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 毫秒
1.
论法哲学的双重属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哲学既属哲学范畴 ,有应用哲学属性 ,又属法学范畴 ,有理论法学属性 ,在学科本质上具有双重属性 ;法哲学双重属性的统一 ,体现了法哲学学科发展的特殊生长点和闪光点。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来,一些与现代化建设密切相关的学科(如经 济学、法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等)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相比之下,哲学的现状却不那么令人满意,教哲学的深感哲学专业生源不足、学哲学的专业思想不强。但就在传统哲学逐渐失去吸引力的时候,社会上对哲学的需要却从各个方面不易觉察地增长起来。  相似文献   

3.
历史上的法哲学家和我国近年来从事法哲学研究的学者们,都从某一特定角度对法哲学的研究对象作出了各自的分析,但这些分析都没有能较全面地揭示出法哲学应有的研究对象.法哲学的研究对象应是人们的自由生活.要把法哲学与其它法学理论学科区分开来不能仅仅靠各自的研究对象,更重要的是各自不同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4.
法哲学与人权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法哲学与人权法杜钢建一法哲学是关于法的最高形式的理论思维,所研究的是法的各个层次中最高抽象及其现实化运动。法哲学的研究对象主要不在于现实中或历史上存在的法律。法律基本上属于现实法学的研究对象。法哲学的研究对象是这些法律现象背后的普遍性的事物,而不是这...  相似文献   

5.
哲学与法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从党的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得到了不断的改善和加强,大大促进了法学的发展和繁荣。今天,我国法学园地百花盛开,欣欣向荣,呈现出法制建设史上极其光辉灿烂的景象!法学之花要开得万紫千红,必然要受到其他学科的制约,首先它要受到哲学的制约和影响.不少的哲学家都十分重视法学的研究,而不少的法学家又十分重视哲学的研究。哲学是法学的理论基础,法学又是哲学的体现。两者的关系是何等的密切!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产生,不仅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也是法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因为它为法学奠定了一元论的唯物史观的法律观,这就使法学成为真正科学的法学,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下的社会主义法学又反转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因此,深入探讨哲学与法学的关系,开展马克思主义法律哲学的研究,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法学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舒国滢 《学术界》2001,(1):101-110
论文把"法理学"与"法哲学"两个外文汉译名称的引入作为一个有重要影响的学术事件对待,并对目前学界并用两概念的因由和后果作了简要的考察.通过对"法哲学"与"法理学"概念形成的辨析,文章认为,两者在学术传统、学科归属、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围四个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别,所以人们在断言"法理学是法哲学"或"法哲学是法理学"时,应当明白谈论的是什么语境中的"法哲学"或"法理学".文章指出,中国的法理学大体上属于法学家的法哲学,但长期以来,法理学家们对实在法的制度和规则本身并不十分感兴趣,不是从实在法的内容本身出发来思考问题,而是把自己的理论兴趣转向对实在法的隐性背景的解释.这种"注释法学"所造成的损害是严重的它不仅没有使法理学完成与其他学问(如政治学)的分离,而且败坏了法理学作为一门理论学科及大学基础(主干)课程的声名和学问的品格.  相似文献   

7.
哲学的应用、应用哲学与部门哲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楠森 《学术界》2001,(1):97-100
近 2 0年来 ,应用哲学的研究颇为兴旺 ,除了大量研讨应用哲学理论的论文与会议而外 ,各种应用哲学如社会哲学、经济哲学、政治哲学、文化哲学、教育哲学、管理哲学、领导哲学等等应运而生 ,难以枚数。这是好现象 ,是学术繁荣的一种表现。应用哲学的研究对哲学、哲学的应用和各门学科的发展都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其中还有不少理论问题不清楚 ,谨就以下几个问题谈谈粗浅的看法。首先是“应用哲学”一词的内涵问题。不仅有应用哲学 ,而且有各种应用学科 ,如应用数学、应用心理学、应用逻辑学、应用美学等等 ,这些应用学科的内涵也是不很明…  相似文献   

