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不同类型城市地域农业人口转化对比研究张再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产业结构的演进,农业人口必然会向非农产业转化。但在不同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不同地域,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的转化强度、转化方式及转化规律各不相同。因此,探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不同类型城市地域内...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山东省淄博、济南两市为例,对比分析了组群式与单核心城市地域农业人口在转移成本、转移强度、转移产业结构、转移型式等方面的差异,并探讨了其形成机制,提出了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3.
威海市是山东省郊区人口比重最大、城市人口比重最小的一个县级小城市。1981年底,全市总人口20.6万人,其中郊区人口16.1万人,占人口的78%;城市人口4.5万人,占总人口的22%。近年来,威海市郊区人口的劳动构成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一半以上的农业人口逐渐转化成了非农业人口。威海市农业人口的转化为什么这么迅速?这里是通过哪些具体途径进行转化的?将来的发展趋势怎样?最近,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进行了一次调查。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产业结构的演进,农业人口必然会向非农产业转化。但在不同地区,由于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其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转化的强度、转化的方式及转化的规律各不相同,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龙头,其农业人口转化具有较强的示范作用。因此,探讨研究经济发达地区农业人口转化的过程,了解其人口转化的现状、特征及规律,对指导欠发达地区农业人口转化,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以山东省淄博市为例对发达地区农业人口转化问题进行研究。一、转化强度人口转化强度受一定区域经济发展速度、区…  相似文献   

5.
以组群式城市淄博市为例,深入探讨了影响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主要因素,客观分析了满负荷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区域差异性,定性与定量研究了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对乡村劳动力所产生的排斥力。  相似文献   

6.
二十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世界多数国家——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农村人口都在源源不断地流入城市,城市人口急剧增长。这种世界性的乡村人口大规模向城市转移的现象被称之为“二十世纪的人口迁移”。我国解放三十多年来,由于人口多、底子薄、工业发展较慢,至今农业人口仍然占总人口的绝大多数(84.6%)。河南省农业人口比重更大(91.2%),是全国29个省、市、区中农业人口比重最大的省份。但是,河南省同全国一样,随着四个现代化的建设,将会有较多的农业人口和农村人口逐渐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和城镇人口。  相似文献   

7.
王向明在《经济研究》1985年第2期上撰文,题为《农业剩余人口的转移与经济发展》,论述了我国农业剩余人口转移的特殊道路及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级差地租作为对城市地域结构最强烈的作用机制,显然也强烈地作用于人口城市化过程。一般而言,以地租为主体的城市地价高于农村地价,而市中心区的地价又高于市郊边缘地区,级差地租机制在调节市郊农村人口的城市化集中和城市人口的郊区化分散中都起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但在过去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这种作用在很大程度上被扭曲了。同时,过去关于城乡人口迁移和城市化的研究,也很少从级差地租的视角着眼。本文拟以上海市为例,在这方面作一些粗浅的探讨。1城市级差地租与城市人口的向心式集聚解放初,上海老市区人口已经高度密集。1953年第…  相似文献   

9.
农业人口逐步向非农业人口转化,这是正在我国农村发生着的深刻人口变动.这一变动已经或者将会给农村人口控制带来什么影响?我国农业人口转移与农村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的关系如何?本文主要根据我们在上海郊区农村所作的有关调查,对上述问题作一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以山东省淄博市为例,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定量与定性分析了农村排斥力、城镇吸纳力、乡村就地转移力等三大内动力对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从长期的和发展的观点看,任何一个传统的农业社会最终都会转化为现代的城市社会,这是一个自然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过程。这种转化是包括经济、人口、社会和地域在内的多方位,多层次的整体变革,同时也是一个由量的积累到质的突变的运动。对农村地区隐性人口城镇化的研究是对以往非农化和城镇化研究的深入,同时也能对这两个领域的研究起到衔接和补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1983年4月出版的《人口经济学》刊载胡绍琼、宋静安对我国农业人口实现转移的可行办法的探讨。作者写道,随着农业现代化的进  相似文献   

13.
人口城镇化动态分析模型浅探──以山东省淄博市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口城镇化是一个人口由乡村聚居向城镇集聚,由农业向非农产业转化的自然历史过程。它至少包括三个方面的转化:(一)地域转化,即人口由农村转移到城镇;(二)职业转化,即由农业转为非农业;(三)生活方式的转化,即由农村传统生活方式向城市现代生活方式转化。城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是人类走向现代社会的必由之路。城镇化进程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关,是一个受多因素综合作用的复杂而长期的动态过程。因此,分析人口城镇化的动态过程及影响因素,预测其未来变化趋势,探求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快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对加…  相似文献   

