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农村正处在由自给半自给经济向较大规模商品经济转化,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过程中。专业户就是在实现这“两个转化”中出现的新生事物。专业户的出现,是农村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必然产物,是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专业户带头勤劳致富,带头发展商品生产,带头改进生产技术,是农村新的生产力的代表。随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和农村改革的继续深入,专业户将向专业化、社会化、商品化程度较高的新型经济联合体发展。这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村经济,将会产生重大的影响。这里,我们结合阜阳地区专业户的调查情况,对农村专业户的发展问题,作一些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农村劳动力离土不离乡的转移倾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推行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村经济结构正在开始发生变化,其表现之一就是农村劳动力离土不离乡的转移,而这一转移又是进一步深入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使农村由自给半自给生产向社会化商品生产转化,由传统生产向现代化生产转化的重要步骤。最近我们调查了安徽省当涂县农村经济情况,打算结合调查结果对农村劳动力离土不离乡的转移倾向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在农副产品总量和农民收入大幅度增长的基础上,农村进入了由温饱向小康,由自给、半自给性生产向商品性生产转化的历史阶段。但现在的农产品生产结构已经开始落后于农产品需求结构的变化,传统的农业数量型增长模式急需向社会质量效益型增长模式和农、工、商一体化增长模式转化。国此,只有正确分析和把握这种变化,及时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战略,挖掘农村经济发展潜力,才能保证今后农民收入的持续高速增长。 一、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的提高是  相似文献   

4.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率超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同时也超越了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我们通过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稳定发展农业生产;通过建立农业生产性补贴和农产品价格的稳定机制,完善农村金融市场,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推进农村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做到农村居民能消费、敢消费、安全消费、幸福消费,实现潜在消费需求向真实消费需求转化,实现潜在消费意愿向有效消费需求转化的幸福消费,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特别是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带来了生产力的解放和商品生产的发展,农村经济出现了一个蓬勃发展的好势头,我国农村正处在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着较大规模的商品生产转化,从传统农业向着现代农业转化的阶段.这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历史性转变.这个转变,完全符合社会主义社会客观经济发展规律的要求.正确认识“两个转化”中的新形势和新问题,全面促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向纵深发展,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河北省农村人口众多,农村人力资源的质量决定了河北省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经济发展的结果。该文分析了河北省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找出了制约河北省农村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化的若干问题,并对如何构建河北省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当今我国农村正由半自给经济向商品经济市场经济转化,农业也正从传统的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过渡。江苏是全国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农业尤其是种植业的生产水平在全国也是名列前茅的。在目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利用现有的经济条件和生产优势,正确地认识存在的问题,更好、更快地向市场农业及“两高一优”农业发展是我们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本文拟以通  相似文献   

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面临八大矛盾:农村公共事业建设资金供需失衡、农业风险自担与农业快速发展、持续增收困难与生活充裕、道德滑坡与建设文明乡风、脏乱的卫生环境与村容整洁、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削弱与民主管理、农业支援工业以及农村补贴城市的现实格局与以工补农以及城市支援农村方针、农民较低的科技素质与现代农业的高科技含量等。破解上述矛盾的办法主要包括:按有轻有重的原则使用支农资金、发展符合农村资源禀赋结构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构建农村物流网络、积极举办农贷和农业保险、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加强农村党组织和文化建设等。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正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而新农村建设是农村社会转型的基础工程。本文从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发展农业生产力、提高农民素质和构建农村劳动力转移机制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0.
蔚薇  刘峰 《金陵瞭望》2008,(13):51-52
随着近年来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土地的“农转非”和农村劳动力的“农转非”成为城市发展的两个特点,征地拆迁工作是城市化进程中由农村向城市演变、农民向居民转化的必由之路。光华路街道是白下区唯一的涉农街道,也是区内唯一的经济适用房聚集区。自2003年开展大规模征地工作以来,如何充分有效地发挥党组织作用,确保征地拆迁顺利推进,同时做到廉洁、公正、平稳,保持党组织的生机和活力,实现“政府、集体、农民”三赢,成为街道工委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张钧  李学兰 《金陵瞭望》2006,(21):56-57
江宁区江宁街道是涉农街道.全街道70%的人口是农业人口.24%的党组织和69%的党员在农村。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大力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历经革命时期的艰难探索、建设时期的发展壮大、改革时期的制度完善和新时代的治理现代化四个阶段,已近百年历史。农村基层党组织,始终把人民至上、为民谋福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时刻围绕时代主题和中心任务开展组织建设和农村工作,不断开拓基层党组织的功能作用,发挥基层组织力,团结带领广大农民实现了“救国、兴国、富国、强国”的重大变革。农村基层党组织历经百年发展演变,在组织建设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取得了伟大成绩,为建设现代化强国奠定了坚实乡村基础。当前,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基层党组织力,对于推动农村基层治理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生产力获得空前的解放,整个农村经济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景象。在农业生产发展的同时,农村商品经济也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专业户、专业村的蓬勃兴起,标志着我国农村开始由自给、半自给经济向较大规模的商品生产转化。为了适应这个转化,不少地方已开始形成各其特色的区域性专业产品产销基地——农村专业市场。本文试就农村专业市场的产生、类型、特点和作用作一探讨,以求教于各界同行。  相似文献   

