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我国中西部与东部的差距是多方面的,造成这些差距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从中西部自身发展的角度看。在乡镇企业和农村城镇化的发展上的差距则具有十分关键的“连锁效应”。作为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战略来说,加快乡镇企业和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对于支撑中西部的大开发,具有基础性作用,二者在高起点上实现“捆绑式”的联动发展,对于缩小中西部与东部地区的差距,具有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2.
《今日南国》2008,(22):16-19
十七大报告指出:“重大项目布局要充分考虑支持中西部发展,鼓励东部地区带动和帮助中西部地区发展。”国家批准实施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再一次提到:“重大项目布局将充分考虑支持中西部发展。”  相似文献   

3.
利用外资发展中西部地区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西部地区因缺少资金和技术的注入无法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是其发展缓慢的关键所在。利用外资发展中西部地区经济,不仅与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相吻合,更是我国现阶段经济开发重点西移的内在需要。立足于发挥资源优势,因地制宜,统筹有序地吸引外资参与投资环境的改善和资源的利用、开发,是中西部地区摆脱落后的现实选择。在国家宏观政策引导下,中西部地区应改善投资环境、优化用资结构,以期实现该地区用资效率的提高和经济的尽快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连云港与中西部地区传统区域合作机制的基础上,提出应重点强化产业合作创新机制和资源整合机制。可通过错位发展、港产合作、共链产业对接、飞地经济和产业合作研发路径展开,通过地区之间的产,_lkl~t对接或链群共建形成连云港与中西部地区内部的产业合作稳定机制,提升区域内部产业升级和产业竞争力,实现连云港与中西部地区产业联动发展。  相似文献   

5.
我国经济发展的地区不平衡问题,是现实经济中很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课题,中西部经济发展落后已引起广泛关注。本文对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作了客观的分析,指出了中西部地区发展的现实条件,并提出了解决不平衡现状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弱智与贫困问题,已成为我国中西部地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弱智与贫困相互交织、相互作用所形成的恶性循环不仅影响着中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而且严重制约着中西部地区人口、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要打破中西部地区弱智与贫困的恶性循环,必须进行开发性扶贫,即通过开发经济资源和人力资源,创造中西部地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基础和主观条件。  相似文献   

7.
民族地区县级政府在发展主导产业中的作用朱克勤今年召开的八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已明确提出,国家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这无疑为中西部广大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提供了良好机遇。怎样才能抓住机遇,加速发展民族经济,除了省、自治区以及州政府要作好统...  相似文献   

8.
研究公共支出与区域经济效率的关系对于公共支出政策的制定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运用包络法分析国各区域之间公共支出相对于GDP的效率的纵向和横向差异,得知东部地区经过多年的发展,资源配置方面日趋合理,而中西部地区还存在效率低下、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现实。因此从区域协调发展的意义上讲,国家应进一步加大对中西部的投入、促进中西部的快速发展,而对中西部自身来说,加大教育科研投入,提高生产效率、加强技术创新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可行选择。  相似文献   

9.
中西部地区要想站在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新起点,迈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征程,就必须要有针对性的研究当地软环境的发展建设情况,只有对中西部地区发展建设软环境进行具体全面的分析才能真正带动当地发展。研究中西部地区发展软环境建设的意义不仅在于更有效的保证吸引外来投资,更能够化解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诸多难题,能够促使中西部地区更协调的发展,缩小区域经济差距。  相似文献   

10.
我国东部与中西部之间的经济差距呈扩大趋势,其原因既有自然地理因素,也有社会经济因素。加快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有: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中西部地区经济;坚持长期效率优先的原则;坚持区域发展的积极平衡现;深化改革,采取切实有效的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11.
潜在经济增长率是分析宏观经济发展态势的重要指标。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潜在经济增长率与区域经济发展显示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明显快于中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的缓慢发展拉低了我国的整体发展速度。这表明国家应该全面把握经济发展态势,着重加大中西部地区的投资力度,进而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与高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城市化的地区差异及其演变趋势——一个新的分析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水平的地区差异诱发了劳动力从中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流动。劳动力的跨地区流动强化了东部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弱化了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从而使城市化的地区差距与劳动力流动之间产生了正反馈效应。这种正反馈效应决定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路径和打破地区间不均衡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入世后的贸易自由化赋予中西部地区的小城镇以新的内涵.20年前,中西部小城镇内涵发展走的是粗放外延发展之路,今日内涵发展是新世纪经济发展的应有之意.本文就中西部地区的小城镇内涵发展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不发达,人地冲突尖锐,其生态旅游产品绿色质量维护,主要依赖于国外短期资助的非可持续方式。中西部地区应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建立社区参与生态旅游产品绿色质量维护的实现机制,即社区参与生态旅游产品开发决策、利益分配及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培训,实现中西部地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针对中西部地区交通运输存在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现象,统计了2010~2019年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铁路网、高速公路网的密度,使用区位熵判别方法,对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空间演变进行分析,对中西部地区交通运输和经济发展的协调度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区域间发展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平衡问题,中西部地区各省区市之间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现象,区际间经济的辐射、带动效益有待提升; 中西部地区应构建以铁路为支撑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利用“高铁+”新业态发展高铁经济,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聚集,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格局; 强化西部地区交通运输体系补短板,推动中部地区大通道大枢纽建设,主动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优化中欧、中亚班列组织运营模式和枢纽节点,打通微循环建立通达全球的寄递服务体系,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和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相似文献   

16.
<正> 田纪云同志在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加快中西部乡镇企业发展经验交流会上曾强调:要“加快中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乡镇企业的发展步伐,继续提高东部地区乡镇企业的发展水平,形成东、中、西部地区相互促进全面发展的新局面”.我省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区正处于全国中西部地区的结合部,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如何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会议精神,加速我省民族地区乡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扩大开放为突破口,论证了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扩大对外开放的必要性、可行性和现实性,为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缩小与东部地区的经济差距,寻找一条具体切实而又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8.
构建工业化、信息化水平评价体系,测度中西部地区2004—2016年间工业化与信息化发展水平,利用协同模型评价中西部地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水平。结果表明,中西部地区信息化、工业化水平发展较快,增长势头强劲,二者的融合水平在不断提升;中西部地区整体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发展能力低于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能力;两化融合水平表现出一定的区域差异性,中部地区明显优于西部地区,湖北、内蒙古、山西居于前三,而甘肃、青海等省份排名靠后。基于此,从全面推进智慧制造试点示范行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区域之间的统筹协调与交流,深化信息网络技术与制造业融合等方面提出了中西部地区两化融合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19.
先发展东部地区 ,再发展中西部地区符合我国国情 ,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中西部地区的开发将为东部地区的发展提供资源、市场 ,将缓解东部地区的就业压力、促进东部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推动东部地区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同时也会对东部地区的发展提出一些挑战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规模经济的角度对外资在中国的流向作了研究。本文认为,在规模报酬递增的情况下,资本会流向市场容量大、运输成本低的地方。在我国,市场规模、运输等基础设施以及人才培养等条件都是东部优于西部,因此,外资大量流向东部地区也就不奇怪了。当然,中央政府的地区倾斜政策对推动外资流向东部是起作用的,但不起决定性作用。即使我们一开始就全面开放,没有地区倾斜,外资也不会大量流向中西部地区。因此,中央政府现在对中西部的政策应当是加强对中西部基础设施的投资,同时大力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并在此基础上实行产业倾斜政策,鼓励中西部发展具有相对优势的资源性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