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诗经》是我国两千五百年前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各类诗中都刻画出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诗经》中出现的人物形象是丰富的,作者刻画人物的手法是多样的。《诗经》刻画人物的手法主要是通过动作、貌、言语、心理描写等。  相似文献   

2.
《诗经》、《楚辞》龙凤文化审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龙凤文化源远流长。在西周至战国时期产生的两部伟大诗歌总集《诗经》和《楚辞》 ,其中蕴含着丰富的龙凤文化意义和审美价值。《诗经》的龙凤多单独描写 ,《楚辞》的龙凤则多在一诗中对举描写 ,体现了南北文化融合的鲜明特征。《诗经》、《楚辞》中的龙凤意象都具比兴与象征作用 ,而《楚辞》则更多了一分南方巫文化的神秘色彩。《诗经》和《楚辞》共同奠定了中国龙凤文化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3.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共三百零五篇。《诗经》的内容十分丰富,它反映了周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及风俗人情。历来对《诗》的解释多有歧异,人们从各自需要出发去解释《诗》,其中总是掺杂着各自所代表的阶级意识,并打着鲜明的时代烙印。本文取今人对《诗》的通行解释,谈谈从《诗经》看古代妇女的命运。 《诗经》的时代,是奴隶社会由兴盛到瓦解的时代,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逐步过  相似文献   

4.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内容丰富,影响深远。古今注释者甚多,其中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特别是汉代儒者的信口开河,《毛诗序》的曲说附会,将《诗经》弄得面目全非。为了廓清以《毛诗序》为主的儒家诗说染指《诗经》的迷雾,还其这部世界文学史上罕见诗集的本来面目,我们仅以《周南·汉广》为例,谈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在理解这一句话时,不能用今人的眼光,把诗和歌分开来,从而认为《诗经》里面有一部分是诗,有一部分是歌;应该说,《诗经》里面的诗,都是歌,或者说,都是歌词。《史记·孔子世家》说:“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这里的“三百五篇”,就是《诗经》,孔子既然能配着乐把它从头至尾地唱出来,可见它是有歌谱的。在古代,歌与舞又往往联系在一起。故本文根据《诗经》所提供的丰富史料,来探讨一下周代音乐舞蹈方面的真实情况。  相似文献   

6.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在先秦历史散文中称为《诗》。一直到了汉代,由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诗》被尊为垂教万事的宝典,正式被官方确认为“经”。《诗经》标志着中国古典诗歌成就的高峰,历来研究者甚众,但由于《诗》距今已有2000余  相似文献   

7.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中国文学史就是从《诗经》开讲的;同样,研究汉语发展史,也是从《诗经》开始的。汉语古音的研究,主要的材料是《诗经》和谐声字。在语言方面,《诗经》创造的写景状物、抒情、颂扬、讽刺等语言已达到较高的境地,并且创造了丰富的形容词。在修辞上,《诗经》开创了赋、比、兴手法(?)在语法上创造了许多语气词(?)我们可以从《诗  相似文献   

8.
《周易》卦爻辞中的文学体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易》卦爻辞蕴藏着一个丰富的文学世界。中国古典文学的各种体式(诗歌、寓言、散文、小说)在《诗经》之前的《周易》卦爻辞中已开始孕育并趋向成熟。  相似文献   

9.
方玉润《诗经原始》简述赵庆祥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历来注释评讲,名家辈出,但古人说《诗》,大多侧重于诗教和训诂。将《诗经》作为文学作品欣赏研究而影响较大的,则有清代方玉润的《诗经原始》。方玉润主张“读书贵有特识,说《诗》务持正论”。他说:“六经...  相似文献   

10.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中国诗歌文学的基础,《诗经》中赋、比、兴手法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诗人。为此,《诗经》又是诗人们倡导学习的范本。但是,《诗经》译文的体例却出现了不同,这主要体现在“国风”的翻译上。 蓝菊荪倡导以诗歌的形式再现“国风”。他在《诗经国风今译》中说:“译诗除了表达原作的思想内容外,最主要还得保存原作的风格形式,即是译作读起来要是诗,要是完美的诗,要有原作的风格形式,有读原作同等的感受;而决不是普通散文和白话解说。”杨任之在《诗经今译今注》中也提倡采取“写诗的写作方法,以求在译文上尽力做到信、达、雅。”这种主张也是针对一些译文只是原文的解释文章,缺少诗歌的特点,读起来味同嚼  相似文献   

11.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共三百零五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雅分为“大雅”和“小雅”,有诗共一百零五篇。《诗经)战争诗主要在“大雅”和“小雅”中。二雅战争诗主要包括规、雅》中的《六月》、《出车p、《采  相似文献   