8.
一、理论法学的历史与现状 法学在西方始于古希腊和古罗马,在中国始于春秋战国,距今已有二千多年历史。但是,直到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法学才逐渐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当法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时,也就产生了应用法学和理论法学的分科。随着法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应用法学部门不断增多,理论法学也日趋扩大研究范围。当代西方资产阶级理论法学包括法哲学(法理学)、法社会学和法经济学。其中法哲学是理论法学的主干。旧中国的理论法学通称为“法  相似文献   

9.
侵权行为法内在的法精神是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的,一方面,侵权法哲学基础的理论变迁给侵权法提供了很多理论复兴和发展的机会;另一方面,侵权法也会在具体制度中反映出这种哲学思想的诉求.近代侵权法将其具体制度建构于理性主义的哲学基础之上,现代侵权法理论接受经验主义哲学的渗透,实用主义法学和现实主义法学开始逐渐成为侵权法的法理基础.当代侵权法应全面表达"以人为本"的哲学倾向,将对人的终极性关怀作为其各项制度演变所预设的前提性追问.  相似文献   

10.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要重视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立法工作”。这是在中共中央文件中第一次提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的立法问题,也是《意见》的创新和十分引人注目之处。作为长期从事法学研究的学者,我感到有几个问题需要讨论:  相似文献   

11.
孙正聿教授撰写的《哲学通论》一书已经出版十年了。这部著作不仅是孙正聿教授个人学术研究和教学成果的结晶,也是吉林大学哲学学科学术传统的集中体现和哲学基础理论研究的标志性成果,对于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和哲学教育改革,发挥了重大作用,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哲学通论》于1999年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并于2007年收入作为"21世纪经典"的《中国文库》。作为教学成果的"哲学通论"先后于2001年和2005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并被确定为首批国家级精品课程。孙正聿教授本人于2003年获得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奖。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和《哲学通论》出版十周年,吉林大学和云南大学于2008年10月26日联合主办了"《哲学通论》与哲学教育改革学术研讨会",会议探讨了《哲学通论》在哲学基础理论研究和哲学教育改革方面所提出的一系列重要问题。本刊从会议论文中选取有代表性的五篇,并特邀孙正聿教授为回应这些问题撰写专题文章,以此深化哲学教育改革,希望能对探索当代中国哲学新道路的讨论有所推进。  相似文献   

12.
上海辞书出版社新近出版的《哲学大辞典·马克思主义哲学卷》是一本全面介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名词术语、人物、著作及其历史、发展,和反映建国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成果的专科辞典。它既是《哲学大辞典》的分卷之一,也是国内第一本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专科辞典。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这门学科的性质、特点,决定了这种专科辞典应  相似文献   

13.
与儒就并称“显学”的墨家人称“历史有惊人相似之处”,但历史绝无重复之可能。偏执历史循环论的人,今已鲜见,但重蹈前车之覆辙者,古今中外,所在多有。因此,以史为鉴,从墨家法哲学对儒家法哲学的抗争中得到一些启迪,或可对当今崇儒之风日炽的流弊,不无纠偏补弊的助益。儒、墨两家并称先秦“显学”。韩非子说:‘世之显学,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①但儒、墨的“显学”是对立的。在中国法学史上,墨家法哲学最早对儒家法哲学进行了否定性的批评。墨家的创始者和代表人物是墨翟即墨子,约生于孔子死时,约…  相似文献   

14.
哲学是推动社会变革和发展的理论先导,是激发人、塑造人、引导人的精神力量。李铁映同志的《哲学的解放与解放的哲学》一文明晰地回答了"哲学是什么"、"哲学为谁服务"、"今天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哲学"等问题,为哲学学科的繁荣和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全面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此,刊登《哲学的解放与解放的哲学》原文,方便读者领略李铁映同志的深邃思想。  相似文献   

