区劳动争议仲裁委提起仲裁,要求享受工伤待遇,区仲裁委遂委托区劳动保障局对申诉人进行工伤认定,8月28日区劳动保障局作出了认定申诉人是工伤的决定.  相似文献   

6.
案情简介申诉人:刘某被诉人:中国银行某分行被诉人解除申诉人劳动合同而发生争议,申诉人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提出申诉。申诉人是中国银行某分行一名代办员,合同制职工。2001年7月31日,申诉人单位通知其被解除劳动合同,而申诉人正值怀孕期间。申诉人认为,根据劳动法律法规,单位  相似文献   

7.
陈新 《中国劳动》2001,(10):38-39
申诉人江苏某贸易公司(国有控股企业). 被诉人徐某,大学本科. 被诉人原系某服装公司业务员,1998年10月与服装公司解除劳动关系后到申诉人处工作.1999年4月,申诉人与被诉人签订了为期5年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聘用合同,合同期限自1999年4月至2004年4月,岗位为外销员,工资标准为每月1400元.  相似文献   

8.
案情简介 申诉人:郭某,男27岁,某银行招待所职工 被诉人:某银行招待所 第三人:某银行 申诉人郭某1989年1月到某银行机关食堂工作,食堂归某银行机关行政处管理.1992年6月某银行招待所成立,某银行机关食堂为招待所服务.  相似文献   

9.
姚勇 《中国劳动》2003,(3):46-47
案情简介申诉人:张某等6人被诉人:某供销社(集体企业)申诉人张某等于2002年1月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提出申诉。申诉人为被诉人内部的固定职工,1993年8月被迫与被诉人签定承包合同,约定自申诉人以承包的形式使用企业门面房等固定资产、被诉人营业执照进行经营后,申诉人养  相似文献   

10.
一、工伤待遇裁审差距甚远 申诉人章某,男,现年31岁.被诉人四川省某工程公司,企业性质为国有二级企业,未参加当地工伤保险.第三人四川省某工程公司第二工程处.  相似文献   

11.
案情简介 申诉人曹某在被诉人深圳市某食品有限公司连续工作10年零1个月,最近一份劳动合同约定的期限为2004年5月1日至2005年4月30日.被诉人拖欠申诉人2004年12月份工资863元,拖欠2005年1月1日至3月31日共3个月的加班工资1570元.被诉人拖欠工资期间,曹某曾到劳动保障局信访部门投诉被诉人拖欠加班工资等.2005年4月1日被诉人书面通知申诉人劳动合同将于2005年4月30日到期满,并决定不再续签劳动合同,签收栏有事先打印好的"本人已收到此份通知"字样,申诉人在签收栏签名处签名.之后申诉人于4月4日以被诉人未按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为由书面向被诉人提出解除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12.
案情简介 申诉人李某从1995年6月至2002年6月在被诉人河北省张家口市某机关从事清洁工作,被诉人与申诉人没有签订劳动合同.被诉人口头称申诉人是临时工,月工资200元.2002年6月机关进行机构改革,被诉人通知申诉人解除劳动关系.在办理相关手续时,申诉人提出这几年工资低于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要求被诉人从1995年开始补发每月低于最低工资差额部分.被诉人则称申诉人是临时工,当时约定每月工资200元,并无提出任何异议.现申诉人要求按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补发其差额部分不予采纳.对此,双方各持一词.  相似文献   

13.
吴兰娟 《中国劳动》2006,(12):35-36
案情简介 申诉人:陈某 被诉人:福建省泉州市某公司 申诉人诉称,申诉人于2004年7月在被诉人的要求下开始休产前假,10月10日生第一胎,12月起多次要求上班,均被拒绝.被诉人在申诉人休产假期间未按规定支付生育津贴、工资,产假期满后不让申诉人上班,事实上单方解除了劳动合同,但未予以经济补偿.申诉人于2006年4月6日来到劳动争议仲裁委申诉,要求裁决被诉人支付生育津贴、工资、经济补偿金共计28300元,补缴1996年至1998年基本养老保险费、1999年至2005年未足额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  相似文献   

14.
案情简介 1998年8月22日,申诉人张某到被诉人处(东方机械厂)工作,双方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2006年4月18日,被诉人口头通知与申诉人解除劳动关系.因被诉人未为其办理参加社会保险手续和缴纳社会保险费,申诉人张某于2006年4月26日遂以东芳机械厂为被诉人申请劳动仲裁,并向某市劳动争议仲裁委提供了被诉人的地址、联系电话.  相似文献   

15.
案情简介 申诉人朱某到被诉人某镇机砖厂(集体企业)做机械修理工,上班近5个月就因在排除机械故障时,右臂被卷入传送带中造成重伤.先后经两家医院治疗,做了截肢手术.被诉人以与申诉人之间没有劳动关系为由,不愿承担其责任,申诉人在就工伤待遇问题与被诉人再三交涉未果的情况下,诉至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请求依法仲裁.  相似文献   

16.
李晓 《中国劳动》2007,(10):56-57
近日笔者所在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审理了一起涉及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义务的劳动争议案件。案情是这样的:申诉人张某与被诉人某机械公司签订有劳动合同,合同期限自2001年2月1日起至2006年12月31日止。申诉人在被诉人处任销售经理。被诉人制定的《员工手册》中  相似文献   

17.
潘浩 《中国劳动》2003,(6):47-48
案情简介申诉人陈某委托其妻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提出仲裁申请,要求被诉人某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支付其因工负伤的医疗费、误工费及继续治疗的费用等。申诉人诉称,2001年3月24日下午,申诉人在工作岗位上因工负伤。受伤后,被诉人对申诉人的工伤没有承担任何费用,包括前期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等。申诉人分别于同年6月25日和8月14日向被诉人递交书面申请,要求解决因工伤带来的问题,然而被诉人置之不理。现申请仲裁,要求被诉人支付医疗费、营养费、护理费、工伤津贴及后续治疗费等总计13万余元。被诉人辩称,申诉人在工作中受伤属实,但仅是肌健…  相似文献   

18.
基本案情 申诉人:田某,农民. 被诉人:某市供水总公司. 第三人:高某,农民,包工头. 申诉人田某于2000年4月17日向仲裁委诉称:1999年9月底受雇于被诉方,1999年10月1日在施工中土槽塌方使申诉人髌骨骨折.经住院治疗共花费19156元.提出申诉请求:(1)先期支付住院费等;(2)待医疗期满后确定伤残等级,享受工伤待遇.  相似文献   

19.
基本案情2000年6月某高科技公司(以下简称被诉人)通过人才交流市场拟聘用申诉人,某知名大学硕士研究生张某。正式聘用前,申诉人根据被诉人的要求进行了体检,没有发现健康问题,且体检单中继往病史一栏内填了“健康”。被诉人因此正式招聘了申诉人,并签订了劳动合同,劳动  相似文献   

20.
案情简介 申诉人杨某是被诉人某电力安装公司的职工,双方签订了为期5年的劳动合同,合同期限自2000年1月1日至2004年12月31日.2000年3月2日,申诉人在为被诉人工作过程中受伤致残,劳动行政部门已认定为工伤,伤残程度为7级.后申诉人上班并享受了相关工伤待遇.2001年2月10日,申诉人在工作过程中乘人不备偷盗公司财物价值5万元.2001年10月15日,被诉人以杨某严重违反劳动纪律和规章制度为由解除了申诉人的劳动合同.对此,申诉人无异议.但双方在是否应支付申诉人伤残就业补助金问题上发生了争议.故申诉人提请仲裁,要求享受伤残的就业补助金24000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