12.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一共有三百零五篇,分风、雅、颂三大类。《诗经》中的多数作品都是复叠章法。重章叠句的作用在于加深印象、渲染气氛,深化诗的主题,增强诗的音乐性、节奏感。本文以《诗经》中部分作品为例。分析说明了《诗经》中许多优秀作品大多都可以纵横读。采用纵横阅读法可以使我们更好地掌握《诗经》中每首诗的情感、情感节奏、音乐节奏。从而帮助我们提高阅读《诗经》的效率。  相似文献   

13.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由于其时代久远 ,对诗歌内容的诠释 ,分歧很大。而“美刺”说与“淫诗”说是传统的对《诗经》认识的两大误区 ,用历史的民俗的方法 ,辩驳了“美刺”与“淫诗”说。指出《诗经》中许多婚姻诗情诗 ,反映的是当时原始乱婚遗俗的孑遗。而儒家的礼教 ,就是对乱婚现象的纠正  相似文献   

14.
《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就数词而论,三百零五篇中有一百三十余篇使用了数词,占全书篇目的五分之二以上,其中有的一篇中就出现了四十余处之多(《豳风·七月》),可谓古今罕有。为些,本文试图就《诗经》中数词入诗的基本情况及其对后世诗歌的影响作一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在人类的古文化发展史上,音乐与文学总是紧密相连的;中国如此,外国也如此。古希腊与古印度的“史诗”,原本都是可以合乐歌唱之词,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勿庸置疑也是能唱的。《墨子·公孟篇》曰:“弦诗三百,歌词三百”。《史记·孔子世家》曰:“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这对于我们研究《诗经》在当时的应用情况,是十分重要的。古代一些文献中,“诗”就含有“歌词”之意,刘勰《文心雕龙·乐府》曰:“凡乐辞曰诗,咏声曰歌”;《汉书·艺文志》曰:“诵其言谓之诗,咏其声谓之歌”。由此可见,《诗经》除了是我国第一部可供诵读的诗之总集之外,同时又是我国第一部音乐文学总集,第一部歌词总集。  相似文献   

16.
我国诗史源远流长。在这绚丽多彩,灿烂辉煌的诗歌发展史中,汉乐府诗是一朵芬芳的奇葩,一颗瑰丽的珠宝。它同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国风”相比,都是民间创作,“《诗经》本是汉以前的《乐府》,《乐府》就是周以后的《诗经》。”乐府直接继承和发扬了《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二者相距时间不长,都是我国诗歌史上早期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但是,我们从乐府诗的表现形式,艺术手法来看、较之  相似文献   

17.
第一节 《诗经》的韵例 《诗经》是我国最古的一部诗歌总集,共三百零五篇,包括了从西周初年到东周中叶的大量民歌和一些贵族的诗章。它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都是丰富多彩的,因而它对后代诗歌发展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现在仅仅从它的押韵方式(卽韵例)来看,其变化繁多已可惊人。这种丰富的方式当然是从写始民歌的基础上发展来的。我们为什么要来  相似文献   

18.
《诗经》成语的语法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经》是我国现存的一部最古的诗选。汉语成语来自《诗经》可以说源远流长。今天的汉字以甲骨文为最古老,但甲骨文是以占卜之辞为主的文体,到目前为止,没有一条成语源自于它。汉语成语源自《易经》(《周易》)和《书经》(《尚书》)也算古老,但据郭沫若同志考证,《易经》“作的时期也不必是一个时  相似文献   

19.
《诗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比兴艺术方法是古人从《诗经》中总结出来的艺术规律,是“诗三百”对我国诗歌艺术宝库的杰出贡献。然而,在古典文学教学领域里,由于人们对比兴艺术方法的认识不一致,因而学生学完《诗经》的一些篇章之后,仍然弄不清比兴的艺术方  相似文献   

20.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一部具有世界意义的文学杰作。但是,这部闪烁着绚丽光彩的文学瑰宝,自其诞生之日起,特别是汉代以后,就常常被曲解,甚至被歪曲得面目全非。前人所谓“两千余年纷纷无定解”(方玉润《诗经原始·伐檀》),“六经皆厄于传疏,《诗》为甚”(林希逸《诗辑序》),“《诗序》害《诗》……乱《诗》本意”(朱熹《朱子语类》),说的正是此意。因此,后人读《诗经》颇有难感,清人皮锡瑞在其《经学通论》中,列举了八项读《诗》之“难明者”。其实我们今天读《诗经》感到困难的地方何止八项,在这些困难中,除了文字艰深难明,音韵异代不同之外,最难把握者当属诸诗之旨,异说纷呈,真假混淆,不唯令初学者无所适从,就是学已有成者也难下定论。这是因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