14.
<正> 农村人口转化,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转”,即由农业部门转向非农业部门,发生职业转变;二是“化”,即职业变化与地域迁移同步,实现农民“非农民”化、农村人口城镇化。近几年来,我国农村经济迅速发展,促进了分工、分业的深入,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农村劳动力的从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呈下降趋势;从事工业、商业服务业的劳动力则呈上升趋势,逐年递增。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变化必然带  相似文献   

15.
基于对中西部地区15个省市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意愿的问卷调查数据,以社会认同度为研究视角,构建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中西部地区人口就近城镇化意愿的地区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个人特征差异性对中西部不同地区人口就近城镇化意愿影响显著;中西部不同地区农业转移人口的社会认同度与其就近城镇化意愿显著正相关,且西部地区农业转移人口受到的影响作用更明显.东部地区农业转移人口更注重职业升迁机会、职业技能水平、子女教育状况、工资待遇水平、工作环境、工作时长的满意度.西部地区农业转移人口则更关注其与市民的关系、城市社会关系网络、户籍状况、基本公共服务、城市物价水平及居住条件的改善程度.  相似文献   

16.
文章将欧洲发达国家与中国历经的人口实践进行比较,探讨西方人口转变理论的不足,进而提出人口转变的方向及完成与否的判别标准。文章在构建年龄结构转化理论的基础上,严格区分了相对过剩人口与相对适宜人口,指出未完成年龄结构转化过程的发展中国家与相对基本完成年龄结构转化过程的发达国家人口状况的区别,从而论证中国人口年龄结构转化的日趋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人口安全的视野研究农业女性化现象。本文认为,农村剩余劳动力非农转移是农业女性化产生的直接原因,经济利益最大化是农业女性化产生的内在原因,传统的性别观念是农业女性化产生的根本原因,女性劳动力人力资本处于劣势是农业女性化产生的重要原因。农业女性化现象产生以下重要的人口安全问题:一是农村劳动力人口结构中女性居多,不利于农业发展;二是农村人口素质普遍降低,不利于农村发展;三是女性人口的安全与发展受到严重威胁,不利于农村社会稳定;四是农村婚姻破裂和老人失养现象增多,不利于家庭稳定与和谐。为此,要以社会风险的理念和整体的思路治理农业女性化这一现象,加大城乡统筹力度,促进城乡人口结构分布合理;更新理念消除性别歧视,维护农村女性素质发展;强化人口宏观管理,促进城乡人口科学有序流动;改革相关配套制度,保障农村女性安全和发展;构建人口风险预警机制,提高应对人口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人口较少民族人口与计划生育地方立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授权及《宪法》、《立法法》关于民族自治地方变通立法权的规定,各省、市及部分自治地方相继进行了少数民族人口与计划生育的地方立法,但考察表明,地方立法中对人口较少民族的立法保障存在着立法遗漏、法制不统一、地域狭隘性等问题,加之地方立法制度固有的弊端,难以实现对人口较少民族人口利益的有效保障。为此,应提高立法层次,实行国家统一立法,对少数民族、人口较少民族实行合理差别的计划生育政策。  相似文献   

19.
我国城市人口分布及城市基础设施限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城市人口分布是人口城市化过程中的复杂结构现象。城市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多,要求城市人口分布结构上趋于合理。合理分布不等于平均分布。事实上,很难要求各级别城市、各地区城市的人口分布在结构上完全达到齐头并进和同步化。我国现阶段城市人口分布上的差别大是结构动态过程的一大特点。它反映客观因素的多方制约和过程的规律。本文特别提及我国城市人口分布受城市基础设施的一定程度限制。 按《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城市人口的统计有两个口径。其一是城市市区人口;其二是城市地区人口,包括市区和所属农村的人口。本文所讨论的城市人口是指城市市区人口,包括非农业人口和农业人口。现阶段,我国城市市区的农业人口要比非农业人口多。1993年,全国城市市区年未总人口为43071.4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只有17709.46万  相似文献   

20.
1982年以来北京人口时空演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借助ArcGIS空间分析技术,对北京1982~2010年间的人口时空演变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北京人口规模大,增长速度快,外来常住人口的增加是城市人口规模扩大的主要原因;北京人口呈火山口型的分布格局虽然没有改变,但已由尖锐单峰式火山口型向较低缓多峰式火山口型分布格局转变,人口呈圈层梯度推移式辐射扩张和沿放射状干道外向发展;核心区人口逐步向外疏散,城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人口不断集中;外来常住人口居住地空间分布呈现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主要分布在近郊区的乡镇街道,形成围绕核心区的反“C”字形的环状分布带。城市化快速发展、多元化城市定位、产业结构调整、低层次产业吸引、城市规划引导是北京人口时空演变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