14.
试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湖北省的农会组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民党在南京建立政权后,在农村大力推动农会之建立。此种农会与大革命时期的农会有着相当大的差异性,以往之研究十分不足。地处中部的湖北向为农业大省,农村问题依然十分严重。湖北省依国民党政府之法令,在武汉及其它县市农村成立了数量众多的农会组织。此类农会组织由基层政权领导建设,以农民为会员,在农业建设及乡村控制两个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战后世界农业经济发展的十大基本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战后世界农业发展的总趋势是在世界经济增长与格局变化的背景下,各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受世界性农业生产过剩危机和短缺危机相交织的推动,发生了下列重大变化:农业比重下降,但其重要性仍在强化;世界农业空前增长;传统农业结构转化为现代农业产业结构;农业日益市场化与国际化;科学技术成为农业第一生产力;农村日益非农化;农村家庭农场企业化与社会化;农业工严重不平衡;世界日益重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 一 我国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给农村经济带来了历史性的巨大变化。这一巨变可归纳为两点:一是从自给半自给的自然经济向较大规模的商品经济转化。二是从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向现代化农业转化。 商品生产从来就是和商品流通息息相关的。恩格斯把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比作“经济曲  相似文献   

17.
社会转型与农民现代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转型即社会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化,这一转化关键在于人的现代化。而在中国,人口的主体是农民,因此农民现代化在社会转型期具有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它决定着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农民现代化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8.
以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为主题,就高校充分发挥自身的文化优势,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以创先争优为契机,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指出要真正实现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由被动向主动、由经验向科学的转变,必须解放思想,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9.
我市农村目前正处在由温饱向小康、传统农业向初步现代化农业、产品经济向商品经济跨越的关键时刻。然而近年来由于农业生态环境变差,耕地的不断占用,农业投入不足,生产手段较为落后,农业劳动者文化及技术素质不高等因素的制约,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后出现的生产大发展势头降下来了,出现了徘徊不前的局面,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三大跨越的进程。要改变这一局面,必须实现农村的生产方式、经营方式、供给方式、资源投入方式、市场机制的五大转化,走“优质、低耗、高效”之路。这条路是否走得通,农业及农村经济能否在短时间内再上一个台阶,关键是做好“科教兴农”这篇大文章,“科教兴农”的突破口,笔者认为就是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和实用技术的培训。这是因为职业技术教  相似文献   

20.
我国农村水利科技服务体系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完善的水利建设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必要条件。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是搭建科学技术向农业水利建设转化的桥梁,实现科研成果向农业生产的转换,在农村水利建设过程中具有强大推动作用。不断创新农村水利科技服务体系,为农业的稳定快速发展提供水利保障,具有战略性的重要意义,也是农村水利科技改革发展的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