15.
本世纪哲学的一位卓然大家、现代解释学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H·G·伽达默尔认为,从根本的意义上说,只有《精神现象学》和《逻辑学》(指“大逻辑”)才称得上是黑格尔的专门著作,其它如《哲学全书》原来只是讲稿,而《法哲学》则不过是教科书。①如此来看,《精神现象学》这一“文本”的重要性自然是不言而喻的了。相形之下,我们对这部堪称黑格尔思想成熟期的最早力作所进行的各方面专题研究却显得十分不够。另外,我们通常将辩证法称作一般方法论,但如何按照辩证法的内在要求来完成哲学理论自身体系的建构,并对这种建构的合理性作出说明,至今仍是一个令人感到困挠的问题。恰恰是在《精神现象学》中,黑格尔第一次突破了通常的那些哲学体系建  相似文献   

16.
教育哲学是一门以教育中的基本的、总括性的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学科。自古以来,哲学与教育学就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许多著名的哲学家在自己的哲学研究中就包含了对教育学的研究,柏拉图在《国家》、《斐多篇》等论著中,就阐述了自己的教育思想;康德亲自在哥尼斯堡大学讲授教育学,其讲稿被整理成《教育学》一书。许多著名的教育家在自己的教育研究中也依据了某种哲学思想,如近代教育学之父,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  相似文献   

17.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于1987年由哲学研究室改建,现任所长高专诚。全所共有研究人员12人,其中研究员2人,副研究员4人,助理研究员4人,研究实习员1人,所务秘书1人。在研究人员中,有博士1人,硕士3人。主要研究领域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西方哲学、管理哲学、认知哲学和教育哲学等。哲学所自成立以来,研究人员的主要研究成果中有著作30多部,如《三晋百位名人评传》、《三晋古文化源流》、《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试释》、《人的惰性》、《孔子·孔子弟子》、《论语通说》、《突破定势》、《一份特别教案》、《自觉能动性研究》…  相似文献   

18.
部门法哲学引论——属性和方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作为现代法哲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部门法哲学是法哲学的延伸。因其自身的法哲学属性,它的反思性研究必须运用法哲学的理论框架,采用法哲学的研究范式和方法,以期消解法哲学与法律学之间的人为障碍,消除法哲学与法律学互相脱节的现象,推动法哲学与法律学的密切结合。在方法论上,部门法哲学可运用语义分析法克服定义方法的局限性,消除学术争论中语义混乱的问题;价值分析法以克服工具主义、技术主义及教条主义造成的弊端;进而以反思方法发现部门法学原理和部门法原则的“前提性”问题,不断创新法学理论,更新法律思维,引导法律实践。  相似文献   

19.
《文史哲》2005,(6)
杨震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省重点学科带头人,黑龙江大学党委书记。同时兼任中国法学会理事、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学会商法学研究会理事、黑龙江省法学会副会长、黑龙江省博士学术研究会副会长、黑龙江省科技经济顾问委员会委员、哈尔滨市人大常委、法制委员会副主任。主要从事民商法学以及法价值哲学的教学与研究。著有《公司法新论》、《票据法论》、《民法概论》、《继承法新论》、《法价值哲学导论》等10多部著作,在《法学研究》和《中国法学》等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论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物…  相似文献   

20.
陈晖 《兰州学刊》2004,(4):79-82
西方法哲学从近代到现代的转型 ,其突出特征是 :否定形而上学法哲学所追求的最高原则和终极价值 ;反对脱离现实经验的思辩理性主义 ;主张道德价值和正义的相对性 ,拒斥绝对主义。西方法哲学的这次转型也是同西方哲学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表现在实证主义、非理性主义和新康德主义对现代法学的全面渗透和影响上 ,其中新康德主义法学集中反映了现代法学面临的困境。而在马克思看来 ,国家和法完全是建立在市民社会的基础之上的 ,现代法权体系根本没有触及这个根本前提 ,因此也不可能真正揭示法的本质及其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